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私房菜(1)─喜多嶋修的《曼荼羅》



陳玉峯

    十多年前我首度聆聽日本作曲家喜多嶋修的名曲《曼荼羅》,便歡喜得不得了,只當它是空靈境界的載體,卻還帶有著紅塵味,橫直著迷了一段時日。後來,也就淡忘了。

    近來,目睹台灣政權出賣環境、土地、人民、世代的囂張,已屆瘋狂地步,又為反核、廢核三十餘年的困境有些焦慮,加上近年來較少上山,以致靈魂有些僵硬,看待人間事時,自覺少了一分柔軟。或許如此,2013911日接到「概念音樂有聲出版公司」李財吉先生來電時,猛然想起該公司出版的這張CD《曼荼羅》,於是,再跟李先生索取。

    913日收到CD,立即重溫這張天籟,且將之列為第一道「私房菜」。

    所謂「私房菜」,就是不管客觀事實或公論的內容,完全依據自家一時性的品味,列為可口珍品的享受者,也隨興介紹這道菜入口後的意象。

    《曼荼羅》據說是描述空海法師(人稱弘法大師,西元774-835)一生傳奇的音樂,全曲分六樂章,標題分別為:曼荼羅、旅抱、西方淨土、心念、法輪,以及白蓮花。作曲者自稱:「……作曲的過程中,經常感覺有種神秘的力量與我的靈性相通……」,而象徵無限、絕對、無極、虛空、永恆的宇宙實體云云。

    然而,暫且不管作曲者原意、意境或其他人的感受,我只依913日再度聆聽的當下感受,與朋友們分享點滴意象。

    聽這首曲子,就是對大腦、小腦、延腦、脊髓、末梢神經及全體身心的按摩。

    第一樂章,曼荼羅

    起音的號角,接續以低沉合聲,立即將我的大小神經拉出身外,直入宇宙的任一場景。就以台灣人熟悉的佈景來說好了,我踏上阿里山小火車,隨著悠揚、節奏的步調啟程,挺高海拔、走入山林。

    空氣漸次清新,場景歷歷變化,各式各樣的綠葉繽紛,逐步疏理塵世絮亂的思緒,洗滌每一條血管、淋巴結,然後,在一隻若有似無的布穀鳥引領下,行行重行行。

    闃無人煙的小站小佇,再以同樣的步伐前行。拔離了十丈紅塵,放下五感六識,走向異次元。

    第二樂章,旅抱(向內的旅途)

    進入空靈的山林中。隨著晨霧、曦光、山色的游走,蜿蜒溪澗的綠水流而不流,我走在楠溪林道南向眺望。一種無止盡的擴展,舒坦而曼妙地,在靈海之上漫步。

    每一步呼與吸之間,平寧、安詳與悠然,我是停泊在綠色汪洋中的獨木舟,置身遼曠法海的中心。

    第三樂章,西方淨土

    懷著愉悅的心情,我檢視闊葉林海的多層次世界,第一喬木層、第二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地被植物、根系世界、地殼的千層派,縱橫與垂直,印記萬象與流變。

    蟲鳴、鳥叫、蛙啼,野猴群戲於樹間,眾生各適其適,交織成和諧的天籟,夜幕低垂前的呢喃,入夢後夜市的繁囂,撐出山林的另一世界,但調性齊一。

    第四章,心念

    這是思春或懷春曲,不管任何年齡。寫仙女動了凡塵戀,猶抱琵琶半遮面,也寫出世、入世的徘徊與幽怨,絲絲入扣心識的角力區,很適合在沙龍或咖啡廳播放。

    天堂與地獄、生與死、十丈紅塵與超然物外、愛戀與出離……都在寸心間撩撥。

    第五樂章,法輪

    責任未了啊,戰鼓頻催,不能留連在仙境!

    休憩不是永眠,你得再出發;沉澱非死寂,只是念念離念。硬功夫仍得下,人間路還是得苦行,一步一腳印仍須落草紅塵。

    然而,陽光三疊,出入山林,究竟是入山或出山,無人知曉。

    近鄉情怯,五里一徘徊。昂然闊步,原來最最汙濁處,有一頃朗朗淨明。

    第六樂章,白蓮花

    經由見山是山、見山非山、見山又是山的自在自由之後,新生與再出發而雄渾無畏。

    節奏部分,至情無情、大愛慈悲,而法雨四浴、波瀾壯闊,賽勝赴義從容的雄糾糾、紅巾特攻隊化為烈焰前的賁張。行雲流水的樂音流瀉,一觸一痙攣。

    旋律則自然與人文大集合、東方與西方大會合、古典與流行大交響!

    整首曲子出離而不離,也是禪除的觀音。還是美!


1 則留言:

  1. 陳老師謝謝分享,您一路走來,是否孤獨??願您喜樂!
    CCC合十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