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致研究生選修者─「台灣生態旅遊暨解說教育」】

陳玉峯
日前我應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之聘,擔任某研究生論文口試委員。除了依循歷來的口頭表述報告、攻防答詢、委員會商等程序之外,突然我想到何謂研究、研究生?我們遵循西方數百年專業化、學術社群認證化、社會結構鞏固化,按部就班地制式化,取得所謂的學位,享受社會階層基本保障與及相關權益之外,我所關切的,或在乎的,是這套系統(研究)之與生命的關聯或關係。所謂的學位,可以象徵(代表)什麼、承載(當)什麼、提升什麼、轉化什麼、改造什麼、託付什麼……?它讓你的心靈富饒深化、活化,還是讓你陷入某種囿限或自我綁架?研究生涯的學習,究竟是賦予你向無窮開發的能力,讓生命衍展萬花筒的向度或深度,還是讓你掉入過往的典範,扼殺潛能與爆發力?
簡單地說,我根本懷疑現今研究所的教育,很大的一部份是自我設限的機器,創造了一大堆的匠師,卻遠離心智、心靈、靈魂的無窮引爆點。露骨地說,我認為現今一半左右的大學生不適合唸大學、大約3分之2的研究生不宜唸研究所,至少也有一半以上的大學教授不適任教職。
在台灣現今的大學或所謂學術界,講認真話、平實話而不會得罪多數人的人,不算人才!
為什麼有不少大學老師被諷刺:除了博士論文最有水準之外,一輩子的發表每況愈下?為何許多成績很好的畢業生(大學及研究所),就業後很平庸?為什麼台灣的大學生或研究生初到西方國家深造,創發力被看扁?為何如今業界寧可用大學畢業生,而不願任用碩、博士?究竟台灣的研究所的制度、體質、訓練方式及內容、指導教授、研究心態等等,之與這些現象有何相關?稍大問題不說,為什麼系主任等告訴我「研究生士氣低迷不振」,「研究發表不彰、意願低落?」……
我在南藝大口試時,問該研究生(論文內容之外):
「你在研究所56年期間,不管讀書、研究撰寫、野外拍攝過程中,有沒有你自己為自己的發現、撰寫、拍攝的內容而欣喜若狂、得意忘形,或陷入生命危機、苦痛的時段?其內容是何?」
該生所答竟然只是被「被他拍攝者」的話稍稍動容,而答非所問。我也發現,他差不多全然不知口試的「攻、防」,只是以溫吞水的模式,敘述無滋無味的「旁白」,他似乎聽不出凌厲、銳利的提問。我也告訴他:
「所謂學習,包括這口試也是很重要學習的一環,是思辨的操演,而不在於口試通過與否的結果論。生活無論大小,樣樣可學習啊!……」
在今天研究所選修課的第一堂,我想提醒大家,可不可以弄清楚研究所制度、教育宗旨、學位、專業化、學分等等的緣由、歷史發展及其背景,它們的來龍去脈、根本意義或優缺點、問題等,包括論文格式、文獻引證之出自於西方「人文主義」,乃至文藝復興以來的沿革。
這面向,是你們身為研究生切身的常識,不妨自行閱讀巴森(Jacque Barzun,文化大師,1907-)的《從黎明到衰頹─五百年來的西方文化生活》一書。
而我在上述,潛存的一重點是:一個研究生與其研究所的生涯,內在教育之有無相聯結的問題,講白話,一個研究者如果不能投入研究到「發狂的」情境,大抵不是研究者。所謂的研究,大致就是內在心靈、心智,同造物主的對話、吵架、抗爭與敬畏的流程,附帶的,當然是挑戰過往的學說,研究從來都是顛覆母體文化的過程!
其次,我要談我們的系所叫做「台灣文學系、所」,之所以設立台文所的目的,就是要研究生們顛覆掉現行台文所!現行台文所不被革命、不被顛覆而重新改造,則台灣文化、台灣文學,甚至台灣前途希望渺茫!
這些話有可能你必須在120年後才能體悟,但我今天已經在你的識海或意識海中,種下一粒種子,就看你往後的造化(cf. 佛法唯識論)。
顧名思義,台灣文學系大分為台灣文化、台灣文學的內涵及其表現的手法及技巧。我在這裡開課自許的責任與特徵,至少得彌補人文科學稍欠缺的台灣自然生界知識,因為文化、文學的背景,必須涵括天文、地文、生文及人文的全方位基礎上,從台灣島在全球生界的前世今生,談到近代文明開拓史、政經文發展史等,藉以解析之。
而這些基礎,我是在大學部開授「台灣自然史」、「台灣的自然與宗教」、「台灣生界田野調查」等課程闡釋之。大家並無如此背景,因此,只在研究所開一門課的囿限下,我改採一或二次上課一單元的演講,也就是整合性的講授,課程名稱是謂「台灣生態旅遊與解說教育」,一方面就由特定地區的時空全觀解說講授;二方面藉由解說教育的生態旅遊模式,解決基礎科學的不足。
前面談到研究的熱情及其與生命火花的交織,請容我以己身從小到大,對生命的困惑及追尋,側面解說我的探索觀,也就是〈生命怎能教育─年少豈能不輕狂〉,以及〈環運者背後有座山林〉等二講。前面也談到認識論、讀書做學問的方法論;後者以我從事的環境運動,也是台灣保育運動的滄桑史,由我在大學唸書前後,乃至抗爭的境遇之如何存有研究背景、情感支撐,而以幾首世界古典名曲比喻、交纏之,相當於文學化的合理追溯。
這兩講算是研究的定義,可以為之生、為之死的一種客觀且主觀的理念與信仰。接著,因為我們是「台灣」文學系,我必須講解主體意識。
「主體意識」我由鄉土原理談起。這是我一生在台灣土地生態學習的心得,以及全理論建構的基礎,大分為自然(土地或地理)的情操、土地倫理及文化原理。這些內涵從唯物史觀,到禪門自覺;從自然科學到靈魂意識;從理性知識到直覺抽象,時而非常具體易懂,時而極度幽微直觀,恐怕不是一般研究生所能很快掌握,但大家不用擔心,我會以淺白的敘述,或以說故事的方式,明切暗砍,剖入你內心屬靈境界的某些層次,即令你在當下茫然卻又有所感,而滿天金條,要抓沒半條。所謂鄉土,是一個人在時空原點(0點)的被設定或自我設定,以及其認知、認同,乃至產生若干行為的心理狀態或過程。鄉土有一個人出生時被註定的出生地及生日(個人的神聖時空);有童年的鄉土;有生活(工作、求學)的鄉土;有性靈(信仰)的鄉土……,時而互相重疊,時而溢出記憶。
以上「鄉土」的定義或原理,可能你一下子摸不著頭緒,這一講,我會讓你猛然領會「對唬!就是這樣啊!」然而,我會馬上切入近來出版的,關於綠島與台灣人的4本書,但最終的總貫會,我是想談鄉土原理的大弔詭,也就是台灣文化的孿生突變種「綠島」。我認為綠島是明國人不食清國粟,逃出福建、拒絕台灣(已被清國統治),先到小琉球建立基地,卻遭清國軍隊掃蕩,再找到綠島定居。1895年之前,綠島從未被中國政權染指,之後首度被日本人統治,卻在國府據台之後,徹底國府化,而國府化之前,綠島的福建人(以及達悟族的混血)幾乎被熱帶新鄉土所同化。或說,綠島人的鄉土及主體意識,在2百多年來是逐步淪喪的。這面向的研究從未展開,而我從20146月底首度到綠島,立即被綠島的神鬼奇航所吸引。
同學們可從《綠島解說文本》加上親身旅遊至少一次,大致理解、回溯綠島的全面資訊。然後,閱讀《綠島金夢》鬼故事與挖金,再牽引出「阿賢仔」這位男主角的傳奇(《阿賢仔》傳說自述、書信體小說,出版中)。稍深入的生態專論詳見《綠島海岸植被》。
然而,課堂上我只能擇述《阿賢仔》的故事,重點卻擺在生命的深層歷史(詳見〈詩籤解〉,收錄在《南一段行腳─世出世間》)。
至於本課程的「教育解說」的界說,請參考〈解說的解說〉,收錄在《綠島解說文本》20-25頁。
從鄉土原理到綠島4本書的反思與思辨,我期待大家探討的核心議題,書中都未曾明講。因為大家都是研究生層級,我才在此提出。
然後,我將講授「台灣的土地倫理」,加上「台灣宗教文化的底蘊」,也就是觀音法理的解說。這兩講直探台灣自然及人文核心。
剩下來約一半的週次,則採定點、定區的生態旅遊及解說,這方面太多內容可談述。而野外旅遊可能有兩次,一次是32夜的阿里山區之旅;一次是1天行程的文藝(工藝品)參訪。此外,可能延聘專家學者專題演講12次,也就是一山一海。
本課程一般在國內開課的內容或所謂的「學術」常見者,我放在學校Moodle網上,但我不大喜歡講述,因為我是理科背景及40年台灣生態調查、學習者,我有偏見地認為那些東西「沒學問」。而西方哲學之走向荒野者,我會在課堂上指定從梭羅到現今的自然哲學圖書,包括如羅姆斯頓的幾本,也會放在研究室供大家借閱。
關於台灣所謂的「自然文學或書寫」,請逕自上「山林書院」數百篇文章自行閱讀。另可參閱剛出版的拙作如《自然音聲》、《南一段行腳─世出世間》等。
最後,請談修習本課程的一期待,也是配合系上希望提升研究風氣的嘗試。請大家不妨構思,如何利用本課程,為自己參加研究生論文發表做準備,也就是說,你可以自訂研究題目,一方面引(利)用本課程授課的內容,融入或加入你研究的題目及內容,撰寫至少一篇可供發表的論文,當作學期報告,而繳交給我的期末報告可以不必全篇完成,而只交部份。如果你經濟上有困難,可以私底下找我,或可小額贊助你的研究。
若不願作此嘗試者,報告可採往例的每週心得及閱讀12本書的析論,例如阮湘盈的〈萌〉(收錄在拙作《自然音聲》200-221頁)。
生態旅遊的地點或地區大分如下:
1.      墾丁及全國海岸之旅
2.      阿里山檜林暨全國中海拔生態之旅
3.      合歡高地暨全國高山大觀
4.      台中暨全國地理生態區劃
5.      後勁暨宗教文化的環境運動
6.      天龍暨東台生態之旅
7.      綠島暨離島之旅
相關生態圖書可參閱拙作《台灣植被誌》15冊。

課程開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