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9日 星期一

【§-1 砂灘植群—之4】

 陳玉峯


非關道德、是非、善惡,地球生命46億年的天演,只有發展到人類,所謂「衍出性的特徵」才告大肆發揮,也就是從物質、物化現象,進展到生命、生物的組織層級系列中,每個上一層級的功能、特性,具有其下各層級的所有功能與特性,卻又多出其組成分所沒有的特徵與功能,簡化地說,1+1>2,無機物、物化現象頻常是1+1=2,到了生命則多出了生命的衍出特質,抽象意識、複雜的思維、探索一切的意識及意識本身,或身、心、靈等,都是「衍出性」的特質。

為維持群體所設計出來的行為規範、價值判斷與依歸,是一類特定族群、時空背景下的典範,包括倫理、道德、罪與罰等等,然而,自然界無善非惡,人卻傾向於把自己的遊戲規則強加在自然生命、生界之中,當然有好有壞,然而,如果更究竟衍出性特質的最深沉的核心,或一切的根源,也許可以超越人文社會中如上述的價值判斷或分別識中的二元對立現象。這些多是深層哲學的議題,在此之所以贅言幾句,只是提醒,面對自然生界的現象,我們最好先是「如實觀之,而後,再一步一步的辨證;不必急著替動植物下達人文價值觀的硬套。

海埔姜除了與無機環境因素對抗、適應之外,有時候還得遭遇寄生植物如無根藤的侵蝕。

當海埔姜萌長新葉,光合作用到一定程度,便有充分的資源開花結實。然而,有時候在特定因緣際會,寄生物種的無根藤種子在旁側萌發,它,被歸類在樟科;植物體形成攀纏蔓藤的它,找不到典型的根,所以被叫做「無根藤;它,葉片退化為幾乎沒作用的鱗片狀,很快就脫落掉;它,植物體就是黃綠色的蔓生莖,莖上每相隔一小段距離,會有吸器的產生。這些吸器,接觸其他植物體之後,會吸附在被攀纏上的植物,例如海埔姜的葉片,把自己的導管跟海埔姜葉片內的導管接通,吸取海埔姜的水分與無機鹽類(礦物質),同時,吸器上還有一類絲狀細胞,專司吸取海埔姜身上的養分。就海埔姜而言,一旦被無根藤群團附上,不消個把月,盡成枯乾一片,細看,有些驚悚!

等到吸盡海埔姜的精髓之後,無根藤具足能源且早已發展為龐大群團而交相纏盤,再也沒有食物、水分可以吸取的同時,它們開始開花、結實。一俟果熟階段,無根藤族群團也枯乾、死亡,雖然一般植物介紹多說「無根藤是多年生寄生植物」。

無根藤的寄生並無專一性,碰上可以「吃」的就「吃」,從蕨類到單子葉植物毫不「挑食」,甚至於也會自噬,自身莖條相互「廝殺、吸食」,此間關係尚待進一步研究。而一般認為它是寄生,然而由其莖條的淡綠色推測,它們應該具備若干程度或階段,也會自營或經營光合作用。

如此「恐怖的」物種,「幸虧」只出現在海岸,十足陽光曝曬的地帶。

以上描述中,打上「」符號的字眼,正是明顯人的價值系統或人的觀感,強加在植物之上者,我們在形容萬事萬物萬象時,免不了如此賦予「主觀的」判釋,也往往「未審先判」,造成龐多「冤案」,因此,科學發展史上,不斷力求「客觀化」,細節包括科學論文不得使用「我」字,只能寫成「作者、筆者」之類,無非隨時隨地自我提醒:必須保持客觀超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