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峯
台灣本島的海岸線長約1,139公里,估計在1850年之前可能更長。由於暖化;數十年來151條河川中、下游廣建攔砂壩;海岸大闢各類港口的突堤效應;陸域全面地下水的超抽;以及都會化大面積土地水泥化,數不清大大小小的干擾、污染或整治,造成台灣島愈來愈遠離自然度,各區域種種的平衡被打破,且聯鎖牽動,目前及今後,台灣島的面積正在收縮、海岸線正在退後、海水不斷地滲入陸域沿海地下。
潮間帶、海岸線上下,構成了陸海交界,恆處於動盪的環境,而海岸的界說,主要由鹽度去界定。
就台灣的地形而言,廣義的海岸地區可以指面海的第一道山稜以下的範圍屬之;狹義的海岸地帶指海岸線上下的特定範圍,包括前岸與海灘。各類名詞、範圍及環境的限制因子如下圖所示:
台灣海岸植被或植群主要可劃分為五大類:海灘植群、海崖植群、珊瑚礁岩植群、紅樹林及淤泥植群,再細分,還有礫灘植群等。
海岸的鹽分帶來生理乾旱,植物必須具備種種排鹽、吸收水分的功能才能存活;強烈光照、紫外線,加上海平面反光,造成海岸植物多具備臘質反光的葉面;強風及晝夜海陸風,特別是相對恆定型的東北季風,導致局部地理區、地形作用下,形成旗型樹等形相特徵,等等,對一般植物而言,海岸是嚴苛極端的環境。無獨有偶,台灣另一個極端的環境區便是高山岩稜、滾動岩塊地,風力或風隙作用也造成旗型樹等。
然而,生命會找出路,上蒼有厚生之德。
西海岸的砂灘地。
東海岸的海崖。
大安溪、大甲溪因礫岩錨定作用下,產生的淤泥地,形成如雲林芫草等特殊的淤泥植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