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樹木報報(2)

陳玉峯


~風水地理是環境因子及有機生界,高度複雜合體流變下的暫時性判斷,相信它,則你不會是個健康的人;否定它,則怎麼死的都無知。沒有一成不變的原則,你的心念也可改變環境版圖……~
樹木的降溫效應,上一報已做了通則型的說明。這一報來到台中太平頭汴坑的曉明新村,循類似的氣溫取樣,重作上一報的24小時變化紀錄。
調查區海拔介於250-300公尺之間,屬於逆溫層的範圍。該地是原本農地、果園及造林地荒廢之後的環境,坡向西南。調查日期是199991112日,調查者3人一組。
結果,最大溫差顯示,仍然由水泥地面在下午130衝上最高溫的44℃,最低溫在清晨5時,是25.1℃,最大溫差達18.9℃。奇怪的是第二名竟然是草地上,它的最高溫與水泥地上完全一樣,都是發生在下午1點半的33.4℃,而最低溫也與水泥地上(註:離水泥地面高1.5公尺處)同樣在早晨5點鐘,但草地上為22℃,水泥地上是22.9℃。
我懷疑此草地的下層,是否有金屬板。如果沒有,似乎可以朝向「陽地燥熱,但散熱竟然比水泥地上方還要快」推測,或者,草地環境的生態因素有待進一步探討其特性。
茲將各不同環境的最大溫差,依序列舉如下:
水泥地面18.9>草地上11.4>水泥地上10.5>樹下8.8>涼亭8.1>草地土中5.4>室內4.4>樹下土中1.5℃。
先說明這裡所謂的室內及涼亭,都是古老破舊,荒廢多年的房舍,而此涼亭相當於老房舍牆壁倒塌者,它的遮蔭效應比樹木下更強大或完整,因而溫差數據比樹下還低。又,室內的最大溫差比樹下還小很多,已屬「陰宅」範圍,很不「陽光」。
諸如此類荒廢的房舍,殆如所謂的陰宅,屬於非常態或說,除非實施各項精密環境因子大規模的檢測,否則光憑溫差無法說明道理。我只能籠統地說,廢墟是人為或人造環境,在朝向自然化過程中受阻,許多部位非人為、非自然,而屬一般迷信中的鬼域境界。這類環境最不宜人處在,是為陽世陰地,但因此地卻是西南坡的陽地,故約為陽地陰宅。我推測此地原先的主人或曾發生尚未追溯的悲劇事件,或許如此,加上太多不明原因,此地樹木的功能未能正常發揮。
此地的地下水文我懷疑受阻,至少測溫地點的排水不良。
此地測出的心跳,大抵亦平行於溫度變化。我只能說,幸虧調查員都是身心健康的年輕人,停留一、二天只為任務,並無受到環境的干擾。
這種環境的各種因子顯然不暢通,滯留時間稍長,很可能身心都受影響。我估計必須再經由120年,自然營力才能正常運作。
這些數據觀測之後,我在現地的體會、感受,我才察覺太多的人與環境的交感或交互作用,很難或根本無法以所謂物化科學的方式去解釋,因為人體、人心本身也帶有變化萬千的「能量」或「影響力」。輕微地說,當人懂得品味、體會植物世界的某些「意識」,或只是欣賞、感受其內、外的美感,不是去剪裁、奪取,而是以同理心去關切植物,或說以一廂情願的方式去關愛植物,植物可以得到某種感應而欣欣向榮;深沉地說,人與植物的確存有悠遠內在的聯結,卻苦於無法表述。
而陰濕滯氣的廢墟等,其溫差較小所顯示的「穩定性」與樹木不同。前者是相對凝滯性,後者是流通性。所謂的陰、陽,某個角度看,殆是禁錮與自由的相對。子宮是小範圍的自由,成體更需要主體的自由。所有現象都有相對性的弔詭。世界非真實,也不是不真實,而是相對真實。真實的界定,是人的概念的執著。絕對的真實,是內溯體悟了深層性內心的相對性意識的創造。
上兩段,讀者可以不必「理」解,因為非「理性」語言,只是指月之指。可以確定的是,活體樹木提供自由流通的氣場,舒適於特定範圍,但樹木只能提供特定程度的保護性。相對地,人心一專注、沉澱,可以回應樹木的場域,加寬樹木場域能力的效能,人、樹可以相互「加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