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0日 星期日

【「奴化」與「改革」 ──從信仰本質談台灣宗教(2018.6.12):前言】


陳玉峯


卡傑拉霍所謂「性廟」,廟外壁上很辛苦的4P性交(2008.4.14)。

雲科大哲學教授簡端良先生邀請我談關於台灣宗教反統戰的議題,恰好我寫了短篇〈九旒之神〉,就丟給他說「當前引」。
這個鋪天蓋地、綿延四百年的政教戰爭從來分秒未曾止息,現今蔡政權卻幾乎完全棄守,或說連意識都未曾有一分察覺的致命!如果可以側面調查全國宗教界,我推估大致上全盤盡紅,但是這只是「顯性文化」,台灣從來存在另股自陳永華以降的「隱性文化」,其則根深蒂固、幻化無形,而與之抗衡。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史大抵都是政治史,反之亦常然。只有夠陰謀者才會假設它從來沒發生,特別是現在。

現今台灣宗教的現象(2010.11.13;清水)。

宗教與政治是聖與俗的二元極端,對立卻合體;合體卻對立。而宗教本身,同樣是聖、俗二元的對立與合體,聖、俗等二元概念從來同時、同體並存。舉一表象的例子,古印度太陽神廟或太陽神石雕車的車輪上,雕刻著性愛交歡圖,將人心最鹹溼的艷情,置立於最神聖場域的載體之上,依我解讀:當車輪快速旋轉,或在永恆的時間軸上,聖、俗合一,或說消弭了一切「分別識」。
印度教太陽神廟,車輪上呈現「聖俗合一」(2008.4.8)。


印度教到了10-11世紀,在卡傑拉霍地區(Khajuraho),由於先前來自中亞的許多外來民族入侵(例如白匈奴、古查拉斯、希臘、突厥、月支、塞人、波斯人等),民族大混血,產生了所謂的「拉迦普特人」。這些成分極其混雜的拉迦普特人至少超過36個氏族,且建立大大小小的王國,其中,旃代羅人在9世紀創建了「昌德勒王朝(Chandel)」,他們在1011 世紀興建了80餘座巨石雕鑄且堆疊合成的印度教神廟,如今剩下22座。這些神廟的臺座邊、內外牆、門楣、廊柱、神龕等,雕鑿了許多從單純到甚為複雜的性交雕像,可以說是全球迄今為止,聖、俗同體的極致並列,當然也入列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印度卡傑拉霍的性廟群,集「聖俗一體」表象的極致(2008.4.14)。

性廟性交浮雕(2008.4.14)。

我舉印度教二、三千年前,以及千年前的,此等抽象且具象的二元對立而合一的現象,是為了鋪陳宗教的聖、俗從來是一,而且,所謂「聖、俗」概念的提出,其實是晚近才產生的,由伊利亞得(Mircea Eliade1907-1986年;羅馬尼亞人)之所創,而他,也是於1928-1932年研習印度文化、宗教等,獲得啟發,從而創生聖、俗的概念之分。
我認為這是西方歐美人士之與東方文化相遇時,頻常發生的,試圖以分析法切入原本是一而無分的一種「精緻的愚蠢」,在我而言,雖然依俗,也使用「聖、俗」的字眼等,但是,我是使用「分別識」來代表更廣泛的一切二元對立的思維,以尋常話而言,一般的思想、思考、辨別、理性語言等等,都是「分別識」,也就是佛教的「第六識」,或一切的思想。
分別識或人類的思考一旦要釐析,二元對立必然發生,所以才會有一大堆數不清的概念發展出來。而佛禪正是要消除、禪除感官識覺、第六識所造成的一切認知,才可能逼近本然的無分別識(智)。
其實,台灣傳統宗教的本質,正是無分別識、無分別智的,人人本就具足的隱性禪門,且它的象徵代表就是「觀音佛祖」,觀進人人、眾生各自有之的「自性(空)」!台灣表面上的萬神、雜神,只不過是本體針對任何外在現象,所映射或應物現形(應現)出來的「妄相」而已,只因政經社會教育等雜染價值觀念愈趨劇烈,台灣宗教的本質或精義愈來愈隱晦,而且,歷來除了李岳勳前輩勇於打破「黑盒子」,楬櫫台灣神的本質之外,再也沒有看過真正台灣傳統宗教(禪門)的闡述了!

台灣傳統宗教的核心價值:自覺。

台灣傳統宗教心法方法論的象徵,三太子。

日治時代左右台灣宗教管理的要人丸井圭治郎(1910年?;翻拍自南瀛佛教會會報)。

幾乎現今顯赫的佛教、佛道合一(媽祖教),都已經是國府治台之後的中國教,我是在2008年前後,才在妙心寺找出李前輩的《禪在台灣》,首度親炙最真實、最貼近台灣主體意識的傳統宗教,因而寫了幾本書,以淺顯的文字,對歷來「聖」隱「俗」張的台灣奴化性麻醉毒劑,之鋪天蓋地感到極度不忍,因而發願振興台灣本然,也在這幾年來,逢機緣闡述、講解台灣的觀音法理,從正面切入宗教革命。
可是台灣傳統宗教正是反清復明或統獨大戰的思想政戰核心交戰區,從明、清帝國交戰,福建的媽祖教遭清帝國的收編,福建的民族主義或倫理情操全然破產之後(註:西方奧威爾的《1984》也是講解此等原理),姚啓聖、萬正色及施琅等如法炮製,用收編媽祖信仰來攻下台灣、統治台灣、監視台灣。
大約30年來,中國對台灣的統戰,手法、技倆與施琅等形同一轍,且更加露骨、多元。而民進黨政權於現實權勢已忙得不可開交,派系內鬥也自顧不暇,何況文化體質本來就極為淺薄不足,加上所謂的「民主、自由」及宗教的「不可侵犯」性,因而在這價值信仰的中樞區塊,幾乎全面棄守,甚至連基本認知常識都渾然不覺,只由台灣傳統純民間極其少數的有識之士零散抗衡,但不成比例。
超級政治化的媽祖教(2010.9.7;北港朝天宮)。

由於宗教本來就是政治的「隱形斗篷」、「偽裝的防護罩」,國府治台以來,宗教界或神職山頭要角之系出情治也司空見慣,政治既可全面染指、培植宗教團體等,本土意識的政治人物卻看不出有任何足以擔任大任的宗教代言人,更可悲的,2018年中,卻出現所謂的「深綠宗教界」「揭竿而起反綠」的「傳言」等等,其實,先前在「反香火金燭案例」中,我已預估宗教統戰全面熾熱化已然開張。而「濁水溪悉達多」於一、二年來終於挺身而出,似乎是台灣知識哲學界的忍無可忍吧?
我今天的演講不可能顧及全方位的宗教覺悟與改革,最大比例的時間只能放在根本處的小部分,更且,台灣傳統宗教的本質或精義甚為深沉、幽微,根植於楞嚴、法華大義的內涵,乃至媽祖、王爺的歷史進程,對台灣人而言根本就是一片荒蕪無知。
因此,我將由:一、台灣價值三大面向;二、台灣文化三大鴻溝;三、台灣宗教的觀音法理等,點到為止。而最致命的因素是:台灣最幽深、最美好的宗教情操,卻是通通在傳播帝制奴化的中國思想!
請開講。(註:民進黨文化依我看,是中國式的碎片,絕非台灣主體文化)
台灣傳統宗教的根源處:靈鳩山(2008.4.19)。


3 則留言:

  1. 佛禪?? 沒有這樣的用法,詞語這樣使用一看就知道對佛教不是很熟悉。

    版主: 我是使用「分別識」來代表更廣泛的一切二元對立的思維,以尋常話而言,一般的思想、思考、辨別、理性語言等等,都是「分別識」,也就是佛教的「第六識」,或一切的思想。

    現存最接近佛陀時代的經典是阿含經,如果看過就會發現,佛陀用來解釋生命的要素多半使用五蘊、六入,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色代表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但是就修行上是指跟情感無關的感受,包括冷熱、硬粗重軟滑輕、沾黏、流動、推動等感受,
    受是指跟苦樂有關的感受,想比較難解釋例如學建築的人或畫畫的人,或思念某人而在內心構出其相,這就是想,也包括建立種種概念,行主要是意圖、但是佛教經典講諸行,例如諸行無常,這是泛指五蘊,如果是十二緣起的行支是指意圖,或思心所,在五蘊中的行蘊不是像諸行無常的諸行那樣廣泛,但他卻指受想以外的心所,當然也包含思心所,及其他作用,識蘊則是擔任分別的作用。

    這裡識如果對應到六入(眼耳鼻舌身意),並不是單一一個對應到意識、他只是不同角度來談動一個東西就是身心,而且阿含經不像摩訶演那(大乘佛教)那樣又分出第六意識、第七第八,那樣讓人誤解以為有什麼可以獨立運作的。

    思考的確是分別分析、但不是說他可以離開情感面或生理可以獨立運作的,您說: 就是佛教的「第六識」,或一切的思想。
    這就是一個很奇怪的理解。

    觀音在台灣的確已經成了佛教道教兼收的情況,其實在印度也是大乘佛教為了吸納其他宗教信仰的創作,最早是男性形象、後來又變成女性形象。

    無分別識?? 識(當然不是單獨工作)但他的作用就是分別,佛教有這種東西嗎??
    無分別智?? 如果一個人無分別那是無智,如果講禪修的話我舉個例子你必須在這裡做判斷,例如有些人觀察呼吸一段時間達到極為專注,有些人會出現禪相、這個相就是一種概念,他可以讓心趨近於沒有分別而達到安止定,但是這種是其他宗教也有的禪修方式,不是不重要。

    另一種禪修方式是觀察五蘊其中之一,例如觀察身體的冷熱覺受,有些人也會出現相(相概念),這種就是一種錯誤的情況,他的目標變了而禪修者不自覺,本來是觀察五蘊卻出現(奢摩他、止禪)的狀況,而心也趨向不分別,這不是佛教要教的,佛陀也教那種使心專注趨向無分別的禪法,目的是要幫助增強心力,進而觀察五蘊身心,導向解脫。

    還有一種是兩種禪法均等,定慧等持所緣為涅槃,以智慧超越概念,以究竟法涅槃為目標所達成的叫無分別智,無分別智不如說因為智而不去概念分別、跨過人、我的概念跨過有個什麼不變真我的想像,只見緣起不見人我。

    另外佛陀並不是神,他是老師,把他發現的方法教你,當然也教導不致導向惡道的方式,有些弟子心存感激便說是佛陀保佑,其實不是佛已經涅槃了,釋迦摩尼佛講見緣起即是見佛,重點在於法而非個人崇拜,他只是教導對我們有益的方法。

    我不是寫一堆來譏笑你對佛教認識的淺,與其花時間評東評西,寫一些自己都不清楚的內容,不如花點時間學習,再來做評斷。

    或許我可以提供一些學習方向,也可以提供一些認識佛教架構的協助,如果你願意你可以來問我,我在回答時也會提出根據,讓您自由思考判斷。

    當然如果你看了不開心就刪掉吧。

    回覆刪除
  2. 哈哈哈哈哈!謝謝!陳玉峯敬上。

    回覆刪除
  3. http://agama.buddhason.org/index.htm
    可以從這邊開始看
    南傳相應部作者以維持巴利文架構的方式翻譯,中文比較不通順,但不失去原意為原則。
    北傳瑜珈系統、或中觀系統,適合有阿含經基礎,以及論基礎的人,不適合初學,有興趣以後再看就可以。
    精通阿含經的人看摩訶演那的經典不會有障礙輕輕鬆鬆。
    有些人不知道順序一開始就閱讀摩訶演那的經典,結果就是學得亂七八糟一知半解。

    有關阿含經相應部的問題都可以問喔,我也研究過清淨道論、攝阿毗達摩,祝福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