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南一段行腳之四─時空的隧道】


1980年代下半葉我在玉山國家公園任職,為評價自然各類型景觀,在人們直覺下的價值等第,或美感評價,只要遇見剛下山的登山客,我都會進行個別的訪談。有次有隊伍剛從南二段下到南橫埡口山莊,我採訪他們,對山頭、雲海、高山、池沼、針葉林、高地草原等等的景觀評價,不料這隊走了八天七夜、搶攻各山頭的山友,竟然答不出所以然,我只好換個角度逼問領隊:「請你閉上眼睛,腦海中浮出印象最深刻的地景是何?」他乖乖地閉上眼:「有了!最鮮明的就是前面夥伴的那雙登山鞋,來回的走動!」太多、太多的世人如此,一生最精華的時光忙著追求、征服,登上了什麼山頭,卻從來遺忘旅途最優美的景緻、最美好的體驗、最值得感受的靈動或風雲際會,最曼妙的生命悸動,而白白漏失了大好過程的風景,內外最有意思的意義、沉思、賞析與美感震盪,或至少至少,對母親母土的一絲眷戀,以及永世容顏的記憶!~

 
台灣鐵杉林內開裂的「映光輪」(2013.2.27)
2013227日下午,我們從庫哈諾辛山返抵三叉路口,朝東南方向,先下走再上溯第一主側稜,邁向南台首嶽─關山之路

2016年5月10日 星期二

【南一段行腳之三 —生物多樣性與人文多樣性是同一回事】


~菩薩問菩薩、菩薩問佛:根性是一,緣何有種種差別?生物學問了幾百年Why are so many species? 台灣人不問為什麼,只說:一樣米飼百種人。1980年代我調查山區,得到強烈的印象,明明同一單純的高山植被帶、針葉純林帶,為何山山不同、地地互異,甚至於每個生命個體都是宇宙中的唯一,不可替代,世界上也沒有完全一樣的兩片樹葉!~


2013227日我們從山屋上溯三叉路口,斜回頭西南向,前往庫哈諾辛山。
庫哈諾辛山乃布農語燕子(2013227)。
§ 萬年神曲
這條中央山脈關山北降下來,往西北岔出的第一道側稜一直緩降至凹鞍,再上凸成為庫哈諾辛山(約3,115公尺)。我們可以想像,一萬年前,或最近一次大冰河時期,這整條側稜,更不用說關山主稜,很可能都是恆雪帶(日本人說「萬年雪」),八千年以降開始增溫,植被帶上遷,於是,在數千年前的一段長時程內,這條側稜或三叉路口的平頂,佈滿高山植物,玉山圓柏、玉山杜鵑及玉山小檗的灌叢或玉山圓柏喬木林盤佔在整條稜脊,且在春夏之交,花海的盛況,只有野生動物倘佯此間

2016年5月5日 星期四

【大肚台地的前世今生】


5/6(五)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 105年第1期公民素養週講座
 ─大肚山400年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活動連結

【大肚台地的前世今生】 
陳玉峯
 ~如果說台灣島是大海及板塊胎生而成,則大肚台地是子宮外孕、二度懷胎而出。台灣島出海的250萬年來,大致以120-190萬年前的蓬萊造山運動的隆昇最為劇烈,此期間大量滾落的卵石,堆積成西部沿海的頭嵙山地層,且在約55萬年來,因再三推擠、斷層與造山運動,形成西部面海的第一道丘陵、台地及大坑頭嵙山、九九峰等,稍內陸的礫石山。大肚台地等,出世以來,大致歷經二次大冰河時期及無數小冰期,因而其原生生態系曾經包括針葉林、闊葉林、疏林等,又因主稜以西面海,同時具備海岸植群的性格。而約5千年來的人地關係較難追溯,本報告僅以《裨海紀遊》、《鄉土調查》等等史料,夥同筆者40年生態調查、自然學習的經驗,分享大肚台地的前世今生,並瞻望世代的未來~
一、子宮外孕的大肚台地、鐵砧山與三義火炎山
(幻燈片85張解說)
二、三、四百年前的大肚台地及大甲區生態系(《裨海紀遊》的生態詮釋)
三、1934年調查的沙鹿:沙鹿公學校(1935)《鄉土調查》
四、大肚台地原始植群復建
1.      頭嵙山地層植被特徵
2.      大肚台地生界總特徵
3.      大肚台地的生態綠化(原種原種)
五、附錄(文獻)
1.      陳玉峯,1995-2016,《台灣植被誌》系列,15冊。
2.      陳玉峯,2016,《有容乃大─大肚台地》(付印中)
3.      山林書院部落格及臉書。

【三、四百年前的大肚台地及大甲區生態系 ─《裨海紀遊》的生態詮釋】




 (陳玉峯,2005,《大甲鎮植被》,前衛出版社,52-69)
§古籍今註原則
筆者長年進行全台植被調查,專事台灣自然史研究與撰寫(陳玉峯1995199719982001),第一系列旨在完成台灣植被誌,俾供第二系列自然資源開拓史探討之依據。然而,中、高海拔地域原生植群完備,植被誌僅依據事實即可交代;低地、濱海,則300餘年文明開拓所致,殘存破碎林分寥寥無幾,絕大部分植被盡屬人造,但以次生雜草、先鋒灌、喬木逢機拓殖,難以明確得知未開發之前的植群原貌,因此,除了既存植被調查之外,尚須其他輔助研究。
針對台灣低地、平原、海岸等,原生植群蕩然不存地區,筆者試圖重建台灣未開發之前的生態系大概,殆由三大主軸探索之,其一,即古籍、方誌之生態今讀;其二,調查現存植被,且研究演替模式,推測終極群落;其三,儘可能進行訪談耆老的口述史,輔佐自然資源開拓史之非文字記載的內容。此三面向交互參考,乃可勾勒原生生態系的樣相

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

【導讀《阿賢仔》】

─〈契子〉

 

~世間事既非真實,也非不真實,勉強說差不多是相對真實。 
所有的故事都非故事,而是說故事、聽故事者的當下進行式;所有的當下,也成了過去事、故事。~


2014622日,毫無預期地,我首勘綠島,自然而然,到20151121日期間,我卻出版了3本綠島的書,也認識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台灣素人,其中,最是傳奇的是阿賢仔,迄今從未見過面,因為他還在另一個奇幻的空間中─某一個監獄裡修行。


他,就是拙作《綠島金夢》的隱性主角;他,心思纖細敏銳、多愁善感而沉默寡言;他,從小不時與靈界打交道;他,坎坷的半生,幾乎是五濁惡世的代言人,道盡台灣偏鄉弱勢,如何被政治惡勢力間接地活整惡搞;他,豔福齊天、一表人才而天賦異稟,卻始終沉浮於生死臨界,善惡的剃刀邊緣;沒有他,綠島千餘年前被集體屠殺的,百零八位原民冤魂不得解脫與出土問世。我冥思感悟,他的前世是法師,因犯重戒,今生得受屢劫,且他合該即將出獄救贖、濟渡眾生。他幾乎是半部台灣現代史,台灣人的象徵

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南一段行腳之二 —山頭魔力】



三叉路口南望關山山頭(偏右,2013227)。


人腦的千摺萬皺,形成思維運轉的龐大界面單元;山體搶空的立體伸張,撐出凹凸多元的生育立地;台灣的羣巒疊障,自3萬不及6千平方公里的小面積聳天將近4公里,收容半個地球的生態大系,人人稱寶島,而不明究理、不解神蹟的外來入侵客叫「鬼島」,是人自心有鬼之所致。
地球由赤道往南北兩極移動的變化,約略相當於由低海拔往高海拔,這是以氣溫為主軸的變異。從嘉義海岸爬升到玉山頂,平均每升高206公尺下降了1,也就是從北回歸線北移到了北緯43度,或說抵達阿拉斯加、阿爾卑斯山或中北歐。故而從日治時代以降,台灣常被說成擁有寒、溫、暖、熱的植群。
有意思的是,自然界是無窮變數無盡組合的流變,我們所謂的例外,往往是新趨勢、新變遷的另一轉折,或什麼都不是,因為我們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