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原鄉況味】

 陳玉峯

 

應上境公司吳靜宜總經理、上森公司蔡再益總經理之邀,要回我故鄉北港作解說,乃因吳總承接北港糖廠地景改建、活化規劃案,附帶要拍攝重構後相對照的「形象」短片,吳設計師當然是主角,我純粹是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北港人,要我以在地人身分,對北港歷史、糖業發展史等作簡介,也可從生態延展人文的系列變遷,作一註解。

僅就記憶所及,信手勾勒。

北港屬於古台灣「倒風內海」的北端,約從16世紀以降,「滄海變桑田」的速率極為驚人,依我過往計算,約四百年來,形成海埔新生地的速率,年進3050公尺,因為台灣河川輸沙量超大,20世紀中葉的統計,台灣西部海岸31條河川的輸沙量,每平方公里集水區系平均高達7,838公噸,位居全球之冠亞(註:同期,黃河支流涇河為7,916公噸,但台灣是31條河川平均值)!

毫無疑問,五百年前今之北港是海域,而20世紀中葉之前淤積成陸的速率極大(註:現今相反,陸沉海進極嚴重,肇因於沿海地下水超抽、上游攬砂壩數量龐大、沿海突堤效應等),北港的發展史相當於淤砂成陸史,以及人文史的變遷相互牽連。

鄭氏王朝時代,北港約在海岸線上下,其旁的水林即當時的紅樹林區,而北港約是鹽水沼澤地,且隨著淤砂、淡水化的過程,平坦淤積地漸次形成甜根子草的類疏林景觀,而鄭氏王朝之前,荷蘭人找華人拓殖,將甜根子草疏林改殖為甘蔗園,就物種生態特性而言,甜根子草與甘蔗乃同屬的親緣種,恰到好處!

荷據時代甘蔗的種植應已推進到今之雲林縣境,但是是在今之更內陸地區,因為依據方誌及文獻等,鄭氏王朝的鄭經有次隨軍到斗六一帶,他騎在馬背上啃食著在地蔗園的甘蔗,冷不防泰雅原民俟機想偷襲,幸賴部將警覺而及時逃離。當時,台灣的巨蟒,有吞食整頭梅花鹿的紀錄,環境即在如當時北港的甜根子草類疏林中。

北港成陸,且漸次遠離海岸線之後的類疏林地景,17世紀上半葉,北港成為北港溪出海口的類港口;17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初,北港形成移民聚落。相傳1621年顏思齊、鄭芝龍等海民登陸北港、移墾,而1694年樹壁和尚來台,據說他休息處拿下媽祖的香袋,想起身時,香袋卻黏在該地不起,從而形成北港朝天宮的緣起神話。

1819世紀間,北港成為「兩岸」商業中心之一,許多公司行號(郊行)興盛,但隨著海岸淤積,港口消失而沒落,但仍然為區域性農、商重鎮,何況還有朝天宮挹注。日治時代則興起新時代的都市計劃,且將北港地區規劃為糖業據點,鼓吹種植甘蔗。

1910年日資設立「北港製糖株式會社」;1915年被「東洋製糖株式會社」收購合併,1927年東洋會社破產,而被「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收購,但是,北港糖廠的製糖能力只有增加而無減少,至1930年代產量僅次於虎尾糖廠。1945年,北港糖廠受到美軍機空襲而嚴重損毁。

二戰後,19465月,台糖接手,但1948年初才恢復製糖,直至2005年關閉。2016年北港糖廠被登錄為製糖工廠等歷史建築,2020年以降進行整體規劃、再利用計劃等。

如同從北港朝天宮向西,愈是遠離媽祖廟的廟宇,年代愈是年輕,滄海變桑田變使然。而北港由海域成陸,成陸後第一代形成的天然生態系,便是甘蔗的親緣物種甜根子草高草生地或類疏林(Savanna),清國時代的方誌依台灣人稱謂,把這樣的地景記載為「草萊之地」,而我北港前輩鄉親謙稱自家為「草地」,邀人到家來訪都說:「來阮〝草地〞𨑨迌」,反映的正是北港成陸後,自然生態地景留在文化史上的自然史印記。

 





北港糖廠各類廢墟建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