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4日 星期一

【我與成大台文系的淵源 ──陳永華參軍的牽引】


陳玉峯
我跪地感恩,拍下神旅結束前的最後夕照(2012.10.4;急水溪入海口)。


電影常有一些超越或穿越時空的情節,事實上生活中我們偶而就會遇上,只是我們頻常忽略,或意識不到罷了。
我的調查研究過程中,其實,常碰到,不只是所謂的神鬼,還有動、植物的「意識」,就說是「精靈」好了。當然,精靈、神鬼必須要有類似物理學所謂的「蟲洞」,才能引渡或穿越;所謂「超自然」究其實,常是人們自從科學主義成為社會典範後的偏見而已,我敢斷然宣稱,「超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應該跟我們所謂的自然,一樣大、一樣多,或完全對等。
不談「理論」,因為「理論」是西方文化的制式慣習、迷信或系統建構、抽象建置,我的際遇只是事實。例如,我上到北大武山頂,由於理念上我相信上次冰河期及小冰期結束後,氣溫上升而植被帶及物種上遷,當超過一定環境及物種競合的特定程度之後,植被帶及其特徵物種滅絕,而通常會在山頭,孑遺若干時空的痕跡。因此,我推論北大武山的台灣冷杉林帶以上雖已滅絕,我想找尋跨越「常態」的孑遺。
當然我具備若干生態知識,所以我要搜尋的角度或可能的位置,是有背景依據的,但是,我得強調的是,當人的意念集中,而且是無私的、窮理溯源的意識,很可能就會發出了「超自然」的某種「波動」,這類正向能量波(註:思維等心念活動相較於其他的生理活動,單位當量的耗能最高,使用體內的氧氣也最多,是可以發出相對強勁的「波動」,質能不滅且可轉化),讓人所要找尋的另一意識體可以「感知」,而有所接應且引渡,於是,在如此意識流的聯結中,讓我輕易地在懸空的斷崖邊緣,找到了二、三株玉山圓柏。
北大武山頂岩塊下方約1公尺處,存有1株玉山圓柏苗木。



反之,我也可以說「冥冥」之中,是玉山圓柏牽引我找到它們,關鍵都在「我」有沒有發出這樣的「波動」,無論是意識或潛意識。

印度古人有太多冥思的自我訓練,有可能因為他們感受到植物的「意識波」,他們將植物的這類波動擬人化,且賦予「藥叉」的稱謂,還分為男藥叉、女藥叉。後來,這些「概念」被複雜化、神話化,也被西元12世紀之後的大乘佛教借去使用,就演繹出一堆護法等等。




印度桑吉佛塔前石製,牌樓上的女藥叉。


而古人認為絕世玉石,會自行找到最相稱的主人或收藏者,大概也是這類「念力波動場」的相互牽引。
希臘神話的雕刻家Pygmalion,雕出「最完美」的女雕像後,去求助維納斯女神賦予生命,而跟「她」相愛,或說對某事物有所超強的期望,該事物終於「成真」的意念活動,或說「心誠則靈」,就叫做「Pygmalion effect」,在我來說,都屬於這類意識的波動。
牽涉到人與人、人與古人(或鬼、神)之間,波動的聯結更頻繁與強大。
我有許多這類的事例,都是正向的、善念的聯結而跨越時空。這裡只談古人陳永華參軍與我。
我在研撰《興隆淨寺》時,經由傳道法師(已圓寂)、心淳法師的因緣,間接地在妙心寺借印了李岳勳前輩(已往生)的《禪在台灣》,看了該書,第一句感嘆的話:「這才是母親母土的佛教啊!」。
然後,藉由李岳勳前輩的著作,聯結到古賢陳永華參軍。
然而,直到2012104日早上,我參拜永華空棺墓之後,簡直是有如神助,好像陳永華帶著我,探索急水溪四百年時空的台灣大奧祕,訪談、踏勘神速無比,成果或收穫巨碩入幽冥,甚至於到了傍晚,賞賜予我急水溪入海口最莊嚴、祥和的海峽夕照,讓我邊拍攝、邊跪地感恩,也寫下《蘇府王爺》一書中,〈急水溪傳奇〉的大篇章(《蘇府王爺》,2013199326頁,前衛出版社)。
陳永華衣冠塚全景(2012.10.4;果毅後)。

急水溪出海口附近夕照,2012104日陳永華英靈一路帶著我,穿越近4百年的時空。



我寫出來的內容,許多部分完全不可能由文獻得到,幾乎是鬼神的牽引與啟發!乃至於近5年多來,我對台灣價值、歷史、自然生界的聯結,都可以貫串到同一脈絡。

更巧合的是,2014年,經由簡義明、鍾秀梅、李承機教授等人引介,我來到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任教。而台文系所在地正是陳永華的故居!
再說一次,今之台文系館地乃鄭氏王朝「相國」陳永華故居之所在。永華故居於1688年被改建為黃蘗寺,成為反清志士藉宗教掩護的據點之一。1692年曾遭火焚,1693年重建,後來為清國查緝而荒廢。
我與成大台文系最初的接觸,2013326日,鄭福田基金會邱慧珠女士(右)與台文系廖淑芳主任(左),找我去成大演講。

20149月,我正式在陳永華故居任教(2014.9.26)。

1899年,此地改建為日本陸軍衛戍醫院,乃至沿革為今之台文系;2013714日,我拿到713日剛出版的《蘇府王爺》拙作,專程攜書到陳永華墓前祭拜、致謝,不料,20148月,我就到祂的故居執教!

2013714日,我以《蘇府王爺》一書祭拜陳永華墓。


太長的時程,人們被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現今邏輯的始祖)綁架了,以致於只相信直接的「因果關係」,而失卻對複網狀動態、迴饋的交互作用,天文數字般的聯結,無能觀照,且將之斥為「跳躍思考」、「迷信」等等字眼。其實,我們隨時隨地都處在無窮時空、意識的聯結互動網中,而生滅相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