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峯
☆悲慘的讚歌
水上西飛。廣袤平板的原野,徒勞的佔滿視線,鹹溼的嗅覺也漸次敏感。座下的田園、水塘,不斷跳躍的變換方格。遠方一條曲折黝黑的柏油路面快速逼近,定睛一看,原來是台灣一百五十一條水系之一,曾幾何時,西部的河川死亡殆盡,雨天是黃河,晴天謂之黑龍江,台灣人業已過慣飲用水遠比無鉛汽油還昂貴的時日。
當我們越過並不顯著的農、漁村交會帶之後,暗淡無光澤的水域,被切割為難以計數的長條方格,這裡是魚米之鄉的外圍。東石漁港左右兩雙巨蟹般的防波堤,庇護停泊其內的船隻,宛似抱子的母蟹。飛了長長一段海藍,外傘頂洲僵屍般的撓指終於出現,勾起我想像希臘半島伸入愛琴海的場景,可惜此地欠缺柏拉圖、蘇格拉底的哲士,只有盈盈的荒涼,不屬陸地、並非波濤,而是一陣陣永不止息的流沙狂奔,列隊群飛的海鳥,也加入雪白的迴旋。原以為這趟山林行的鬱結,可藉此無垠來洗滌,怎奈新衝擊再次震撼麻木的神經中樞。
台灣中腹原屬最不穩定的淤沙區,明、清年代,濁水大溪尚保有自由的天性,從鹿港到北港凡約四十公里的沖積扇面,三百餘年來五易出海河道。百年以降,文明實施戒嚴,以鋼筋混凝土的堅毅,逐步縮小封鎖圈,堤防、浚圳與土壟,定置生產的棋盤,預計下場永世利用的棋局,更且,近年來號稱全球最大規模,速率領先的填海造陸,業已大肆攻佔黑潮的海域,好讓台西、麥寮、東石炒焦的地皮,癬疾般拓展。我們目睹這場人定勝天的豪賭,以防波定砂的長城接連出擊,第一回合的勝利,矗立起聳天烟囱為標記,且自詡為「離島工業區」。
我曾審慎的翻閱環評說明書,地質鑽探、工程分析,無一不是信誓旦旦,確保錢途一片光明。至於關鍵性的淡水供應,端賴集集攔河堰的挹注,其可截走窮人的灌溉水,流經生產網,洗清托拉斯的汙垢,然後排向海峽中線,且埋下跨國污染無窮的隱憂,然而,全國最大型的火力發電廠已破土,產經官學的大合唱正高昻,這一切已成定局。
此等石化火電的邊緣,外海滄茫的水族區,出乎預料的單調之外,還有台灣人傳統的奇蹟湧現,連綿海天、星羅棋布的蚵架,台灣漁民的頑強堅忍,誠所謂驚天地、泣鬼神,丟給我們錯愕的謎團,大夥兒不斷的猜測,究竟漁民們是如何的跨海飛渡,播種出如此遙遠的迷惘?
傍晚時分我們繞經濁水溪河口,右轉第一大溪流中腹,檢視採砂業者的巢穴,只是,我勘查的意志已磨盡,面對長年朝思暮想、渴望凌空拍攝的台灣大河,我竟漠然,亦不復有草莽鹿林的想像,昏黃塵霧的急速對流中,我們再度逼近檳榔山的集集與水里,我暴露在烈風下的五官早已冷感。當直昇機掉頭迴轉,我向濁水溪告別並且許下一願,但願我就是賀伯!
閉閤機艙,不再凝視窗外,如此的時空梭巡,我的底片早已模糊。夕陽與烏雲,人世與塵囂,偶爾仍存有迴光返照的絢爛,但飛行的翅膀已沉重。閉上眼瞼,讓洶湧的思緒沉澱,然後我想起,我二十餘年自然山林的夢乍醒,十餘年環境運動聲嘶力竭的悲憤俱成啞然,唯一的肯定,歷來保育運動從未遏止開發主流的任一步冒進,海拔二千五百公尺以迄外海,幾近於找不出分分寸寸的完整,台灣人恐怖的生命力,不禁讓我發出悲慘的讚嘆!
黑暗籠罩大地前,我們必須著陸,無論文明是如何的一躍沖天,終究仍須重返孕育我們的土地。
當我們越過並不顯著的農、漁村交會帶之後,暗淡無光澤的水域,被切割為難以計數的長條方格,這裡是魚米之鄉的外圍。東石漁港左右兩雙巨蟹般的防波堤,庇護停泊其內的船隻,宛似抱子的母蟹。飛了長長一段海藍,外傘頂洲僵屍般的撓指終於出現,勾起我想像希臘半島伸入愛琴海的場景,可惜此地欠缺柏拉圖、蘇格拉底的哲士,只有盈盈的荒涼,不屬陸地、並非波濤,而是一陣陣永不止息的流沙狂奔,列隊群飛的海鳥,也加入雪白的迴旋。原以為這趟山林行的鬱結,可藉此無垠來洗滌,怎奈新衝擊再次震撼麻木的神經中樞。
台灣中腹原屬最不穩定的淤沙區,明、清年代,濁水大溪尚保有自由的天性,從鹿港到北港凡約四十公里的沖積扇面,三百餘年來五易出海河道。百年以降,文明實施戒嚴,以鋼筋混凝土的堅毅,逐步縮小封鎖圈,堤防、浚圳與土壟,定置生產的棋盤,預計下場永世利用的棋局,更且,近年來號稱全球最大規模,速率領先的填海造陸,業已大肆攻佔黑潮的海域,好讓台西、麥寮、東石炒焦的地皮,癬疾般拓展。我們目睹這場人定勝天的豪賭,以防波定砂的長城接連出擊,第一回合的勝利,矗立起聳天烟囱為標記,且自詡為「離島工業區」。
我曾審慎的翻閱環評說明書,地質鑽探、工程分析,無一不是信誓旦旦,確保錢途一片光明。至於關鍵性的淡水供應,端賴集集攔河堰的挹注,其可截走窮人的灌溉水,流經生產網,洗清托拉斯的汙垢,然後排向海峽中線,且埋下跨國污染無窮的隱憂,然而,全國最大型的火力發電廠已破土,產經官學的大合唱正高昻,這一切已成定局。
此等石化火電的邊緣,外海滄茫的水族區,出乎預料的單調之外,還有台灣人傳統的奇蹟湧現,連綿海天、星羅棋布的蚵架,台灣漁民的頑強堅忍,誠所謂驚天地、泣鬼神,丟給我們錯愕的謎團,大夥兒不斷的猜測,究竟漁民們是如何的跨海飛渡,播種出如此遙遠的迷惘?
傍晚時分我們繞經濁水溪河口,右轉第一大溪流中腹,檢視採砂業者的巢穴,只是,我勘查的意志已磨盡,面對長年朝思暮想、渴望凌空拍攝的台灣大河,我竟漠然,亦不復有草莽鹿林的想像,昏黃塵霧的急速對流中,我們再度逼近檳榔山的集集與水里,我暴露在烈風下的五官早已冷感。當直昇機掉頭迴轉,我向濁水溪告別並且許下一願,但願我就是賀伯!
閉閤機艙,不再凝視窗外,如此的時空梭巡,我的底片早已模糊。夕陽與烏雲,人世與塵囂,偶爾仍存有迴光返照的絢爛,但飛行的翅膀已沉重。閉上眼瞼,讓洶湧的思緒沉澱,然後我想起,我二十餘年自然山林的夢乍醒,十餘年環境運動聲嘶力竭的悲憤俱成啞然,唯一的肯定,歷來保育運動從未遏止開發主流的任一步冒進,海拔二千五百公尺以迄外海,幾近於找不出分分寸寸的完整,台灣人恐怖的生命力,不禁讓我發出悲慘的讚嘆!
黑暗籠罩大地前,我們必須著陸,無論文明是如何的一躍沖天,終究仍須重返孕育我們的土地。
~本文摘自《土地倫理與921大震》
********************************
相關連結:「傷痕地文印象」~ 一次賀伯的飛航體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請點選)
********************************
相關連結:「傷痕地文印象」~ 一次賀伯的飛航體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請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