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郭華仁教授來函回應】

陳老師您好,

        文中指出「保育與生產被硬生生切割為兩大王國的荒謬」,深有同感。

       過去的生產因為不管保育,衍生很多人體健康與環境的問題。現在若是切開兩者,生產者還是繼續進行汙染的話,那只是把保育放進花盆,整個國土仍然危機重重。

       林務單位長期以來破壞山林,官員的思想又相當保守,因此環保團體才會希望所有林業單位由農業部門分離出來,放在自然保育(總)署,或者環資部。但由於林業單位的掙扎,才會有林務局與林試所分屬不同部會的聲音。

       實際上釜底抽薪的辦法是改變生產的典範,讓生產與保育不互相衝突。這在農業是轉成有機生態農法辦得到的事,林漁牧業我相信也是如此。只不過既有的生產觀念根深蒂固,這樣的轉變顯然相當困難,難以想像。我相信這是當初會乾脆想把林部門自農部門分開的根本考慮。

       近二十年來,不少國家的農業部門是面臨很多改變,像德國的「糧農林業部」在2001年改制為「消費者保護暨農糧部」,英國的「農業漁糧部」也在同年調整為「環境糧食暨鄉村事務部」。日本體制沒有改變,但戰後強調生產的農業基本法也在1999年易弦為「食料、農業、農村基本法」,由生產的考慮擴大到食物安全、環境。我並沒有力氣去追蹤這些國家的農業部如何進行改組,不過重點還是在行政部門心態的調整,而非辦公廳的調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