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主持、評論「研究生歷史學論文研討會」備忘錄】


陳玉峯

研究,最長的時程是心靈的獨航。目前,研究初步的訓練在體制的設計叫做碩士班。學士,大致上知道如何找尋資料,且最重要的,瞭解特定學科發展的來龍去脈,若依巴森(J. Barzun19072012)的界說,好的大學教育,不論任何學門(科)都是「人文學科」。
到了碩士班,最重要的訓練是化約及整合的能力,以及研究形式或方法論的養成,包括引證(citation),都是出自文藝復興前後,「人文主義」的遊戲規則,或典範格式的要求。以理工科來說,一篇論文前面是摘要,包括AbstractSummary,也就是將全文化約、濃縮到最精華,我看過太多的摘要,連最起碼的化約能力都欠缺;然後引言、前言,或說為什麼你要進行這項研究的理由、依據,你要解決何等議題,等等;接著是方法論,明確地交代邏輯思維、方法或技術,使用工具、每個步驟等,可以讓人依樣檢驗真、偽者;其次為結果,或結果與討論,或將充分的討論增闢一節;而後結論;最後引證(用)文獻,而引證文獻的「學問」大得很,有時,光是看你引證的文獻,就知道你的水準。
碩士班大抵是具備熟悉研究的整套規則即可,並不會要求你有何偉大的創見或結果,然而,到了博士班當然是專業的認證。
而今天第11屆「全國研究生歷史學論文研討會」,當然是研究生對研究論文表述(presentation)或口頭發表的實習場次,全國龐多學科、學門到處都有這類研習的激盪。
記得我曾經開創全國第一所「生態學研究所」,其碩士班每週都有「專題討論」課。幾乎沒有一個研究生上台報告不是哭著下台的,然而,多數畢業生都認為那堂課「受益最多」,且「終生難忘」。如今的研究所似乎「輕鬆」太多了,光看我們今天的「議事規則」就知道,對發表人而言,大致上跟高速公路一樣,限速110,還可以讓你開到120,而我評論的時間會盡量縮短,讓發表人有更多的時間回應。
然而,既然我來了,有些話不得不提醒。
其一,檢視全國相關於研究論文或報告的分析,探討的方向或旨趣,似乎都偏向於計量比較的表象,罕見有質的分析,而且只是近年事。
個人何其盼望台灣可以從20世紀,每隔5年或10年,盤點各類型論文或報告,俯瞰整體研究內容的質與量,進行文化、價值觀、政策及國家發展的詮釋及檢討。
以今天我們場次的13篇發表題目來檢視,從人類文化典範變遷的角度,即令是相關歷史學的研究,一樣呈現嚴重或劇烈「切割化(fragmentation)」的現象,不再或很難具備宏觀整體的人文主義精神,或如我們在230年前之譏:「專家就是對少之又少懂得多之又多的專業狹心症或偏執狂」,不幸的是,檢視「論文」的內容,顯然的,「少之又少」或可成立,「多之又多」卻是八字沒上一撇,不僅「不見林」也「不見樹」!
我不想多作「價值觀」的判斷,只是稍作提醒:再怎麼「去中心」、「解構到解體」,知識仍然得「重構」。
其二,以我所評論的「論文」而言,我只依研究生學習或實習的標準稍作註解:
1.摘要幾乎全部不是「摘要」,充其量是前言的一部分,「關鍵字」也大有問題,建議嘗試將各節的文字化約,例如將前言的1,200多字,濃縮為3050字以內;第二節的2千多字濃縮為50100個字,往下類推。
研究生準備一場報告,至少得具備可以講2個小時,也可以講半個小時、5分鐘,或只講一句話的自我要求或能力。當然,臨時停電或多媒體電腦故障下,也可以完全不受影響地表達。
2.文字能力必須自我要求,至少讓別人可以看得懂;前後文意、邏輯務必通順,不要不知所云或喃喃自語;標點符號請正確使用;錯別字等,反覆檢驗的嚴謹度請注意。
3.參考資料或引用文獻的規矩請區辨。通俗報導不是不可引用,至少得仔細求證。而以後勁反五輕運動而言,忽略掉了呂欣怡教授的博士論文,卻大量引用傳媒、報紙的大量文字,是要「符合」量化的「比例原則」,還是想要探討「真相」?
4.實質內容的部分,由於作者只引用了部分的資料或報導,二手解讀又不見得抓到重點,例如忽視數十年汙染的事實、政治結構與在地的關係,包括黑道左右最後的結局等等,也就是說,殘缺又不精準的理解,欠缺蹲點的在地經驗,或說沒有深入的瞭解,而且,從研究的基本要求、背景認知的程度、方法論或一切的形式,皆有待加強。又,這類型的文章,似乎不宜使用「結論」一辭,充其量使用「結語」或「代結語」,且避免套托邏輯的想當然耳!
通常完成且通過論文口試後,才稍微瞭解問題之所在,且「折磨期」才正要開始。對人而言,肯定、鼓勵遠比苛責的效應大很多,但我現在只能說,如果此議題將成為你的碩士論文,則台灣環境運動史、政經社會發展史、台灣傳統宗教的內涵、研究的基本涵養等等,皆有待加強。
研究最好可以進入「瘋狂投入」,與自己的內在,具備強烈的聯結,甚至為之生、為之死的情境出現時,就可進入研究的精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