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黑色的小白兔

陳玉峯



    女兒小時候很喜歡小動物,我們只好養了小白兔。女兒堅持我們要分工:我負責餵養、清糞便,她負責跟牠們玩。

    一對兔子很快地生了一窩小小兔,小小兔多隻送人了,而留下一隻全身黑毛,只在胸口出現V字形白毛,還有4隻腳掌全白毛的公小兔,女兒命名牠叫小黑。小黑很喜歡看院子外的世界,經常前腳挺高、後腳站立,那模樣活像是台灣黑熊。

    有天早上,鄰家小朋友靠在圍籬外看兔子,突然小黑衝過去,兔身直立,人、兔恰好正面對看,小孩一陣驚呼:

「媽媽!媽媽!趕快來看,來看『黑色的小白兔』!」

    我坐在書桌前,被屋外小孩突如其來的吆喝,逼出了荒謬的喜感:「黑色的小白兔」;類似,但不同邏輯的冰店吩咐:「老闆!來碗比較熱的冰!」

    人類心靈的喜感存有多種類型,其中很重要的一類是「意料之外」。事實上並沒有「意料」,而只有「之外」!就簡稱「意外」。

    牛頓運動三定律之一:物體動者恆動、靜者恆靜。生命體還是宿存著這項物體的「定律」,或可稱之為「習性」,習以為常。

    而突破「常態」或「習性」,往往就會帶來「驚喜」或「Oh,My God!」,許多笑話的「賣點」都源自於此。再深入推衍,人心永遠帶著「突破的驚喜」,這是人的天性或宗教上所謂的「法性」,旨在「衝破」宇宙定律的束縛,朝向某種「永恆」邁進,不只如此,除了物化定律之外,人類更想突破「人心定律」,奔向屬靈的原鄉,也就是一切「意識」、「我覺」的終極來處與去處。在此,不談深奧的底蘊,只談初步「荒謬的喜感」。

    小白兔之所以叫做小白兔,是因為人類自雜色兔子中找出「白子」,加以人工繁殖,培育出白子的族群,從而以白子、白毛的特徵命名為「小白兔」。而白子是隱性基因的顯現,欠缺色素,因而眼球直接將微血管的血紅色素外映使然,只要體色含有一小撮色素,眼球即非紅色。市售「小白兔」其實有很多並非「白子」,只是白色兔毛佔較大比例而已,真正的「白子」是純白、紅眼。

    鄰居小孩因大人教導,誤以為所有叫做「小白兔」的動物都是白色,小孩不知或忘卻原來命名的原委,突然看見非白色的「小白兔」當然「驚喜、驚訝、誌怪」,顯然地,打破慣性、慣例就有一種喜悅;而我聽到「黑色的小白兔」產生的「荒謬喜感」,事實上是邏輯的弔詭或所謂的悖論,因果衝突的矛盾,或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對上老子、佛陀的「困思邏輯」的背反。

    小至生活調劑、壓力舒緩,乃至創意大賣點,大至局勢開創、帝國霸業,無一不包括習性、習慣、常態的突破,甚至模仿小孩俯身從胯下看世界,都可看出奇妙的新視野。

    生物學的演化是不同世代之間的變化;達爾文的演化論存有兩大階段:一是產生子代時的突變或變異,這是逢機而乏方向性的,是上帝丟骰子的行為。第二階段是環境的天擇(natural selection),具有方向性,決定適合該環境條件的子代才能存活。當環境改變,天擇壓力隨之改變,原本「成功」的個體,其子代很可能被淘汰,除非子代已突變出足以適應新環境的綜合條件。

    人類超越純生物演化的特徵之一在於:人類的心智容許在同一世代之內,進行類似多世代的演化,不斷地在個人心智上運作永遠的創新,用以開創新局;一個人成功的經驗,可以是下階段失敗的主因。一生的「成功」,必然是不斷蛻變、適應與創造的總和體。

    經驗的智慧時而予人確保不斷蛻變的成功,也常叫人墮入習慣的死亡,除非是先見之明的機先。一些商業、企業性的雜誌頻頻教人如何「成功」,但大約九成閱讀該類雜誌的人是笨蛋,通常是學習別人的成功而失敗。重點是,如何在心智上蛻變成機先,這等智慧不會也不可能在雜誌上敘述。

    歷史經驗往往是偉大文化或文明的墳場;經驗、讀書永遠不能代替活性思考!任何人絕對不是他的經驗之所生,上帝卻從來沒創造有經驗的人;古老或先進智慧的經驗一半對、一半錯,能夠講得出來的叫糟粕。

    站在大樹下,觀看風中搖擺樹葉灑落下的天光閃爍明滅,沒有任何一瞬息的光斑是固定不變的。有黑色的小白兔,有沒有白色的小黑兔?當然!

~本文轉載自《民報》2014-05-26「專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