陳玉峯
§ 楔子
就在日本人石田常平「發現」阿里山大森林的1899年,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巡視南台地區,並訂下高雄築港的歷史性政策。也就是說,相對於清朝統治下的農業文明,113年前,台灣在強權殖民者的規劃下,揭開現代化山海大開發的序幕,而高雄港殆即台灣「海權」宣誓的象徵,且令人讚嘆的是,高雄港萌芽的年代,幾乎同步於馬漢(A.T.
Mahan)之發表《海權論》。
1908年高雄開始建港,1924年建市,16年間奠定百年高雄的根基。此間,日人將昔日的鹽埕、灘地、沙洲、潟湖等水澤溼地,依先進築港、填海工程技術,打造今之高雄市鹽埕區的芻型,更將市政中心定位於此,因而自1920、1930年代,且延展至改朝換代以後,鹽埕區便是南台灣吞吐世界文化的重點界面。
然而,作為南台與世界接軌重心的鹽埕區,1944~1945年間便也成為太平洋戰爭美機轟炸的標靶之一,高雄港、市被密集轟炸達50次以上,全市85%建物毀於戰火,港內被炸沉的船隻175艘,可以說,日人50年建設毀於一旦。然而,再怎麼恐怖的土石流刮洗殆盡的荒地,很快地便佈滿綠色生機;戰後鼎革,高雄港市復建展開,不幸的是,1949年8月23日
,從上海載運龐多軍火砲彈的眾利輪,停靠在當時10號碼頭(今之蓬萊商港區)裝卸軍火之際,意外發生超級大爆炸,碼頭全毀,死傷高達7百餘人,而海面滿佈魚屍。當年國庫空虛,無力重建,直到3年後美援來台,始告重啟生機。總之,打開海洋天窗的高雄港市,擔任榮景核心的鹽埕區至少風光了半個世紀或近一甲子,直到大約1980年代中葉而沒落。
鹽埕區東側斜斜縱貫的「愛河」,前清時代謂之「硫磺水」,1920年,日本人將「打狗」改名為「
高雄」,連帶地,也將「硫磺水」改為「高雄川」,後來又更名為「高雄河」。有趣的是「高雄河」如何訛變為「愛河」的過程。
約在1948年前後,在今之中正四、五路交接處的中正大橋附近,有一間陳姓業者所經營的「愛河遊船所」。有次颱風來襲,遊船所的招牌被打落,只剩「愛河」兩字殘存。1949年6月間,有對苦命情侶相偕投高雄河自盡,當時「新生報」派外地記者前來採訪。由於該記者對高雄陌生,他看到殘破「愛河」招牌而誤以為是「高雄河」的名稱,加上報導的是殉情事件,因而報紙刊出的標題訂為「愛河殉情」,因而轟動於台灣社會。自此,口耳相傳高雄有條「愛河」。反正,「濟俗為治」嘛,後來「愛河」就成了「正名」。
如上背景,於1944年前後,許多同樣是海洋生活型的澎湖人,親朋結伴跨越海峽來到鹽埕區落籍,為鉅變中的海洋城市投入基層勞力建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