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6日 星期一

【§-1 砂灘植群—之5】

 陳玉峯


如此的發展,形成了1940年代暨第一顆原子彈在日本炸開之前,人們對科學的讚美,且科學界「相信」科學的「蒙頓標準(Mertonian norms)」,也就是科學「典範」的五大標準:

1.  科學是群體的,科學是公共財。

2.  科學是普遍性(律)(universalism),科學知識沒有特權,任何人都可創造。

3.  科學是為科學而科學的;科學是中立的。

4.  科學具有創新性,科學是對未知的發現。

5.  科學具足懷疑性,科學家對一切存疑、質疑。

極其殘忍的原子彈炸開來之後,乃至60年代,「科學家的科學」與「人類的科學」兩大陣營展開了大對決、大論戰,也就是20世紀下半葉,科學哲學的反思之後,科學的「聖潔與光環」開始破碎,有「好的」、「壞的」科學;科學充滿政治性、意識性;科學哪來客觀?有秘密化的、軍事化的、性別化的、特權化的、金權化的、官僚化的……,故如反核者宣稱:「為了操控像核能電廠如此龐大複雜的科技,政府不得不獨裁」,也延伸出「反核就是反獨裁」的偏執,等等。

於是,從事科學探索者,至少必須具備對科學的五個面向做分析,且深入瞭解:

1.  科學研究的主題。

2.  科學的方法。

3.  科學的知識。(以上三議題是謂科學的內在分析)

4.  科學研究的動機。

5.  科學研究者本身。(後兩議題是科學的外在分析,或科學社會學)

以上,只是簡約說明在二元對立的分別識下,永遠得不斷地反思,這是必要的涵養;科學社會學者Kuhn宣稱的「科學是典範的轉移」,事實上普遍見於人類種種文化的變遷,最通俗的現象,便是所謂的「時尚、流行」,以及人的世代之間的衝突與適應。

 

無根藤莖悄悄地伸進海埔姜上。

 

無根藤莖上的吸器黏附到海埔姜的葉片。

海埔姜的葉片被吸食後的白枯化。

 

全面海埔姜的族群被無根藤覆蓋,鯨吞蠶食。

 

海埔姜被噬盡後的一片枯褐。

  

吃光海埔姜之後的無根藤進行開花、結實。

 

無根藤果熟後,植株也枯死,生命隱藏在種實之中,等待合宜環境再度邅遞、輪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