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峯
西方人首度描述且留下關於熱帶雨林的文字記錄人,可能是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0–1506年),他在1493年敘述:
「……它們千姿百態,最是美麗,也都可親近,它充滿千種高大的喬木,直似觸天。人家告訴我,這些樹完全不落葉,而以我所能瞭解的,如同我在西班牙五月天所見到的翠綠與可愛!各種喬木逕自依其天性,有些正值盛花,有些正在結果,有些則處於另一階段……」
看到524年前哥倫布的書寫,讓我想起台灣原住民形容台灣杉的高大,是「撞到月亮的樹」,兩者異曲同工,具備充分的自然情操。
1. 熱帶雨林是常綠的喬木林。
2. 相較於溫帶地區,它們是非常高大的樹木。
3. 各樹種終年各自生長、開花或結果,沒有季節的限制,也就是全年任何時段的溫度都高於對植物生理的限制。
然而,常綠樹一樣會落葉,只是一般人沒注意而已。
在哥倫布的時代沒有「熱帶雨林」的名詞,那是遲至1898年,史欽伯(A. F. W. Schimper)出版《植物地理學》中首創。這本書是以德文書寫的,英譯本是1903年才出版。
熱帶雨林的內涵、特徵及全球的概況,在筆者先前的著作已敘述,這裏要進一步解釋的是:台灣有沒有熱帶雨林?
全球的熱帶雨林分布中心,以緯度而言,落在南、北緯20度之內,也就是在年降雨量超過2千公釐,月降雨相對平均,且無明顯乾季的赤道圈內,以木本植物佔盡絕對優勢的森林生態系,呈現地球上相對最高物種的多樣性;森林的空間結構具有3–6個層次,最高大的喬木可達30–100公尺,另,富含木質藤本、附生植物,且常見板根物種、幹生花現象,或具特定極端值的演化結果(例如全球最巨大的花等)或現象,是為典型的熱帶雨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