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解讀台南平原的前世(上)】

陳玉峯
許多人形容台灣島是條跨海長鯨,航向大洋、縱橫世界。其實,遠在神話台灣的時代,鄭成功就被賦予鯨神轉世的象徵,而且,鯨魚薈萃的集中地,就是在台南鹿耳門周遭地區,因為來自台灣大山流瀉下來的土沙,經由河川攜帶,下注海洋後,隨著黑潮、沿岸流,動態交纏的結果,台南海岸形成不斷變動的海汕島、沙洲、潟湖、內外海等等,反正就是淤積造陸的流變。
海峽沿岸流的波浪。
沙灘上波浪形成的沙痕。
鄭成功被賦予鯨神轉世,也就是海洋之子。圖為南科鯨身的圖像2017.9.7)。

古地圖中所謂的「台江內海」,就是古堡大島與河流入海口之間,7堆最顯著的沙島斷續接連,名之為一鯤身至七鯤身。也就是說,古人以鯨背,來稱呼沿海的沙洲島,真的很傳神,因為除了滄海桑田、淤積成陸之外,沙洲島也可能在海蝕、海嘯,或特定海象中一夕消失,如同洄游鯨魚背,海沉海升,還會噴出高高的水柱。
台江內海與外海2017.9.7;安平古堡瞭望台樓梯壁畫)。

「鯤」是鯨魚,海中巨無霸,台語說成「海翁」,用牠來形容沙洲島,也用牠來象徵鄭成功,很可能反映17世紀的天文、地文、人文、生文及海象的複雜故事,古籍中出現不少此類傳說,畢竟17世紀正值小冰河時期,天候、海象受影響最劇烈的階段。可惜,我並無鑽研古氣候變遷,否則或可找出台南海岸23個世紀翻天覆地的史詩背景。
無論如何,1719世紀期間,台灣沿海出現鯨魚的頻度高得很,直到20世紀上半葉,日本人還在恆春半島巴士海峽的南灣,設置有史以來台灣唯一的一個捕鯨漁港。
墾丁南灣曾經是台灣唯一的捕鯨港。

而鄭成功的鯨神投胎,可能寓含17世紀海象某些不為人知的現象。
《台灣外記》(江日昇著,1704)敘述,1658年,那位被鄭成功派去日本求援軍不果的隱元禪師曾說:鄭成功是東海長鯨所投胎,因而「東歸即逝」。
1662年農曆4月間,鄭成功尚未生病時,他的副將楊明有天晚上做夢,夢見鄭成功「冠帶騎鯨,由鯤身之東出於外海」,醒來後覺得很怪異,跟人家說出他的怪夢。沒過幾天,鄭成功就生病了,而且5月初8就算是猝死在安平。
民間傳說,隱元禪師一語成讖!
隱元隆琦禪師(喜多元規畫,隱元禪師自題;出自李岳勳,1972,《禪在台灣》)於1654年自福建逃離,前往日本長崎。德川幕府馬上為他在京都附近的宇治,蓋了一座萬福寺,請他傳法。隱元到日本去時,攜帶了菜豆去播植,因而日本的菜豆就叫做「隱元豆」,比他在日本傳開來的「念佛禪」還有名。隱元赴日,代表反清的福建禪自此隱伏地下,媽祖信仰也全面被清國利用矣!《台灣外記》敘述隱元赴日是1658年。
李岳勳1972)的《禪在台灣》。

而鄭成功尚未逝世前,外海浮出了一條大如小山的,死掉的大鯨魚。
撇開政治、人事,可能17世紀中葉的潮流、天候或有「大異常」,而1683年鄭氏王朝投降清國,該年嘉義出現大寒流,平地下起冰雪,厚達5公分左右。當然,這在小冰河時期,北極震盪的效應下,還算是「正常」。
怪異的是為何鯨魚「東歸」,鄭成功39歲就死了?
這在理性、邏輯而言,只算是無稽之談,但在神話傳說的背景中,卻可能寓含環境變遷。我勉強推論,自17世紀以降,台南海岸變遷最劇烈處,位於北側的曾文溪出海口,而北側地變,在古代而言常書寫成東方,例如日本在台灣東北,只簡稱為東瀛。
鄭成功的「猝死」存有太多無解之謎,鄭經也早死,有可能鄭母田川氏那邊的遺傳因子使然,而史誌等,多將鄭成功之死,說成壯志未酬、兒子亂倫,抑鬱、氣憤而死。從各種史料反覆檢視,在後天部分,我傾向於鄭成功是最操勞於內部分裂的問題,閩、粵、福州、各地雜姓匯聚台灣,完全靠嚴刑峻罰還是鎮不住的,但這部分不是我書寫的旨趣,就此打住。
安平古堡今之鄭成功塑像2017.9.7)。
鄭成功畫像(古畫,作者不詳;李岳勳,1972)。
 
鄭成功半身塑像2017.9.7;安平古堡)。

我是學習台灣自然生態者,我從來認為天文、地文、人文、生文始終是一體演化而來,彼此都有特定程度的相互聯結、糾纏、動態影響,但都有不等程度及時差,而且連鎖交錯的變數太過龐大。而從古至今,絕大多數的論議,只停滯在自然災變、異象,之與時代象徵型人物、王朝治亂或更替的迷信聯想,反而忽略掉龐大萬象的實際相關的交互作用。
華人歷來忽視客觀自然界的萬物及現象的細部探討,唐君毅先生甚至直批華人沒有「主觀、客觀」分辨的文化習慣。我從神話、傳說中,只找到少得可憐的植物相關。
例如:象徵鄭氏王朝或鄭成功的倫理情操的一株台灣海棗,被叛徒施琅(失德的和尚)砍掉了,代表鄭氏王朝的被消滅,而我由台灣海棗的生態特性推演,17世紀台南海岸地帶台灣海棗並不多見,它是屬於海岸後岸石質土的物種,沙洲、沙灘、沙岸、濕地不大可能存在,然而,神話中南鯤鯓在急水溪入海口附近的「白桄榔」,在該地,也就是現今南鯤鯓大廟之所在,在17401790年代,卻是一片茂盛的海岸林,以台灣海棗為主體,故名桄榔山;又,神話傳說中的白花馬鞍藤,存在於急水溪入海口周遭的沙丘上,牽連的政治人物是鄭克𡒉,他被叔伯害死,也代表白花馬鞍藤在該地的滅絕。而白花馬鞍藤的消失,實際上反映的,是今之南鯤鯓由海濱轉為內陸的地體變遷。

  
白花馬鞍藤(2014.9.2;綠島)。
台灣海棗。

另一方面,從台灣海棗存在於現今全台灣海岸地帶,生育地由墾丁的珊瑚礁岩上,到北台鼻頭角面海第一道主山稜的山頂上,配合氣候變遷,我可下達全台南平原都可打造永續的台灣海棗天然林!
台南平原當然是山、海及河川聯手打造而來,而左右西南半壁「江山」最上位的因素是天文氣候,呈現出的群落殆為類疏林的生態系,而海岸則恆處於陸海交界的推移型動態變遷。台南平原生態系的種源,來自山系、河川河床,以及海漂海岸元素。
所謂的山系,包括亞熱帶雨林、亞熱帶季風林及溪谷年週期旱地林、青灰岩惡地形的乾旱植群,以及恆春半島西南坡向的半落葉林。
所謂河川帶來的,除了山地植群種源之外,最主要的是甜根子草、蘆葦等高草生態系。
所謂海岸、海漂元素,固然是海岸特定植群,在台灣的原始時代,大致存有大環境類型:沙灘植群、岩壁岸植群、珊瑚礁植群、紅樹林,以及海岸淤泥濕地草本植群。而岩壁岸及珊瑚礁植群中,富含空飄、鳥類傳播的種源,顯著者即榕屬物種。
其實,疏林喬木的苦楝(台灣楝樹),其傳播主機制之一也是鳥類。苦楝的核果果肉被白頭翁等吃食精光後的種子,發芽速率快且多。而鳥類傳播的物種數量應該比已知者多出許多。依個人觀察,包括黃連木、烏臼、樟樹、山黃麻、構樹等等,只要果實、種子具備鳥類可食者,鳥類都可能為傳播機制之一。
往下,敘述由海向陸的部分變遷。





苦楝澄黃熟果鳥類嗜食(2015.1.8;東海大學)。
被白頭翁吃掉果皮果肉的苦楝種子特別容易發芽(2015.2.17;東海大學)。
構樹可食的紅熟果連人都吃,遑論鳥類(2013.7.6;王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