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2013.9.15廢核行腳會議備忘錄


陳玉峯

    朋友們,我們心中清楚,核一、二、三、四及核廢永遠是惡靈,惡靈不滅台灣人永遠不保平安!
   
    關於核四、核電、核廢,以及「百萬人接力行腳」運動,我在2013829日台北風雨中的記者會已然宣佈,我們五、六代同堂大反核,且將所有運動決策、規劃等,交棒於青、壯世代,我只期待先前二、三代無私付出的情操,可以傳承下去。往後,我只做些打雜暨理念、論述的工作,而且,我們還是該將重心擺在青年世代,以及「偏遠」地區公民團體的培育。
   
無可否認,核電政策徹底是政治事件,如今更隨政治鬥爭而一日數變,玩弄人民於股掌之間,「核癌」卻日益坐大。無論如何,我只列舉二、三個原則或現象與大家共勉:
1.    不論政治如何動盪、翻雲覆雨、豬羊變色,反核團體或個人只有一個目標,立即廢核電、清核廢,輻射殺手一日不除,運動一日不止。政治愈混亂,核電危機愈棘手,愈須儘速終結,運動更需加速擴大與增溫!
2.    環保或保育及一些弱勢運動,本質上就是先進的政治團體或政治行為,代表世代公義、生態中心的先端政團,是走在現實社會前端的未來性政體,必須具備堅實的智性能力、充分的社會及生界的正當性,以及超越的理想性,而且,最好是發自內在理念或信仰的真誠,而深富高度的反省能力。
3.    年來國家政局現象赤裸裸地表露當局一切以降中為矢志,完全不在乎國家、社會、人民、土地與世代,核電夥同民生種種問題大抵是賣台政客玩弄的工具或犧牲品。KMT911茶壺內鬥爭中,一堆政客的嘴臉,正足以讓涉世未深的青壯朋友看清楚其齷齪的內在,而無黨派之分。今有環保團體提出連署民間版核四公投的提案,我認為時機點不宜,而應將「廢核四百萬人接力行腳」運動做大,此運動要求「廢核電、清核廢」為主訴求,且在此運動中聯署百萬人簽具完整資料,則進、退皆可揮灑自如,而不必受「公投」所囿限(包括可罷免、創制、投入選戰等等)
  
 關於一些細節,條列如下:
1.    立即製訂一套「多元用途」的連署書,可以罷免總統、副總統、立委、縣市長、議員等等,則百萬人接力行動一旦啟動,全國簽署之,假設破百萬人,則進退皆可揮灑自如。
2.    1010日當天無論在台北市武昌街(武昌起義),或貢寮舉行,拜請中央隊伍儘速訂出主訴求(例如拒漲電價、立即廢核四、廢四核、清核廢、罷免擁核民代、彈劾擁核公職、罷免總統及副總統……);最根本的標語等,可否在一週內定案;各地區團體、個人有任何建議,請儘速傳進來。
3.    全國各地區團體宜視同一場「萬年選戰」,規劃任何廢核工作及活動!


4.    全國各地區團體一切獨立自主運作,隨時與中央隊伍連絡,多線分進、合擊。中央隊伍將儘速告知相關配合工作。
####################
相關影片連結:
廢核四百萬人環島接力行腳 五代同堂大反核宣誓記者會實錄 (請點選)

2-5

陳玉峯



    2013914日下午,我前往高雄橋頭白屋藝術村,參加「廢核四百萬人接力行腳」的工作會議及座談。雖然絕大部分各不同齡層的朋友們素未見過面,整體而言,令我想起230年前的柴山公園運動或南方革命之類的記憶。

    我一生不懂得諂媚,也不會言不由衷地去講些「騙來騙去」的表面話,更不願為了某種目的、動機去附和、做關係或虛偽。我只想誠實地說,南台的朋友真可愛,單純、善良地想要做好有益於社會、世代、環境的有意思的事情。那份純真很自然,我來到了人性最初的伊甸園。

    朋友們的美感令我講不出什麼得體的話,因為語言已屬多餘。我只能在內心浮現各種自然的美景,或說,南台是最大善根的輸出國,更帶給台灣永不枯竭的愛心!

    多餘地寫了這些字句,只是寫給將來的自己備忘而已。

    這天參與的朋友:藍美雅、蔣耀賢、商毓芳、柯坤佑、謝銘仁、王勝弘、蘇偉碩、謝素貞、潘雪芬、歐昌宗、李橙安、葉哲岳、李依柔、朱毓萍、張芸慈、周凌箏、陳怡如、簡瑞鴻、朱姝錦、蕭雅中、洪于真、吳學文、郭麗霞、……

  

台灣傳媒


陳玉峯
    台灣傳媒的墮落已經到不忍卒睹了!
    楊憲宏先生說:「台灣沒有消息,只有『行車紀錄器』」
    許多人抱怨同樣的「新聞」,24小時隔時段輪暴視聽。
    也有人一聽到電視主播那種尖銳磨玻璃的噪音就頭痛欲裂。
    有些人分析為什麼傳媒惡化至此:
    「因為背後老闆的操控,傳媒工作者深怕踩到紅線,只找雞皮狗蒜事,貼貼網路,轉播打馬賽克的電影片段……
    「因為台灣的閱聽人順民當慣了,不斷縱容……
    「因為它這樣就賺翻了,幹嘛它要改變?多文化嘛!」
    「台灣人一向邊看邊罵,但邊罵邊看!」
    「天下本無事,除非看電視。」
    「典型的水煮青蛙啊!20多年天天24小時吃、喝、玩、樂、腥、羶、下流嘛,你期待什麼改變?」
    ……
    台灣數十年在如此傳媒毒化之下,閱聽人愈來愈輕薄、淺薄、沒耐性,而流於膝蓋反應,不思因果關係、結構性議題,稍微一動腦即七竅生煙、自動繳械。
    今之傳媒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為統媒;另一為非統媒。本質上,全為共犯結構,有奶便是娘,風吹草偃,那邊有錢賺就會倒向那邊。

    當然,我們可以寄望雲端網路,但更根本的思辨能力,毋寧才是教育的重點啊!然而,教育的問題?天黑一大半矣!一切還是得靠民間的力量啊!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第二次綠色革命備忘錄


陳玉峯

      地球上能源或資源的終極來源,對生界而言係太陽能及其貯存能,如石油、煤炭等等,而質、能不滅,只能轉換、蛻變,不同比例的分配在各相。科技文明幾世紀以來,除了世界大戰稍稍遏止人口成長率之外,人類族群、都市空間、城鄉發展的快速成長,迫使土地陸域及海域資源漸次枯竭,因而生物科技一向被視為糧食及其他相關資源解決困境的希望與寄托。然而,第一次「綠色革命」並未被評價為成功,相反的,墮入原本即屬政治牽扯的「能源分配(energy allocation)」的傳統困境,新近一、二十年來遂轉向「基因重組」(recombinant DNA )的期待,樂天派的生物科技人士更將其視為第二次綠色革命,滿懷希望其成為糧食問題的萬靈丹。台灣在二、三年來,媒體亦斷續出現類似的呼應,生物決定論或化約主義者不僅表達如此的興奮,政府更以主流決策,提供具體發展的溫床,輿論竟也出現對反對基因重組或遺傳工程的言論(西方社會),表示不解與困惑。在一片前途看好的鼓舞聲中,筆者認為諸多爭議有待台灣審慎思慮。

    所謂基因重組的生物科技,用普通話說,就是在某生物體的遺傳物質中,注入別的生物遺傳物質,使之產生新性能或改變原有性能的生物技術或遺傳工程。一九八O年代以降,超過六十種植物經由基因改造,並有三千次以上轉殖作物在世界各地作田間試驗,各類重組生物產品亦與日俱增,且美、日產值遠超過文明發源地的歐洲,此乃因反對省思以迄立法限制最劇烈的地區即歐洲,其環保人士亦表達最激進的反對運動。然而,即令是美國,早在一九七O年代,史丹佛大學保羅‧勃格即組委員會,呼籲暫停基因重組的研究。

    一九八O年代歐洲共同體協調法規準則,責成會員國進行立法程序,例如一九八七年德國綠黨即建議完全禁止基因重組工程,但一九九O年德國通過「基因技術法案」,透過許可制度管制此等科技;瑞士則主張全民投票等等,歐洲對此等科技的研究,原則上必須向其政府申請,且須在兩個月內無人公開反對,試驗場地亦需公佈,因而被主事者視為自廢武功,難與美、日競爭的主因。近年來法國、瑞士、荷蘭等國家的環保組織,更是頻頻以「為維護生態而行破壞」(Ecosa-batage)的途徑出擊,破壞試驗場地,伐除試驗作物,視其為未來的人造瘟疫或邪靈。

    極端的正反兩造。其論點如何?贊成者主張「基因重組」可讓農作物增加產量、增加對病蟲抵抗力、耐乾旱、改善營養、減低肥料使用而降低土壤污染,對未來世界解決能源短缺的窘境,減輕環境惡化的程度;在醫療方面可提供疫苗、製造凝血劑、胰島素,甚至可處理癌症、AIDS、遺傳性等惡疾;針對反對者譴責他們不識好歹、杞人憂天、拒絕進步,何況人類有史以來,不正透過無數的選種、雜交,產生龐雜農作、畜產的成就,完成遺傳物質的改造而造福人群,如今又為何拒絕更先進的遺傳工程?過往二十多年來的研究試驗,也未曾發生有害的影響,反對者實在是充滿泛政治情結,在綠色運動的枝梢末節大作文章,阻止科技進步,打擊資本主義云云。

    因而在一九九二年,五十位科學家在德國海德堡議決「海德堡聲明」,並連署全球將近三千位科學家支持,向各國元首、政府等建言開放或政策實施。多年來,台灣政府可歸類為毫無疑慮而全盤接受者,且迄今為止未曾有質疑言論。

    反對者多屬信仰型激進的環保人士,他們宣稱這是科學家玩火的危險遊戲,一旦失控,自然界的平衡將被打破,人造怪胎有可能無任繁衍,造成如雜草揮戈、超級野鼠肆虐世界末日的電影情節,破壞生界、產生恐怖傳染病源;對病毒、昆蟲世界可能產生可怕的演化災難,抗遺傳工程製作之蘇力菌病毒的昆蟲亦已產生,此等擔憂絕非空穴來風,人與病毒界的對決,鹿死誰手尚在未定之天,科技界沒理由僅以盲目的樂觀主義,漠視潛在的鉅災。何況,此等科技皆操縱在私人跨國企業或脫辣斯,必然導致對第三世界或貧窮國家更不利的影響,此乃新興剝削貧農的技巧,加上目前為止,此等生物技術並未掀起先前過份樂觀的「綠色革命」成就,人工上帝嚴重破壞自然倫理,潛在傷害將遠超其帶給人類的利益,此等反道德的行為應予全面管制,或最低程度立法嚴加管理。

    依筆者觀點,由於目前紀未見基因重組的偉大成果,亦未見險著的危害,正反兩端的直接交鋒,係落在道德或科學哲學的論戰;行動的對決,則在龐大的試驗與零星破壞行為所形成的輿論與立法管理之衝突,焦點多在風險與利益的分析或評估。然而,人類是否有權執行上帝的權力?當代科學亦不再盲從科技中立的神話,科學得政治化、資本化、秘密化、社會化、特權化......,早已是顯著的偏見結果,有惡的科技、邪靈的科學,充滿更大的弔詭與危機,絕非學術、研究自由所能膚淺應付。在人類道德、達爾文極端唯物論之間的自然倫理議題,也只有在深厚科學、科技文化發源地的歐洲,才發展得出深層的反省與激進的嚐試。筆者所深以為憂者,在化約主義、生物(基因)決定論盛行的台彎,只有科技而乏科學,遑論科學哲學,儘一味追求生產與成長的迷思,如過生物技術在當局鼓吹、積極投資的情況下放任發展,卻不及時籌謀研究規範與立法探討,有可能導致世紀災難的導火線或火藥庫,在此,深盼國內環保、哲學、生物科技的先進們,著手思考此一未來學的大議題,而民間環保人士亦應釐析台灣的走向。
  
~原載於《聯合報》聯合副刊1997/1/25
~本文摘自《土地倫理與921大震》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私房菜(1)─喜多嶋修的《曼荼羅》



陳玉峯

    十多年前我首度聆聽日本作曲家喜多嶋修的名曲《曼荼羅》,便歡喜得不得了,只當它是空靈境界的載體,卻還帶有著紅塵味,橫直著迷了一段時日。後來,也就淡忘了。

    近來,目睹台灣政權出賣環境、土地、人民、世代的囂張,已屆瘋狂地步,又為反核、廢核三十餘年的困境有些焦慮,加上近年來較少上山,以致靈魂有些僵硬,看待人間事時,自覺少了一分柔軟。或許如此,2013911日接到「概念音樂有聲出版公司」李財吉先生來電時,猛然想起該公司出版的這張CD《曼荼羅》,於是,再跟李先生索取。

    913日收到CD,立即重溫這張天籟,且將之列為第一道「私房菜」。

    所謂「私房菜」,就是不管客觀事實或公論的內容,完全依據自家一時性的品味,列為可口珍品的享受者,也隨興介紹這道菜入口後的意象。

    《曼荼羅》據說是描述空海法師(人稱弘法大師,西元774-835)一生傳奇的音樂,全曲分六樂章,標題分別為:曼荼羅、旅抱、西方淨土、心念、法輪,以及白蓮花。作曲者自稱:「……作曲的過程中,經常感覺有種神秘的力量與我的靈性相通……」,而象徵無限、絕對、無極、虛空、永恆的宇宙實體云云。

    然而,暫且不管作曲者原意、意境或其他人的感受,我只依913日再度聆聽的當下感受,與朋友們分享點滴意象。

    聽這首曲子,就是對大腦、小腦、延腦、脊髓、末梢神經及全體身心的按摩。

    第一樂章,曼荼羅

    起音的號角,接續以低沉合聲,立即將我的大小神經拉出身外,直入宇宙的任一場景。就以台灣人熟悉的佈景來說好了,我踏上阿里山小火車,隨著悠揚、節奏的步調啟程,挺高海拔、走入山林。

    空氣漸次清新,場景歷歷變化,各式各樣的綠葉繽紛,逐步疏理塵世絮亂的思緒,洗滌每一條血管、淋巴結,然後,在一隻若有似無的布穀鳥引領下,行行重行行。

    闃無人煙的小站小佇,再以同樣的步伐前行。拔離了十丈紅塵,放下五感六識,走向異次元。

    第二樂章,旅抱(向內的旅途)

    進入空靈的山林中。隨著晨霧、曦光、山色的游走,蜿蜒溪澗的綠水流而不流,我走在楠溪林道南向眺望。一種無止盡的擴展,舒坦而曼妙地,在靈海之上漫步。

    每一步呼與吸之間,平寧、安詳與悠然,我是停泊在綠色汪洋中的獨木舟,置身遼曠法海的中心。

    第三樂章,西方淨土

    懷著愉悅的心情,我檢視闊葉林海的多層次世界,第一喬木層、第二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地被植物、根系世界、地殼的千層派,縱橫與垂直,印記萬象與流變。

    蟲鳴、鳥叫、蛙啼,野猴群戲於樹間,眾生各適其適,交織成和諧的天籟,夜幕低垂前的呢喃,入夢後夜市的繁囂,撐出山林的另一世界,但調性齊一。

    第四章,心念

    這是思春或懷春曲,不管任何年齡。寫仙女動了凡塵戀,猶抱琵琶半遮面,也寫出世、入世的徘徊與幽怨,絲絲入扣心識的角力區,很適合在沙龍或咖啡廳播放。

    天堂與地獄、生與死、十丈紅塵與超然物外、愛戀與出離……都在寸心間撩撥。

    第五樂章,法輪

    責任未了啊,戰鼓頻催,不能留連在仙境!

    休憩不是永眠,你得再出發;沉澱非死寂,只是念念離念。硬功夫仍得下,人間路還是得苦行,一步一腳印仍須落草紅塵。

    然而,陽光三疊,出入山林,究竟是入山或出山,無人知曉。

    近鄉情怯,五里一徘徊。昂然闊步,原來最最汙濁處,有一頃朗朗淨明。

    第六樂章,白蓮花

    經由見山是山、見山非山、見山又是山的自在自由之後,新生與再出發而雄渾無畏。

    節奏部分,至情無情、大愛慈悲,而法雨四浴、波瀾壯闊,賽勝赴義從容的雄糾糾、紅巾特攻隊化為烈焰前的賁張。行雲流水的樂音流瀉,一觸一痙攣。

    旋律則自然與人文大集合、東方與西方大會合、古典與流行大交響!

    整首曲子出離而不離,也是禪除的觀音。還是美!


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台灣住在地球的生死門

陳玉峰

 連日來我接到數十通電話,包括來自美、澳友人的關懷,因為他們獲致九二一世紀大地震的印象是台中也很嚴重,同時許多朋友們急於徵詢「我們能做什麼」的建議,我總是要他們先「定」下心來,有知識、有智慧才可能產生真正濟世的慈悲,而定心的前提必須具備更多的常識或知識。不出意料的,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地震就是台灣的常態;知道台灣是板塊擠壓上來的人,也不了解所謂的「上來」機制,就是透過無窮多次的九二一,間歇或連續的迸跳所形成,而誤以為台灣島是穩重、穩定的持續緩慢抬升。這種誤解或許受到「平均值」的錯誤解讀。一般來說,台灣目前或過往,每年平均往上抬升了 0.2 ~ 0.5 公分。

 地殼只是地球表面「薄薄的」幾公里厚度,高溫成膠軟的下部或稱「地涵」,地涵順應「熱往上冒、冷往下降」,整個地球一直在進行對流,因此地球從初形成的火球,才可能演變至今日的藍色美麗星球。往上冒出的最顯著部位在大西洋的中洋脊,穿越了冰島,因而冰島面積日益擴大;往下隱陷入地心的部位,即環繞太平洋一整圈,從美洲西部海岸經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琉球、台灣,往菲律賓一帶的隱沒帶,換句話說,台灣正位於吞噬一切的往地心之路,又為什麼台灣又被抬舉出?就因為是吃進去的部位帶動了地殼板塊的走動,在吃進去的部位上經常引發吃陷兩板塊的碰撞擠壓,有些時候沉積物被吞噬,有些時候卻被擠上,因而台灣島上上下下大跳生死舞,因而筆者宣稱台灣正住在地球的生死門。

 從現存台灣島的地層看來,第一次台灣島冒出海平面大約在恐龍滅絕的 6,500 萬年前,隨後又被吃進海溝而完全消失,現今台灣島的隆升運動,則始源於 650 萬年前,當菲律賓海板塊碰上歐亞陸板塊之際,可是,直到大約 250 萬年前才跳出海平面,更且在 100 萬年以前的幾十萬年間,地震得很頻繁,上躍跳得很迅速,以至於大量的落石堆積在超過百萬年前古台灣島的海岸線附近,形成新的堆積礫石地層,厚度達數十至百餘公尺。約莫在 55 萬年前,因擠壓持續,爆發了另一條西部造山運動帶,漸出跳抬出這些百多萬年前所累積的礫石,形成今之自北桃台地經三義火炎山、大肚山、台中盆地、大坑頭嵙山、鹿谷附近,南下至高雄六龜。由於此一地層係由日本人依據大坑頭嵙山的調查而命名,故謂之頭嵙山層。當然事實上更複雜,地質學專業方面又可分為多種地層。

 台灣島有史以來,地震就是形成台灣的機制,沒有地震就沒有台灣,地震就是台灣的本質,因此,地球內外部的對流就是台灣地體的因緣肇始,對流的速度說快不快,說慢卻是常人可感,大約相當於指甲生長的速率,恆定的進行,只因冷卻的地殼是堅硬的固體,無法壓縮,因而地殼表達隆起的方式,只好採取累聚勢能,直到地層無法忍受,瞬間斷裂而紓解壓力。就像厚薄不一、質地互異的多層龐雜瓦片,兩邊持續加壓,每隔不確定時間就會有斷裂,而山勢愈來愈高,堆積的地層愈厚,所需的壓力必須愈大,但一旦斷裂地震發生,地面的劇變更形嚴重,而且,某處斷裂必然連鎖引發多處大大小小的斷裂、移位,一系列所謂餘震,正是這些錯動地層的重新調整,直到更為穩定的平靜時期,這段波動的斷續發生,消除了不平衡的應力。不幸的是,現代物理的研究卻證明了地震發生時間、地點「無法預測」。
 過往的台灣經驗,平均約每 10 年發生一次較大型的有感地震,最近將近 40 年未紓解,九二一因而高達 7 級以上的大地震。筆者曾有一不雅的比喻 (不很恰當) ,台灣不地震就像人不大便,只吃不拉,一旦拉出拉死你。人生短暫,一輩子難能碰上「很正常」的台灣九二一造山運動,九二一讓台灣人付出極其慘痛代價,也提供給台灣人「最佳的」環境教育。

 筆者不是地質、地體或地球科學的專業,很可能會講錯許多現象,但目睹耳聞一大堆「謠言、預測」,內心深感不安,僅以淺顯的常識同朋友們討論,期待地球科學的專業得以在此契機,提供精確的教育資訊,安定浮動的人心,勿讓迷信、政治、陰謀與無知發酵,同時,呼籲國人正視重建問題,絕不能貿然「原地進行」,必須進行審慎評估,更寄語政府,今後總該加強地質方面基礎研究,明確找出潛在斷層的位置,分期進行國土規畫的細部施業,盡人事而順自然。

…《台灣日報》199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