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日 星期一

【§-1 砂灘植群—之6】

陳玉峯


生物的生、住、滅、傳承與演化,有無目的、意義、終極旨趣?有些生物學者把一個生物體之有沒有意義,界定為有沒有留下子代,也就是說,這個個體的基因有沒有留在族群的基因池(gene pool)中,成為判斷這個體的意義,約略等同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然而,這樣的觀念是否就是「純生物性」的見解?人種呢?歷來許多對人類文化、文明有過卓越貢獻的人都沒有子嗣、後代啊,此所以」蔣介石的名言上一句說:「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用以對仗、突顯人文演化,是可以超越生物性的層次?

生物、生態學家似乎謹守著科學的典範,「偏向」唯物觀點地解釋,生物將取得的資源、能源使用在三大面向:維持自身生命;成長、成熟;以及繁殖。自身不能活下去,其餘是多餘,行有餘力,才成長及繁殖。

分析其將資源分配在這三面向的比例,讓研究者宣稱,生物若採取較大比例在生殖者,是謂r-selection,也就是多子多孫策略;若著重在子嗣的精壯、不易夭折或夭折率較低的,叫K-selection的精兵主義,而且,同一物種在環境嚴苛時,會改採生殖比例較高的策略;環境條件較佳時,則回到茁壯自己的策略。

許多植物的確呈現如此的傾向。但是,生命沒有定律(law),只是傾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