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8日 星期五

【泥岩地體生態系的奧蘊—簡短回溯】

 陳玉峯

 

筆者結結實實走過馬頭山。
 

201813日馬頭山一帶鄉親盛況空前地聚集,我找來了王小棣導演、黃淑梅導演、柯金源導演、柯一正導演、陳來興畫家暨林秀免女士伉儷、鄭邦鎮教授(電台主持人)等藝文人士,夥同反國光石化大將蔡嘉陽博士、楊國禎教授、我在成大的學生暨環保團體代表等,在馬頭山下廣場會師、誓師(註:劉烘昌教授不克前來,但承諾之後全力投入)。

 

馬頭山上的柯一正導演()、王小棣導演(第二位)(2018.1.3)
 

畫家陳來興作畫馬頭山,並投入呼籲!

 

 

蔡嘉陽博士與全民認購計畫(2018.1.3)

 

在諸家上台鼓舞、論述之後,我突然有所感,帶領全體人員朝向馬頭山合十,三拜。在那瞬間,天、地、眾生與鄉人同體共構、共振的氛圍爆發,我全身毛孔一陣酥麻傳導,心頭暗叫了一聲:啊!贏了!

散會臨別時,我告訴黃惠敏女士:「這場硬仗已經底定,贏了!雙馬童、馬頭觀音示現了!我的工作告一段落,剩下來的,在地鄉親自然發揮了!」

 

2018年元月3日馬頭山下大誓師最後,筆者與整體人員朝山一拜!

 


王小棣導演鼓舞與朝山一拜!2018.1.3)。

 

關於馬頭山的「全境生態學」,最完整、簡約扼要的口語話和盤托出,殆即2018322日夜間,我在電視台搶話且淋漓盡致地流瀉了,我不想再畫蛇添足。

20171028日首勘馬頭山,以迄隔年527日,凡212天期間,我傾全力幾近狂熱地付出予馬頭山的弱勢運動,在此之前,2017112日,我應黃煥彰教授及吳仁邦先生之邀,勘查龍崎青灰岩地形,襄贊對抗事業廢棄物掩埋的運動,書寫了搶救絕妙珍異地形及世代演化寶庫(117)影音輯(收錄在拙作社會關懷影音書1733頁,2018年,愛智出版社),前後一年半,算是我對台灣西南部約24萬公頃的泥岩「惡地(我實在不喜歡使用貧窮文化、唯用主義時代發明出來的這兩個字!),了盡我輩的救贖與懺悔。

 

黄煥章教授、吳仁邦先生帶我勘查台南龍崎泥岩,訪問陳永和里長(2017.1.12)。
 

而泥岩地形及馬頭山砂岩露頭的靈異,賞賜、回報我對250萬年台灣自然史,以及台灣文化史,歷來從未被人們(文明人)認知的奧蘊,化約地說,例如:

1. 馬頭山乃至內門等淺山地區,正是鄭氏王朝遺民結合平埔原民混血、合一,且接納17世紀以降,來自印度、東南亞文化的在地化蛻變,乃至石頭公信仰(脫胎於印度教林伽與約尼)的形成,而以華人「觀音佛祖為本體的信仰圈,更且,馬頭山的外來砂岩塊,在百餘萬年來,因為泥岩地形在乾旱季堅硬如鋼,卻在雨季形成緩慢流體的年週期生滅輪迴中,夥同造山運動、泥岩下走而逐漸突出,形成雙馬頭的造型,恰好與觀音的原型—梨俱吠陀記載的,印度教的雙馬童不謀而合!

或說,天文、地文、人文、生文同體應現了西南半壁的「應現觀音」!

2. 泥岩在乾濕季兩極或二元對立的環境條件,至少在幾次大冰期、間冰期、小冰期來回之間,形成天演對生物的天擇壓力,調整基因庫,誘發龐多適應極端環境因子的基因,提供台灣在氣候變遷、生物演化的培育中心,每逢環境劇變時程,供應合宜種源而十方傳播,確保生態系、植被與地土的保全與傳承。

3. 在至少萬年以來,泥岩生態系二元化的流動與固持、潮濕與乾旱,以及終年陽光直射及散射的充分,乃至全方位因子組合的動態變遷,篩選出刺竹成為植被的主體,以及此系統諸多獨特性的指標物種,馬頭山運動讓我彌補了一生對台灣生界失落的環節,讓刺竹回歸本土天演的正名與依歸,銜接從馬卡道歐、荷領、鄭氏、清國,乃至日治、國府時代,包括高雄(打狗)地名的全面貫通。

4. 台灣自然有史以來,隨著地體運動、生物遷徙與演化變遷、人種資源使用及文化的形成,所有生界的因果、結構內涵,泥岩生態系是台灣之所以是台灣不可或缺的,極為重要的一大區系,從任何角度考量,都應予永世保育,無論使用任何名目、法源或經管體系。

 

龍崎泥岩。
 

月世界的泥岩地形。

 

沒有業者的開發計劃,就沒有在地的環境運動,也沒有讓世人重新反思、認知泥岩地形暨其生界的奧義,乃至在歷史上的定位暨希望的未來;是鄉土純真的情懷,才會感動十方友人的襄助,也才有我輩等過客的奮不顧一切地投入,更且,在我們的「先期作業下,馬頭山在地鄉親繼往開來,發揮了鄉土大愛的公義行動連綿不絕、前仆後繼,78年來,特別是近年,不斷發掘出新記錄的物種,如今,又有梁舒婷、石川先生、劉閎逸、柯伶樺、邱峋文、黃惠敏合著的大作台灣惡地誌:見證台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暫名)的即將問世,更完整、深入地,以科普、人文可親的筆法,為國人開演泥岩生態系的前世、今生與前瞻遠見,又有文化深耕勇者的「野人出版社」,在出版界一片夕照餘暉中,投入台灣的希望與黎明!

這一切,正是吾輩草根先行者最大的福報與回饋!

感謝馬頭山、泥岩生靈無生界,感謝馬頭山鄉親無私的付出與奮戰,感謝系列後繼研究者、參與者、解說者……持續挹注各面向的生機。

 

筆者()、簡義明教授()與小邪在馬頭山頂(2017.11.26)

守護馬頭山鄉親與筆者。

 

2018527日,筆者前往高雄內門講述馬頭觀音的宗教哲學。

 

本文只是就個人有限、短暫地親炙馬頭山,而接觸過的人、事、物,稍作浮光掠影的回溯,相對的,眾多獻身奉獻者的芳名、事蹟我都未曾落筆。無論如何,陳椒華教授正是永遠的菩薩行,沒有她,則馬不鳴、鳥不叫、草木無法欣欣向榮,而且,我更要感謝開發單位、業主暨高雄市政府,不管站在任何角度、面向,我們都是一家人,立足在我們共同的原鄉,走向永續發展的世世代代,我們更可以合作,為台灣歷史寫下美麗、共存共榮的史詩一篇章。是為記。

 

2018325日,筆者帶著剛出版的《決戰馬頭山---台灣山海經》,到旗山國小禮堂為鄉親演講馬頭山的生態傳奇,鼓舞大家關懷自己的家園。

 

2022年7月7日 星期四

【受訪雜記之二(2022.7.5)】

 陳玉峯

 

 

宗教信仰的「另一個世界」,來世、平行時空、天堂、地獄?這些抽象的概念,到底與當前的生態危機有什麼關係或連結是個奇怪的問題;來世、天堂等「另一個世界」,是否可以對生態危機產生理想的召喚,或是期待救贖的寄情,或是「行動的方向」?是個有點「天才」的提問。

以台灣社會近約40年的歷程來說,19801990年代許多關懷環境(註:不及於自然生態)的文章或文學,根本上是一群活過農業時代、農村環境田園風光的人,失落之後的「詠嘆調」,千禧年之後消聲匿跡,你無法期待都會環境成長的小孩去緬懷抓泥鰍的歲月暨環境,時過境遷、人事全非,非關生態保育,遑論地球生態危機,但一旦自家巷道被停車堵塞,免不了也會砸車洩憤,卻對冷水煮青蛙式的空汚、毒汚不痛不癢,有了機緣愛上櫟實,只想多多擁有,常是反保育的佔有行為。

 

  

 

而宗教的「另一個世界」是什麼世界?在此,只就大乘佛教稍微引介。

「居住在」地球東方天文時空遙遠處的「阿閦佛國妙喜世界」,該「國度」沒有會照明的太陽與月亮,也不用發電機,卻24小時永遠白晝,因為是由阿閦佛(不動如來)永世放光普照。這個「妙喜世界」只有人間與天界,人、天之間是由金、銀、琉璃所打造的階梯,永遠沒有負面情緒的人們,隨時可以走上天界,但他們寧願活在「人間」,因為人比天神還幸福。地球人死後,可以入住這個「妙喜世界」,是東方淨土之一。(出自阿閦佛國經

 

 

大家耳熟能詳的另一淨土世界當然非「西方極樂世界」莫屬,這個世界有個三溫暖土耳其浴大浴缸,水溫由心念調整,要幾度就幾度;水深、水淺任憑念頭隨時隨意升降;想吃什麼美食應有盡有,只要一起念,立馬現眼前,任何感官識覺所能享受,一概「心想事成」,美好到令人沮喪、想死。今印度人薩古魯還借用來諷刺一番。(請詳閱無量壽經阿彌陀經

這個極樂世界彌陀淨土的門票很便宜,無關存款多少錢,只消唸阿彌陀佛幾萬次。

 

  

 

還有很多的「世界」,例如「淨琉璃世界」、「無憂世界」、「圓滿香積世界」、「光勝世界」、「妙寶世界」等等,各有各自的「如來」佛度化眾生,而這幾個淨土世界(七個)位在銀河系內或外,鬼也不知道,只有「七佛」清楚,然而很奇怪的是,顯然是一堆「重男輕女」的世界,不知是往生過程中硬性規定要實施「變性手術」或之類的,反正女人到了那些世界,都已經變成男性。

既然都是男性,又何必分男性、女性,人就夠了。大概是還是人而已,所以強調是男人世界?

還有東方、西方、南方、北方、東南方、西南方、西北方、東北方、上方、下方等「十方世界」,還有、還有……(大寶積經》《佛名經》《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滅罪經》大集經《密嚴經》……)。

 

 

再回到提問,東方人(包括台灣)較熟悉的「另一個世界」如上隨意舉例,怎麼可能會聯結到生態危機,又如何有「行動方向」的啟發,也許勉強可湊個「期待救贖的寄情」,但我絞盡腦汁,只能說發生核戰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後,「另一個世界」就有可能成為「理想的召喚」、「救贖的寄情」及「行動的方向」。

至於5G手機之後的世界,人人可以「觀落陰」,天堂、地獄都比不上電動遊戲,現世禮儀師們必然進入有史以來最快速突變的行列之一,也未可知。

19801990年代,台灣的佛教世界同學界舉辦幾次佛(宗)教與環境、社會關懷,探討「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等等,20多年前我撰寫了台灣佛教之與環保、保育前論之一—以1990年代兩次佛教研討會為例(收錄在拙作《印土苦旅》2010年,314364頁),委婉或很客氣地批判了口頭淨土對生態的作為其實搔不著癢處。而已往生的老友蘇南洲先生則從基督教的面向,在其主編的「曠野」雜誌,陸續有不少的論述。凡此,也許可用來答覆提問。

 


 

 

2022年7月4日 星期一

【受訪雜記之一(2022.7.5)】

陳玉峯

 

綠島的半月觀音。
 

簡義明教授訪談王小棣導演與我(相互對質?),事前擬了十個提問,其中問我關於綠島的書寫在我「畢生的台灣生界調查與台灣文化探索中,佔據了怎樣的位置?是觀音法理的應現?還是台灣隱性文化再一篇章的紀錄?」

又,「宗教信仰裡的另一個世界,不管是來世或是平行時空抑或是天堂地獄,對於我們面對當下的生態危機究竟是一種理想的召喚、期待救贖的寄情?還是行動的方向?」

没有人可以使用尋常性語言說出他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而成為他自己,走過了,才有後設加進來的「創作、編纂、評價」,所以問一個還没死的人,你的某一(些)著作「佔據了怎樣的位置」,要回答的前提必先假設你現在是在問我死後的鬼魂,我的座標軸還在走,也會不斷創作。我心態如此。

 


綠島的彎弓洞。

 

從俗說,寫綠島是我寫《台灣植被誌》系列的海岸的一部分,依自己對海岸的定義,整個綠島、蘭嶼、所有離島都在海岸生態特徵的範圍內。

由於在我年輕前往蘭嶼調查的時代,綠島是白恐禁地,無法尋常性造訪。2006年重新全面調查台灣全島千餘公里海岸植被時,認為綠島生態系是不同於台灣的生物區系,若非人為,綠島與台東之間,只會有零星生物「越界」跑來跑去的「例外」,所以也没念頭再行調查。

 

綠島的岩塊構圖台灣虛像。
 

直到2014622日才因為家族旅行,首度到綠島一遊,引起了探索的想法,一路下來就寫了相關的3本。我回頭看寫於20153月的,《綠島海岸植被》的自序,說是因為綠島等尚未調查,所以台灣海岸植被尚未出版云云,並不真實,如今感到羞愧,真實的情況是,我根本不知道,也没念頭調查綠島,現今我能確定的是,任何人都是一個能量場域,存有特定的波段,這個場域會受到過往經驗、知識記憶海的影響,並且,隨著移動到任何場域,自會有人事物不等程度地相應,雖然無從量化評估內、外或主、客觀的作用如何,甚至遙遠時空的現象也會共震(振)。

一方面,我緲小得完全不足道;另方面,我是相應而自足的宇宙。

綠島的第13中隊墳場能量極強,我並不知道靠海的小石坵就是挖金故事的發生地,只知從石坵望向牛頭山的海陸地景一流,好似該地正是陸海空的奇異點。

 

13中隊望向牛頭山。

藏金坵望向牛頭山。

 

公館鼻看牛頭山。

 

接連幾次,我野調綠島,也追溯到台灣面對面或書信採訪。

這系列過程之後,我認為綠島「華人」最可能是清國取代鄭氏王朝之後,不斷追緝、殘殺反清復明志士遺族,而有批「義不食周粟」的族群眼見台灣已淪為清國禁臠,他們不願再住在台灣,遂流亡小琉球。清兵又追兵到小琉球,有些人遂分多次,越過南岬海域,流亡到綠島。免不了有些同原住民殺伐的情事,後來,甚至到蘭嶼抓女人回綠島繁衍族群等,個人冥思推演的「小說」,但終究熱帶環境改變了生活習性,這批「華人」或混合種群很快地「土著化」,直到20世紀以降,才又被迫「文明化」。

 

綠島的山老鼠。
 

什麼樣的人,才有什麼樣的遭遇?什麼樣的遭遇塑造了什麼樣的人?我所謂的觀音法理,表面上是神佛上帝無形,應物現形,所以是什麼,就成為什麼;基本上,是我們歷來接受環境、文化、生長過程與內在基因等之交互反應,所呈現的故事情節,人人心中都有多個導演,導演團和諧一致或所謂的專注程度,決定了應現的水準,每個人都是觀音本尊,但應現出來的內容,可以是從外在的神明(他力),到純粹的自己心象(既是心也是識);而且,示現的程度,可以是個人想像,到全然客觀事實,即令不能敘述細節,必然扣住結構性因果關係。

 

以是火鷄岩、駱駝岩或任何東西,我確知一直在流變。


綠島王蟲。


  

歪樓出來一晃,愈是嚴重的精神病患對自己而言愈是真實;人真的無能真實地碰觸真理,除非人成為真理本身;人愈成為夢幻,外在現實就只是事實;人愈是趨向理想,世界才有演化。事實是,世界、你、我一直都在演化。

 

綠島海岸另尊觀音,已應現為媽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