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0日 星期三

【沉默不等於寡言】

陳玉峯



馬殺雞、雞殺馬。


網友Edwin Chen來訊問我:對「沉默寡言」有何看法?
Edwin鑽研台語文似乎很久了,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今之提問,先從「diyam-diyam」開始說起。「diyam-diyam」俗作「惦惦dián」,他認為寫成「沉沉」為佳;他從英文、中文、相關語詞延伸,也引魯迅的: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最後他問我對「沉默寡言」的看法如何?
沉指心,默指嘴巴。
人心長在每個人的身體裡;話掛在每個人的嘴巴中,我如何能有見不見解?以這樣的「問題」問我這個「職業病大嘴巴」的人,豈不是要我「沉沉」?我答或不答?
如果採取「言語、文字,溝通而已」的角度,「惦惦」是OK啦,反正都使用那麼久了,大多數人一看就懂啊!然而,考據台語文似乎不以為然,「惦惦」是借音轉義而已,是俗轉,一人用,多人跟著用,錯的也變成對啦。
我不回答「沉沉」是否更恰當,台語文專家太多了,輪不到我回答。
惦惦吃三碗公半!惦惦只是不說話,不是沒有話。跟魯迅的「沉默」同不同義,得看使用場合、狀況,變化太大了。
吉人之辭寡,口舌是非多。這是偏向常態性格的解析,的確好好事,也會講講痞phí)!魯迅的「沉默」偏向能否承擔,該不該然的一種抉擇。
我女兒教我的:一句話出口前想一下,如果沒有用,就不要講。這是她在紐約商場、職場爾虞我詐,磨練出來的智能,側重在功能性的心智使用。
查其言,觀其行。這是相對長時程在檢驗一個人的「合一程度」、誠信或老是扯謊。
沉默跟冷漠的差異太大,重疊的機率太低。冷漠跟自私的重疊度很高,但也說不準。
幾十年了,我經常抱怨人類的語言、文字的演化太緩慢、太不長進了,根本遠遠落後於心智的進展。現今的語言、文字,表面上花俏活潑、歧異多變,究其實,故意錯用、亂七八糟而已,一點兒也沒有進步。「言不及意(義)」已經感嘆幾千年了!
嘴巴是用來吃飯飲水,以及溝通講話的,永遠沉默的啞巴還是會出聲。
光憑「沉默寡言」是無法下達判斷的,連鎖、附帶的相關事項、狀況太龐雜了,我無法對「沉默寡言」下達見解。「寡言」的人也可以做公關,一昧「沉默」大概身心有病?
長年來我在大學課堂提醒學生:
會講話,最好先學會聽,深具思辨能力的傾聽,而可以使用自己的話語,精確地表達別人的旨意。訓練自己同別人對談、推論的能力。透過對話,不斷地訓練自己的心智,也該採用種種「辯證法」,善用邏輯語言去推演任何見解、詮釋、說法、理論等等。
自己有了精確思考,當然也會要求自己準確地使用合宜的語言、文字,從而表達你的思維及纖細的感受。我看見太多的所謂「作家」,挖空心思在語言、文字的表達,吊書袋得噁心巴拉地,卻是思想貧乏、老朽,而早該就木。
現今台灣美其名「自由、民主」,大家競相逞強無知與愚蠢。我看過所謂「網紅」數十百萬點閱的「白癡作家」,好像比爛是當令潮流,大家「輸人甭輸陣」,但這是「他家的事、你家的事」,我不想有意見。任何人只要真的這樣可以「爽一輩子」,那麼我可真「服了他」!
大凡以公為重,熱心社會、世代公義的人,常常會因為自己摩頂放踵、聲嘶力竭,而大嘆社會冷漠、別人自私;一些人更因自己急切、焦慮,而怪咎別人冷酷無情、麻木不仁,從而對「沉默寡言」者「氣憤」起來。
唉!「就其義若渴者,其棄義若熱」,如果自己從事的,是為公、為世代、為眾生、為普世人性、為真理等等的,所謂「對的事」,那麼為什麼會讓自己怨尤怪罪別人呢?(當然還有許多狀況不能如此說!)
我假設會問問題,問準問題的人,大多早有「定見」,但我建議,雖不見得一定要「從善如流」(什麼事都「從善如流」的人大有問題!),每個人內心都一定還有最大的空間裝納異議與創見。
說話不只是溝通、傳達,說話的藝術永遠具備無限天機,沉默也是說話、說法的一或多種方式。佛陀生平說最多話的,就是沉默。而說話,可以開拓出暗示性的含意,而且,對於含意有能力推衍,更能看出其可能發生的影響或後果,庶幾乎接近智慧。

這張嘴說不說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