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峯
北港朝天宮(2010.9.7)。 |
朝代更替或政權轉移前後,最容易發生「忠奸」之辨或志節的質疑,這是永遠無法避免的人性慣習,連神明也無能倖免。
我出生於北港鎮,1959年八七水災時,我6歲7個半月大,赤腳坐在床沿,踢戲著滾滾洪水,形成我童年的少數印象之一,也算是沖積平原的故鄉,頻頻接受北港溪河川改道在個人身上的印記,真是逝水流年。
相較於北港近四百年北港溪河道變遷史,我童年的洪水經歷微不足道。
據說1621年顏思齊、鄭芝龍登陸笨港(北港古地名,我比較採信「笨港」地名是洪雅原住民的稱呼──Pookan,華人音譯而來),在今之水林鄉及北港鎮總共設置了十個寨,所謂的「寨」,大致即以木製柵欄圍起的武裝防衛營地,如果以石頭為主,大概會寫成「砦」,等等。也就是說立即就地取材設柵,代表當地有森林或足夠的樹木,我推演大致是苦楝、榕樹、朴樹、血桐、構樹、紅樹林樹種或灌木等。
我北港的鄉親考據出來,除了後寨的位置以外,其他九寨都已明確,計有主寨(大本營)、左寨(左翼營)、右寨(右翼營)、前寨(先鋒營)、糧草寨(屯糧處)、海防寨(海口鎮守營)、哨船寨(掌理船隊)、北寨(後衛營)、後寨(集訓營)及撫番寨(同原住民交涉區)。當時防範的敵對者有原住民及荷蘭人。
顏思齊與鄭芝龍在北港的事蹟,在拙作《台灣植被誌》系列當中,我將之列為台灣華人開拓史上,真正落地入籍的開始,而這個歷史起點,直到八七水災的1959年,才在北港鎮的圓環噴水池上,由當時的「台灣省政府」設置了「顏思齊先生開拓台灣登陸紀念碑」。
北港圓環的顏思齊拓港紀念碑(2010.9.7)。 |
我不知道我一生關懷台灣草根文化,從來不願攀附權勢的性格,是否跟北港的歷史特徵有無相關,卻曾經有台大林曜松教授公開演講時指著我說:「台灣生態界有兩大怪咖,一位是眼睛永遠向上看,就是○○○院士;一位是眼睛永遠向下看,就是你陳玉峯!」,事實上並非如此,我應該是看向立體時空360度全方位,而鎖定在公義之所在,以致於被人視為最不懂得攀炎附勢吧!
如果說冥冥之中自有牽連,我只能說我從小跟隨父母祖母輩進出北港朝天宮有關吧?而朝天宮自古即反清禪門的大本營,但歷經政教極其複雜的纏鬥,現今留下來的文字痕跡,我只能一切存疑,或說,即令在一片和稀泥的是非莫辨流氣中,我只能相信尚有至高澄明的正氣在俯視。
說來好笑,北港圓環的顏思齊紀念碑在我青年期前推童騃,始終是個模糊失真的印象。它之於我,只是國小釣魚的場域。我有一個水缸,裝盛釣自噴水池中的吳郭魚,我想要養上一百條,可是不管我怎麼釣,水缸中的魚隻始終無法突破99條。小時候的我,似乎是想要有個完滿的整數,但現實世間難容?
北港拓墾史先於台灣外來政權統治史。1661年鄭成功打下台灣時,古北港殆已形成街肆。而文字史說:鄭成功的叛將打下台灣的11年後,閩僧樹壁和尚「奉請」湄州媽祖神像來到北港(1694年)。如同一大堆台灣廟宇緣起的老梗故事,反正就是攜帶神像者小憩後,神像卻「賴」在該地,代表神明要落籍該地,外加靈驗的神話情節,1700年北港朝天宮的原型「天妃廟」,就由「笨港街外九庒居民」捐資合建矣。
1703年,嘉義人劉卻在笨港二度反清起義失敗,被捕遇害。
1724年,笨港街建置汀州媽祖廟(笨南港媽祖廟)。
1750年,北(笨)港溪河川改道,將笨港街一分為二,也形成南港與北港的地理分家;1765年的統計,南港及北港街的納稅商家合計599家。
此後,乃至之前,包括漳、泉械鬥、反清起義事件、清國政令頻改、追緝反清勢力、懷柔收編聚落及代表性廟宇等等,根本的政治或意識鬥爭的「事實」,全然被湮滅,或改寫成符合政治的「正確性」!
而1797年,北港溪再度大變遷,洪水氾濫、河道南移,南港及北港街災情慘重。
我只列舉以上二、三則老家滄桑,而本文想談的,是北港媽祖的「忠奸」議題。
李岳勳(1972;38–41),在整理媽祖信仰的史料時,宣稱:「媽祖是被滿清政府利用以征服台灣反清運動的一大象徵」,而「媽祖信仰的歷史記載,在凡是具有正義感的人讀來,是很不愉快的東西……」。
他敘述,北港朝天宮珍藏一本1767年(乾隆32)第二版的《昭應錄》,這書跟媽祖神話的「母本」,明初的《顯聖錄》最大的不同,在於將叛將施琅率領清兵打下台灣的部分,全數予以刪除。然而,為避免太過明顯,另刪除清國之前的幾則「聖蹟」,並保留施琅在平海受難受到媽祖救起的一則。
李氏認為《昭應錄》是閩南人對清國利用媽祖去鎮壓反清的媽祖信徒,所做的消極的抗議。而媽祖信仰的「忠奸」之分,最具代表性的,呈現在新港的奉天宮與北港的朝天宮。他敘述這兩家媽祖廟的母體是笨港天妃廟,而笨港天妃廟正是台灣民間信仰的總本山,用以對抗施琅所扶植的台南大天后宮。
然而,笨港的天妃廟逐漸被清國的政治力滲透,而恰好在1797年,洪水沖毀天妃廟,重要資材及神像在水師提督王得祿的資助下,移至新港,興建了今之新港奉天宮。
新港奉天宮媽祖廟(2018.3.27)。 |
新港媽祖廟的千里眼是藍(綠)的(2018.3.27)。 |
新港媽祖的順風耳是紅的(2018.3.27)。 |
就是街道圖案也呈現紅藍(綠)對調的暗示,但一般不會去注意(2018.3.27)。 |
北港人掃墓掛紙跟新港人也不同(2018.3.27)。 |
新港人掃墓的掛紙(2018.3.27)。 |
我今年在父親墳頭的掛紙(2018.3.27)。 |
北港人雖然失卻了「祖廟神像」等,仍然秉持原本的民族氣節,重建了今之北港朝天宮,統領以《昭應錄》為依據的反清志節信仰系統,對抗以《天妃顯聖錄》為根據的清國官方及半官方的信仰系統。
此間絕非如此簡化敘述所能交代,但兩極或二元對立的意識鬥爭的確存在,而且不只是在系統、陣營、個人,甚至在每個人的心識中也是如此糾纏,然而,有史以來,似乎也只有李氏在《禪在台灣》一書(1972年),勇於如此剖析,後來,他在1986年又寫了《魍港媽祖》一書,以簡白口語,再度陳述了一次。而他解釋,北港朝天宮媽祖廟之所以被台灣民間視為「反清」精神的總代表,是因為北港(古笨港)被誤認為古魍港(即今之布袋好美里),而古魍港媽祖神像比鄭成功還更早來到台灣,且從來沒有被「外族清國」「摸過頭」,算是從未被「政治」玷汙過的「台灣唯一」,於是,陰錯陽差,北港媽祖繼承了自荷蘭時代以降,主體意識的台灣精神應現。
|
魍港媽祖的劍帶(2012.6.3)。 |
魍港媽祖斑駁的神尊一部分(2012.6.3)。 |
|
魍港(好美里)太聖宮的外牌樓(2012.6.3)。 |
歷史與事實是互相極盡荒謬、戲劇的幻象,而存活似乎遠勝於道理。如果真有「神明」,必也至少保留真相的一部分,更且最重要的,在於「過化存神」,也就是台灣精神的法脈傳承,即令所有人、所有現實世間法都否定它!
我這個北港子弟,跟李岳勳先生一樣,曾經在小時候被母親引介給媽祖當「義子」(註:台灣傳統民間很普遍的人神關係之一),而我一生以自然理學為師,卻自2011年識得李前輩著作,且在2012年自然而然前往好美里太聖宮,得蔡隆德先生之助,瞻仰「剜肉」為子民治病的魍港媽祖本尊,原來,我一生受到無形台灣精神的護持與應現!而我也輕易看出從未有人道破的,反清與順清的媽祖廟的表徵,在於千里眼與順風耳的紅色、藍色對調!北港媽祖的千里眼是紅色的。
2012、2013年我在研撰《蘇府王爺》一書的過程中,算是看透中國與台灣的政教鬥爭,四百年如出一轍,如今卻更膚淺與盲目!而台灣主體繫賴的觀音法理,能否在這一波較之古代更是一面倒的戰役中殺出重圍,也考驗著神性、人性之能否逼近靈性?!
魍港媽祖挖神尊的「肉」為子民治病(2012.6.3)。 |
在魍港媽祖照片前的蔡德隆先生及其母親顏秀琴女士(2012.6.3)。 |
北港朝天宮紅色的千里眼(2010.9.7)。 |
北港朝天宮藍色的順風耳(2010.9.7)。 |
屏東慈鳳宮的千里眼是藍色的(2012.10.27)。 |
屏東慈鳳宮的順風耳是紅色的(2012.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