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搶救西南半壁的天兵天將(4) ──被遺誤的刺竹原始林】

陳玉峯

§ 馬頭山理當成為刺竹原生林保護區
1980年代以降,隨著保護台灣原始林運動的風潮,社會上不斷鼓吹原生物種的栽植或造林(一開始當然是我們倡導本土化的催化)。然而,本土化運動很弔詭,最真實或徹底本土化者,正是沒有任何「本土化」,因為包括人在內的生界就是本土本身。正常人不須喊叫正常化!
自然人時代的原住民,所有資源取決於在地。外來移民的前階段如同原住民,除了攜來的作物種實之外,幾乎不會有人有外來種造林的行為。
此間,台灣最早期的種樹,當然取材於台灣在地的原生植物,其中,種植超過四、五百年以上的物種,刺竹(Bambusa stenostachya)是最普遍的一種。因為刺竹具有防風、圍籬、耐旱、食用、器具大量使用、建材等等實用性之外,更是軍事防禦的素材,清國統治台灣暨之前,刺竹牆代替了城牆,它們密集生長且枝節具銳刺,簡直就是總統府前的鐵絲刺網!
因為種植太過久遠、太過普遍,以至於大家誤以為刺竹林都是人造,從而遺忘了刺竹其實正是台灣的原始林之一大類型!
本文要為刺竹伸張久遠以來被遺誤的身份正名,也要提出如今之馬頭山等,台灣西南半壁的年週期旱地,包括泥岩惡地,就是刺竹的原始林區,馬頭山理當成為第一座原始刺竹林的生態保護區!

泥岩惡地是刺竹的原鄉(旗山溪與二仁溪的分水嶺;2017.11.5)。


§ 從本土純正血統淪落為外來街友的刺竹
1717年編成《諸羅縣誌》第十卷,登錄有台灣經濟植物279種。它記載刺竹:「……旁枝橫生,而多莿堅利,人不敢犯,密者可禦盜,草屋取為梁柱,器物資之,其用甚廣。」;它的附錄說台灣的竹類很多,刺竹特別多。
而更早了21年付梓的《台灣府誌》(台灣采風圖)說得更明確:
「刺竹番竹種也,大者數圍,葉繁幹密。有刺似鷹爪,殊堅利,惟台有之,土人多環植屋外,以禦盜。今城四周徧栽之。」
321年前的清國官僚毫不含糊地告訴世人:刺竹是台灣原住民的竹種,只存在於台灣,是台灣特產、固有種!因為它有利刺,平埔原住民(多族)多環種在住宅四周,以防盜匪,清國官僚沿用之,在台灣府城四周也種滿一周!
刺竹的正式學名是1899年命名發表的。台灣樹木學泰斗金平亮三,於1917年、1936年的鉅著《台灣樹木誌》,兩度確定刺竹是Endemic,固有特產種!

刺竹是原住民的防衛性植栽,取材於西南半壁的原始植群(馬頭山;2017.11.5)。
金平亮三註明,刺竹自古以來都被種植在居家周圍,用以防風、抵禦外敵,但近年來(註:最遲在1930年代上半葉)為防止瘧蚊孳生,漸多砍伐利用掉,而為充當田間農作物的防風牆,也廣泛栽種。又,刺竹的用途甚廣,例如建物的梁柱、家具、多種工具、竹筏、竹繩、檳擔(扁擔)、運水筒、弓、蒸籠、家禽籠的製作、樂器、童玩,不一而足。
金平氏的敘述,廣為後人(不加說明出處地「偷」用)引述。
然而,隨著「植物政治化」、「政治植物學」的偏見,殆自1950年代以降,刺竹漸次被模糊或中國化。此間變遷「罄竹難書」,坦白說,本文只暫引謝阿才(19581963)的〈諸羅縣誌植物名考〉連載中之刺竹引證(台灣省立博物館科學年刊),而我從家中全套影印的台銀經濟研究室出版的台灣方誌等查證,疑慮甚多。改日,或許我可以全面考據,寫一本刺竹的百科全書,而今只為其澄清生態地位及正名,龐多細目只能擱下。

§ 刺竹的原鄉本籍落在西南半壁泥岩惡地
大約從2012年以降,我因撰寫《蘇府王爺》、《台南的生態綠化》、《有容乃大》等等專書,且關切嶺南村、龍崎等環保事件,乃至今之馬頭山揭竿而起,才有因緣漸次探索西南半壁生界的原型,也驚覺此一生態史上被遺忘的大環節。
如今我大致可以確定,從恆春半島西南坡向的黃荊、相思樹等植群,乃地理氣候區的原始灌叢及半落葉原始林。往西北,出現青灰岩地層的年週期旱地,低山丘陵崩蝕、融蝕的地形、地勢高度更動地理區,刺竹以奇特的冬葉及夏葉不同適應型;靠藉節間的生長細胞在溼季迅速的伸長與增大、合軸叢生鉅大群團式的生長型等等生存策略,恰好成為泥岩惡地最龐大的單株群聚,形成不斷塊斑蝕解立地上的「超級大坦克」,演出地文及天候合一的極相社會。此等刺竹林,依不等密閉程度,提供鑲嵌型約半年旱季其他指標物種的落腳處,譜寫台灣西南半壁江山最具代表性的生態系。
而刺竹神蹟般的生態特色,由其染色體六倍體的超強性能所造就,正是台灣自然史上,低地最艱困的立地之上,終極型土地公的化身。
依據我多次的野調,從台南東山區東進到東原以南,以迄高雄阿蓮、內門等大區域中,原生或自然形成的刺竹群落,從山稜上半,乃至溪流兩岸,在在形成半開放型的植群。雖然馬頭山區不乏人為種植,整體而言,我斷定應是天然形成者為大宗!
馬頭山的刺竹原生群落殆為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馬頭山合該成為台灣第一座刺竹原生林的保護區!

我認定馬頭山刺竹林乃台灣保存相當完整的原生林,理當設置全國第一座刺竹林保護區(馬頭山;2017.11.5)。



2 則留言:

  1. Bambusa stenostachya Hackel 發表於1899年,模式標本是1896年採的採自台灣的Shinchiku,為 T. Makino所採集,看來編號是 321

    回覆刪除
  2. 老師:根據我的觀察雖然竹子在水保專家眼中是導致災害的兇手!但為什麼台灣先民仍喜歡於農田旁灌溉溝渠種植竹子!如果是致災的兇手那百年來先民為何仍然持續力用呢?去年在一次苗栗一場會勘中突然有所體悟!農田旁的竹子功能為防風!堤防上的竹子功能為防災!當暴雨侵襲沖刷河溝時!叢生的竹子可抵抗暴雨對河堤的沖刷!當沖刷嚴重時竹叢會部分或整叢倒下!倒下後大多橫跨河溝(灌溉溝渠的寬度通常不寬)竹叢橫跨於河溝上如同在河溝上設置一座篩子攔截網!將漂浮在河中的漂浮物攔截!不在往下漂流!也順道形成一小型滯洪池!降低下游區域的水患!亦可將上游森林沖刷下來的有機質留在上方耕作區中增加地力!暴雨過後竹叢處理又較於簡便!故成為當時最佳的防災植物!不知這樣理解是否正確!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