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7日 星期日

【自覺靈悟】

陳玉峯
一個人的出生到死亡的過程叫做人生,也就是靈體分流在現象界(我們宇宙的特定時空段落)複雜交互作用的關係網。人對生前、死後近乎完全無知,因而恐懼、擔憂、想像、創造、迷信、妄想……,因為通常人們互相渲染自己的無知,製作無窮多的迷思安慰自己,很少人清楚現象界背後的奧妙。
要瞭解生死內裏的內涵,除非洞燭現象界在人心作用的層次,只是極其有限的,暫時性動態的樣相(註:在宗教界稱之為假相者,我不用真假形容,因為真假就是現象界的執著),而要瞭解人心認知善變的樣相,就從解析「自我」開始。

回顧從小開始,從相對無知到逐漸形成自以為的「自我」,我們一步一步被我們的「際遇、經驗」所綁架,愈是社會上被認定「成功」的人,被「自我」綁架的可能性愈高,也愈強,因為他愈被「肯定」,就愈發相信他自己,也愈來愈確定他的成就就是他的「自我」,這社會上太多有所「成功、成就」的人,也就愈來愈武斷、愈缺乏天真,也愈來愈不可愛,更愈來愈遠離靈性發展的可能性。
我從小質疑一切,我太多的疑問,嘗試從人類的知識系統去尋求解答,表面上,我從現今人類文明、文化及社會智能的典範中,找到可資「合理」解釋的因果關係、理性及邏輯之與現象的吻合,但我愈來愈清楚我從來不曾瞭解事物、生命底層或終極性的成因。我知識知道愈多,我的困惑也愈多,我知道我所有的知道,只是暫時性說服自己的文化性的麻醉方式而已,事實上我愈來愈無知。我也看到太多太多的人,因為這類無知與空虛,走入荒謬的迷信、虔信、反智或宗教信仰的慰藉,等等。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終其一生,建立在智能的追求,而以最大的反智終結其一生,製造更大的迷障,自迷也迷惑他人。
很多時候,我所瞭解的所謂「涵養」,很大的部分是自己看清「自我」的程度。
而瞭解「自我」,自古大分為唯心與唯物兩大趨勢,但我所知道的探索,儘管文字堅持徹底唯心、唯物的人很多,事實上大腦從來是左右半合體而毫無分別,而且,愈是在知識、識覺、理性的範疇要去探索「自我」的背後,而那個感知、察覺「自我」的「靈體」或「主體」,註定是不可能的事。反而是脫離意志、思維、感受等,儘可能地放鬆、放空,「幸運」的話,突然就了悟了。
就個人而言,最能形容這樣的「方法論」,大概就是《六祖壇經》中,惠能開示惠明的那段敘述,最為貼切了。我在高中時代第一次閱讀時就很窩心,而且我知道全書許多神話都是胡說八道。
惠能要惠明止息,不作任何思考,渾然不去感受外在種種因素,且內、外在都差不多放空的時候,惠能突然說了一句:
「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而惠明「言下大悟」,又追問從印度傳來的,密語密意之外,還有啥密意?惠能直劈過去:「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
簡單明瞭得一榻糊塗!
不思善、惡,其實就是放下「二元論」,更是去掉「分別識」,歸零。更簡單地說,一動腦,門都沒有了,所以叫「無門關」啊!也就「觀」音了。觀了、悟了,當然沒有啥觀、啥悟,還要啥印不印證?
〔註〕:有朋友問我為什麼「見性開悟」常很清楚地被標示在哪一天?是前所未有的欣悅,人生的轉折?特別值得紀念的一天,像生日一樣?
我隨口說:「這是用來向世人昭告用的,就像神明都要有誕辰日一樣啊!假得很真,真得很假啦!本來如是,又何來轉折?哈哈!」;「另一原因,禪本來不立文字而心印相傳,如此一來,就沒有客觀傳法的『證據』,六祖之前還有所謂衣缽,之後就沒啦,所以就像狗狗尿一下,作個記號吧?!」,繼而加註:「我沒想過這個『問題』,你提了,我隨口亂說而已。其實,拈花微笑就是這樣的象徵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