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那一條山徑上(8) ──仙人洞如何形成?冥想記】

陳玉峯
§ 想像仙人洞如何生成?
不能再逃避問題了,仙人洞如何形成的?
假設現今洞穴的空間原本塞滿岩層、土石,那麼當然是下部的土石先行掏空;再假設此洞穴是成陸造山運動抬舉至大約現今海拔高度之後,才被侵蝕,而後下掉的,則什麼力量或機制可以「挖洞」?
答案首先想到的,是水。
所以我推演數千、萬年前,仙人洞是個堰塞湖,而且這湖非常怪異,湖面先是在現今洞內平地處,然後,隨著周圍崩塌,導致從東南上方下來的集水區系在降水時,不斷地衝擊、切割、侵蝕洞壁,而且,湖面漸次升高,侵蝕也愈提高。最後,湖面升高到現今洞口頂緣處,此一堰塞湖在一次致命的大潰決中,全然瀉光,且在今之洞口下方,切割出多條壕溝,再經植群修補,台灣紅檜林大約在2,0003,000年前開始拓殖。
「古老堰塞湖」大潰決的年代,也應該是阿里山大檜林全面發展的同時。此一驚天動地的大地變,我冥想是在2,0003,000年前的某一段時期連續發生。
是的,這是我的「狂想曲」,也是目前我所能想像出仙人洞形成的機制。
類似的堰塞湖,在臥船洞口前也有一個。於是上、下潰決同時發生,形成今之仙人洞溪。
不可思議也可思議。
版本2,還是水。
先是仙人洞溪刮深基本盤面,且洞口前溪溝逐次侵蝕下陷。然後,洞口上方地下水滲漏、侵蝕、切割,洋蔥瓣般的岩層漸次掉落,而且在大地震時,下掉最顯著。現今實景至少有許多證據顯示局部如此,也有更多無法解釋。
版本34……
第二大面向的思考,洞穴形成的時段是在海底或海岸相。
於是系列海岸物化現象即可出籠追索。
然而,欠缺實證的檢驗只是妄念。一次勘查,我僅只於文學化的想像。我還是回歸本業。
                仙人洞的地體、地質、節理、地下水系、整體地形、生物作用等等,必須全盤探索。

初到仙人洞時,我馬上被石洞地層中下段,岩層邊緣的小洞穴所吸引。這些小洞洞是什麼東西所造成?這些小洞形狀不一、大小各異,比較像是生物性的蛀蝕,而不像是純物化原理所造成(2018.10.717:282018.10.86:47)。
 
仙人洞東半端,在同樣的地層帶,一樣出現小洞。所以,特定地層帶才容易出現小蝕洞,因此,特定地質加上特殊生物營力,形成眾多小蝕洞(2018.10.86:47)?

不只地層邊緣,同一地層面也形成小洞穴,讓我推測生物性的挖蝕,可能性大為提高(2018.10.87:54)。
 

仙人洞口地上的「砂地」上,出現大量旱砂地才會出現的「蟻蝨」小洞,更讓我懷疑有什麼「啃食」砂岩的動物、昆蟲、藻菌、地衣或生物群團作用(2018.10.86:36)。

從洞頂的半月形侵蝕、下掉面檢視,教我傾向於認為水流侵蝕為原先或最早的機制,且是從外向內,不大可能是地下水的流路所造成(2018.10.8)。
 

如果仙人洞是由外往內侵蝕,則侵蝕順序是由下往上。最早的切割侵蝕面應該是現今洞內最深處,底座、基座這上下兩大硬石盤中間的分割面。
 
下盤被水力向內侵蝕、切割,淘空後,上盤才能持續被侵蝕而下掉。從仙人洞西側邊緣檢視,地上這片岩層是晚近才從壁上崩落的(2018.10.96:22),一般而言,崩落可能以生物性及物化風化的粉狀下落為大宗,像這樣厚片掉落者,可能是大地震時才會發生。

仙人洞西側緣,大石塊沿著岩層節理而崩落,這應該是後來持續擴大的崩解,並不違反筆者本文一開始的古堰塞湖假說(2018.10.96:22)。
 
仙人洞東側緣、妻戀瀑布西側,岩盤壁宛似遭受強大渦流刮出一半月或新月弧,上方的岩塊屑再下掉(2018.10.87:40;楊國禎)。

由洞內向南望出的地景,我思索著古堰塞湖的可能性。
 
日治時代所拍攝的仙人洞,標示間口(洞口寬度)132間,即約240公尺;奧行(深度)42間,即約76公尺;高度72日尺,即約22公尺,這些數據並不準確。由此照片比對現今,推估將近百年來的仙人洞相當穩定而乏變化?

再度引用仙人洞由內向外拍攝的全景,如此「天眼」、「巨人之眼」,很難不聯想是水刀之工(陳月霞 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