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6日 星期四

【漏盧Echinops grijsii Hance 菊科 Compositae】

〔神祕區珍稀物種系列3
陳玉峯

由頭頂開始開花的漏盧(2018.7.8)。


1854420日以迄1895年的半個世紀期間,殆為台灣植物研究的第一大階段,幾乎全數是西方的博物學家,且以英國人為主導。
第一大階段植物採鑑的總結果,可以英人奧古斯丁˙亨利1896年的〈台灣植物目錄〉為代表,網羅了海拔一千公尺以下,台灣植物1,429種(顯花植物1,283種,包括栽培品101種),其中,列有現今超級稀有或瀕臨滅絕的漏盧。
漏盧分布在中國東南部,由種種間接的跡象,我推測它最早可能是在八、九千年前來到台灣,但我懷疑也有可能是鄭氏王朝來台時,華人帶進台灣栽植的藥用植物,且尾隨大約1850年小冰期結束後的增溫作用,或1912年以降,隨著林業人員帶上阿里山,且零星逸出,偶而存在於玉山國家公園的東埔山區等地。然而,這些似乎都不可考,總之,台灣自然界中的漏盧,在19世紀末似乎並不多(?)。
拙作《台灣植被誌》第一卷120頁,回溯台灣第一大階段的植物研究史。

1910年,佐佐木舜一曾採集了標本,之後,似乎不復有人採鑑,但人為栽培在零散各地,也算是客家人的藥用植物之一。而野外自生的族群,台灣植物誌將之列為「可能已滅絕」。後來1980198419861987年等,分別在新竹、桃園再度發現。
1990年代乃至千禧年之後,在「神祕區」重現「江湖」。
2018624日,楊國禎教授帶我前往神祕區,檢視了一族群,莖枝上的球形頭狀花序均已就位;78日,我們再度前往,我央請楊教授測量植株高度如下:(單位:公分)
39475864667174747475767677787878788485868787899093939597100104110113122,合計量度了33株,地面株高由極端值的39公分,到122公分,平均82.36公分。
相對高大的漏盧植株(2018.7.8)。

一隻細腰蜂前來採集漏爐的花粉或花蜜?

2018624日拍攝的漏盧族群一隅。

它們是多年生草本,莖基每年春抽長最大片的,有葉柄的葉,且隨莖枝直立上長而互生葉愈來愈小片。單葉,呈現羽狀凹刻,莖上葉無柄。葉緣有細針刺,葉面多綿毛,葉背綿毛呈現銀白色。基本上,全株外觀活似穿上緊身白綿衣,而因其葉形及針刺,有點兒像雞角刺類,不過,一旦花序長出,立即可知必然是不同屬的物種。
球形的頭狀花序頂生,常見莖枝上端多分生出12個花序枝。
球形花序上每朵小花5分瓣,從頭頂開始開花,顏色不一,小花也隨開花時程而變化顏色。這種開花的順序,屬於「怪異」型。我尚未觀察完整,但覺得台灣植物誌所繪製的花序,整個球體全開滿盛花很有問題。
我請楊教授也計算「神祕區」的植株總數量,他實算後宣稱126株,可能加5%
我的興趣在於,為何整個山頭大地,它的族群如此密集在大約15×10平方公尺的範圍?小區之外,僅在路邊發現一株?又,它們的更新機制,是否跟定期火燒相關?它們是否易地或在地繁衍?保育的策略該當如何?畢竟我很不喜歡科技主義、掛一漏萬的「組織培養」、人為單向培植、商業或唯利掛帥,更厭惡植物「賞金獵人」的搜利!
在漏盧族群旁側,我們看到唯一一株破傘菊被挖掘掉大半,我只能祈禱那位「獵人」在復育成功後,發心再回原地補植。
思索著39122公分株高的變異,這些數字有點類似常態分班的學生成績分布曲線,是否同一株隨著年齡而株高加高?包括更新,一系列連鎖問題有待長期觀察,而未能較清楚了解之前,千萬不要「動手腳」,包括打著復育的名號。


英國遍地的歐洲漏盧(2018.7;彭宇薰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