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日 星期日

【結業式】

 陳玉峯

 

 

我總是想著哪些事得趕快做完,否則擱著就會形成不等程度的「壓力」,而拚命完成之後,常常立即又投入另件事務(一般多是研撰)的開展,然後,又變成「應該盡速完成」的案例「壓力」。「壓力」與「壓力」之間,工作完成的「快慰」時程,最短幾秒;最長二、三天。

不管這樣叫不叫做「勞碌命」、「工作狂(控)」、「不懂生活、沒有品味」、「自虐」……,從年輕時代的「座右銘」:「如果今天可以不做的事,一輩子都可以不用做」,自逼自迫。

 

 

其實自己心知肚明,「事情」不只「永遠做不完」,根本問題絕非「事情」,而是不斷「惹事生非」的「心」,且就我而言,從小到大到老的這個「心」之所以「永遠追求」,本質或根源只有一個:只為「圖個明白」!或說什麼是人、人生、生命、來處、去處,「我」是什麼?為何而活等等一系列其實只是同一個「究竟」之惑、之問、之行、之探索,同時,衍展或附帶出世俗一切的「追求」。

所謂「世俗追求」,大抵多是「過盡千帆兩艘船」、感官五識及意志起心動念的生滅,或「現實及心理」的「得失」罷了?!可是,這是絕大多數人們的生活暨一切的「理所當然」,也由社會文化習氣所形塑,撐起整個人群社會結構的骨幹。我們一向都活在系統流變網中,不管說什麼依存共生、競合拚鬥,地球已經演變成如今模樣,人幾乎不可能從中走脫。

 

 

所以「工作」也叫「幹活」,不幹沒得活。

有些人「得天獨厚、祖上積德」,躺著奢華也可活得不耐煩;我得「一日不做沒得吃」,就算常吃「剩飯菜」,也撐不了幾餐;做再多的「工作」,「餘糧」也相當有限,因為我選擇的「事工」,絕大部分都「不能吃」,我也只不過靠藉社會「正常運作」才能有附加價值存活的空間。美其名,更長遠、為世代生態系的可維繫,做些緲少的世代基礎工程?

因為是緲遠長程基礎事工,所以在「現實界」是少有「價格」的,而「價值」常常不能吃。

 

 

有史以來,人們只用可以交代自己、說服別人的一堆「說辭」代替「事實」,「事實」從來沒有如實被呈現。我們永遠不可能知道、了悟「事實」!不管所有文、史、哲、科技、神通靈驗,只要是人,就不知「事實」為何!所以人類發明了一大堆真理、認知、神明、信仰……來代替或相信,活著、生死等,都是營造無窮辛苦的沒有辛苦,只是活在著不知活、如何活,美其名叫困惑。

 

 

楊董來訊告知:「我們都有年歲了,古早時候,你寄放在我倉庫的一大堆東西需要處理了!」提醒我在一生世俗事工中打造的「業」必須盡早了斷。

我從大學年代到如今古稀齡階,對台灣生界生態自然史的林林總總圖書、調查資料、報告、影像、標本……清了好多回,也從台大、墾丁、水里、台中、台南、高雄、北港不斷地分散來回遷移,「退休」前回收、拋棄了一大批,先前也不斷清理、消除凡此業障,偏偏還是不斷地持續「造業」,是謂「沒了時」?

沒有時空」可再遲疑。我是須要到楊董倉庫,向畢生營造的事工業障跪地唸誦求懺後,一概回收、了盡歸塵入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