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5日 星期五

【樟樹(三) —— 一株天然樟樹的成長】

Cinnamomum camphora

陳玉峯

  我盯著一堆又一堆的表格數據,或聯想或沉思或悠遊於造化天地,感受體會著生靈吐納的痕跡,而很長一段時日以來,我已經褪盡感嘆、感慨、扼腕之類的情懷,也有種非人道主義式的悲憫。沒有甚深智慧不叫「慈悲」,再說一次:「慈」是「玆心」,這個心;「悲」是「非心」,不是心的心,也就是不被世間分別識所束縛;超離六識、七識的主體大悲心。

  《台灣樟樹調查事業報告書》龐多的表格數據中,有一株得自台中州能高郡樟樹的資料,該株樟樹樹齡120年,樹高41.5公尺,胸徑80.1公分(註:包括樹皮),平均年長胸徑0.67公分,生長速率算是中等。

  這株「大樟樹」被仔細測量、試驗、計算,依循齡階5年級次,也就是5、10、15⋯⋯120年,分別量測及算出胸徑、樹高、幹及根分別及合計的材積、樹幹形數、幹部生長率、根株率、含腦及油量、一石的腦當量及油當量、腦及油分別的生長率,加上備考說明。

  就以這株樹,說明樟樹在中部天然林中的生長例子。

  5歲時,樹高1.5公尺,胸高直徑1.76公分,也就是5歲之前每年增加胸徑才0.35公分,每年平均長高才0.3公尺,生長緩慢。5到10、10到15,15到20歲這15年當中,是它在120年生涯中,高度生長最快速的時期,這3個5年間,每年都很平均地抽高了42.4公分。

  很恰好的是,我從盆栽鳥播的樟苗,移植山上種植時5年生,比我矮,而去年開始顯著竄高(第6年生),今年(2020年)已超過2公尺餘,跟日本人的測量雷同。

  數據顯示,20歲以後,以迄50歲之間的30年,平均每年高度生長大約都維持在36公分上下;50到85歲則略慢,平均每年抽高約28.2公分;85歲以後又稍加快,平均年增高37.6公分。

  我推測85歲之前,這株樟樹尚未突破林冠成為真正的第一層的高大喬木,約在85歲以後晉升林冠層,因而高生長又增加?

  而120年間,它長高約為41.5公尺,平均一年長高約34.6公分。

  一般人為植栽可能高度生長遠比自然界中迅速,但5年生之前較慢,第6~30生約是抽高最快速的時期;或可推測,在栽植地點盛行風力、風壓的樹高臨界極限之前,樟樹的高度生長可謂相對均勻,年長高當在0.3-1公尺之間。這是個人的推估值。

  關於胸高直徑方面,胸高指的是測量人的肩高,以測量最不費力的權宜而言,以我的身高165公分,肩高約136公分,則我直立站著平舉雙手測量的樹幹高度約在離地130公分上下。

  因此,這株樟樹5年生時,樹高才1.5公尺,所謂的胸高直徑並非量取1.3公尺高度的主幹直徑,通常是量取中下段,而一般測量者務必交代清楚為宜。

  我依據日本人的數據,換算每5年階累聚胸徑的成長量,求取平均年增加胸徑量如下:

  5年生的主幹徑是1.76公分,平均年生長胸徑才0.35公分。

  10年生的胸徑是6.64公分,平均年生長胸徑是0.66公分。

  15年生平均年生長胸徑為0.81公分。

  20年生平均年生長胸徑為0.86公分。

  25年生平均年生長胸徑為0.90公分。

  30年生平均年生長胸徑為0.93公分。

  35年生平均年生長胸徑為0.954公分。

  40年生平均年生長胸徑為0.93公分。

  45年生平均年生長胸徑為0.928公分。

  50年生平均年生長胸徑為0.905公分。

  55年生平均年生長胸徑為0.88公分。

  60年生平均年生長胸徑為0.864公分。

  65年生平均年生長胸徑為0.84公分。

  70年生平均年生長胸徑為0.82公分。

  ⋯⋯⋯⋯

  愈來愈接近120年生的平均年生長胸徑0.67公分。

  胸徑生長最快速的時期是在30~35年生,平均年生長0.954公分,然而,真正30~35年生這五年的生長量,平均1年胸徑增加了1.11公分!無論真正生長量或累聚生長量的平均值,都一樣可以顯示這株樟樹樹幹加寬最快速的時期是在30-35歲。大致上來說,120年歲月中,樹幹最快速加粗的時程是在25-50歲,50歲以後開始縮減。

  不是很恰當的比喻,卻有點相似我的體能與智力,我想像這株樟樹的累聚平均年生長胸徑的公分數乘以100,是我個人達到我天賦的百分率,100分是我徹底發揮潛能的指數,則我從25到50歲期間,智能發揮率都超過90分,至少70歲之前,我可保有80分以上,也希望此生死亡前,還可保有70分以上的水準。

  50歲以後我已經明白,年紀愈大在現代愈沒有智慧可言,過往或古代,智慧很大的一部分是經驗累積或歸納而來,3C世代以降,任何資訊、任何知識彈指可得,而生命智慧卻每況愈下,這一面向要討論則「茲事體大」,以後再詳論何謂生命智慧,一大項與年齡無關的覺性議題。

  上引120年生的樟樹資料,台銀的「台灣特產叢刊第十種」《台灣之樟腦》14、15頁似乎也有二手引用,,我說「似乎」,因為從日人原文的單位換算的結果有些出入,台銀的「幹材積」列有7.5238立方公尺,而我從原資料得到的材積是:幹27.064石,根8.931石,合計35.995石;明治19年之後,日人一石是180.39公升,一石約為0.1804立方公尺,所以這株樟樹幹材積是4.8823立方公尺、根是1.6111立方公尺,全株材積是6.4935立方公尺。

  我對照台銀引用每5公分的胸徑,很多齡級一致,有些我認為台銀抄錯或算錯,我對中國來台的初期「水準」沒有信心。

  另以台銀《台灣之木材》之轉引日人資料的樟樹生長其他數據:

  2株20年生長(平均),樹高14.39公尺,胸徑15.48公分。換算年生長胸徑0.774公分。

  1株145年生者,樹高28.79公尺,胸徑103.02公分。換算年生長胸徑0.71公分。

  因此,樟樹的樹高可能取決於立地條件,而胸徑生長速率算是迅速。








隨意舉該報告的圖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