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gerstroemia subcastata
陳玉峯
夏季花卉型的九芎,分佈於中國、琉球與台灣,我推估是最近一或二次大冰河時期才來到台灣成為在地本土植物的,或說它在台灣的孢粉學研究,可以顯示其履歷。
依據百餘年來的記錄顯示,極限分佈海拔可上達1,700公尺。然而,整體說來分佈中心在1,000公尺以下地區。以我2005年詳細調查南橫公路的數據,南橫西段它分佈於台20-64.5~117.5K,海拔介於580~1,264公尺間;南橫東段則見於台20-172.5~208.5K,也就是海拔1,380公尺以下的地域。
也就是說,它上接檜木林帶,下抵海岸地區。然而,依我山林實地調查經驗,它應該是台灣下部闊葉林介於次生演替至原始林相之間的樹種,生育地由溪谷到稜線;立地基質涵蓋種種土壤類型,乃至岩壁隙皆可存活;坡向全方位;土壤或大氣濕度幾乎都無禁忌;受風耐度也還算可以;陽光需求由全裸到半遮蔭,斷續因應植群的孔隙作用,融入局部更新的高適應力物種。
它是台灣常綠闊葉林當中,少數靠藉落葉策略,成功切入時空銜接點的物種之一。就我一生的山林體會,九芎算是能伸能縮、嗜陽耐蔭,面對社會變遷各大階段皆能適存的「台灣人」!它,蓄養節宣,通常不會形成純林或以它為主的優勢社會,而是入駐多類社會中伴生,然而,它的數量還算龐大,我曾估算過,全台灣自然分佈的中、大徑木,應該有百萬株以上。
台灣許多地名與九芎有關,例如九芎湖、九芎坑、九芎橋等等,原始林中不乏大樹,只如今隨著開發而消失。記憶中,我看過大徑木有超過50公分者。它也是台灣植物分類學上最早被發現、被採集且鑑定的物種之一,更古老的方誌,例如《諸羅縣誌》、《台灣府誌》等,稱其為「九荊」或「九芎」,多強調它的木材性質絕佳,當建築的樑柱,埋在土中經久都不易腐朽,然而,我懷疑是早期矮房子,因為它的樹幹較少是通直者,而且,一樹多幹,算是大灌木的生活型。
它的木材之所以堅實,事涉它的生長緩慢。
以蓮花池一株94年生、樹高16.5公尺的大樹為例,胸徑才16公分,年生長直徑僅0.17公分。如果將木材的硬度列分十級,九芎列位九級,可見甚堅硬,台灣早年農業時代生活中,它的功能、利用幾乎無所不括,不僅是優良建材,廣泛使用在農具、炭礦枕木、船具、轆轤細工、手杖、雕刻⋯⋯,最差的,也是優良薪炭、木炭原料。
然而,在不同生育地產出的木材大大不同,它的生材有1立方公尺重達1,250.6公斤者,比重高達1.25,丟入水中是沉下去的;也有1立方公尺是1,098公斤,比重說是0.574者。
基於它在惡地也可成活,數十年來在水土保持方面多所利用,甚至是用來打樁,號稱以鐵錘用力打進地中,它一樣生根、萌長,生機旺盛!
有趣的是,它的小枝條具有稜翼,長大則消失;它的樹幹上,樹皮年年剝落。很奇怪,它的生長緩慢,沒必要換皮啊?可是它每年換樹皮新衣,而樹皮剝落中、剝落後,形成灰褐、灰白、乳白褐、純白的各種印染色帶,表面光滑,且不斷幻變,或說樹皮很有看頭。
它的樹幹偶見因昆蟲、菌類入侵所形成的樹瘤,做成板面,簡直賽勝各種版畫、抽象畫作,加上種種性質,台灣民間廣植為盆景、樹雕,日本人也引渡植為庭園、造景。
然而,我要說,九芎整體的美,是種散漫的台式自由、民主,身無定型、體態多變,枝長散亂、失序中有序。它是樹中的散文體,兼具新詩性格,對於崇尚工整劃一的溫帶性格者較為不宜。
它的物候,隨著全台各地及不同海拔或微生育地而有大變異,基本上是春芽、夏花、秋果、冬落葉,是台灣少數具足四季變化、變色的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