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槲樹天演逆旅(13) ──La-new-pa、咔嘛段及黃連木(B)】


陳玉峯
§黃連木
2019321日車行隘寮北溪溪床上,除了口訪,我們也一直在讀著溪谷及兩岸的訊息。
如同過往我在全台灣溪谷地的調查,黃連木的族群分布中心係落在峽谷的下坡段,最接近溪床的邊坡上。我們沿途看到的黃連木,應是往上分布的末端,隘寮北溪流域在88災變最大宗的「受害者」,黃連木應是其一。
茲以南橫為例,聊充對隘寮北溪黃連木社會的側寫。

依據詳實的登錄,黃連木在南橫西段的海拔分布介於447-997公尺之間(台20-80.5K110.6K);南橫東段為346-799公尺之間(台20-186.8205.8K),它大抵形成純林(小林分),以及跟克蘭樹、台灣欒樹及其他樹種等,共組社會。


荖濃溪谷植群剖面圖(1988年)。


由於海拔分布及山坡分化生態區位的實況,此行我們調查的大約22個樣區中,有槲樹存在者,只有一株黃連木(另有一株小樹)。簡化地說,隘寮北溪的槲樹與黃連木,一為上位;一為下位,兩者楚河漢界,涇渭分明。
黃連木與台灣櫸木都是低海拔山區溪谷有名的「抱壁虎」,捍衛台灣溪谷的穩定性居功厥偉!
324日早晨,我們在朗吾呂山登山口見有一株黃連木,已是它分布的尾端。孟傳說黃連木的市價比櫸木還高貴,木材多被用來製作「藝品」。




黃連木。


§太魯閣櫟(咔嘛段)
太魯閣櫟顧名思義,殆即以太魯閣地名發表為台灣特產種的殼斗科樹種,我視其為東台岩生環境的指標植物之一,「台灣植物誌」二版119頁還強調是特產於台灣東部,而自日治時代即被列為「珍稀植物」。
最早宣稱台灣西部也存在太魯閣櫟者,似乎是柳榗教授(1968年),1976年他又說「多年前在大甲溪上游青山一帶之針闊葉混交林中見過」,云云,我已將太魯閣櫟的各種資料,以及我的見解,輯錄於拙作《台灣植被誌第九卷:物種生態誌(一)》,2007年,前衛出版社,99-106頁。在此不表。
太魯閣櫟在南橫東段的分布,見於台20-187.75K198.8K,海拔984-402公尺。
很有趣的是,台灣西南部的隘寮北溪流域為什麼存在太魯閣櫟,又,大甲溪流域與隘寮北溪在演化與植群冰河上下或來去之間,為什麼中西部大甲溪下游,遺留有隘寮北溪的歷史的影子?!槲樹與太魯閣櫟就是這樣的胎記!
太魯閣櫟新葉(1988.4.28;南橫嘉寶)。

太魯閣櫟雄花穗(1988.4.28;南橫嘉寶)。

太魯閣櫟小堅果(1983.9.13;中橫綠水岳王亭)。

太魯閣櫟成熟堅果(2004.11.10;中橫天祥)。

中橫岩生植被的太魯閣櫟(2001.7.20)。

我至少可以從里斯大冰期(Riss40-32萬年前,即中國的廬山冰期),沃姆(Würm11-1萬年前,即中國的大理冰期),以及最近一次小冰期(西元1350-1850年)等,展開「封神演義」的科幻之旅,但現在我不想玩這些,只扼要地註解:現今台灣海拔約2千公尺以下的闊葉樹種,包括落葉物種,最主要是在里斯大冰期遷移進來台灣的,而台灣山毛櫸(水青岡)曾經在30-10萬年前,活躍在中、低海拔山區。(cf.陳玉峯,1995,《台灣植被誌(第一卷):總論及植被帶概論》,15-48頁)

隘寮北溪流域的太魯閣櫟海拔分布,與槲櫟存有中段的重疊,但兩者共組社會的概率甚低,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出在立地條件的分化,太魯閣櫟傾向於崩崖稜的岩生環境;槲櫟立地要求較傾向於土壤化育中等的次生演替系列。
我們此行在麻留麻山及朗吾呂山調查太魯閣櫟時,孟傳說:
「麻留賀山(2,288公尺)下來,再往北方,存有一大堆太魯閣櫟,它們大多位在稜線上,長得不高,樹型多變,我們叫它為『咔嘛段』,飛鼠最喜歡來吃它們的堅果,因為樹很低,以前槍管較短,也很容易打到……」
顯然的,太魯閣櫟又增添了一筆新分布的紀錄!


朗吾呂山西尾稜線上的太魯閣櫟美姿(2019.3.24)。


太魯閣櫟葉小鋸齒尖(2019.3.24;朗吾呂西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