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整頓世局》?—如果濟公、天公、媽祖眾神佛也反核、做環保 (下)

陳玉峯

   
  41.玄天上人
  42.濟公活佛(口述)
    控訴政府不妥善照顧窮人,執政無能、物價上漲,政客朋比為奸。
  43.中華聖母
    「中華兒女,五族共一家,可以好好來往,互補不足,不必急著統一大業……統一大業之事,由上蒼來決定……(兩岸)慢慢增進友誼……統獨之爭,暫休兵……交給兩岸之聖賢吧!不必錯用功夫……」。 
              小註:
A.表態統獨問題現今無解,大家好來好去即可。
B.欠缺主體意識,反映四百年來和稀泥的宿命觀,但其為大多數常民的心態。
C.第43~45則:2009年10月26日;第46~48,2009年10月28日。
  44.地球的中壇元帥
  45.中壇元帥(口述)
    靈界戰爭劇烈精采,可惜世人看不見。「先將台灣治理好,台灣不會倒!」
  46.地母至尊
    台灣「政治愈來愈腐敗」。
  47.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
  48.黑面濟佛(口述)
    「身為神職人員,要平實、單純……應好好反省懺悔……」(自省也)。
  49.萬善爺囝仔公
    保護善良不分省籍。囝仔公的香客很多,「但頭上有光的人少,元辰黑暗的人多……只幫頭上有光的善良人……」。
  50.大道公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則天下太平……若天下為私……」。
              小註:
         大道公吳本是中醫,與《禮運.大同篇》扯不上關係,未免望字生意,離譜!
  51.北極玄天上帝
  52.濟公活佛(口述)
    大罵山精水怪趕走宮壇寺廟的主神云云,今則8成宮壇寺廟已恢復正神在位。
              小註:
         行文前後矛盾。第49則,2009年10月29日;第50~52則,2009年10月30日。
  53.三山國王
  54.黑面濟佛
    再度大罵政府不清明,弊案連連,「政黨惡鬥,政客利用媒體興風作浪。國會議員不關心民生法案……一味護航無能政府……」;執政者傲慢、國際外交萎縮、經濟蕭條、失業嚴重,社會浮亂、風氣敗壞,司法不公、道德淪喪,人心惡化……原油飆漲、物價上漲、民生困苦、國庫空虛、債台高築……
亦罵共產黨不善待百姓,預測共產集團將崩盤。「過去也曾預言國民黨會瓦解……丟了政權;民進黨執政八年,人民期待改革,却弊案重重,上樑不正下樑歪,使人民失望……政局動盪,經濟困頓,民心思變……」。
              小註:
         各打50大板!吐苦水之說也。第53、54則,2009年11月4日;第55~57則,2009年11月6日;第58~64則,添注內容。
 55.中天玉皇
  ……先從島內著手。把整個中國治好……」。
  56.文衡聖帝
  57.黑面濟佛(口述)
    ……島內子民,勤儉樸實,做牛做馬,歷經葡萄牙、荷蘭、鄭成功、日本等外來政權之統治,把台灣當成殖民地、次等國民看待…….」。
    再度罵統、獨之鬥,為反對而反對。「黑面濟佛」只在乎百姓利益,呼籲不隨政客起舞。「要統、要獨得先問問主人島內之老百姓……民主的尊嚴,不能被統、獨意識操弄,造成族群分裂……台灣本就是一個國家,雖然聯合國不予承認,但上天有認定,才是最重要。台灣有選總統,有土地、人民、主權和軍隊,何必統、獨之爭?」。
              小註:
    總結其「政治見解」,民生第一。似乎只承認清朝、國民政府,其他的就是外來政權。

58.無極混元老祖
    ……21世紀,中國在世界揚名立威,總不能做共產集團之信徒吧!還是讓聖賢來治理末後這一局吧!」
              小註:
終統?反共。
  59.孔明真人(口述)
    ……台灣島之領導人領導無方……修行人……心量、肚量要不斷地擴大……」。
  60.黑面濟佛(口述)
    「劫煞確實有拖延……六級多之地震,不痛不癢,執行單位敷衍了事,吾佛也曾表示不滿,此類似人間奉命拆除違建,只拆一角,照個相就算交差……一味對惡人慈悲,就是對善良人殘忍。」。
              小註:
似乎寄望超級大地震趕快在台灣發生?!
  61.善財、龍女
  62.無極混元老祖
  63.黑面濟佛(口述)
    「宗教之設立,旨在教化眾生,修心養性,行功立德,人人遵崇道德,守法守紀,使社會和諧。各宗門教派,各渡有緣之人,皆有其殊勝之處,理應相互包容和讚嘆……」,然後,罵職業宗教師、信徒之互斥等等。
  64.閻羅天子包拯
    以中國傳統道德觀訓示世人。而現今國家軍政大員、政客高官等等,「乃前生宿世修來,非今世聰明所得……」。

 
    該手冊最後列出「治世小組成員」,計有孔明等60個名稱,包括孫中山先生,以及一堆不知出自何方的「神聖」。而後,公告「本宮共修課程」:每星期一晚上8點扶鸞;每日上午9點起,方便交流、開示、濟世。交流:人與人交流,神與神交流;開示:請法或修行之疑問,由仙佛開示;濟世:包括身體、因果、家庭、事業、婚姻、功名、亡靈……。隨到隨辦,歡迎結緣。
 
    而助印該手冊列名者26人,合計35,800元。該手冊作者:聖佛仙神;聖乩:玄一;記錄:玄祥;編校:玄宗;贈送處:西慈宮。又,住持:王貴;宮主:陳榮聰。
 
    封面即「黑面濟佛」雕塑像,加貼附註:「有關天災重要資料務必要看。因書本數量少,來往香客多,請在寺廟內翻閱,不要帶走。阿彌陀佛!」

 
據上,我們可稍加瞭解、詮釋台灣此等民間或隱性文化現象如下:
 
  1.該手冊的諸神、仙、佛、菩薩龐雜零亂,似有來路不明、分靈繁衍、新增、新設的現象,有些神佛名稱已脫離台灣傳統稱呼,例如觀音在日治時代暨之前一概稱為「觀音佛祖」,國府來台大乘宗師才將之改為「觀音菩薩」;而新增仙佛神明如孫中山、睡仙,容或有所原則可遵循,大抵即被認為有益社會、百姓或尋常道德律等等正面效益者,殆即台灣人新神明產生的模式之一,而凌駕於省籍、國籍之上(例如嘉義東石鄉富安宮供奉日本巡查「義愛公」之與五府千歲並列,因該神即1897年駐東石郡副瀨村的巡查森川清治郎所化。其之所以成神,乃因19021月,日本台灣總督府課徵竹筏稅,森川同情人民窮困,以自己薪水幫村民繳納,代繳3個月之後無力繼續,不滿政策又得服從,兩難之下舉槍自盡,得年42。村民感戴,入廟崇祀;又如恆春荷蘭公主乃冤魂但法力高強,亦設祠祭祀,等等)。
 
  然而,所有神明仙佛等,全數遵循、模仿中國古帝制朝廷模式而配置,亦即奠基於皇權體制而設立,但其思想結構,仍然建立在明朝許仲琳的神仙怪誕小說《封神演義》之上,或依其原則而繁衍者。而其中心思想為「萬教歸一宗」。
 
更且,這套神權思想依然不敵人世皇帝權限,但容或有曖昧不明的模糊地帶。或說在靈界、人間兩個平行宇宙系統中,一旦發生衝突,就傳統仍然以皇權為至上,此一原則殆自宋太祖的典故而確立。宋太祖第一次到相國寺燒香,在佛像面前問僧人「拜或不拜?」,這相當於不同宇宙王見王的大對決,僧錄贊寧奏曰:不拜,問他為什麼,他答:「見在佛不拜過去佛」,從此,皇帝不拜神明遂成定制。
 
 民主時代以降,特別是現今,總統都得下獄,為討好選民,不僅大拜、特拜,下跪亦屬司空見慣。故而西慈宮這本手冊即令遵循古禮制,也逕自下達人間政府太爛了,必須由天廷來整頓,可說係與時俱進的演化。
 
 筆者小時候在家鄉北港,隨父母拜媽祖,當時心中有困惑,即:神明不都是至高無上,為什麼還須人間皇帝賞賜匾額等等?而廟祝、神職人員還競相以皇親國戚的幸臨為寶。顯然因我年幼無知,全然不解專制強權思想的恐怖!
 
 2.西慈宮此手冊或台灣普羅民間(宗教)信仰的價值觀,或其道德律或倫理原理,奠基於善惡二元對立、因果報應、輪迴思想之上,特別是源溯自明末袁了凡的《陰隲錄》,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如影隨形」;一個人的福禍,端視他做了多少好、壞事而有現世報,有三世兩重因果的隔代報,等等,也就是說,每個人自出生以來,在靈界就有一本「操行成績簿」,何時記嘉獎、何時記大過,所謂「三尸神」相當於永不故障的隱形攝影機,將一一留下你的正、負分數,令人無所遁形。由於袁了凡,才有台灣現今流行的,沒有作者的善書。
 
 這套概念,乃四百年在台華人開拓史上,始終未曾改變的信仰律令,加上菜根譚、三字經、昔時賢文、戲劇俚語、鄉野教化故事等等,配合城隍的高壓恐嚇,人死後的大審判,超渡唸經儀式中十殿閻王的種種酷刑印象,形塑農業時代懲惡獎善的道德觀。
 
然而,這本手冊標榜「有關天災重要資料務必要看」,其內容,「靈界」已經核准冤魂可以自行報仇,宿業、共業也已經由天廷代為處理,以大自然大反撲如地震、海嘯、山崩地裂,或任何天災、人禍等,正已展開大規模屠殺「惡人」矣!也就是說,人間政府墮落,無能照顧公義,必須動用另一宇宙的天律來制裁,而違反過往慣例,由天公改頒「緊急命令法」、「戒嚴法」、「懲治盜匪條例」矣!當然,有時會波及無辜,故而另頒「天廷賠償法」。
 
3.為什麼天公、天廷會「抓狂」進行「千年因果大清算」、「掃蕩黑名單」、「現世報」的特別條例?因為「人不照天理,天不照甲子」,從氣候、地體、人倫、總體社會生態各層次都已失序,「好人」已經活不下去了,老天也看不過去了,於是,基層弱勢、尋常百姓在太長時期見不到公義的無奈、壓抑中,20多年來的集體夢魘爆發了。這種民怨的爆發,在清代就是五年一小反、十年一大亂等民族革命,却在「民主時代」中得不到平反或補償,只能訴求最古老的方式,藉由靈界發出怒吼,進行大整頓。而其直接導因,很可能即88災變後當局的反應與處理不當之所致。
 
古來面對大天災、浩劫,往往有末日天譴之說,更何況在民怨沸騰之際。然而,手冊中並無「末日」觀念,只以期待天譴惡人的直接報應之說,抱持樂觀回復公義社會的希望。因而希望神人共治,也就是不斷呼籲「聖賢之士」要挺身而出,且必須放下私我,謀求大局為重的大我團結。
 
 基本上,該手冊反映的,傾向於對國家、社會或所謂政府的失望、不滿,無處發洩,也就是台灣流行多年的「鬱卒啦!」,以致於發出「神明、老天」的整頓之說。這是最最基層之底層意識、潛意識及屬靈的吶喊,也可代表「一葉知秋」的弦外之音。

4.諸神、佛、仙所控訴、告誡、批判等,名詞上從意識型態、高官、政客、媒體、司法、物價、貧富不均、貪汙……,也就是台灣現今每天上演的浮世繪,然而,核心問題在於基層民眾的生存、生計、生活等民生問題。
 
 原諒我往下如是說。手冊表達的,正是台灣四百年華人開拓史上,典型質樸、憨厚、思想簡單、默守農業時代傳統與道德、農工基層、只求平安順利過日子的,典型的「台灣憨百姓」卑微的期待而已。從全冊內容檢視,他們的心思、概念、意識等,由於根植於大中華皇權體系,近乎完全欠缺主體自覺意識,根本沒有所謂「台獨」意識,或自行當家的志氣或念頭,筆者在20多年前將台灣此類隱性文化的大宗,稱之為「無意識的無政府主義」;這些普羅大眾也是外來政權之所以能夠統治台灣的基本盤,只要給以民生安定、教化分明,確保善惡秩序,則統治者即可高枕無憂。
 
然而,手冊却發出「天意」,只發放嘉義以南地區,難道中、北部台灣人就不值得老天拯救?中、北台人就是「惡人」?手冊左打KMT,右摑DPP,前批共產黨,後責全球惡人,但無論「不滿」是如何浮現,期待者只簡單的善惡分明,善人可以活下去而已!其反映的,直接導因在南北不均衡、南台(包括東部)之長期滯留於弱勢中的弱勢地位,加上88水災的悲劇所促成。
 
 由這些台灣基層的思惟內涵及其表達方式,我們可否反思,到底國家政府存在的意義,以及該賦予何等的施政為宜?而誰人真正關懷且具體做些什麼,而讓弱勢中的弱勢享有更廣闊的天地?
 
如果該手冊的教化內容可以增加台灣整體生態系的自然認知、最簡單的自然情操、山林水土確保的舉手之勞、環境教育最普通的認知與實踐的方法、個人身心的調理、基本法律人權的訓練、農技與環保的提升、內在信仰的深化、全球變遷的認知……林林總總的教化與主體意識的培育,也就是說,讓這片土地的樸素生民,更進一步地認知、體會台灣的「天律」、「天籟」等等,以台灣人的基本精神與人格特質,台灣必可更進一步貢獻於全球,也可改善四百年來的停滯與傳統的流失。台灣人的宗教內涵擁有可以進步的廣大空間。
 
5.我們有必要認知,台灣成千上萬個宮、壇、寺、廟、所等宗教性場域或據點,乃至於任何廟公、住持、神父、牧師、宣教師、點傳師、修行人……,都撐起大小不等的抽象與具象的影響力,左右著整體社會、國家的提升或沈淪,也受到國際、全球、主政者政策或價值風氣的左右。事實上,這些宗教具體場域的數量,遠大於全國各級學校的總和,則其社會教化的功能,不正是最最重要的機制?
 
西慈宮此手冊不斷呼籲「聖賢」要出來獻身,而我認為所謂環保人士、環境教育從事者、各種社會義工等等,正是西慈宮所殷切盼望的「聖賢」,但此「名詞」必須修改,個人認為,以台灣原本就具有的「水牯牛」、「水牛精神」、「台灣牛」更為合適。
 
台灣人的神聖就在於他的平凡與質樸,在他的認命與樂觀,誠如李岳勳前輩所摘要的:「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於諸菩薩視之如佛……,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恆以一心求諸公德」;「……行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不壞威儀,而能隨俗……」。
 
 筆者當然清楚多數台灣人對自己的歷史認識不清、事實認知不明,欠缺靈魂主體性,淺薄而躁急,而且,台灣的「壞人、惡人」不夠壞、不夠惡,再怎麼邪惡的人還是不夠凶殘;相對的,台灣的「善良人」不夠堅持,力量也不夠堅貞,眼界也很窄小……,然而,這是因為台灣人從來都是先天不良、後天不足的歷史共業所牽引。我們可否對自己慈悲一些,可否多給自己更多深化的機會?
 
 感謝西慈宮,感謝所有默默付出的台灣人!
 
 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濟公、媽祖、天公、觀音,任何神佛仙也反核、反石化、救森林、做環保……,我相信台灣一定會更好!
 ~本文摘自《玉峯觀止》

台灣佛教之與環保、保育前論之一--以1990年代兩次佛教研討會為例(上)

【謹以本文,題贈全力協助「地球公民協會」的楊博名先生、蘇振輝先生】
【謝誌:本文打字、校對等,皆由許彩梁老師執行之;本文經傳道法師指正、修改的錯別字或標點符號計有22字;楊惠南教授的回函,係於2008321寄達,教授十分客氣,只指出幾個錯字;林朝成教授回函則於4月下旬收到,總結為「皆是真實話」,另指出錯字等。至於草稿另寄予釋恆清教授者,510日為止尚未得到指正,凡此皆在此一併致謝!】



      
一、前引
~「事實」本身就是絕對的弱勢,這是筆者在從事數十年弱勢運動中普遍的感受之一,它也是事實~

    越戰及其前後年代,美國的環境運動浪潮達到鼎盛,從而產生最具理想性的國家環境政策(蓋比爾,1976;丁琦譯,1986),以致於在往後20-30年間,一些法規因窒礙難行,又走回頭路地被修訂。簡單地說,甚至於被稱為「美國文化大革命」的時代,在人民普遍對政治不滿的氣氛下,環保、生態議題成為理想社會的代替品,許多社會正義的要求,被移轉至對環境問題的訴求。

永遠的環保弘法師-粘錫麟

~生死無悲喜…… 人的死亡就像電器用品已故障到無法可修、報廢一途。

從事環境工作勞心勞力,悲憤常縈心頭,這種生,又能何喜?生既無喜,死就莫悲。 我的信仰是社會公義,卻不信宗教的六道輪迴……沈思以後的抉擇,無關報應功德。 既是報廢,就要回收,留下的一只皮囊,捐給醫院當解剖大體,算是最後的剩餘價值。至於世俗的各種喪儀,就全免了。如果有場台語歌謠音樂會,讓大家來嬉笑怒罵、調侃鄙薄,就是好句點。
             ~摘自粘錫麟法師「自悼文」

~莫謂行為類狷狂,繫心環保衛家鄉; 敢輕一死歸塵土,身化花肥蕊更香。                             ~粘錫麟法師述志詩

永遠的環保弘法師走了嗎?沒有!他只是「半過身」!

台灣人做任何事但求「過心」,「怽過心」則是指過意不去、心裏有疙瘩,根本的涵意,脫胎於不沾黏、滌除五感六識自性執的「禪除」,因而「過身」代表的是解脫、出離塵土之苦。而粘老師早就自我出離,早就獻身,他在6年前或更早之前,業已交代身後事,他灑脫地出離生死,但,我就是不捨!我祈求奇蹟!

2013年5月8日深夜,聖崇從加拿大來電,問我:「粘老師要不要氣切?」

考量粘老師一生氣節、行止,答案我們了然於胸,但是,我們就是不捨!

2013年5月3日上午,蔡智豪老師與我到彰基加護病房探視。仰躺向天的粘老師一樣灑脫,只是沉睡。我誦唸《心經》祈福。握著他冰冷的手,喚他、拍他:「粘老師!粘吔!還不是時候啊!我們還有很多未了責任啊!回來啊!您不能讓我悔恨啊!……」

2013年4月15日,下午我從阿里山趕回台中,晚上主持中台廢核行動聯盟會議。會前我拜託秘書處無論如何,得拜請粘老師出席,因為聯盟的「廢核萬年團」得他出來領導。粘老師果然出席了,我也依前約,將許成章教授那套幾公斤重的《臺灣漢語辭典》載來借給他,他高興得迫不及待地翻開細讀。粘老師年歲愈是增長,對鄉土母語正確書寫的渴望愈是強烈。他在社大教授台語文。

是夜,方儉恰巧來到會議中找我。會後,我起興與會者合影。天可憐見,誰人料到,這會是老朋友最後的一張合照?!

2012年初冬有天,我問智豪:「天氣愈來愈冷了,我們該去看看誰?」,「粘老師」智豪脫口而出。12月7日夜,智豪載我到鹿港民生路58號。在一棟破舊老茨內,粘老師很驚訝我的出現。我知道他很高興,因為過往多年來,包括他重病入出院多次,乃至他歷經滄桑苦楚的江湖生涯,我始終未曾拜訪他,除却2007~2012年間,近乎閉關謝世的隱遁時期我有「理由」推卸之外,我懺悔我的「鐵石心腸」!因為數十年來,我與環保、保育界朋友們跡近無私交,且之所以認識友人、志士,絕大多數是在街頭運動的場合,或奔走在某些抗議、會議或演講的時段上,我們只是彼此認同、平素神交而已。然而,這樣的朋友,往往才是一生一世永不褪色的同志。

就在粘老師一切斑駁的「綠色主張工作室」內,大不忍的感受油然升起,我覺得多年潛存心底的想法不能再蹉跎了,我得趕快進行,否則我會遺憾。而在今年除夕前,央請智豪再度替我捎個紅包送至鹿港。

我決定今年一定要進行心願,偏偏粘老師您「過狠」,您就是要讓我悔恨?!

台灣這個國家很奇怪,台灣人善良得無以復加,所謂的慈悲、慈善事業一向做得如火如荼,無所不屆、無微不至,無論海內外救災救難、救急救貧,人飢己飢、人溺己溺,而面面俱到、一應俱全。然而,就是有盲點、有死角。

台灣歷經長期外來霸權的高壓恐怖統治下,直到1980年代以降,各種被迫害、被壓榨者的力爭平反或爭公道,始告尾隨政治民主的胎動而問世,龐雜弱勢運動風起雲湧。誠如粘老師說的:「相對於權力結構,哀哀小民是弱勢;相較於財團霸勢,基層群眾是弱勢。所以勞工、農民、婦女、原民、漁夫等,都是弱勢……」而弱勢中的絕對弱勢就是土地、環境、生界等,沒有嘴巴或無法發出人聲的生態系!而所謂的弱勢運動抗爭,大抵是尋求平反與公道,常常是要求資源或權力、權利的重新分配;若抗爭成功,抗爭者可以獲取某種回饋或報償。然而,為環境運動的抗爭者,似乎跡近全然無償,而只有付出或犧牲,因為,你不可能要求紅檜結出美鈔或鑽石,你也無法期待河海的魚蝦年節來送禮,而且,空氣潔淨了、生育地復原了,你還得有慧根,才可能聽得見小雨燕、攀木蜥蜴、石虎在訴說「勞力喔!感恩!」

尤有甚者,這些為環境伸張正義的義人,表面上剽悍勇猛、疾言厲色、聲嘶力竭,往往被世人視同「強者」、「有爭議性的人」、「擋人財路」、「惹人怨者」,更曾經被「政府」冠以「環保流氓」列管。他們的奮鬥過程,頻常是顛沛困頓、崎嶇坎坷,夥同其現實生活,事實上,可說是極盡邊緣人的苦楚。偏偏這樣的人的性格或個性,又常屬自尊剛毅、踽踽獨行的類型,即令苦不堪言也不吭一聲。

試問,數十年來我們的社會如何看待這些義人?當他們貧困潦倒、病痛失業之際,多少人伸出援手、護持關懷?他們往往成為社會慈善的絕緣體,粘錫麟老師殆即典型的一例証。

粘老師,1939年受生於日治末期,他靠藉自修,高中畢業後直接通過「高級級任教員」的國家考試,1957年18歲成為國小教師。由於父母剛正不阿、鄙視貪瀆文化,他從小耳濡目染,承繼了俠士的血脈及氣質,高中時代即以高風亮節、屠狗仗義自許。不幸的是,他躬逢白恐高壓的年代,加以媒妁婚約的乖舛,1971年他辭職,流離於民間產業,一段時程他懷憂喪志、憤慨時局。
1980年代,積壓數十年的民怨衝破飽和臨界,民智、民情暨社經氛圍大轉型,而傳統與現代、東方文化與西方主義、強權與弱勢、顯性與隱性、官方與民間的大衝突,就在外資杜邦打算進駐鹿港的事件中引爆開來。粘老師蓄勢大半生的義氣傾洩,從此,他選擇一條「人煙罕至、荊棘坎坷、無悔瀟灑、捨棄世俗、割捨親情」的百年孤寂環保路。

他從47歲仗義反杜邦,迄今74歲,直到今年4月身軀倒下的27年來,始終「全職」從事環保運動,台灣還運史上,徹底獻身者,他是第一人,而且迄今無二。

繼鹿港反杜邦(1986~1987年)以降,他直接或間接、主導或協助的案例如:新竹反李長榮化工;桃園觀音反杜邦;全國森林運動;花蓮反IDT(甲苯二異氰酸甲酯)廠、反中華紙漿廠、反和平水泥專業區;八斗子反垃圾填海、反中油油庫;台北市敦化北路反室內變電所、保護七號公園;關西反高爾夫球場;美濃反水庫;彰濱反垃圾填海;鹿港反彰化焚化爐;集集反焚化爐;蘭嶼反核廢……而洋洋灑灑、不及備載。他,無役不與、無戰不衝;他,以肉身抵擋污染鐵騎;他,幾乎就是一部27年來台灣環境運動史;他為台灣共業,以一生行徑,樹立了一座現代義民廟或場域氛圍;他是永遠的環保弘法師!

他的七十自述:「我的工作是無止盡的臨身,工作的過程,只是要提醒社會的思考,從來不曾想過個人的張揚。我是一個殘障人士、獨居老人、低收入戶,可是我的生活快樂,我的心靈充實,因為我的『心』擺對了邊。」然而,就世俗眼光而言,他一生窮困潦倒、一無所有;事實上,他全副身心百孔千瘡、體無完膚,但無怨無悔。然而,他「光是台電的彰濱火力電廠,就是那麼的無奈;面對國家機器的蠻橫,又是多麼的無奈」,但他實踐了求仁得仁、行義得義的暢快,他以後半生的歲月,踵繼其父母的楷模,為台灣素民素行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史詩,立下了「無功用行」的典範。

試問我們的社會如何對待這樣的一位義人?此間,特別是他的晚年,幸虧環保界朋友的相濡以沫、點滴捐輸,奈何,眾所週知,台灣真正的環保鬥士大抵是無力者出力、清貧者獻身,誰人又能鉅資相濟?然而,粘老師並不需求多少物資扶持,他要的是社會正義。他一生的動力,「只是心懷弱勢的苦楚」!

同樣是這群老朋友之一的林聖崇先生,他三不五時會來找我,傾倒一些奮鬥打拚的感慨。有次,他跟我說,他最希望像某些大企業家們,能捐獻子女做環保,因為沒有後顧之憂,又有熱誠志趣的人才,在台灣社會才是最理想的環運人士。也就是說,作夢!可是,我要愉悅平寧地宣稱,台灣之所以可愛、所以偉大,就在於台灣永遠會出現一批批像粘老師這樣的素人、素行,而無關貧富、榮辱、成敗。

粘老師與我之所以「親而不暱、疏而不離」,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於,觀察、探討社會現象,我們在乎的是「事實真相」,且從中解析「因果關係」,進而釐清「結構問題」,並試圖挖掘歷史脈絡,探討深層的解決,因而注重教育的改革,也導致他晚年之致力於社區大學的教化工程;在個性上,我們最重視實事求是、沒有階級的公平、公正原則。我們最討厭沽名釣譽、費盡心機收割利益的假弱勢運動者,偏偏這樣的環保蚊子、弱勢蟑螂,族譜繁多。

1990年代末葉,目睹太多運動的結果,招來一大票禿鷹、鬃狗、腐食者(特別是無恥的學界),真正的付出者無人聞問,只當個永遠的邊緣人,因此,我興起了要撰寫《台灣環保人物誌》的念頭,再由人物誌帶出《台灣環境運動史》。而我該懺悔的是,我力有未逮、不自量力,長年滯留於無用的念頭而已。我還幻想,我要規劃個「大獎」,用以呈獻給台灣草根的義人,因為台灣的俠義、行義者,不可能會自己宣說自己做了什麼偉大的事,不要臉地向什麼單位去申請、競爭什麼碗糕獎(我自己抗拒2001年去申請總統文化獎,2003年才由學生、助理幫我填寫資料遞出);因為歷來社會的許多獎項,帶有「上對下」的「頒予」、「給予」關係或色彩。而要求台灣無功用行(無所求行)的素人、義人吹捧自己,且向霸權、財團等「申請、乞求賞賜」,是種褻瀆、不敬或侮辱啊!有心、有力者應該主動查訪,發掘真正的付出、獻身者,向其獻上感恩,分享其智慧、慈悲、奉獻的經驗與愛心。奈何我始終是個無力者,一生未曾沾染權力,我實在想不出有何方法,或向人請求。

去年底我夜訪粘老師時,他說:「你自己不也很拮据?」在蒼白、昏黃的夜幕背景下,粘老師孤孑的身影,教我瞬間有種不祥感,我告訴自己,無論如何,今年一定要進行《感恩素直人獎》,呈獻給粘老師。這不只是要向粘老師表達感恩,更是要彰顯從來台灣的氣節、精神與人格!

嗚呼!老天要懲罰我,粘老師要教我悔恨?!長久以來,蘇振輝董事長也一再告誡我:「對的事、能做的事趕快去做!」我終於體會了何謂「立槁而死」!罪過啊!

如今粘老師靠藉呼吸器、維持心跳,健保規定說只能供應多少天,接下來得氣切或自費。我可以體會家屬的兩難,我也沒有權力依其遺志處置,在此,我只能懇求十方神靈完遂粘老師素志;拜請認識、不認識的朋友們,為粘老師祈福、回向、祝禱,但願粘老師的大愛,流佈世間與出世間!更願他能健康起來,繼續為台灣發奮!

嗚呼!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乾?非也!生死不只是千風之歌啊!
(2013‧5‧17)

(附圖):

 
  


粘老師的綠色主張工作室,民生路58號(2012‧12‧7;鹿港)。


   
粘老師在其電腦書桌前(2012‧12‧7;鹿港)。
   
粘老師與蔡智豪老師合影(2012‧12‧7;鹿港)。

 2013年4月15日中台灣廢核行動聯盟會議後合影,右立第四位,戴帽者即粘錫麟老師。

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茄苳三部曲〉一:茄苳(Bischofia javanica Blume)總說 1


陳玉峯
   [釋名]
被植物分類學界歸屬於大戟科(Euphobiaceae)喬木的茄苳,乃1825 年Blume所命名(學名)。種小名javanica 即說明首度採鑑地為印尼的爪哇,而屬名則係Blume 為紀念G.W. Bischoff 教授,取其姓氏拉丁化而來,乃單種屬(這屬植物僅此一種)。
學術上除了拉丁文的唯一正確(符合國際命名法規)學名之外,各國、各地的在地稱呼,習慣上一概叫做「俗名」。
由於茄苳廣佈於印度、印尼諸島、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群島,北延蘭嶼、綠島,台灣本島的海邊、平地、低海拔山區,南至熱帶澳洲、太平洋諸島。中國則見於長江流域以南。
台灣原住民例如恆春地區的俗名叫「ツオゴ」(金平亮三,1936;331 頁);泰雅族(溪頭)稱為「Abahuuehen」、排灣族叫「Tuou」(山田金治(許君玫譯),1957);日本人統治台灣時,以茄苳的木材紅褐色,因而日本俗名叫做「アカギ(Akagi)」。後來,有些台灣人也跟著說茄苳的「別名」叫「赤木」;在台華人或台灣人自古以來皆叫「茄苳」,這是台灣的「正俗名」。
而「重陽木」這俗名是出自中國南京地區;而廣東、廣西的俗名叫「秋楓」,因為兩廣地區的茄苳入秋會變色,英文的俗名也就是跟著兩廣俗名而叫「Autumn Maple Tree」(英文另一俗名為Red cedar),事實上,它跟Maple 是毫無關係的。
在兩廣地區茄苳的花期是3~4 月,被視為泌蜜產粉量多的蜜源物種之一。中國的俗名另有「楸楓」、「大果重陽木」、「紅桐」、「水紅木」等等(林盛秋編,1985;277、278 頁;林渭訪、薛承健,1950;121、122 頁)。
謝阿才(1963)的「諸羅縣誌錄植物名考(六)」記載的俗名更多:中國的《植物名實圖考》(南京),以及《中國樹木分類學》採用「重陽木」一名;山東叫「赤木」;四川叫「胡楊」;四川成都謂「紅桐」;廣東叫「秋楓」;亨利氏〈中國植物名錄〉及《植物名彙》採用「烏楊」;福建慣用「茄苳」;甘為霖編的《廈門音新字典》使用「甘棠樹」(註:顯然是由台語「茄苳樹」轉音而來);台灣全島及日本人的《台灣植物目錄》則使用「茄苳」,但台灣清代的《諸羅縣誌》及《台灣府誌》書為「加冬(樹)」。
查《諸羅縣誌》等清代的方誌的確使用「加冬」,但到了日治時代連橫的《台灣通史》已變成「茄苳」:「樹大,木色黑,極堅緻,製器難杇,葉可為藥」,而日治時代皆書為加上草字頭者,據此推測,「加冬」是清代華人的書寫,日治後變成「茄苳」。
奇怪的是,茄苳與在台華人開拓史息息相關,但在方誌上却幾乎無資料,《重修台灣府志》只記載:加冬(樹似冬青),其他方誌相若。筆者認為最主要的緣由,殆因統治與被統治、顯性與隱性、官方與俗民文化的不同之所致。
而「茄」字,如果用在蔬果類或草本植物,讀音為「ㄑㄧㄝˊ」,例如番茄、茄子、茄科植物;如果用在樹木類,則讀為「加」或「jia」,例如茄苳、五茄科。
[台灣茄苳的採鑑]
雖然原住民、早期在台華人早與茄苳結了不解之緣,如上述,台灣歷來却罕見深入地談或論述茄苳,而且,由於低海拔或平地的原始森林又是最早被消滅者,茄苳的身世或故事益發不可追溯,但植物學上,茄苳却是最早被採鑑的物種之一。
台灣的茄苳標本採集,屬於最早期歐美人士的探險階段。研究史上第一份正式標本的採集,可能是1854 年4 月20 日,蘇格蘭人Robert Fortune 於淡水所為。
而如英國皇家植物園(Kew)標本館、大英自然史博物館、美國國家標本館等,收藏有來自淡水、高雄等,各地的早期採集品(Li Hui-Lin,1971)。
歷史上台灣第一份具學名的「台灣植物名錄」,即1863 年,羅伯特‧斯文豪(Robert Swinhoe)所發表,其中,當然包括茄苳。
[一般形態]
台灣樹木學泰斗的金平亮三(1936;331、332 頁)記載:
茄苳乃半落葉性(deciduous)大喬木,直徑可達1 公尺以上。樹皮常以薄鱗片狀脫落。三出複葉互生,小葉卵形,長約6~20 公分,鈍鋸齒緣。雌雄異花異株。花無瓣,腋生且從葉痕上方抽出。圓錐花序,花色黃綠。雄花萼5 瓣,雄蕊5枚,花絲短,周圍有不完全雌蕊著生(註:凖此,可能雄花原本為兩性花,後來雌蕊退化、萎縮,形成雄花);雌花的萼片早落,子房3 或4 室,花柱分歧狀。漿果球形,直徑可大到約1 公分,種子3 或4 個。產於全台平地、山麓,普遍。木材紅褐色,中等硬度,木理粗糙,乾燥時略反捲,使用前浸水,濕潤地區的木材保存期較長,台灣人輒取為建築用材,有時作為紫檀木的替代品。其他用途如水車、桶、臼、槌、樂器等。
謝阿才(1963)則敘述如下:
落葉性大喬木,高可達二、三丈,幹直而具有灰白色樹皮;樹冠球形,樹皮薄而常剝落,幹徑五、六尺,分枝甚多。葉互生,三出掌狀複葉,小葉有柄,橢圓形或卵圓形,長二寸至六寸半,寬一寸半至二寸半,邊緣波狀,革質而滑澤。春日,葉腋開小花,綠色,不具花瓣,排列為圓錐花叢;雌雄異株,雄花具萼片五枚及雄蕊五本,雄蕊潛藏於萼片之內;雌花有五萼片及退化的雄蕊;萼片早落;子房突出,三至四室,每室內有二胚珠;花柱線狀,全緣。果實漿果狀,球形,豌豆大,赤褐色,熟則藍黑色;種子黑褐色而有光澤,披有皮紙質之種皮。
其敘述地理分佈有謂「閩粵兩省為多」;用途則說:「木材供建築之用,或製傢具、樂器,或為橋樑枕木;果實漬鹽可食;根,煎服之,用以治遺精(筆者註:難怪茄苳雞列為補品);嫩葉絞汁生服或煎服,有治肺炎之功效。
上述兩版本殆為台灣茄苳一般敘述的日人、台人的典型,至於近數十年來龐多描述的記載,多為東抄、西抄,通常沒有真正觀察、記錄的文抄公版本,略之。
然而,這些敘述但只傳統簡約的描述,欠缺詳實的全方位觀察,而茄苳值得深究。
[與生態或演化相關的形態]
茄苳曾被歸屬於具板根的植物,例如蘇鴻傑(1977),其可能受到劉棠瑞(1956)的影響,然而,依筆者全台調查經驗,不同意茄苳有何顯著的板根現象。允稱最特殊者,在台灣最接近熱帶雨林氣候的蘭嶼島上,茄苳竟然出現「支持根(stilt roots)」現象,也就是由樹幹高處長出木質、堅硬的不定根,下伸至地中,支持樹幹的現象(劉棠瑞、林則桐,1978)。
有些茄苳樹幹上見有許多「腫瘤」或樹瘤,有人認為並非病害(例如吳功顯,1990;67 頁),但筆者觀察許多茄苳大樹後歸納,樹瘤並非正常現象,至少應有外來物理性傷害之所致,但真正原因尚未明瞭。
關於樹冠、樹形或樹高方面,有人將茄苳列為「樹形優美」的觀賞植物,而敘述其樹冠為「圓葉形」(蔡振聰,1984;59 頁;註:不知有無筆誤?);有人認為「樹冠球形,自然而優美,為最佳綠蔭樹種」(路統信、鄭瓚慶,1983,301頁),殆應是忽略其與環境因子相互作用的關係,事實上樹形等,得視其生長環境及其本身的遺傳因子而定。依據筆者長年調查、觀察的歸納,以下兩點為重點:
1. 茄苳在東南亞、南亞,或赤道熱帶雨林的原族群,多為高聳直立型大喬木,例如筆者在印尼蘇門答臘赤道附近的「熱泉森林公園(Hot Spring Rimbo Panti)」,確定台灣茄苳、白榕的社會(或榕屬植物),乃茄苳熱帶雨林的最北分佈。蘇門答臘的茄苳樹高多達40 公尺以上,且其側枝幹並不平展,截然不同於台灣的族群,而類似龍腦香科高直林木的造形。而台灣的茄苳多在15 公尺以下,且樹冠因側枝幹的平展而平鋪,冠幅半徑甚至超過樹高(陳玉峯,2010;93、94 及254 頁,圖見於252 頁)。
筆者推測,台灣的茄苳乃最後一次冰河期結束之後,才由東南亞跨海來到台灣,或說8 千年前以降,藉由鳥類、其他動物或海漂進入台灣者。進入台灣的族群,可能因為季風、颱風效應,導致矮化過半的現象,且現今或近世以降的台灣茄苳族群以矮濶樹形為大宗,只有少數植株尚存祖先高挺、直立的樹形,例如金平亮三(1936)的《台灣樹木誌》332 與333 頁之間的舊照片所示。
2. 台灣環境因子天擇之下,適應於溪谷潤濕地的茄苳族群,發展出平展樹型,恰與大葉楠高聳型之爭取陽光的策略,形成兩大極端。而茄苳的平展型已然成為遺傳特性。一般而言,森林中的喬木,如果生長在旁無遮攔或妨礙的開濶地,其樹形常呈橢圓或近球體,但茄苳仍以平舖延展為主趨勢。
因此,有人在設計行道樹植栽距離時,茄苳與樟樹並列為台灣最寬的10-12 公尺級,例如劉棠瑞、應紹舜(1971)。
筆者認為此一平展策略,乃茄苳適應台灣風土而能成功的主因之一。
關於葉的長期演化方面,三出複葉的茄苳,其小苗初長出的葉片皆為單葉,依「返祖現象」的假說,或可推測茄苳的老祖宗乃單葉,而三出複葉是後來才演化出者。
關於花的演化方面,茄苳的雄花周圍具有已退化的不完全雌蕊,雌花則反之,符合植物演化學上認定的:由兩性花演化為單性花。而茄苳尚保留此一演化過程的過渡時期的特徵,因而算得上是演化上的活證據。其實,台灣此類植物不少,例如台灣朴樹(郭城孟,1990)亦然。
[物候]
李順合(1948)登錄的「主要林木生長現象調查表」,關於茄苳,11 月變紅葉;12 月落葉並吐新葉芽;2 月為花期;10月果熟。
章樂民(1950)記載台北市林試所的植物園樹木生活週期,茄苳係在1~4 月萌芽(幼葉初展至新葉形成期);2~4 月為開花期(由花蕾形成至花謝止);結果期10~12 月(由幼果期至成熟期);落葉期11 月至隔年1 月。
廖日京(1959)觀察、登錄(1956 年3 月至1957 年6 月)台北樹木生活週期敘述,茄苳於1 月上旬至2 月中旬為花蕾期;2 月下旬至3 月中旬開花;4 月至12月或隔年1 月見有果實;果熟期由11 月、12 月,延至隔年2 月;落葉及新葉芽開展皆在1 月份。
黃松根、呂枝爐(1963)針對高雄縣茂林鄉林試分所六龜的扇平工作站,海拔約750 公尺的林地,記錄歷年主要樹種的花、果期,茄苳的花蕾期為4 月中旬,4 月下旬盛花,5 月上旬花落;5 月下旬成果,10 月下旬果熟。
徐渙榮(1965)記載台東縣太麻里鄉與金峯鄉海拔約100-500 公尺區域樹種花果期,茄苳於4 月下旬為花蕾期,5 月中旬盛開期,7 月中旬落花期;8 月上旬成果,10 月下旬果熟期。然而,其敘述該地區「每年遭受颱風之災害,一至三次不等……往往能見其開花而不能見其結果,或見其結果而不能見到其成熟期,必須歷時二或三年始能完全見到……」
邱慶全、吳清吉(1966)登錄雲林縣北港防風林工作站標本園防風樹種花果期,茄苳於4 月下旬花蕾期,5 月中旬盛花,7月中旬落花期;8 月中旬成果期,10 月下旬果熟。然而,筆者對此數據之完全同於台東太麻里等,深感「困惑」!
蔡達全(1967)記載嘉義縣中埔鄉中埔分所沄水林區,海拔約180-200 公尺林木花果期,茄苳於4 月中旬見花蕾,4 月下旬盛開,5 月上旬落花;5 月中旬成果,10 月中旬果熟。
張榮財(編)(1967)依據何豐吉在南台記錄,轉錄茄苳於1 月下旬至3 月底為新葉萌長期;開花期為11 月下旬至隔年2 月底;果熟期為10 月;落葉期11~12 月。對此數據亦令人「困惑」。
劉儒淵(1977)撰「植物物候的觀測」一文,輯附「台大校園樹木的生活週期」,關於茄苳的數據,完全採用廖日京(1959)者;蘇鴻傑(1977)則登錄墾丁地區的花期為4、5 月。
林文鎮(1981)之輯錄綠化樹種資料中,茄苳的花期採台北之2~3 月,而1~2 月新葉長出、舊葉掉落。
楊武俊(1984)取林試所中埔分所的茄苳,詳實測量種子數據,其登錄的花期為4 月,果熟採種期為9-10 月。
徐國士(1985)記載墾丁地區茄苳的盛花期約在2、3 月;結果期8-11 月,但早期花在12 月、1 月可見。
吳功顯(1990;67 頁)輯錄者,謂茄苳為「常綠大喬木。1-2 月落葉。花期2-3 月。果期3-12 月。」
葉慶龍、洪寶林(1993)解說屏東林區雙流遊樂區的常見植物,敘述茄苳為「半落葉喬木」,花期2-4 月;果期3-12月。
以上舉例,或為氣候尚未明顯大變遷之前的茄苳物候,各地呈現歧異現象,而不同觀察者之詳實性、取樣多寡、精準度等,以及環境因子、立地實況或不同年份的天氣大異,難以從上而歸納出中肯結論,僅附為參考。1990 年代以降,以氣候變遷,全台物種物候必須重作系統且標準化的觀察記錄與探討。
而茄苳的落葉問題,乃因它通常在冬末春初大量落葉,且緊接著或重疊發新葉芽,以致於雖然年度葉片全面更新,但更新的落葉期很短暫,故而從金平亮三(1936)以降,概以「半落葉性」來形容茄苳。相較之下,樟樹先長出新葉,然後全面掉落去年的舊葉,新舊葉之間略為重疊,而在人們不知不覺之間,落盡去年鉛華。而茄苳只是略比樟樹呈現落葉、新葉間的小間隙罷了。
落葉的奧妙是生態適應上很有趣的議題。所謂常綠樹(evergreen)當然也落葉,只是新舊葉不斷更替而已。一片葉子的壽命在西方的針葉或裸子植物常約9-10 年,筆者觀察台灣冷杉則約5 年;常綠濶葉樹的葉片有人宣稱可以保持3~4 年,但台灣尚未見有明確的數據。而有些落葉樹的葉片壽命約8 個月至1 年。
熱帶榕屬植物葉片的壽命很短暫,常有一年落葉2~4 次的現象;台灣的破布子一年也落二次葉。有人認為落葉與水分多寡有關(廖日京、何豐吉,1970);也有人認為茄苳每年落盡年度舊葉,藉以擺脫昆蟲幼蟲等,對自身有幫助(郭城孟,1990),不過,這些只是人們片面目的論或嘗試合理化的一種解釋罷了。茄苳的落葉議題,值得從生態角度詳加研究。
[種苗資訊]
遠在氣候尚未顯著變遷的1950 年代,胡茂棠(1957)在台中台灣省立農學院(今之中興大學)做林木種子發芽成苗及其生長的觀察記錄,包括茄苳。依其記載:(筆者略加改寫)
1. 茄苳的果實 11 月成熟,漿果扁球形,徑約1.2 公分,成熟時黃褐色,乾燥之果皮皺縮呈紙狀。種子3-5 粒,橢圓形,長約0.7 公分、寬約0.4 公分,外具淺黃色種衣,中間裂開,種殼則為棕紅色,內種皮膜質,具棕紅色斑點。
2. 種子處理:將漿果浸水中,洗除果肉,析出潔淨種子,點播於土中,覆土約0.3 公分厚,每日灑水、潤濕土壤。(每6公分寬,點播5 粒種子,發芽後拔除至乘留一株觀察之)
3. 發芽:1955 年11 月18 日播下種子,12 月12 日發芽。幼根白色,幼莖黃色,種殼常隨發芽而被帶出土外,子葉脹破種皮而出,色綠而略具光澤,側根發生頗早,頂芽之發生及生長均甚緩。
4. 生長:莖的高生長極緩慢,96 天之久莖高仍然低於5 公分,而頂端葉片密集簇生。主根發達,為莖高之3 倍餘,側根發展良好,若主根較短,則側根更茂密。
5. 幼苗形態:葉互生,卵形,先端銳尖,大者長 2.8 公分、寬1.8 公分,葉緣具均勻鋸齒。羽狀網狀脈,向下陷落,故葉面不平滑。托葉一對,長針狀。子葉橢圓形,留存期長,頗厚;莖,青黃色,橫斷面近於方形,皮層較厚,富水分,較一般者柔軟;根,主根細長(深根系),粗細不均勻,發展迅速。側根中度發展,根系圓錐狀發展,全根白色。
6. 由果實到苗木(1955 年11 月18 日播種,至1956 年3 月23 日子葉脫落的過程)繪圖及註明。
A.果實;B.種子(1955.11.18 播);C.發芽開始(12.12);D.子葉抽出種殼(12.18);E.子葉平伸,側根發生(12.22);F.葉芽出現(1956.1.8);G.真葉及次側根發生(1.21);H.小苗木(2.16);I.苗木漸木質化(3.9);J.苗木木質化(3.19);K.子葉脫落(3.23)。
胡氏的記載令筆者推測,茄苳乃具備熱帶雨林苗木的特徵,也就是森林下的苗木生長甚緩慢,然而,一旦林冠破空(老木崩垮、陽光照入)時,則苗木急劇生長,競爭生態區位,搶得竄生喬木的時機。(註:胡氏的苗床係在半遮陰的環境下,所做的觀察)

楊武俊(1984)發表「台灣經濟樹種開花結實及種子發芽形態之研究」,關於茄苳,來自嘉義中埔的樣本顯示:供試種子含水量12.13%;1 公升種子重502.5公克;1 公升種子有35,391 粒;1 公斤種子有70,434 粒;1 千粒種子重量是15.05公克。而茄苳種子發芽後的形態如下圖:


重陽木(引自楊武俊,1984)
Bischofia javanica Blume A.

相關連結:〈茄苳三部曲〉一:茄苳(Bischofia javanica Blume) 總說 1 2 3


〈茄苳三部曲〉一:茄苳(Bischofia javanica Blume)總說 2


陳玉峯
 [植群生態]
   台灣歷史上第一份植被帶或生態帶的報告,乃本多靜六1899 年所發表,他是在1896 年底,跟隨竹山撫墾署長齊藤音作登玉山(東峯),縱觀近4 千公尺的玉山以迄海隅的全盤性敘述。由於本多氏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他也去過印尼的爪哇;他在19 世紀末葉來到當時植物學堪稱黑暗時代的台灣,却能獨具慧眼地比較爪哇的熱帶雨林與台灣,他說:「……台灣的熱帶(雨)林分佈於南部約600 公尺以下,北部約300 公尺以下,即海拔平均約450 公尺以下地區。由於多淪為墾地,天然林相只以榕樹類(Ficus spp.)及林投為顯著,夥同茄苳及熱帶果樹盛行……各種蔓莖植物纏綿於這些喬木上,其蔓莖不論大小,從數十米的高處向地下垂,宛似在海岸邊曝曬魚網的光景。或有纏盡一幹而轉架他樹,蜿蜒曲折,橫跨空中長連數千坪。或有低蟠地上,宛如修蛇潛伏草間之狀,千姿萬態,實非禿筆所能盡述。加之,無數的著生植物,生長在所有的樹皮、樹梢,尤其在枝椏或起瘤的部位,及其與蔓藤交叉處,寄附星狀斗笠大的半齒類(註:台灣山蘇花、崖薑蕨等等)。至於小型寄附植物,實為不計其數。若連下垂幹枝、葉梢的蔓莖都要仔細觀察,則幾十百種地衣、藻菌等低等植物寄生,星纏筆列,密佈於樹體,交織成為空中的大植物園,遠、近、左、右無遑視顧,豈非奇觀,此即台灣熱帶(雨)林的真相……」(本多靜六,1899;轉引自陳玉峯,1997;24-29 頁)。
從本多氏117 年前的觀察與敘述,筆者推測台灣的熱帶雨林茄苳林型的樹下,必有山棕、姑婆芋、台灣芭蕉等等,蔓藤殆如黃藤、水藤、豆科等物種。本多靜六相當於直接定位台灣低地,擁有東南亞的茄苳及榕類的熱帶雨林,依今看來,其在一個世紀之前,實在是了不起的洞見,因為全台低地最早受到開發、破壞,而本多氏至少是捷足先登。可惜,台灣後來植物學的發展改採不同學派,本多氏但只留下驚鴻一瞥的世紀之作。
陳玉峯(1995)以及系列台灣植被誌的探討(陳玉峯,1997;1998;2001;2004;2005;2006;2007),大致回溯百餘年主要的植被研究,可以瞭解隨著時代進展,對台灣有無熱帶雨林的議題,不但沒有進一步的見解,反而更加模糊,其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開發日劇,西部低地平原之原始植群蕩然不存,「熱帶雨林」無物可談,只能在氣候等因素,加上次生植被作紙上談兵之所致。
終之日治時代,例如金平亮三(1936)、正宗嚴敬(1936)的《植物地理學》一書、山本由松(1940)的「台灣植物概論」,乃至如佐佐木舜一的系列植被敘述,或多或少肯定茄苳是台灣的熱帶(雨)林喬木,畢竟因為欠缺實體原始林型的發現,並未比老前輩本多靜六有更深入的見解。
國府治台以後,真正開始探討熱帶雨林者是章樂民(1965;1966),他認為如果氣候與土壤因子均適宜熱帶雨林分佈,則台灣東北部應分佈於海拔200 公尺以下,東南部應在500 公尺以下,中西部應在350 公尺以下為適當。而高屏及台東東南部恰好處在熱帶雨林限制線上。然而,或因榕屬植物尚稱顯著,茄苳被置於附屬,以致後來柳榗(1968;1970)等,列出的「熱帶雨林羣系」,涵括了一個小單位「白榕、茄苳過渡羣叢」,而始終無法將茄苳提升為單獨一個社會單位。
直到1970 年代末葉,藉由碩士班研究生等,前往恆春半島、台灣東南部低地的樣區調查等,茄苳為領導優勢的報告才告出現。
恆春半島南仁山區,在溪谷底部或背風山坡下側接近溪流之處,風力微弱、坡度平緩,土壤極為濕潤,存有「茄苳-榕樹類聯合羣叢(優勢社會)」(劉棠瑞、劉儒淵,1977;本文乃第二作者的碩士論文)。第一層樹高約12~15 公尺,以茄苳、大葉雀榕、榕樹、幹花榕、落葉榕等為主成分,冬季常有落葉現象。次要樹種如山黃麻、香楠、大葉楠等;灌木、小喬木如樹蕨、牛奶榕、水冬瓜、水金京等。
劉棠瑞、林則桐(1978;本文乃林則桐的碩士論文)調查蘭嶼植群後,夥同氣候分析,其認為蘭嶼應歸屬「熱帶雨林氣候型」(平地),更且,蘭嶼的年平均相對濕度高達90%,是台灣之最,但可能因風力強大,抑制了熱帶雨林在喬木高度及森林層次結構的發展。而茄苳在蘭嶼的谷地或山腹,近溪谷的石礫地(土壤稀薄)上,形成「茄苳-蘭嶼木薑子簡叢(優勢社會)」。該社會其他喬木如樹杞、榕樹、江某、銹葉野牡丹、九丁榕等;第二層或小喬木如蘭嶼筆筒樹、山檳榔、羅庚梅、對葉榕、華八仙等。由於蘭嶼雅美人長期擇取森林中大樹,砍伐用以造木船及建屋,或作燃料,但却不喜歡茄苳及白榕等,以致於蘭嶼森林內尚存許多茄苳及白榕的大喬木。其等似乎視茄苳為不耐蔭的先驅樹種。而楊勝任、張慶恩、林志忠(1990)似乎證實雅美人未曾利用茄苳。
台東海岸山脈(北起花蓮,南迄台東,全長約140 公里)海拔約400~100 公尺之間,少數低地河谷兩側、溪谷平坦地,立地基質殆為石塊堆淤者,以開墾不易,尚保存局部「茄苳-大葉楠-九芎優勢社會」(修改自劉棠瑞、蘇鴻傑、潘富俊,1978)。該社會的層次結構勉強可分4 層。第一喬木層即以茄苳、大葉楠、九芎最優勢;第二層樹種有樹杞、江某、烏心石、黃杞、無患子、幹花榕、九丁榕、山漆、山豬肉、細葉饅頭果、山黃麻、白匏子等;第三層為水冬瓜、山棕等;草本層如濶葉樓梯草、生根卷柏、秋海棠等,伴生如姑婆芋、橢圓線蕨、觀音座蓮、台灣芭蕉等。
然而,劉棠瑞等人(1978)或蘇鴻傑(1977)之於恆春半島佳樂水海岸背後的山地,敘述「茄苳-紅柴-榕樹類群叢」等,依據筆者經驗(陳玉峯,1983;陳玉峯、黃增泉,1986,等等),認為其樣區未曾考慮環境或立地的相對均質性,而將立地及社會不同的單位混在一起,因而產生優勢物種混置的結果。
台灣本島陸域的最南端鵝鑾鼻公園內,隆起鉅大或不等高度的珊瑚礁岩塊之間,平坦地上或具石質土地域,存有「毛柿-大葉山欖優勢社會」(陳玉峯,1984),它的喬木層伴生種即有茄苳樹,其敘述(52 頁):茄苳乃台灣「低海拔至海濱溪谷優勢樹種之一,可作為溪谷型指標植物。其長期演化的結果,主枝條平展,是為溪谷中獲取較多量陽光的方式之一。亦為高位珊瑚礁演替成林之代表物種,墾丁公園(內陸)允為最佳例證。鵝鑾鼻公園內僅為少量,似暗示仍處於演替的前期(森林)。每年春季,初生葉黃綠色,遠觀易別於其他樹種……」
楊遠波、呂勝由、林則桐(1990)調查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石灰岩地區的植被,列有「重陽木(茄苳)-糙葉榕-大葉楠社會」,存在於低海拔河谷或較蔭蔽處,例如滙源、神秘谷、布洛灣、葫蘆谷等地,海拔100-400 公尺間,地表常為崩積地,含石率50-95%。
此一社會以茄苳的優勢為最高,糙葉楠次之,但株數以大葉楠為最多。而草本層或灌木層以下,最具代表性的植物為山棕、姑婆芋、卷柏類、風藤、小毛蕨、長葉腎蕨、台灣沿階草、山蘇花、毬蘭、拎樹藤、玉葉金花、觀音座蓮等等。
黃增泉、謝長富、謝宗欣(1991)調查宜蘭南澳鄉「觀音海岸自然保護區」(註:蘇花公路南澳與和平之間),列有「大葉楠、茄苳植物社會」,乃溪谷、河床等水分充足處),但其將之視為「亞熱帶雨林」。
其喬木層高約10-15 公尺,主要組成有茄苳、大葉楠、榕屬物種、青剛櫟等,伴生種如俄氏柿、山菜豆、大香葉樹、無患子、山黃麻、水金京、烏心石、五掌楠等;灌木層及其以下,如長梗紫麻、三葉山香圓、桶鉤藤、山龍眼、梨仔、姑婆芋、濶葉樓梯草、粗毛鱗蓋蕨、觀音座蓮、細葉複葉耳蕨、廣葉鋸齒雙蓋蕨、伏石蕨、山棕、山蘇花、同蕊草、黃藤、菊花木、伊立基藤、老荊藤、翼核木等。
而陳玉峯(1995;263-265 頁)直接賦予「茄苳優勢社會」,代表性樣區即台東縣南橫公路旁,新呂武溪畔,海拔約425公尺,坡向北偏東10°。
第一層高6-12 公尺,總覆蓋度約90%,在10×40 平方公尺中,以5 株茄苳佔絕對優勢,另有2 株澀葉榕及伴生種如白雞油、山菜豆、無患子、血桐、台灣欒樹、九芎、血藤、菊花木、樟葉楓等;第二層高3-6 公尺,覆蓋度約30%,組成有青剛櫟、台灣朴樹、台東白匏子等;第三層高1-3 公尺,覆蓋度約75%,以山棕最為優勢,伴生有台灣山桂花、糙葉榕、酸藤、台灣梣、台灣朴樹、山枇杷、台灣欒樹、小葉桑、長梗紫麻、江某、大葉楠、軟毛柿、山肉桂、月橘、台灣赤楠、杜英、錫蘭饅頭果等;草本層1 公尺以下,覆蓋度約50%,數量較多者如生根卷柏、小毛蕨、密毛小毛蕨、粗齒革葉紫萁、姑婆芋等,餘如藤花椒、山棕、東陵草、菝契、水冬瓜、鬼桫欏、翼核木、山柚、江某、台灣鱗球花、報歲蘭、稀毛蕨、屏東擬肋毛蕨、長葉腎蕨、樹杞、山月桃、菊花木、大葉楠、刺杜蜜、三脚鼈、山橘子、東方狗脊蕨、茄苳、冰粉蓮、大頭艾納香、細葉複葉耳蕨等。
其社會剖面如下圖:
 

茄苳優勢社會剖面 1:江某;2.7:澀葉榕;3.4.8:茄苳;5:山棕;6:山菜豆。
此外,筆者在甲仙天乙山(高雄興隆淨寺所屬道場;陳玉峯,1998b;2006)抽水大井旁,以及台21 線公路旁,所調查的大茄苳等等,均是水源、湧泉或地下水之所在。夥同文獻描述,筆者下達茄苳乃恒定水濕立地的指標物種,且當茄苳樹齡、胸徑愈大、族群數量愈多或形成純林,約代表該立地水脈、水量愈豐沛,但樹體地上部並不泡水(只在洪水等間歇時段淹水)。如此的「地下水庫」區,殆
即茄苳純林之所在,其常見於溪谷相對高、中位階地,或溪流洪峯淹沒地,因而地表土沙常為地面涇流所沖失,而呈石礫、板片岩塊橫陳的現象。
由於茄苳根系嗜宿水,而且是活水的特性,台灣低海拔地域許多地名有「坑」字者,往往在原始時代或即茄苳純林區。台語「坑」,音「Khen」,指較大溪流的短谷,或多或少或季節性流水穿越,或屬間歇性河道,多見於洪積臺地下之下切短谷,筆者認為即二、三百年前全台原始熱帶雨林「茄苳優勢社會」之所在。
而最常與茄苳共組森林社會的優勢種,可大分為兩類,一為大葉楠,另一為榕屬喬木。前者代表溪谷下坡段具壤土型的森林「大葉楠」優勢社會,之下延溪谷與茄苳優勢社會交會;後者屬於岩生環境、岩生植被類型(陳玉峯,2006;516、517、546 頁)之潮濕地而與茄苳優勢社會交會者。筆者認為茄苳的最重大生態特徵是恆濕或水源立地,且當此特徵立地均勻且夠大,才足以形成茄苳純林,這是茄苳來到台灣之後,約8 千年的演化所造成。榕屬樹種是東南亞、南亞熱帶雨林的常見物種,大葉楠或該歸類於台灣亞熱帶雨林優勢社會之一,因此,「茄苳-榕屬優勢社會」、「茄苳/榕屬優勢社會」,以及「茄苳優勢社會」,正是筆者心目中,台灣在原始時代典型的熱帶雨林。
[茄苳與台灣地名]
欲探討台灣原生茄苳林或其曾繁茂處,殆可由舊地名或老樹搜索。而台灣地名直接叫做「茄苳脚」者(洪敏麟,1979;1980),例如:台北縣汐止鎮橋東里及茄苳里;南投鎮茄和里、茄興里;雲林縣大埤鄉之嘉興、豐田村;雲林縣太保鄉春珠村;雲林斗六鎮嘉東里;台南縣新營鎮嘉豐里;高雄縣杉林鄉木梓村,等等。
地名「茄苳」者,例如:雲林縣西螺鎮振興里、大園里;高雄縣梓官鄉茄典村;屏東縣佳冬鄉佳冬村、六根村等。
地名「上茄苳」者,例如台南後壁之侯伯、嘉民、嘉田及嘉苳。
地名「下茄苳」者,例如台南後壁及嘉苳。
地名「茄苳坑」者,桃園縣觀音鄉保庄村。
地名「茄苳湖」者,新竹縣香山鄉大湖村、茄冬村。
地名「茄苳溪」者,桃園縣八德鄉茄冬村、白鷺村。
地名「茄苳林」者,彰化縣大村鄉茄冬林。
而今之彰化縣花壇、金墩、中庄、劉厝地區,在日治前期暨之前,原地名「茄苳脚」,地當彰化隆起平原上,八堡圳東畔八卦台地北段西麓,海拔約17 公尺上下,1745 年前後(乾隆初)墾成。由於過去往日燕霧上、下堡茄苳樹繁茂,故上述區域地名起源於「茄苳樹下之村莊」。
後來,1920 年,文官總督田健治郎任期內,治台方針改採同化政策,將民政與警察區分,制訂地方自治制度,行政區重劃,大改地名,於是台灣進入「五州二廳」時期。此改名時期,將「茄苳脚」之台語音「Katan」,與日語「花壇Kadan」近似,因而改名為「花壇」。
有趣的是,同時期的屏東縣同地名的「茄苳脚」,乃因清代及日治前期,漢人以該地蕃社係位於茄苳樹下,故稱之為「茄苳脚」,更早之前,原為平埔族馬卡道毆的「茄藤社」故址。1920 年改名,日人執事以「Katan」音近日語「Katon,即佳冬」,從而改名為「佳冬」。即今之佳冬鄉之佳冬村、六根村。
如此繁多地名,固然明確指示往昔台灣茄苳的普遍與繁盛,台灣151 條溪流下游、平地溪畔,推測遠比殘存地名更為龐多的局部區域,必定是茄苳熱帶雨林的原鄉,此等地景或生態系乃是「福爾摩莎」4 百年前最為原汁原味的樣相,可嘆的是,今已近完全殞滅!此乃台灣原鄉業已消失的地基主、土地公!筆者強烈推薦,至少復育局部茄苳原始森林,庶幾無愧於這片地土。
由上述地名之用字可知,一種茄苳而諧音、轉音、誤用為許多異字名。
[茄苳與動物]
金平亮三(1936)將台灣的茄苳歸屬於「台灣、馬來及熱帶亞洲的共通樹種」,依其見解,筆者改寫成「最近一次冰河期結束之後,由東南亞遷移至台灣的樹種」。而其地理分佈,泛見於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熱帶澳洲及太平洋諸島。
由分佈檢視,筆者認為海漂果實的傳播,或鳥類等動物的攜帶,應為茄苳來台演化的機制。
多種鳥類啄食茄苳的果實,例如白頭翁、珠頸斑鳩、麻雀、五色鳥等,因而也被列歸所謂的「誘鳥植物」之一(吳佐川、周芳華、謝春萬,1997;林文鎮,1985;等等)。
廖日京、田中進(1988)則確定台灣獼猴吃食茄苳的樹葉及果實。

 

而茄苳雖有大量的花粉,但在台灣只被列為次要的產粉植物(pollen-yielding plants),而非產蜜植物(nectar-yielding plants),並非主要的蜜源植物(鄭元春、蔡振聰、安奎,1986)。

相關連結:〈茄苳三部曲〉一:茄苳(Bischofia javanica Blume)總說 1 2 3

〈茄苳三部曲〉一:茄苳(Bischofia javanica Blume)總說 3



[茄苳與食用、藥用或童玩]


日治時代曾調查編輯原住民的藥用植物,山田金治(許君玫譯,1957)記載茄苳的藥用如下:

1. 治療腹痛:使用茄苳葉煎服之,花蓮港廳玉里郡的 Kasibana 社;使用樹皮煎服者,如花蓮港廳玉里郡的Babahuru 社、Namogan 社、Tiu 社。

2. 被漆咬傷(註:例如山漆汁或台灣藤漆汁液令皮膚紅腫)時,取茄苳葉之煎汁塗抹於患部,如台北州羅東郡Tourui 社及Banun 社等。

3. 皮肉受傷的治療:



(1) 將茄苳葉浸泡在開水內,溫熱後貼在患部,例如高雄州潮州郡Makazyazya社、Tarabakon 社及上Pairusu 社。

(2) 取茄苳葉之煎汁塗抹在患部,例如屏東山地門社、Sararau 社、Tabasan 社等。

(3) 將嫩葉搗碎後,敷於患部並以布包紮之,例如花蓮郡Koro 社、Busurin社、Daorasu 社等。
(4) 打傷、扭傷時,同(1)。

農業時代在台華人的食用或藥用先見前述謝阿才(1963),事實上坊間存有許多關於茄苳的口碑或記錄。

茄苳果實可生食,也可煑熟後拌糖或浸漬鹽水後食用(彭仁傑編,1997);早已漢化的南部西拉雅平埔族,成熟的茄苳果實是部落的零嘴之一,他們亦常採健康的茄苳嫩葉,塞進宰殺後的雞腹內,再將茄苳葉鋪在雞隻上,加水一同悶煮,烹調出特殊風味的「茄苳雞」(王志強等五人,2011)。事實上,全台各地常見加蒜的「茄苳蒜頭雞」,由小販驅車兜售著。

而鄭元春、張之俊(1980)專門論野生植物之「吃」,其敘述茄苳葉及果實可食用的等級為「良」,另說「葉可代茶,嫩葉供作調味料」,殆取其香氣;未軟化的成熟果「可煮食或以鹽漬或釀酒……葉曬乾泡茶飲,具解熱之效。」(邱志明等五人,1994 二版)。

無論食用或藥用,最好瞭解其物質成分。關於茄苳,自來尚有許多藥理、效用的報告,在此僅舉劉國柱、歐潤芝、黃瑞齡(1984;604、605 頁)引介之。

劉國柱等人列出茄苳的中文俗名的別名,除了前述之外,尚有較罕聽聞的「雈冬」、「秋風」、「水梁木」、「三葉紅」、「鴨脚楓」、「千金不倒」、「丟了棒」等。其等引述茄苳的藥用部分有葉、根、樹皮、果實、嫩芽。

成分方面:

1. 根:含 β-麥胚固醇、β-香樹酯醇、熊果酸(Ursolic acid)等。

2. 樹幹:含木栓酮、木栓醇(C30H52O)等。

3. 樹皮:含鞣質 2.11%、β-麥胚固醇、白樺酸甲酯(Methyl betulinate)、醋酸表木栓醇酯(Epifriedelanol acetate)及木栓酮等。

4. 葉:

(1) 組成分析:粗蛋白質 9.2-21.0%、半纖維素(Hemicellulose)2.2-25.8%、木質(Lignin)4.1-14.6%、纖維素(Cellulose)7.0-50.5%、礦物質9.25-21.5%、Ca 1.12-4.0%、P 0.10-0.60%、SiO0.3-5.2%。

(2) 有機酸及維生素:酒石酸、維生素 C 等。

(3) 鞣質、類固醇及類三萜:氧化沒食子酸(Ellagic acid)、β-麥胚固醇、醋酸木栓醇-3α-酯(Friedelan-3α-yl acetate)、木栓酮、木栓醇、木栓-3α-醇(C30H52O)等。

5. 種子:

(1) 種子油(略):種子油皂化後,可得94%混合脂肪酸,其中飽和脂肪酸20.5%,未飽和者79.5%,其中,次亞麻油酸60、亞麻油酸15、硬脂酸11、棕櫚酸9、油酸2-3%。非皂化物含2%之植物固醇(phytosterol)。

藥理作用:

1. 枝葉的正己烷萃取質,對大鼠的應力潰瘍(stress-induced ulcer),具有抗胃潰瘍的作用。

2. 根的水萃取液,對枯草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大腸桿菌、卵黃色八聯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Candida tropicalis、Candidadipolydica 及Micrococcus glutamicus等,具有抗菌作用。

3. 葉的水萃取液,對大腸桿菌、肺炎桿菌、卵黃色八聯球菌、枯草桿菌、綠膿桿菌、糞產鹼桿菌、奇異變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Candida tropicalis、Candida dipolydica 及Micrococcus glutamicus 等,具有抗菌作用。

效用:

1. 葉:行氣活血、消腫敗毒;治氣血鬱結、癰疽瘡痬;解熱消炎,搗汁合冬蜜服之,治肺炎;鮮葉搗敷,治癰疽無名腫毒;代茶飲,治遺精、利尿。

2. 根:養血滋腎,主補血;胃病;感冒;肺炎;發育不良;治紅白痢疾;煎水服治遺精。

3. 樹皮:治風濕性關節炎;哮喘。

4. 果實:治膀胱有風;浸酒服,為強壯劑。

5. 嫩芽:搗敷腫毒。

誠然,茄苳含有一些療效的天然化學物質,台灣歷來民俗療法也多所使用。

然而,對筆者記憶而言,茄苳是一種兒時遊戲的用具。

1960 年代上半葉,筆者就讀吾鄉雲林縣北港鎮的南陽國小,校園內植有成排茄苳。每逢過年前後,茄苳落葉,我們會撿拾三出複葉長長的主葉柄,兩人各執一葉柄互勾、拉扯,誰人斷裂誰人輸,我還歸納粗細、含水量多寡、質感等因素,如何撿拾堅韌的常勝軍哩!茄苳葉柄之為童玩,不知現今還在否?!還有,爬樹。茄苳之於我,是種童騃童玩及鄉土的永久記憶。

附帶一記。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本中文版的《台灣植物誌》,或可謂是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的《台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生物篇(第二冊)》,出版於筆者出生的1953 年,早筆者一個月問世。該書纂修人雖為林崇智(1953),但實際捉刀者,可能是當時台大植物系的耿煊先生,以及台中省立第一女子中學校的王徵先生。

我的老師,台大植物系退休鄭武燦教授,特地於2003 年2 月12 日送給我一冊他的珍藏,書前加註:「這是第一本中文版《台灣植物誌》,精裝封面是我加的,原書封面已毀損不堪!」鄭教授是筆者大一時分類學的啟蒙業師,也是青年時代第一次有人為我過生日的恩師。我永遠記得大一筆者生日那天,鄭老師送我一瓶他出國時,其父為其預藏他學成歸國時,才要開瓶慶賀的老酒。恩師却將它珍藏,而在1976 年底轉贈予我!可見當年他是如何地深情待我,慚愧的是,我在大三、大四轉覓其他老師跟隨,他一定很傷心,而我魯鈍渾然不知!幸虧他退休後,我無意間得有機會再續前緣,拜請他到台中某大學繼續垂教。

書寫茄苳時,無端生起古老記憶,也翻出這冊與我同齡的老書。此書第475頁,描述茄苳的最後兩句話:「……果實代茶,內服為嬰兒強壯劑」正可以註解,為何台灣人在農業時代,之所以對茄苳感恩再三,且多拜請茄苳公成為小兒的契爸。

唉!鄭師之於筆者,也是株永不凋零的茄苳啊!

[木材性質]

日本人精心開發經營台灣50 年,各項研究鉅細靡遺,對樹種木材的分析研究亦頗透徹。1950 年台銀金融研究室編輯部分日人研究成果,出版「台灣特產叢刊第七種」《台灣之木材》(林渭訪、薛承健,1950),其中關於茄苳者(121、122頁)轉錄部分如下:「……全島平地山麓最常見之樹種,庭園木與行道樹亦多植之,恆春有蓄積181 立方公尺,南投亦有10 立方公尺。生長迅速,徑能達一公尺以上,年輪不明,導管作輻射狀配列,常向同方向連結,現出切線柔細胞,髓線顯著,材赤褐色,堅重,強韌,木理粗糙,多割裂,充分乾燥則起反張,通常多先以水浸漬一年後利用之,耐水濕、摩擦衝擊,木纖維長度多為2.0-2.5 公厘,平均為2.306 公厘,寬度多為35-40μ,平均為41.6μ,長寬度之比為56,氣乾材比重0.885,抗彎強度502kg/㎝ 2,彈性係數54,539kg/㎝ 2,縱向抗壓強度377 kg/㎝ 2,橫向抗壓強度144kg/㎝ 2,剪斷強度200kg/㎝ 2,縱向張力990kg/㎝ 2,割裂強度1.35kg/㎝ 2,Brinell 強度4.29,耐朽性比較33.15(試材大小均與馬尾松同)。

木材可供建築、土工用材、水工用材、枕木、炭礦坑木、橋樑、農具、船肋(屈曲部分)、水車(碓舂、杵、軸、車輪、軸承)、家具、車輛、象嵌、雕刻、水槽等用途,又可用為紫檀之模擬材。以之燒炭,並非良好材料,黑炭收率體積為58%,重量為23.73%,真比重1.638,容積比重0.481,硬度為2,乏光澤,叩之發近土器之音響,橫斷面放射裂。」

1967 年,中華林學會編印《台灣主要木材圖誌》,附上木材照片,並以中、英文介紹,此乃台灣高度伐木、製材,以農林培養工商的年代產物。其對36 種樹木,依一般事項、構造、物理性質、機械性質、加工性質及用途等6 項簡介。

其中,茄苳內容或數據略與日治時代資料有所差異。其記載,茄苳枝下高較低,樹冠大,生長迅速。外觀木材,邊材、心材無明顯分界,邊材灰白色至赤褐色,心材暗赤褐色,浸漬於水中經久即變暗茶褐色,年輪不分明,散孔材,導管孔大,髓線甚顯著,木理粗糙。生材1 立方公尺重1,067 公斤,氣乾重1 立方公尺872公斤。其材質堅重,耐摩擦衝撞,耐水濕,在水中之保存期甚久,但耐蟻性較差,通常宜浸漬於水中相當期間,然後加以利用。乾燥困難,如乾燥處理不當,易生反翹及乾裂,收縮大,鉋削及其他加工稍難,鉋面粗,研磨後略有光澤,洋漆之吸著性強(餘略)。

據此可知,茄苳堪稱台灣的「水木材」,亦反映茄苳乃生長於水源地的生態特性。

馬子斌等六人(1979)的《重要商用木材之一般性質》列表記錄97 種台灣產木材、南洋產木材及美國產木材等材性資料,其12、13 頁關於茄苳的數據,大抵同於中華林學會(1967),但有的數據例如「由生材至爐乾之收縮率,體積一為12.03%,一為12.23%」令人無從判斷何者打字錯誤?
筆者之所以不予臚列木材的各項數據在於各種數值莫衷一是,例如上述中華林學會(1967)及馬子斌等人(1979)的茄苳纖維長度最大2.92mm,最小1.40mm,平均2.295mm,寬度最大60μ,最小28μ,平均43.0μ。然而,汪淮(1980)的數據說是茄苳纖維長度最大2.10mm,最小0.60mm,平均1.50mm;寬度最大56.60μ,最小13.10μ,平均39.10μ。就統計、科學態度而言,這些數據只是例子而已,故而略之。

而李春來(1967)對木材的酸鹼度作測試,其中,茄苳木材溫水抽出液pH5.92;冷水者5.98,屬於微酸。其所測試137 種木材的pH 值,普遍介於4 至6 之間。而榕屬樹種有呈現微鹼性是例外,例如澀葉榕(Ficus regida)及稜果榕(F.septic)的溫水抽液高達7.05 及7.08。

[茄苳與行道樹或活樹用途]

茄苳乃台灣自古以來最重要的綠化、綠蔭樹種之一。林文鎮(1981)輯錄的資料敘述茄苳是:「公園、廣場遮蔭樹,市街行道樹,聞名全球之台灣鄉土綠蔭樹……根系發達,枝葉繁茂,向四週自由伸展,形成圓蓋形樹冠,樹形壯觀,綠化遮蔭效果極佳。1-2 月,舊葉掉落,新葉長出,新綠悅目……樹性極強,生活力強,根系蒂固,深入地層,能耐風,可作防風林之輔助樹種。移植易,但大苗需除葉並帶土球。生長速,可粗放管理。栽於市街者蟲害較多,宜避免栽在住宅區……台北市愛國西路重陽木(茄苳)行道樹,綠蔭傘蓋廣舒的安全島,最享盛名……」

路統信、鄭瓚慶(1983)也宣稱台北市的愛國西路:「古老茄苳樹,綠蔭如蓋,是台北市唯一能形成完整綠色隧道之車道……」1980 年全台北市行道樹株數調查,最多株以迄第七名如下:榕樹,28,766 株;樟樹,16,624 株;菩提樹,8,031株;白千層,6,919 株;羅比棗椰,6,256 株;楓香,5,441 株;茄苳,4,840 株。

台灣的行道樹(行路樹)最早可追溯至荷蘭治台時代,而已知台灣最古老的行道樹殆為鄭氏王朝時代,1679 年種植於台南官田之蕃子渡頭路上的芒果行道樹,「……惟樹木已大都殘缺不全,其中樹之最大者,直徑可達2 公尺。此外,屏東里港之道路上,尚殘(存)有二百年生之重陽木,台北淡水海岸之數株古老榕樹等,傳皆荷蘭人所栽植……(劉棠瑞、應紹舜,1971;2 頁;郭風,1952;註:由文章檢視,劉氏等人似乎對台灣歷史不清楚,故仍待重新探討之)。

日本治台之前,台灣大抵是牛車、行轎的羊腸小徑。日治前期始以軍工建設,拓寬道路,並栽植行道樹。1911 年,台灣總督府正式公告行道樹栽植辦法,由政府配給苗木,並由民間徵工栽植……「初行於恆春及里港,栽植木麻黃及重陽木,後延至台南,繼而幾遍全省,主要樹種為相思樹及楝樹……民國40 年……實施公路行道樹五年栽植計畫……」(劉棠瑞、應紹舜,1971)。

由前述茄苳的年輪不分明,況且熱帶地區樹種通常也無法運用生長輪判斷樹齡,而各地登錄栽植有案的行道樹等等,正可提供相對正確的年代胸徑之測量,筆者認為只要登錄足夠量或超過200 年,乃至數十年樹齡的數據,當可統計而迴歸出生長的方程式,用以相對精確地估算茄苳巨木的樹齡。

而鑒於茄苳超強的生命力及其寬廣的生態幅度(ecological amplitude),海岸珊瑚礁岩上,例如香蕉灣海岸林,以迄墾丁公園高位珊瑚礁岩上,都有其天然植生或植株(陳玉峯,1984;1985;張惠珠等六人,1985;徐國士等七人,1985;邱志明等五人,1994;等等),鈴木重良(1932)則登錄龜山島、琉球嶼、鵝鑾鼻存有茄苳,故而海岸地區的防風定砂植物也網羅茄苳入列。

甘偉航、陳財輝(1988)介紹28 種海岸防風樹種,茄苳樹被列為適合「二期防風林低平濕潤處種植」,而茄苳「常綠喬木,好生疏鬆砂質壤土,性耐鹵耐濕,抗風力強,西海岸到處繁生,以南部海岸為盛,砂丘地生長甚慢」事實上上述似乎有些過度誇張,先前引述徐國士等七人(1985)不是強調「受強風吹襲後極易掉葉」嗎?更且茄苳根本不是砂丘植物,雖然墾丁高位珊瑚礁岩上亦存有茄苳巨木(邱志明等五人,1994),但筆者認為很可能該巨木的根系亦已深入該地的地下水脈之所致,將茄苳種在砂丘上實在是虐待植物,通常不可能終其天年!無論如何,台灣的茄苳畢竟是「水之木」。

[茄苳巨木與樹齡]

尾隨環保、生態保育風潮所至,台灣在1980、1990 年代掀起找尋「老樹」旋風,從民間到政府(濟俗為治!)汲營於「老樹」調查與出版,1996 年,有民間某出版社即將出版一本老樹專書,囑咐筆者撰寫序文,筆者如實寫了〈不老老樹〉(陳玉峯,1996.10.12 刊載於聯合報副刊,收錄於陳玉峯,2000,《土地倫理與921大震》,7-11 頁),因為筆者闡釋1990 年代老樹的册封,毋寧是大樹的登陸,絕大部分低海拔、平地的「老樹」並不老,樹齡很難超過三、四百年,大多百年巨木被誇張為千年老樹;且依全台、全球觀點,說明樹齡學等等常識,從而對台灣「老樹」歪風下達:「彰顯的是台灣文明開拓史、自然淪亡錄;僅僅在部分的陽錯陰差處,點滴擱淺了飄零孑遺,印記了絲微的殘紅夕照」,相當於直批根本欠缺自然情操。因此,該邀稿單位或作者接到拙文之後,不吭一聲而胎死腹中。

似乎,台灣迄今在低地樹齡面向,從未啟動科學的調查研究?但絕大部分圖書、報告;仍然一昧宣稱「珍貴老樹」、「古齡樹種」、「老木」等等(楊吉壽編著,1990;陳明義、楊正澤、陳瑩娟,1994;林栭顯,1994;吳功顯等;1989;等等)。

而台灣省政府農林廳自1990 年起,實施「珍貴老樹保護計畫」,所謂「老樹」必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1.胸高直徑1.5 公尺以上(胸圍或人胸高處的胸周4.7 公尺以上);2.樹齡100 年以上;3.特殊或具區域代表性之樹種。1993 年,政府、民間單位與媒體等,舉辦「尋訪老樹」活動,且擬定在1995 年前完成全台「老樹」的歷史源流與掌故傳說的編印。央請筆者撰寫序文者殆即其中一本。

1992 年,各縣市列報中央,合計各縣市的「珍貴老樹」852 株。然而,陳明義等三人(1994)敘述:「老樹之樹齡很難準確的表示。列報的老樹所估計樹齡多有偏高的傾向。以台中縣后里鄉大樟樹為例。其在近地面處分叉為雙幹,按1993年之估算,當中一幹被估為384 年,另一幹被估為335 年,此為較合理的估算年齡,與民眾相傳的千年,略有出入。至於台中市中港路之大茄苳,曾在1992 年中秋節慶祝千歲大事,實欠缺合理依據。」(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