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峯
生物科學迄今研究認為,地球生命起源於海洋原生湯,約在38億年前產生了第一批的原始類細胞,經天悠地久的曠時演化,且在約5.42~5.3億年前期間,發生了所謂的「寒武紀」生物大爆發之後,成就了門綱林立、目科多元、種屬富饒的海洋生態系,另一方面,直到6億年前前後,也就是還處於「冰雪地球」的階段中,遠古的真菌類才出現在陸域,逐漸改變了陸域的環境條件。可能在大約4億年前,淺海或潮間帶海域的綠藻類等等,才踏上先鋒真菌類營造出來的陸域溫床,走向陸域生界的歧異大發散。
目前為止,人類對地球生界演進的發展所知,其實遠比冰山一角都不如,琳瑯滿目的種種理論,常常只是掛一漏萬的假說;所謂傑出或偉大的研究,一方面解決了特定時空下的某些突破,另一方面總是帶出更大、更多的困惑。
至少,陸域太多生物的遠祖來自海洋,幾乎是可以確定的事。
然而,陸、海卻是地球上兩大涇渭分明的生態系,海洋形成陸域生物的隔離機制(isolated mechanism),絕大部分寄生蟲循環網陸、海形同陰、陽兩界,互不干涉,海岸地帶也變成陸域植物等,生存的艱困環境,形成侷限一窄帶特化的生物群,在生界的舞台上,傳承著美麗與哀愁,還有表象之內的某些奧義。
福禍、是非、黑白、一切二元對立的概念之上,潮汐來回、生滅輪替,古代禪師的譬喻:「處萬頃波濤,海自為海;岸自為岸」,你可以由字面看、由易滑動的種種象徵或聯想去解釋,放下找什麼「正確答案」的窠臼,直觀也是很好的心念流動。
生物學家問了幾個世紀的演化大議題:「為什麼會有生命的多樣性?」;《華嚴》自問自答:「根性是一,緣何有種種差別?」,讓我們一觀海岸生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