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9日 星期一

【《自然與宗教》隨筆(5) ──金剛無經(Ⅱ)】

陳玉峯
阿占塔第二石窟的佛像(2008.4.10)。
   喬達摩˙悉達多(Gautama Siddhartha;大約西元前565~485年),他得道或證成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Sakya muni,意即釋迦族的聖賢),或被尊稱為佛陀(Buddha),也就是覺悟之人或大徹大悟者。
       然而,後世人所稱呼的佛、佛陀、釋迦牟尼(佛),大抵是至少數百年至數千年來,無數菁英加成合體的一種集體的理想人格,或至高之「神」,並非「一個人」!
       悉達多或釋迦牟尼在世時,沒有留給後世人文字記錄,當時都用背誦的,佛陀逝世四、五百年後,才出現文字記載,而且在這四、五百年內,沒有「菩薩」這字眼。最足以代表佛陀思想、言行、教誨的,大致是南傳的《巴利五部》及中國漢譯的《四阿含》,其他絕大部分的「佛經」,多是後世天才們所創發。
      西元1世紀左右,大乘佛教才興起,賦予佛教最具革命性或創造性的發展,包括由龍樹、提婆所創立的「大乘空宗」(中觀學派)。大乘、小乘大致並行於西元1~7世紀,大乘佔優勢。
       大乘的天才們依據若干佛陀的「言論」,進行回溯、杜撰、偽造,創發了甚多經典,更為佛陀賦予神格化,加進龐多印度教等神話,也創造地位僅次於佛陀的第二位階的「菩薩」。
阿占塔第一石窟大約創建於西元462–477年間,即大乘盛行年代的後期,佛陀早已被神格化(2008.4.10)。

完全由石頭山雕鑿出的阿占塔佛塔(2008.4.10)。

阿占塔第二石窟的佛塔(2008.4.10)。


個人感受強烈的阿占塔石窟(2008.4.10)。
     
       大乘的經典系列有《般若》、《寶積》、《華嚴》、《法華》、《維摩詰》等等。較早期的,即《般若》系列。漢譯大藏經「般若部」大約有77部、877卷般若類的經典,其中的《大般若經》有六百卷,唐朝玄奘大師留學歸返中國後,將這六百卷編為16會,其中的第9會就是《金剛經》。
       而「般若」勉強翻譯為智慧,但絕非一般所謂的智慧,不是生活中或經驗世界的智慧,而是了悟世界本體、宇宙本體、一切存在的本體或抽象的字眼「自性」,或所謂的「空」。所以「般若」這種「智慧」,就是一種能夠「觀進」、洞徹宇宙本體的特殊「認識或體悟的境界」。
       任何語言、文字、符號都無能如實表述或詮釋「般若」。然而,這樣一來根本難以傳承、延續,只能藉助天才們意會、頓悟或漸悟。因此,這些天才們便創造了許多經典,充當指月之指;因此,這些經典只是「方便般若」、「文字般若」、「符號般若」、「假相般若」等等。
       所以我說《金剛經》能說嗎?可以說,也無法說。
       可以說,因為不得不說;無法說,因為說是一物便不是。
      每部經典的產生,都是該時代所有環境背景下的產物,隨著時空環境、社會文化的極大差異,太多慣習、情境、語詞的實義等等,難以揣摩、感受,即令同一時空、同一社會文化,人們能否互解言詞都尚有疑義,何況相隔數百、數千年、異文化的翻譯經文。好吧!不囉嗦了,直白說,我認為古經文讓學究去訓詁、考據、做學問,現代人該唸的現今版的3C版金剛經,我舉實例:
     《六祖壇經》就是唐國時代,惠能口說改撰的唐代版變相《金剛經》,而且,惠能消化得很徹底,聽惠能打屁的當時人「很幸福」,不必去啃讀玄奘大師(西元632–682年)偏重直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否則很容易胃食道逆流;也不必詳讀鳩摩羅什(西元344–413年)著重意譯的更古老版本,那多少得揣摩不同時空的遣詞用字?而超過6種中譯本的《金剛經》究竟在講啥碗糕?我看過幾十種版本的上師、上人、大師、小師的白話講經,有的在小學、訓詁、字義打轉,有的在神話流連,有的好像故意愈講愈神秘,有的根本就是胡說八道,反正通篇扯爛汙也不會有人在乎?
       就算純粹「小學」字義來說,《金剛經》凡約五千四百多字中,出現多次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什麼東西啊?特別是何謂「壽者相」?所有我看過的,沒有兩個人的解釋是一致的!我相、人相還容易瞭解,眾生係何所指就開始出現問題了,動物是眾生,植物呢?依我瞭解,眾生是指有情識、有知覺、有感覺的所有意識體,必須要回溯西元1~3世紀,古印度人對生界及抽象世界的瞭解,才可能清楚其何所指。「壽者」指的是包括阿修羅、梵天等天神,居住在所謂三十三天的,「壽命」很綿長的抽象生靈,因為除了佛之外,都還得在「六道」輪迴,因此,「壽者」的掌握,最好還原至古代情境、概念始得解。
       這就是為什麼我強調相對真實的旨義能掌握之外,最好背景資訊都能還原,你才可能清楚經文的涵義。然而,時代劇烈流轉變遷,一般人不需要摸清楚每字句互相對映古代的事物及概念,而每個時代最好使用該時代的生活內容、文化認知,重新改寫有普世道理的經典,而六祖惠能通悟之後,使用他時代的語言、習慣,表述了《金剛經》。
       接下來,我要假裝有學問地說《金剛經》到底要表達的精義或旨趣為何?
       整部《金剛經》在講超越人類經驗世界的宇宙的本體,一切存在的本體或本質,或能意、能識、能察知背後的,意識的本體。這個本體叫做「自性」,或「空」。所以整部《金剛經》在講一個字「空」或「實相」。
       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個叫做「空」、「實相」、「自性」的東西,而人若能洞燭、領悟何謂宇宙萬象的「本體」,具備這樣的智慧就是「般若」。般若大(妙)智慧就是觀進宇宙本體的一種「認識、覺知」的境界。
    這種境界或覺知的境界,或「空」,沒有任何語言、文字、符號能表述。一大堆所謂的佛經,大抵從不同面向去形容「空」。《心經》是客觀敘述「空」;《金剛經》是主觀表述「空」;我一直在說的「觀音」,一樣是在「觀進」「空」義;禪宗自達摩祖師開始,也以《金剛經》為主要的教科書。唐玄宗(A.D. 712–756年在帝位)頒定《金剛經》、《孝經》、《道德經》分別為佛、儒、道三教的代表性經典,北宋時代出家人「高普考」的科目就是《金剛經》。
      由於語言、文字、符號都說不了「空」,《金剛經》採取了否定再否定不斷否定的徹底破壞的邏輯,或A=A、A=-A……。《金剛經》全文一個「空」字都沒有,但它採取的,是由「解空第一」的須菩提提問,假想的佛陀回答。
       為避免又臭又長,我使用我常引用的,或自行解讀的方式,簡述《金剛經》。
       1.《金剛經》反覆地在破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宇宙萬象全部都是流變的,沒有一個永恆的本體。事實上不只四相,而是所有相(包括一切現象)都是暫時性的經驗世界的執著或誤信而已。
       其實以各種相來認識世界的方式,就是「分別智」、「分別識」,二元對立的辨識世界的一般方式。然而,所有事物本身都是流變的,從來沒有永恆不變的存在(沒有常住不變的自性或自有),人一旦執著(住)在無常的現象界,就永遠無法體悟終極性的道理(宇宙萬物萬象的本體),且永遠有煩惱、痛苦,你必須「無所住而生其心」!
       那麼,如何體悟出不會痛苦的終究之道呢?《金剛經》採取困思邏輯在破「分別識、分別智」,因為在經驗世界的概念中,人是無法覺知「般若智慧」的,於是就出現「即非」的困思法。
     2.「即非」弔詭的「三句論困思法」,例如:
     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佛說菩薩,即非菩薩,是名菩薩。
     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菩提伽耶佛塔的夜晚(2008.4.16)。
        ……
       所以我說大便,即非大便,是名大便。如此,即《金剛經》的困思邏輯或弔詭。
       事實上這是非常簡單的逼迫法。因為所有名相、概念、物體等等,都沒有永恆的「自有」(自性)存在。如同人們說「山」,宇宙或世界上存有一種永恆不變的東西叫做「山」嗎?沒有啊!凸起來的地形叫山,要凸到多凸才叫山?世界上有「山」的本體嗎?沒有啊!那你在堅持什麼山?我們說「見山是山」,這是經驗世界辨識事物的權宜、方便或溝通的工具或概念,我們不能被我們所創造的概念所綁架啊!瞭解到我們經常被自己創生出來的概念所束縛,立即感知沒有永恆不變的山的本體或本質,甚至所有我們的概念不都一樣嗎?根本就沒有「自性」啊!此時即「見山非山」。
       然而,脫離經驗世界,你根本無法跟別人溝通,但你已經體會到萬事萬物萬象都沒有永恆的自有、自性,你不會被一些概念自我綁架,此時,你使用著經驗世界的概念很自由自在啊!所以見山又是山,大便還是大便啊!
       唉!阿賢仔要我說《金剛經》,其實在我回信時〔上篇,隨筆(4)〕,已使用了一絲《金剛經》的邏輯了。
       我看《六祖壇經》的三十六對法,大致上即「即非弔詭」的延伸。
       好了,我的胡扯到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