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態現象界已經出現翻天覆地的大顛覆,許多土地公已然「瀆職」掛印求去;不少的地基主早已「畏罪」潛逃了!
自從1990年台灣生態系越過穩態與顛覆的分水嶺以降,我擔憂的動盪一件一件發生,如今,我最不願意證實,也最想逃避的事實之一已然發生:
低海拔的次生演替停滯、倒退矣!
本來台灣的亞熱帶或低海拔地區,只要植被被破壞,次生樹種如山麻黃等,即時應運滋長,5~10年成林而捍衛大地。如今,大量的山黃麻不分樹齡,提前陣亡或長不出來,這不是警訊,而是大潰決的前提已經發生,台灣低海拔的次生演替已然逆轉成為反倫常,山區老農告訴我:人不照天理,天不照甲子的時代已經過去,今後生界已進入翻天覆地的戰亂時代。
提前死亡的山黃麻(2016,5,27;阿里山公路旁)。 |
先前,先是北台筆筒樹(溪溝次生小喬木)的大量死亡,而今最普遍的中下坡段,干擾地的大地主山黃麻大量致死,或無法更新的直接原因,我目前歸結有三:
其一,山黃麻基因突變與演化適應,趕不上氣候變遷的劇變程度,劇變包括生物性及非生物性,後者最顯著的表徵就是氣象各因子的極端化,以及極端化時程的極速化;前者即在環境因子劇變的誘因下,昆蟲、真菌、細菌、土壤生物或微生物系統的大翻轉,或龐多突變與族群的大消長發生,導致山黃麻的致死率急遽升高。各項因子(素)的連鎖震盪、正負回饋、網脈連動龐雜且全屬迅速變化的相關。
其二,「大、小」外來兇殘入侵種肆虐,例如大花咸豐草及小花蔓澤蘭之破壞次生演替的常態程序及速率。大花咸豐草一旦入侵山坡地,2個月即可進行有性繁殖,而無時不刻發動無性拓殖,以其高草體型密緻連綿、遮蔽林地,阻絕直射陽光,導致先鋒樹種萌芽茁長的條件盡失;而次生小樹則由小花蔓澤蘭群團纏繞、喧賓奪主,小樹的光合作用量全失,且體弱之後,病蟲害、真菌入侵蠶食,終而致死。此等外來異形帝國,40年來業已全面統治台灣低海拔土地矣!
其三,數十年來山坡地農林之施加重化肥、各種農藥,加上單一作物長年利用,土壤生態系早已不等程度被汙染與大破壞,微生物系統大改變,土壤物化特性異化、硬化、酸化,甚至連自然次生樹種都已難以適存。
台灣生態研究被迫大轉型的時代早已到來,我們的政府、研究單位卻還停留在生產至上的古代。40年來我最痛苦的項目之一,無能讓世人正視生態的時差現象(time lag),簡化地說,台灣中、低海拔原始林的摧毀,通常在4、50年後才顯現全面的問題與困境,且幾乎全然無解,台灣社會卻從來只看眼前現象,過往錯誤的農林政策從來不會被檢討或追溯,也欠缺未來充分的前瞻。
時差如此,空間一樣不堪!河川山岳沒有什麼上、中、下游,那只是人為權宜圖方便的抽象概念,生態系從來一整體,台灣也不可能自絕於全球;台灣山地的施業,從來且在在影響人們熟悉的生活圈,偏偏我們的知識系統無能將之連結。直接簡化地說,低海拔次生林之難以形成,必然危害農林漁牧系統的穩定運作,但現今科研的思考邏輯(當代的典範或標準)無能也不願探討,所謂的現實更不允許!整體論(Holism)談了將近1個世紀,具體的研究卻裹足不前。
2016年初夏,傳媒渲染著南台水果、農業(將)減產1-8成,因為「去年8、9月連續颱風,11、12月高溫,2016年1月嚴寒(北極振盪),接著多雨」,所以嘉義以南「多項作物受損、產期延後、大歉收、5-7月國內水果供應量較往年掉1-1.5成、50年來最慘的一次、菜貴換成水果貴,到底能吃什麼?……」於是農委會轄下忙著下鄉,專家、學者頻加指導,「使用特定藥劑,促使二次開花結果……」;「對抗大自然更有力!」……
眾所週知,這是數十年來不斷強調的「聖嬰─南方振盪循環(ENSO Cycle)」,連同北極振盪的連鎖效應的一小角,分開說,也就是「常態或中性相、熱帶太平洋海面高溫相(聖嬰相)及不尋常冷溫期(反聖嬰相)的『聖嬰、南方振盪』不規則的起伏交替」,另一方面,北極圈的冷熱氣流也會交互不規則的振盪,整個地球又尾隨天體運轉、太陽黑子振盪等等,而有迄今未能明確掌握的流年變遷。這些「天象」卻因2、3百年來人為開發、汙染、溫室效應氣體的全面失衡,搞得本來就非週期的振盪,愈失去理性所能理解的準頭,大部份研究人員私下都瞭解,我們的已知,其實只是無知的自我安慰,而就連第三世界的國家,早已投入氣候變遷之下,整個生界的連鎖因應對策,台灣卻還停滯於頭痛醫頭、鋸箭療傷的膝蓋反應。
而且,最嚴重的,30年來(大變遷顯著化以降)基礎科學的研究如同農林經濟每況愈下,研究系統及其掌控資源分配者,直往口頭邏輯、抽象遊戲、偏執狂妄的方向推進,然而,但問全國生態界,誰人說得出數十年山地農業如何重創台灣生界?次生林的次生演替都已反向倒退矣?!而中海拔玉山箭竹的全面滅絕已啟動了10年,接下來的危機誰人清楚?!(註:農委會曹主委啊!那位只會打官腔、扯謊言的林務局高官還在位嗎?他的「名言」之一:阿里山的玉山箭竹本來就很少!)
不談科學,只問常識。
今年芒果號稱產量減半,台南6,600多公頃的芒果園(佔全國54%)產量預估僅達往年的2、3成,請問農業專家,是不是施藥讓芒果普遍二度開花結果即可「救經濟」?有沒有人明確記載、研究2015年芒果普遍二度開花結果的影響是何?「不正常」猛爆多出的芒果,讓成大校區的松鼠吃得肥吱吱,滿地咬幾口的落果掃不勝掃,也爆發「鼠患」,逼得校方竟然下藥毒殺。今年初開學後,在校園發現「不正常」鳥屍增加,我請求系上報校「驗屍」,看是否為禽流感?學校相關單位驗出結果,說是鳥隻誤食松鼠毒餌致死,這才抖出原來二度結果的芒果,間接害死了大量鳥隻(註:成大當局在台灣農民都懂得,不願施加農藥害死老鷹的社會氛圍下,竟然會下藥殺松鼠,而全校無人抗議?!據說,成大某單位下毒的方式是使用在南瓜子上!又,2015年芒果的二果,東海大學亦然)。
是否可推論,芒果在去年即已二度花果,從而影響今年的生產?則今年適不適合再用化學藥劑催使二度花果?如此生產第一、產量至上的變態發展,果樹的境遇會是如何?這樣的果實人吃了如何?
想起印度人為了提高雞蛋產量,將蛋雞養在密閉的空間,6小時放光、6小時熄燈,逼得蛋雞一天下了2顆蛋。然而,蛋卻愈來愈小、殼愈薄(營養成分變化沒數據)、蛋雞的產蛋時程及壽命縮短!台灣繁多的水果或農產品,不也是虐待植物、恐嚇植物的產物?一大堆改良又改良,增產再增產的惡性循環,如此的迷思,實質上形同漫無止境的搶天所難、創造異形,很快地必將吃出病變,吃到連人性都扭曲變形或系列致死的積重難返,科技匠仍然抱持科學無限論、以科技解決科技問題的迷思嗎?!這是科學之癌與畸變,早已遠離科學、科技的初衷,這大抵是變態的人性,穿起科技的偽裝罷了!
稍有生態認知者大多明白,2015年的芒果二度結實,今年的欠收,不只是自然與植物的複雜因應、相映,也與植物本身的生理,或一般「常年、豐年、欠年」等相關,不出幾年內,台灣芒果必將爆發劇烈「豐收」的「悲慘」現象,屆時,果農是要慶祝還是悲嘆?!
1982及1983年、1997及1998年,所謂20世紀最強烈的聖嬰效應,逼得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優勢林木爆花、爆果,龐大的結果期發生在聖嬰尖峰期的7~9個月後,相對的,1998年北婆羅洲受到聖嬰影響後,嚴重的乾旱導致許多榕屬植物停止開花,無花果中的小蜂全面死亡,科學家花了2年時程,由未受乾旱影響的地區引進榕果小蜂,才讓一些無花果樹種恢復種子的生產。
我想說的是,農委會及相關專家們關懷、協助農民的種種作為值得肯定,但不能只著眼或側重在短暫的救急或技術面,而應徹底瞭解長期變遷的複合連動現象,提出因應的策略,更該籌謀包括世人生活行為、價值觀的多元調適,也就是包括事實的充分認知,長期變遷的整合理解,且不斷教育,提升台灣人了知今後實屬「翻天覆地」的時代矣!
本文提醒國人,台灣山坡地的浩劫或將一波波顯現,而山黃麻的死亡現象,目前為止,似乎尚未有人注意,其骨子裡或本質上的問題,出在過往的「拚經濟」,我不知道台灣的土地(土壤)還能支持多久?我也預測,接下來或將爆發諸多果樹等,「離奇又集體」的大死亡!2015年8月8日颱風之後,全面二度萌長新枝葉、開花結果的芒果樹(2015.8.25;東海大學)。 |
二度開花的潺槁樹(2015.8.23;東海大學)。 |
2015年8月8日颱風之後,8月17-26日期間二度開花的潺槁樹,甚至到了10月下旬還有三度開花的植株(2015.10.23;東海大學)。 |
東海大學校園颱風之後,二度開花結實的台灣三角楓(2015.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