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2日 星期五

【《生活散文》後記】


陳玉峯


有次朋友聚餐,老友Y說:
「陳老師,我看你上電視講得真好,連那個很自負的主持人,都不得不佩服,還說一定要繼續找你來上台,所以你以後就得經常上電視囉?」
我只回說:「就是因為講得好,就不會再找我講了啊!」
老友也一大把年歲了,難道還看不透人性?我還沒上電視之前,或說我來之前老早就預知絕大部分的狀況,以及之後的情形。另一老友蘇董,終生打滾商場,多年前跟我說:
「這把年歲了,朋友要牽成你?喔!不!別相害就已經不錯了!」
這是現實界,尋常人際最普通的事實,當然也會有很多例外。
關鍵不在於負面人性如何?我寫文章很少書寫負面人性的細節,因為人愈往細微心機、計較方面思考,通常只會「窮斯爛矣!」愈來愈虛假,話卻愈講愈好聽,人也就愈來愈形成邪惡的聰明,或所謂的「厲害」,真的啦,既像厲鬼般的醜陋,也不斷為害善良。
我一生都在口訪常民,有時半句話即見虛實。而一個殘酷的事實,當受訪人在道人是非時,很大的一部分是在形容自己的心思模式,而不是指被他非議的人。
人的性格常常決定了他的身高眼界,踩高蹺、沐猴而冠都沒用啦!
台灣典範、價值瓦解之後,配合同溫層的溫床,反思、自省的能力愈來愈蕩然見底,有身心毛病至大病的人當然愈多。而人,很大的一部分價值是在他跟別人的關係之中,另一部分則在他跟自心或上帝之間的議題,嚴格說來,並非「一部分或另一部分」,而是同一件事。因此,我的書寫當然是想要救贖,救贖別人也在救贖自己。
救贖自己的成分或傾向愈濃厚,別人能體會或感受的,自然愈少。重點不在多少人或數量,而在真誠、至愛、純真度、遠見、智慧等等,例如我寫〈雞蛋花落知多少〉或其他植物的非狹隘植物學,一定存有同一時空或不同時空的心靈體互相印證著彼此,而彼此毫無分割。
這本小書就是記錄了我在2018423日,至525日,共33天內,生活的散文31篇,外加原本編在《靈海聖山——為藻礁生態系祈福》書中的「生活與書房」輯的7篇,輯成個人較有感的紀念。
33天內,除了每週例行上課、開會,主持及評論歷史學研討會、博士班面試、主持兩場演講、到電台錄音9個小時,也參加搶救藻礁的嘉年華會短講、為柯金源導演《前進》首映談話,處理生活雜務驗老車、朋友來訪或訪友等等,行政事務當然隨時處理,還應林務局之邀,前往台東勘查山海生界事,同時,新書《北台的生態綠化》也正式開撰。
乍看之下,我應該「很忙碌」,事實上我並不「忙」(心死之謂「忙」),而是從容專注。而一些時段,很紮實地呼吸過活,平實地善待世間與暫時性的自己。這段真實的生命過程,就留下這冊記載。
我在成功大學台文系四年了,今年底屆齡退休。蔡宜珊同學恰好從大一開始即修習我開授的課程,後來,她協助我處理文稿、文書,為一篇篇的文章作「眉引」,她抓得住我書寫中,某些甚幽微的意象,而她本身自有其靈心慧命,因此,本書就拜請她輯錄、文編。
而本書一樣拜請老友黃文龍醫師畫龍點睛作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