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

【十年後再看看】


陳玉峯

阿勃勒盛花(2018.6.2;成大)。

2018年的56月之交一高兩側的盾柱木阿勃勒黃花序盛放得發燙
前者的花序上挺色澤較偏褐後者花序柔垂,長串又膨大鮮黃得猛且過了時轉發白它沒有褪色是人眼
東海的黑板樹種子乘著兩團柔毛絮「勞燕分飛」的日子大約從513日至529半個月早已適應高亂度氣候震盪的木棉則三不五時仿冒雲絮下凡傳播期拉得長長
論是非一向是非多然而既不是是非,也不是世代差距,或許只是一現象或案例。
成大台文系似乎予人主體強韌戰力十足的感覺教師們大多強調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我個人數十年來還有專題論議Paul35種面向或訓練法)具足濃厚的台灣移民文化(註據說一部分特徵是不喜歡「被人管」好弔詭喔?!)等等20148月我到台文系之後不久馬上體會出箇中況味但因我個人早就與世無爭(公益事還是和盤托出)我認為台文系很好啊就是小台灣嘛
了系主任以後也閒來無事」,專心研究教學與社服只是有一事頻常喬不攏」,也就是聘任新人歷經3年大折騰好不容易2017下半年,系教評等多次會議終於選出一位年輕人且通過三大關卡、發下聘書
不料系辦排課人員跟我抱怨這位新人排課事宜很不積極愛理不理」,而我本來即知他在另所大學早已另遞申請據說可能性很高我心裡有譜
拉長時空的格局後,當年的小苗是否已蔚為大樹?

531日系辦來訊告知該新人來信問我能否在66日與系主任面談半小時因為有應聘相關要事與主任說明」。
奇怪的是學校早已發下聘書還有什麼要事要來「說明」?而我側面得知該新人另外申請的教職尚未「正式」通過,且是將在66日(?)確定通過與否,他卻選擇在這天要來跟我「說明」?!
本系同仁費盡心力幫這位「新人」再三協調,我們使盡一切誠意及努力,通過了他的聘任案。過程中他的「信誓旦旦」、「誠實不相瞞」,如今他就在「很有把握要來跟我談條件」?否則不來就不來,何必談啥多餘?我這系主任只是行政代工,所有流程一概遵循校規行事,根本沒有任何權限,何況成大台文系是全國組織最龐大,創系所迄今十八年,是台灣第一所台文旗艦,我豈能「有辱系格」?
無論如何在沒有明確得知來意之前我必須保持風度」,因此根據西方聘人慣習(他們偶爾會攜帶大袋美金或高額支票去找諾貝爾獎等等具有偉大成就或奉獻的人才)、現行法規或行政倫理,以及個人原則之判斷等,我請系辦代為回覆該「新人」,想找我面談:「十年後再看看!」
至少需要十年後,我才能知道「新人」做了多少社會奉獻或付出,成就了何等研究成果或創造,為人類或台灣完成了哪些貢獻,從而值得我在體制之外,尋求大量資源挹注之,我也才有條件好談。
過往我曾經開創全國第一所生態學系所找了一個人前來他事前跟我說經濟上較為拮据我說舉家搬遷等費用我私人給十萬元附帶你太太需要工作就擔任我室內文書助理成行了。未料來到系上後,馬上要來推薦他的人脈某某人,要進來當有給職助理,某某人要進來系上當教職等等。我不回應,他跑去向同校其他系所「廣結善緣」,同時開始在上課時無的放矢攻訐我,批評我在「造神」云云。我找全系同仁聚餐,公開問他為何如此?他「一把眼淚、一把鼻涕致歉」,事後一切如故」,前後演了兩次
此案之前我聘請學有專精者任教人家只有感激沒有任何要求或條件我個人主動買一部新車送他野外調查之用
後來眼看著少數人太過在乎名利而斤斤計較我選擇離開我辛苦募款自己賣屋捐贈鉅資所興建的現代化研究大樓,辭離大學副校長、教授一職。離校時沒有領到任何一塊錢事隔12我從未再踏進該校一步
如今退休在即一生閱歷台灣社會之冷暖從文化深層結構乃至於待人接物處世原則但著重於社會無私人格對於私利或名養大致上未曾沾黏我無法要求別人
2018大概又是花盛年凶的一年囉
穗花棋盤脚5月底的盛花(楊國禎提供)。


2018年6月16日 星期六

【Bodhi Is Not a Tree】

陳玉峯



系辦公室(簡稱系辦)傳訊予我:
「主任,○○老師的導生○○○因重度憂鬱症,要申請休學,但他的休學額度已用完,必須憑診斷證明,由系呈校專簽,報請校長同意以特殊原因休學……」
我先回訊:「辛苦您了,我們盡量協助。唉!現在的孩子……」;三不五時,或說常常,我就會得知某某學生如何;某某學生受不了某某老師怎樣怎樣;某某老師跟某某老師怎麼口角鬥氣……上個月約了幾個「懇談」,有時候還得動用老師的老師協助。總之,現代人的問題林林總總,比例的確偏高,「幸福」指數似乎隨著科技物質文明的「進步」而「下滑」!我一直觀察、解析著從社會結構、3C病變,乃至全球人類文化或精神力的衰頹。
系辦另Line我:「可以理解這些生病的人,當人真的很辛苦吧!主任,你有智慧向菩提,有機會你該開門『如何菩提課』!」
我回說:「我沒菩提,只會欣賞菩提樹,轉念而已。」
再補句:「OK!開了。來上課者每堂課領千元,保證開心!」
系辦:「不行啦!這樣會大爆滿,選不上課的人將會吵翻天,然後系辦必定大煩惱!」
我答:「正是此意,是謂菩提即煩惱;煩惱即菩提!」
我斷定今後人類的精神病變愈來愈嚴重,因為從1990年代以降,這等趨勢愈趨明顯,人類的性情尾隨手機文化每況愈下;人類演化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如此快速的精神瘟疫感染!
我不想詳加論述,因為只會加劇病變;任何提出掛一漏萬的處方箋,必然橫生想像不到的新愚蠢。
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已經由手機開打了!這種病毒,人類的免疫力或抗體完全失效,因為不在演化、天擇的範疇。

2018年6月15日 星期五

【一座林業城市的有機發展 (2018.6.16演講前言)】

陳玉峯
〈林業講堂:一座林業城市的有機發展〉
講師:陳玉峯 老師
日期:2018616()下午13:30~16:00
活動對象:對嘉義林業文史有興趣之一般民眾
講堂地點:嘉義市立博物館正後方動力室(附位置圖)

右側樹皮赤褐紅者即日本扁柏;左幹是日本紅檜(莎哇啦)。

台灣紅檜的媽媽莎哇啦。

水木沢天然林最巨大的日本扁柏。




林業文化、林業城市、林業村是同一回事。因為只有林業消費、林產利用或經濟,所以台灣失竊了曾經的未來,幸虧台灣民間永遠有著一批批的有識有志有情之士,費盡一切心血力挽狂瀾,例如嘉義、花蓮、宜蘭及其他諸多曾經是林業城市或鄉鎮的在地菁英。光憑著赤誠的心念,我就感懷萬分!
不只民間持續不斷的打拚,我們的林務單位、眾多的公職,一樣努力地要打造踏實且保育、永續的林業暨文化,值得肯定、支持,大家更該不分官民,攜手同心為母親母土善盡一份遲來的鄉土情暨土地生界的「轉型正義」!
朋友們,請別誤會我變成「鄉愿」或我「變節」,我從1980年代投入山林暨環保運動迄今,從青絲到白髮,我還在走街頭,還在群眾運動的講台上聲嘶力竭,我一生的原則及立場一貫,不僅沒有改變,而是更加精進。但我也必須告訴大家,客觀俯瞰台灣現狀,一切變得更加兇險萬分,我真的擔心亡台在台!
前天,妙心寺的圓祥法師傳來護持該寺的居士們,到台灣的山上看見美麗的風景,也目睹茶園氾濫、遍地開發,他們拍攝了美美的影像,也憂心忡忡,因此他們託法師問我:
「美則美矣,只是看到滿眼開山闢土的茶園、蔬菜、建物,不禁對山坡地的水土保持、國土保安憂心起來。人民的生計重要,可是國土的永續也不能忽視,究竟該如何兩全?不知陳玉峯教授的看法如何?」
我當時正忙碌,只回一小段話:
「上下交征利,國土唯危,有待更大災變的衝擊及覺知的教化。我已做了340年還在做,永不退轉,沒有時間感嘆或失望,千手觀音如實義而已!」
其實我內心似乎遠比任何台灣人更加痛心與焦慮,我書寫過數百上千萬字,從控訴、聲討、分析、開列種種策略,乃至以文學、倫理、宗教任何面向,探討這些議題不知凡幾。事實上,整個政治結構面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因為政權交替頻繁而每況愈下。我今天不是要老調重彈,只是先告訴大家,根源、因果及結構性的問題從未解決,其中之一,即台灣到底有沒有林業文化或山林價值觀?因為從國府治台迄今,我們的教育系統從未釜底抽薪改善,絕大部分的轉變,殆為「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我們的民主、自由、選舉政治真的是百孔千瘡啊!
因應主辦單位的要求,要我談「林業城市的有機發展」,就我的實在感受而言,其實相當於要我解析嘉義市百餘年政經、社經發展與阿里山區檜木的相關。試問,嘉義市百年榮景興衰,不正與林業互為因果?數十年來,自從阿里山林業結束,乃至轉型森林遊樂、玉山國家公園及新中橫開通之後,經建發展的變遷如何?
我經常在嘉義市東區的菜市場、文化路走動;我小時候從北港搭乘「林仔朴」(嘉義客運)抵達嘉義市的終點車站,場景或文化景觀其實變動不大,嘉義市似乎從1960年代下半葉之後,文化、城市的發展就已經停滯,只靠藉外在、周邊台灣其他大都會,以及中央補助款,撐起「不得不」的新都會更新,而主體文化的創見似乎裹足不前?我何其盼望我是講錯了!遠的不說,請教嘉義的朋友們,從黃敏慧市長到凃醒哲市長,帶給嘉義市民何等願景與幸福感?(千萬不要誤會我在為什麼黨講話!)更重要的,我要問嘉義市民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大家瞭解阿里山多少?嘉義是林業城市嗎?當嘉義市的變電箱、許多商店還張貼著阿里山神木的遺照的同時,請問大家瞭解紅檜、扁柏、台灣杉、台灣鐵杉、華山松(阿里山五木)多少?
去年217日晚上,我在日本長野県木曾郡(Kiso)上松町的老旅館,聆聽著日本老阿嬤清唱著「木曾五木之歌」;隔天早上在火車站前觀看著老林業工頭揮舞著他的寶貝斧頭,示範著「三點伐木法」,也清唱著原木搬運歌,乃至我們訪談林官三井 正,他說他們正在探討的最大問題是:「如何保留這片檜木林到一千年後的林業經營!」我在日本木曾古道,以及原始到人工檜木林中,體會著日本人千餘年的檜木林業文化,也和著雨水、飄雪,暗自神傷台灣!
日本阿嬤唱出「木曾五木」之歌(2017.2.17)。

上松町火車站種植的木曾五木(2017.2.18)。

老工頭與他的寶貝斧頭。

三點式伐木。

上松町觀光協會為我們簡報。

雪降心頭。


我看著日本現今所謂最巨大的日本扁柏及日本紅檜(莎哇啦),只不過是台灣的中、小徑木,而日本人是如何地從自然神教到日常生活起居用具,都跟他們的森林息息相關,不自覺地就會流露出山林文化的調性或特徵,我們呢?

當我與日本的林業官僚、林業從業者或生態旅遊的導遊接觸時,好像我的知識、生態認知都比他們豐富或深邃得多,但是他們整體活現出來的山林文化的濃厚及深遠,卻叫我慚愧、落淚!


山林文化活靈活現。

我今天來此,就以這本2017217日到日本,314日書寫完成的《七笑因緣──台灣檜木文化的溯源》,來漫談嘉義或「一座林業城市的有機發展」,此外,近來出版的幾本相關的書也提供大家參考。
在時間的限制下,我只能從最基礎的一、二個面向談起,也就是林業城市的自然知識認知開始。一場演講做到最好,只不過是在彰顯演講者的演技,我期待的是,如果你們願意,我可以來嘉義做定期上課的知識轉移,在我還能清晰表達之年,將我一生對檜木林、台灣山林及阿里山的若干知識、故事、情感、資料、照片或一絲絲的智慧,分享、贈送給有心人或年輕世代。請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