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親友們,致意!
我們的至親至愛陳月霞女士曠達脫俗、聰慧過人,而待人至誠純真,如今,她走過精彩、奉獻的一生,於2025年3月9日化作千風,3月16日是她的生日,因此,謹訂於2025年3月16日15時,在東海大學博雅書院講堂(大羊塾,地圖如附),為月霞女士追思、慶生,也跟敬愛的親友們告別!
謹此 敬邀
陳相云 馬 修 陳月娜 陳玉峯 |
叩首 |
茶會地址:台中市西屯區東海路33號
https://maps.app.goo.gl/zKgJigpufMuvGuDd9?g_st=il
陳月霞女士事略
奇人陳月霞女士1955年受生於台灣檜林原鄉的阿里山,其父祖輩乃南投名間赤水村人士,祖父母一代在日人開發阿里山大檜林時上山工作,自此落籍阿里山區,迄今五代。父母陳清祥先生、陳玉妹女士伉儷,具足台灣優良傳統美德的典範,善行義舉素為家鄉、社會所尊崇,育有兒女色絹、月靜、月琴、昆茂、月霞、昆輝、惠芳等,個個在各行業界大有成就,且散佈全球各地,而家族向心力道世間少有,家人所形成的倫理德行無以倫比;在月霞遠去之前,姊妹兄弟輪番接替陪伴,相偕在大肚台地踏青,遙望天地、中央山脈,回顧告慰一生美滿家庭溫馨,其手足情懷世間少有,人神共鑒。父親陳清祥先生的圖像記憶力驚人,百年時空人事物自然地景地貌過目不忘,1980年代迄今的所謂「阿里山學」,很大的一部分正是出自其「金頭腦」,月霞女士則傳承如是基因,且全然反哺台灣。
月霞女士天賦異稟,自幼聰慧過人,小學時,有一德國人來到阿里山,無意間教她下西洋棋,這第一盤西洋棋下到平分秋色、難分軒輊,「老師」拉不下臉來堅持「拚」到底,結果在月光下的今之梅園,小月霞下到哈欠連連,德國人最終只能訕訕然認和。
不只高智商,在直覺、靈性及藝術天分上更是頂尖,少女時代即纖細敏銳地洞燭人性暨傳統父權結構下的平權文化議題,因而消極抵制教育制度等等,也形成另類「自然阿羅漢」的人生態度,對世間功名利祿之類的,全然脫鉤,在嘉義女中資優班中遊戲制度,乃至大學選擇國立藝專戲劇科笑看人生。畢業後回阿里山,在家業高峯大飯店(高峯山莊)擔任經理(莊主),也因阿里山場域吸引全球人士,而有寰宇之志,卻不食人間煙火般。
1981年8月,因台灣籌設玉山國家公園緣故,台大研究生陳玉峯調查阿里山區,也在月霞女士導引下,11月調查玉山,12月兩人結婚,育一女陳相云,相云自幼在月霞女士獨立承擔、自由自主的教育下,今與夫婿馬修,皆為美國社會精英;2024年6月,月霞女士喜獲金孫陳月娜。
月霞女士殆因結婚後,重返世間法。因為陪同先生調查山林,1985年拿起相機拍攝植物、地景,只是自悞,不料,在其靈心慧命、眼光獨具下,她拍出了視覺光影的極致,透視了綠色生命的性靈,於1987年假台北春之藝廊舉辦《植物之美》攝影個展,同時出版劃時代的植物攝影輯《植物之美》,此後,夥同台灣社會脈動,與陳玉峯相偕投入種種社會運動暨弱勢關懷,同時開始寫作,也投入種種公義事蹟,1990年代以降,傾全力研究調查故鄉阿里山的人文、歷史與自然,特別是到了後期,不只是阿里山歷史在地人的鉅細靡遺、真實呈現,更進臻「文化誌」、阿里山的歷史哲學,世人所忽略的,阿里山人文思想結構性的示現。
1981年11月15日調查玉山頂植被生態。
|
|
1983年8月23日調查舊好茶植被生態回程,在文化櫸木旁留影。
|
2013年3月5日擔任MIT南一段解說高地生態,背景即卑南主山。
|
在社會參與面向,除了森林運動之外,月霞女士在性別平權部分,曾經擔任勵馨基金會台中顧問、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理事、性別主流化專家學者群之一等等,亦曾應邀參加聯合國婦女平權會議,並發表專題報告,而投入時程最久的是台中市社區婦女成長協會,多次擔任理事長,甚至為了實踐,還參與里長選舉等;在攝影部分,曾經擔任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理事,外交部國內女性攝影家海外巡迴展評審委;在各類「審委」中,例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性別影響評估委員、原民會性別影響評委、行政院新聞局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評委……(族繁不載);在環境、生態面向,曾任台灣生態研究中心協同負責人、台灣生態學會顧問、阿里山學研究中心負責人等等。
月霞女士事事求完美,一旦投入則廢寢忘食,尤其重視坦真、公義的人格,因而在社運期頗負盛名,1997年某銀行特地委請她拍攝《認真的女人最美麗》的電視廣告代言人。
在著作方面,攝影集除了鎮殿大作《植物之美》之外,另如《自然之美週曆》、《植物之美月曆》等(註:2002年另在台灣大學舉行《自然情深》攝影個展);植物圖、文輯的著作有《認識老樹》、《童話植物》、《大地有情》、《森抺遠綠—阿里山植物親子解說手冊》等;在兩性暨親子教育的文輯,例如《這一家》、《跟狐狸說對不起》等;兩性散文暨論述集如《聰明母雞與漂亮公雞》;自然文學方面有《大地的掌紋》等;專論或阿里山專題者,例如《阿里山檜木霧林原鄉》、《火龍119》(註:這2冊與陳玉峯合著)、《阿里山林業山村聚落調查、推廣暨展場規劃》、《阿里山人文地景導覽手冊》等;關於阿里山原鄉,最是力作者即2024年為父親陳清祥畫作撰文的《世紀風華》,以及《阿里山物語(上)、(下)》等,集結一生對故鄉最深沉且精華的迴饋力作,與台灣、阿里山檜林天地永世同在!
月霞女士在後半人生,傾全力研究調查原鄉阿里山的人文史誌,全然以濃烈的家園情懷下筆,諸多著作留下最真實的阿里山故事,後世凡提及阿里山者,必有月霞女士誠真的奉獻!
月霞女士約在65歲以後從山向海,熱衷於潛水,特別是自由潛水,一口氣閉氣3~4分鐘下潛海洋,進入另類禪修狀態,深諳箇中況味,另則酷好自由行,勘旅世界各國,生活多彩多姿、性喜學習新事物,且一絲不苟、意志力驚人。
綜觀月霞女士一生,無論出世、入世,一概不沾染於塵世名相,而恬淡自適、悠悠自然自足,其待人真誠而自身性純志篤,脫俗望遠卻和光同塵,以其才華天賦,畢生卻不牟己利,誠乃奇人、奇女子也!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烟~
(註:關於月霞女士的「作家專訪」、傳媒影視等各類訪談、各地演講專輯、出版等,上網可搜尋,在此略之)
永懷月霞姐~
回覆刪除月霞老師:
回覆刪除生日快樂,謝謝您,
我們繼續努力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