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第二次綠色革命備忘錄


陳玉峯

      地球上能源或資源的終極來源,對生界而言係太陽能及其貯存能,如石油、煤炭等等,而質、能不滅,只能轉換、蛻變,不同比例的分配在各相。科技文明幾世紀以來,除了世界大戰稍稍遏止人口成長率之外,人類族群、都市空間、城鄉發展的快速成長,迫使土地陸域及海域資源漸次枯竭,因而生物科技一向被視為糧食及其他相關資源解決困境的希望與寄托。然而,第一次「綠色革命」並未被評價為成功,相反的,墮入原本即屬政治牽扯的「能源分配(energy allocation)」的傳統困境,新近一、二十年來遂轉向「基因重組」(recombinant DNA )的期待,樂天派的生物科技人士更將其視為第二次綠色革命,滿懷希望其成為糧食問題的萬靈丹。台灣在二、三年來,媒體亦斷續出現類似的呼應,生物決定論或化約主義者不僅表達如此的興奮,政府更以主流決策,提供具體發展的溫床,輿論竟也出現對反對基因重組或遺傳工程的言論(西方社會),表示不解與困惑。在一片前途看好的鼓舞聲中,筆者認為諸多爭議有待台灣審慎思慮。

    所謂基因重組的生物科技,用普通話說,就是在某生物體的遺傳物質中,注入別的生物遺傳物質,使之產生新性能或改變原有性能的生物技術或遺傳工程。一九八O年代以降,超過六十種植物經由基因改造,並有三千次以上轉殖作物在世界各地作田間試驗,各類重組生物產品亦與日俱增,且美、日產值遠超過文明發源地的歐洲,此乃因反對省思以迄立法限制最劇烈的地區即歐洲,其環保人士亦表達最激進的反對運動。然而,即令是美國,早在一九七O年代,史丹佛大學保羅‧勃格即組委員會,呼籲暫停基因重組的研究。

    一九八O年代歐洲共同體協調法規準則,責成會員國進行立法程序,例如一九八七年德國綠黨即建議完全禁止基因重組工程,但一九九O年德國通過「基因技術法案」,透過許可制度管制此等科技;瑞士則主張全民投票等等,歐洲對此等科技的研究,原則上必須向其政府申請,且須在兩個月內無人公開反對,試驗場地亦需公佈,因而被主事者視為自廢武功,難與美、日競爭的主因。近年來法國、瑞士、荷蘭等國家的環保組織,更是頻頻以「為維護生態而行破壞」(Ecosa-batage)的途徑出擊,破壞試驗場地,伐除試驗作物,視其為未來的人造瘟疫或邪靈。

    極端的正反兩造。其論點如何?贊成者主張「基因重組」可讓農作物增加產量、增加對病蟲抵抗力、耐乾旱、改善營養、減低肥料使用而降低土壤污染,對未來世界解決能源短缺的窘境,減輕環境惡化的程度;在醫療方面可提供疫苗、製造凝血劑、胰島素,甚至可處理癌症、AIDS、遺傳性等惡疾;針對反對者譴責他們不識好歹、杞人憂天、拒絕進步,何況人類有史以來,不正透過無數的選種、雜交,產生龐雜農作、畜產的成就,完成遺傳物質的改造而造福人群,如今又為何拒絕更先進的遺傳工程?過往二十多年來的研究試驗,也未曾發生有害的影響,反對者實在是充滿泛政治情結,在綠色運動的枝梢末節大作文章,阻止科技進步,打擊資本主義云云。

    因而在一九九二年,五十位科學家在德國海德堡議決「海德堡聲明」,並連署全球將近三千位科學家支持,向各國元首、政府等建言開放或政策實施。多年來,台灣政府可歸類為毫無疑慮而全盤接受者,且迄今為止未曾有質疑言論。

    反對者多屬信仰型激進的環保人士,他們宣稱這是科學家玩火的危險遊戲,一旦失控,自然界的平衡將被打破,人造怪胎有可能無任繁衍,造成如雜草揮戈、超級野鼠肆虐世界末日的電影情節,破壞生界、產生恐怖傳染病源;對病毒、昆蟲世界可能產生可怕的演化災難,抗遺傳工程製作之蘇力菌病毒的昆蟲亦已產生,此等擔憂絕非空穴來風,人與病毒界的對決,鹿死誰手尚在未定之天,科技界沒理由僅以盲目的樂觀主義,漠視潛在的鉅災。何況,此等科技皆操縱在私人跨國企業或脫辣斯,必然導致對第三世界或貧窮國家更不利的影響,此乃新興剝削貧農的技巧,加上目前為止,此等生物技術並未掀起先前過份樂觀的「綠色革命」成就,人工上帝嚴重破壞自然倫理,潛在傷害將遠超其帶給人類的利益,此等反道德的行為應予全面管制,或最低程度立法嚴加管理。

    依筆者觀點,由於目前紀未見基因重組的偉大成果,亦未見險著的危害,正反兩端的直接交鋒,係落在道德或科學哲學的論戰;行動的對決,則在龐大的試驗與零星破壞行為所形成的輿論與立法管理之衝突,焦點多在風險與利益的分析或評估。然而,人類是否有權執行上帝的權力?當代科學亦不再盲從科技中立的神話,科學得政治化、資本化、秘密化、社會化、特權化......,早已是顯著的偏見結果,有惡的科技、邪靈的科學,充滿更大的弔詭與危機,絕非學術、研究自由所能膚淺應付。在人類道德、達爾文極端唯物論之間的自然倫理議題,也只有在深厚科學、科技文化發源地的歐洲,才發展得出深層的反省與激進的嚐試。筆者所深以為憂者,在化約主義、生物(基因)決定論盛行的台彎,只有科技而乏科學,遑論科學哲學,儘一味追求生產與成長的迷思,如過生物技術在當局鼓吹、積極投資的情況下放任發展,卻不及時籌謀研究規範與立法探討,有可能導致世紀災難的導火線或火藥庫,在此,深盼國內環保、哲學、生物科技的先進們,著手思考此一未來學的大議題,而民間環保人士亦應釐析台灣的走向。
  
~原載於《聯合報》聯合副刊1997/1/25
~本文摘自《土地倫理與921大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