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1日 星期五

【拾穗(4)】

陳玉峯





我在東海跑步。
一個好小、好小的小男生,騎著迷你腳踏練習車,帶著小頭盔。
我擦身超越他時,向他揮個手微笑;小男孩快樂地叫聲:你好!我跟著快樂得不得了。不用思考的單純快樂,不必追尋的幸福。
成長與際遇形塑「自我」,「自我」從來都是假相、妄相,知識愈多、「成就」愈大,若不知沉澱、淨空,則「自我」愈來愈龐大,煩惱也愈多。以當代台灣人而言,大約4060歲之間,最容易罹患「自我傲慢、自尋煩惱」症,然而,一般人常誤以為「老年人」較易「看開、豁達」而「寬容」,也「更有智慧」,事實上往往不然。
通常,愈老愈沒智慧,只是無奈說不出口!有智慧與否,與年齡無關。
年紀愈大、成就愈多,愈需要超強的反省能力,立即歸零的心智,回到無染著的本心。
隨著年齡增加,我卻看見太多高齡的人,不但沒能精進,反而因為體能、機會愈加衰退,而變得更保守、消極、不長進、不知反省、愈沒安全感、愈會記恨與計較,等等。
我無法將之歸於「民族性」,但的確是「集體文化慣性」的洗腦吧?
世間人「喜新厭舊」,也更加地「厭新喜舊」,例如成見、慣性、生活習慣或習氣,有家檳榔攤的店名叫做「真歹改」,指的就是人這類惰性與習性。
然而,所有非數理、邏輯的語言、文字,都不是定律,沒有兩個人對同一字詞而有完全一致的感受或內涵,任何意涵皆隨人、事、時、地、物,在極為複雜動態關係網中流變。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