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3日 星期五

【葡萄與漢氏山葡萄】

陳玉峯

第四年漢氏山葡萄結出的小果(2017.12.10)。


四、五年前我在家頂樓的花塢,種了一株葡萄。起初,碩大的葡萄莖葉抽出,攀向馬櫻丹的枝幹上,我也依時澆水,習以為常。
第二年,我發現長出的「葡萄葉」縮小了,葉形也怪怪的,但我只以為土壤環境不佳,生長不良所致而不以為意。
第三年,樹上攀藤的「葡萄」開花了,奇怪,怎麼花序截然不同,花朵迷你、花樣奇特。我竟然想說再等等看。後來,「葡萄果」長出來了,小小的,紫紅、藍綠,鬼才相信它是葡萄。我還是迷信它是我種的葡萄。
第四年,我終於不得不面對事實了。最可能是我種的葡萄在第一年落葉後就死了。第二年長出的,恰好是鳥類排遺的漢氏山葡萄種子,在同樣的位置上萌發,第三年長出了漢氏山葡萄的花序,並開花結果。
好可笑喔!我是「植物學家」!因為我親自種植而「堅信不疑」!
第五年春,被砍掉的漢氏山葡萄重新萌蘗。我得好好保全它,隨時提醒自己「執著」的可怕!
不只是種匏仔生菜瓜吔!
第五年從頭萌長的漢氏山葡萄藤枝葉(2018.3.18)。


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台灣自然史暨文化史的轉型正義 ──綜論馬頭山、龍崎泥岩地理區】

陳玉峯
2018年元旦,日出馬頭山。

馬頭山尚待公義降臨!

全民加持馬頭山!


~每一個台灣人一生當中可能講了幾萬次的一個西拉雅語,但大家好像都不知道,那個字就叫「台灣」(大員)!~
★~每一個台灣人一生也許講了千、百次或上萬次的「高雄」,很可能沒幾人知道「高雄」就是「刺竹」!~
★~台灣生態研究史122年來徹底失落的環節,台灣自然史最受忽略漠視的,就是大約24萬公頃,2個半玉山國家公園大的青灰岩(泥岩)生態系,它們在調整台灣250萬年來的氣候變遷的奧秘迄今無人瞭解,卻要被當作有毒垃圾的掩埋場!~
~台灣曾經祭拜的石頭公,最可能就是西拉雅人從湄公河三角洲崑崙山島所帶來的印度教濕婆神(林枷Linga)及雪山神女(約尼Yoni),後來,與陳永華布局的反清志士軍民大融合,創造出台灣的隱性草根文化,形成傳統的台灣價值,試問誰人瞭解從未在文字史上記載的「台灣價值」?而它,正是台灣之所以最美的風景是人的根本原因:
1. 鄭氏王朝的皇權倫理
2. 禪門無功用行
3. 原住民的自然倫理與宗教
(參看〈台灣價值註〉一文)~
~台灣被鄭氏王朝小區域統治只不過20年出頭,被清國大區域統治長達212年,為什麼現今廟宇二萬餘間,數百上千萬尊神像的衣服,幾近全數都穿著明帝國暨之前的形制,而清服僅只12件?~
~為什麼較具歷史的大廟,前殿無論祭拜何等神明,後主殿通常是觀音佛祖(不是觀世音菩薩),而且,有沒有人發現:傳統台灣人客廳神桌的擺設方式,正是台灣廟宇的簡化版?!你可瞭解這套「本體與應現」的「心法」,就是台灣歷經六、七個政權,依然可以保有主體意識、台灣價值的根本法理?~
~馬頭山區的自然與人文涵蓋上述四、五百年不為人知的,台灣文化史的結構性最大的祕密,「白馬將軍」代表的是傳統台灣價值的「觀音」原型,也產生許多流傳各地的神話內涵。台灣華人開拓史上,之所以發生150餘次反外來政權的革命或運動,民進黨之所以今天可以完全執政,文化根源的活水源頭正是來自馬頭山區等西南半壁。
馬頭山運動恰可代表台灣文化史的文藝復興運動;馬頭山的永續發展,相當於台灣自然史暨文化史的轉型正義!~

一、從全國保育系統談馬頭山、龍崎泥岩地理區
1.來自深海的滄海桑田
2.惡地不惡,它的存在是為榮耀上主的恩寵,照顧全面大地
3.泥岩地理區是台灣在極端氣候變遷中,乾旱物種基因庫的調節中樞
4.那頂戴在泥岩地層頭頂的桂冠──馬頭山
5.刺竹是泥岩地層的終極守護神,刺竹林統帥獨特組合的天兵天將,捍衛高雄、台南都會區
6.泥岩地理區是全國保育系統最大的死角,台灣生態研究史、台灣自然史從來失落的環節
7.泥岩地理區是最不應該重度開發的高敏感地帶,否則很可能創造「豆腐渣工程」
(詳見拙作《決戰馬頭山──台灣山海經》,2018216220頁。)
以上,詳見〈無以倫比的泥岩地景〉

二、馬頭山區對台灣文化史的價值與意義
1.田寮、馬頭山區的石頭公崇拜,最可能是西拉雅人從湄公河三角洲康道爾島帶來的印度教濕婆神及雪山神女(林枷及約尼)載體,結合華人山神、土地公的蛻變,可以探索台灣與南亞文化的相關
(請參考《決戰馬頭山》,176185頁)
2.台灣文化、台灣價值的三大源頭:
A. 鄭氏王朝的倫理觀
B. 禪門的觀音法理(無功用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最重要的是保存且締造台灣的主體意識)
C. 原住民的自然文化及其南亞、東南亞的淵源
(詳見拙文〈台灣價值註〉)
(《決戰馬頭山》,186201頁,馬雲宮)
3.陳永華布局的反清遺民轉進山區,與原住民族徹底融合,利用宗教為掩護,且為逃避清國追緝,流竄台灣,創造各地鄭成功的神話(鐵砧山、國姓井、鶯歌石、劍潭、蟾蜍山……),更重要的是,台灣史上主體意識的傳承,並發動150餘次大大小小的革命運動,等等
4.馬頭山區(含內門觀音佛祖等)正是三、四百年來,近乎完全沒有文字記載的反清遺民與原住民合體的大本營,探討馬頭山區的文化史,正是台灣文化史轉型正義的範例
馬頭山區的山神土地公是結合印度濕婆神、西拉雅及華人宗教信仰的歷史合體。

馬雲宮祭拜的,是文化大合體的石頭公。


三、馬頭山爭議的解決之道

1.環保是最先進的政治;生態(ecology)與經濟(economy)本來就是同一個「家」;環保是資本家、特權賺多、賺少的問題,世界上從來沒有聽過哪一家工廠因為做環保而倒閉;環保是這代人與世代子孫權益分配或公義的問題;環保是慾望與良心比例原則的問題
2.馬頭山案業者的出發點是好的,長年的投資不該遭受損失,因此我不斷呼籲,可以由政府及全國產經企業集資,買下馬頭山區,規劃為自然暨人文生態保護區,同時創設馬頭山生態村,發展環境教育、生態旅遊,以及在地刺竹、宗教文化或生態的文創永續產業。而我即將退休,我願意以一生從國家公園的調查、規劃,42年的生態調查,宗教暨文化探索的些微心得,以及對台灣的終身之愛,免費為業者、在地人民奉獻心力,並創設「馬頭山學院」,招募各領域專業,做為保護區及生態村的研發單位。而業主必將締造全球及台灣保育史上的範例,萬世流芳!
3. 全民認股、全國集資的義舉
(請參看拙文〈「我」能否「要」上帝口中的一句話?〉)
~程小姐、學生、各地朋友感人肺腑的事例~
我願以一生經驗智能,義助開創馬頭山學院。
我們也發起全民募股買下馬頭山保育。
馬頭山大砂岩塊是外來岩塊,其生態系截然異於泥岩,足以列為特別景觀區。


四、結語
1. 馬頭山案不是地區的議題,而是台灣自然、土地暨人文或文化溯源,繼往開來的轉型正義大命題
2. 台南、高雄都會世代的保全中心在泥岩地理區,在全球暖化、海面上升、氣候劇變的今後,馬頭山區的永續保全,是西南半壁的首要關鍵
3.我的好朋友,最具本土特色的陳來興畫家已畫出靈山聖地馬頭山,想要送給蔡總統,希望行政院、總統府以足夠的高度,審慎圓滿處理馬頭山、龍崎等泥岩地理區的世代大計
~我們是台灣人的好子孫嗎?
我們是台灣人的好祖先嗎?
「我」可不可以「要」上帝口中的一句話?奉眾生之名,為台灣祈福!
祝福馬頭山!~
馬頭山案絕非地區問題,而是台灣自然史及文化史最重大的轉型正義歷史命題!
最具台灣主體意識的國際級畫家陳來興先生,積極投入畫出靈山聖地馬頭山,他要送給蔡總統,呼籲世代之計!

【決戰馬頭山──台灣自然史暨文化史的轉型正義】

★民視《新聞大解讀》胡忠信主持★

無論政府如何漠視,我們一定抗爭到底
馬頭山議題全國收看,一齊護衛母親母土的安危

◎來賓:
▲台灣生態泰斗陳玉峯教授
▲影劇界公民運動家柯一正導演
▲在地文化工作者蔣耀賢

即將揭櫫台灣四百年來的最大的轉型正義
爬梳台灣生態研究史上最嚴重的疏忽
呼喚台灣西南半壁的天兵天將
守護台灣所剩無幾的淨土



歡迎點閱以下連結收看:



圖片轉載自「胡忠信」臉書貼文。

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霍金引發我的懺悔】


陳玉峯
霍金(Stephen Hawking)/圖片引自風傳媒(http://www.storm.mg/lifestyle/410792)。

2018313日,傑出的英國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1.82018.3.13)逝世了。接下來幾天,電視播出他的影集。其中,有一集已經尾聲了,我才無意間看到。
照理說,我該重新看過完整的影片,才來談感受。然而,由於霍金在談的,這一集是跟生命演化的通俗版相關,我只看了幾分鐘就十分感慨!
我打開電視,國家地理頻道畫面上出現的,是兩個年輕人做出的各種形狀的捏塑品,他們不知道捏塑品做何用。捏塑品被古堡上的拋擲器依一定力道拋擲出去,朝向草地上的一個紅靶心。實驗者選取2個最接近靶心的捏塑品,讓兩個年輕人模仿做出「一樣」的捏塑品。不管捏出多麼接近的塑品,一定會有若干程度的差異。然後這批捏塑品再度被拋擲出去。再選出最接近靶心的2個,讓年輕人再複製,再拋擲。結果,沒多少次,就出現抵達靶心的捏塑品。
使用如此機械論的方式,用來詮釋達爾文的演化論。
然後,影片上讓這兩個年輕人沿著煙火跑道長跑,將生命演化的三十餘憶年,模擬跑道的座標刻度,回溯到單細胞的遠古年代。兩個氣喘吁吁的年輕人,終於從現代人的時代跑到了單細胞的時代,他倆對於地球生命演化史的悠遠,當然有了深刻的體悟印象,講出來的話也深邃多了。
我說「感慨」至少有兩大面向。
其一,西方人就是永遠會去做出細膩詳實、又「笨」又「拙」的按部就班的實證試驗或教育,讓年輕人養成一步一腳印的實驗苦工,體驗並養成科學涵養。他們不計「血本」地,投注在如此的文化傳承。我們呢?只想撿便宜、貪方便,而不願意從心志面向,身體力行去從事教育事工。西方的科技、科學教育,事實上是哲學、文學、心智、思維習慣、藝術……全方位的教育,而不是切割化的「方便」法門。
我也看過一位老師要一排同學各自站在同一條草原上的起跑線,賽跑之前,老師說:家庭年收入多少錢以上的同學,向前跨一步,一些學生就向前跨了一步;老師說:父母沒有離異的同學,向前跨一步,一些學生就再向前跨一步;老師繼續說了十幾項社會家庭種種因環境條件差異,造就各個學生各自具有的,並非靠著學生天賦或自行努力的環境差異,還沒有起跑時,許多學生就已站上起跑線前數十步。然後,哨聲響起,所有學生起跑,衝向同一條終點線。
未開跑前,一些黑人學生始終留在起跑線的原點。
老師藉此,誶幹譙地「教育」許多學生因為家庭等優越條件,並非因為自己的努力或天賦秉異,就已取得優越的領先,而有些社會弱勢者,他們必須靠著自己付出比別人更大的努力,才能彌補先天的弱勢,云云。
我是瞥見過去,也沒詳細看影片的內容,反正大意如此。
西方人的教育無論從哪一面向,在在實踐著從「心」教育,而不是僅止於「理解式」的口頭上課方式。
我看過一些關於西方人的教育理想、理念、思想內涵、實際運作,甚至講出的道理,幾乎跟我長年的理念雷同或一樣,連思辨能力的訓練也形同一轍。而我很是懺悔,為何我一直都未能花費更多時間、心力在學生身上!即便全面環境氛圍都在瓦解我的些微用心用力。
另一方面,我也看到眾多比我投注更大心血、時間、精力在學生身上的「好」老師,但是這些老師的思想、教育內涵,卻是我認為正在戕害學生心智、價值觀的大偏頗,而我完全無能關切。
也就是說教育的理念、方式、慣習等等,我明明可以大肆發揮,為何數十年我裹足不前?我不能以自己任何的主觀條件、家庭因素等等推卸責任!
其二,霍金似乎是極端科學決定論的物理學家,如同愛因斯坦原本不相信「上帝也會丟骰子」的,他們大致上都認為宇宙萬象最後都可以以數學公式來表達。霍金在晚年說:「我相信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沒有上帝』。沒有人創造宇宙,也沒人主宰我們的命運……天堂與來世也不太可能存在。我們只有這一生去欣賞宇宙的宏大設計……」,而且,他說愛因斯坦錯了,上帝不僅玩骰子,也把骰子丟到了我們看不見的地方!
霍金在影集中大玩骰子,而且將達爾文的演化論依照逢機的「突變」,在依拋擲器當成「天擇」的環境因子的篩選,定向操作而達陣,十足簡化且由機率與固定的天擇壓力,完成模擬演化論的「機械論」、唯物化的目的!
2011年霍金受訪時,丟出宇宙不必由上帝創造的「無神論」說辭時,「舉世震驚」,傳媒大肆渲染。當時我覺得很奇怪,因為這句話的大意不僅不新鮮,事實上早在大約3,500年前的印度《梨俱吠陀》已敘述:宇宙先於諸神而存在!
而霍金影集丟骰子似的詮釋,數十年前生物學者老早以純概率的比喻,要猴子在鍵盤上打出一句33個字母(加上一個間隔鍵)的句子,理論上打中第一個指定字母的概率是27分之1;而打對的這隻猴子的兒女,全數是打中第一個字母的後代,假設兒女有4隻,則牠們打中第二個字母的概率便是27分之4;依此類推第三、第四……代,配合實際上猴子的繁衍限制,從而推估大約50代的猴子即可打出完整的句子。
唯物生物學家或影片中的霍金都以完全丟骰子的簡化,徹底機械論式地,極為粗糙卻精準地解說達爾文演化論的兩大階段:
1.突變是逢機的,完全沒有方向性。
2.天擇是環境挑選存活後代的,具有方向性的選擇。
然而,這兩項原則都是大有問題的!除了歷來生物學家龐多的理論與事實的質疑之外,其實打從理論的一開始,唯物論者即以先排除掉非理性的成分,一味以「既定原則」推演。對於生命的「衍出性特色(emergent property)」,或說一加一大於二,生物從細胞胞器到細胞,從細胞到組織,從組織到器官,從器官到系統,從系統到個體,從個體到族群,從族群到物種,從物種到生態系等等,每一不同層級之間,都產生其下層級所欠缺的功能及新的特性,這是唯物科學闕如的內涵,無法,至少目前人智無法化約為機械論的範疇,更不用說極為複雜也單純的唯心、唯識等,生命演化出的,或意識本身的「真理」。
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ng Planck18581947)甚至都說出「意識」才是基礎,物質只是意識的衍生物!彷彿印度哲人或宗教師的口吻。
我以更粗糙的方式反駁唯物論式的演化論,而明明生命、生界遠比天文星體具足更為深沉奧妙的內涵,又徹底連結至唯物宇宙的一切,為何我還滯足於文化或個人習氣而不前?!
有些人質疑輪椅上的「霍金」是「傀儡」,是背後「陰謀者」「想要藉由霍金來恐嚇、洗腦人類,並藉機統治地球」!這種質疑難道不是另種「陰謀」?為何不針對「霍金」的言論與具體的成就去討論或駁斥?這讓我想起某大學針對跳樓自殺的風潮,所做出的解決辦法:行政下令各單位詳細檢查哪些大樓存有可以跳樓的「好地方」,將之封鎖!

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

【無與倫比的泥岩地景】


陳玉峯

1. 來自深海的滄海桑田
古老地質史的年代,高雄、台南地區最可能是深海的環境,深海的深度有人推估深達數千公尺。不知道經由幾百、數千萬年的淤泥沉積,形成了大約四千公尺的厚度,也就是泥岩的地層。
650萬年前,隱沒帶上的台灣地址處本該繼續往地心移動,恰好因為地層角度的關係,陸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槓上了,海板塊以每年大約8公分的速率,將陸板塊的地層,以間歇性的錯動(地震、造山運動),往上抬升,大約250300萬年前,如今的台灣島冒出海平面。
大約150萬年前前後,甚至更早的年代,馬頭山區附近已經形成低矮的山丘,其西側的田寮地區也一樣,而一百多萬年前的二仁溪河谷寬闊、曲流很是發達,因而從上游帶下來的礫石,覆蓋在泥岩層之上,厚度數公尺不等。那段時期,海岸線可能在今之大崗山到田寮崇德村之間。
而現今馬頭山區及田寮月世界的地形,大致是在一百多萬年來所形成,也就是劇烈的地層隆起,二仁溪的大、小支流強烈下切,泥岩層上層的礫石層被雨水切割、沖蝕,泥岩層逐次裸露。
田寮的泥岩地理區。


2. 惡地不惡,它的存在是為榮耀上主的恩寵,全面照顧大地
泥岩地層不只分布在南、高,但是,分布在南、高的泥岩地層很少夾帶泥岩以外的岩石。泥岩的基本顆粒細小,顆粒之間的連結力很疏鬆,因而遇上西南部的西北雨,被沖蝕的情形就很嚴重,而且,泥岩的透水性較低,遇水立即變得非常軟滑,很容易層層順著重力滑動,因而裸露的地體上布滿了雨水的侵蝕溝,凹凸尖銳、坡度陡峭、鋸齒相間,配合日、月光影,虛實夢幻,仿同登臨異世界,因而田寮區址的大面積地景被命名為「月世界」!
我第一次登上馬頭山下瞰方圓腳下的泥岩地理區,不禁讚嘆造化的神奇與溫柔,因為一眼照見泥岩地體的本質,它就是緩緩鋪陳大地的史詩,配合我推估大約百萬年來歸化且特化於台灣的刺竹林,形成西南半壁溫和的地景,廣袤和平的氣質洋溢。
事實上,時而荒涼猙獰的異世界地表裸露,是一、二百年來才不斷擴充的狀況,在華人尚未入主台灣的年代,泥岩裸地的面積應該很小。研究調查計算發現,19871997年間,泥岩裸露的面積增加了3倍,也就是說,是人為開發使然。
然而,1970年代之前始終是「以農立國」的台灣,20世紀下半葉以降人口大增,曾經實施「上山、下海、拚離島」劇烈的土地拓殖活動。就「上山」而言,即伐木營林、山地公路開闢、邊際土地農業或牧業化(也就是日治時代的「不要存置林野地」)、河川截彎取直及河埔地農業化,等等;「下海」即開墾或營造海埔新生地;「拚離島」當然是蘭嶼、綠島、澎湖、小琉球等山海開發。
而「上山」行列推進中,以及先前民間數百年的「開山農墾」,就屬泥岩地形最難纏。因為夏季或颱風豪雨期,泥岩表層軟滑流動,沖蝕、崩塌嚴重;一遇旱季,泥岩變得十分堅硬,2018年元宵節前,龍崎陳永和里長為設置「飛碟花燈」,拿起鋤頭,十分艱難地在泥岩地體挖坑可為明證。
更且,乾燥泥岩的表面,時而出現霜白色的化學物質薄層披覆,那是泥岩本身的氧化鎂及硫酸鹽類,藉由毛細管作用,帶到表土層沉澱所形成,因此,除了天候的乾旱之外,加上立地基質鹽類的生理乾旱,除非植物族群基因已適應,否則生長及繁衍受到很嚴苛的限制,一般農作不易在此存活,即令可存活,產量也受到抑制。
因此,從整地、拓荒,乃至耕植都不利的情形下,從農業角度,泥岩地形遂獲致「惡地形」的汙名。
如果人們拉開心胸格局、時空遠見,放下人本框架,「惡地」正是上帝對台灣珍貴的恩寵!
泥岩地原始刺竹林若遭破壞,則立地迅速蝕解,一般植物很難著床演替。
龍崎泥岩地形2017年被新墾植的土地。

3. 泥岩地理區是台灣在極端氣候變遷中,乾旱物種基因庫的調節中樞
約百餘萬年來,泥岩獨特的生理旱地在歷經二至三次的冰河期、間冰期,以及小冰期的過程中,在極端乾旱與潮溼的變遷裡,夥同氣溫、聖嬰及反聖嬰不穩定的震盪下,每逢乾旱低溫期,泥岩地理區釋放出旱地物種,循演替階段,綠化其他地區,而泥岩區更極端的生理旱地則擔任天擇,挑選出更耐旱的植物族群,提供未來更嚴峻的乾旱挑戰。相對的,潮溼階段,泥岩地形藉助崩蝕,仍然可在山丘上半段提供不耐陰且適合乾旱的物種生存。
今後,以全球暖化且西南半壁沙漠化的變遷趨勢下,台灣生態境遇的困境中,泥岩地理區必將擔任物種的調節中樞,包括如海岸植群在內陸的避難,這也就是為什麼馬頭山區孕育著海岸衝風有刺灌叢,以及海岸若干物種的原因。毫無疑問,西南半壁的泥岩地理區正是:台灣演化的極端調節中心,自是台灣綠色天兵天將的集訓營重鎮之一。
馬頭山稜頂上的台灣海棗是海岸植物。

4. 那頂戴在泥岩地層頭頂的桂冠──馬頭山
馬頭山體是厚層的砂岩塊,長度大約550公尺、寬約20公尺,突出於周遭泥岩地體的高度約80公尺,我相信泥岩層下,尚有其岩塊根。
在數十、百萬年來,膠凝流體狀的泥岩地層逐漸往下流動,相對堅硬的砂岩塊漸次挺立,馬頭山逐漸聳立而出,仿如泥岩地層浮現的制高桂冠,也形成周圍方圓一、二十公里人們的地理中心、山川地理的龍頭地標,自然成為文化心理的具象靠山。
馬頭山在台南、高雄區的古亭坑層(泥岩地層)中,是罕見、獨立的「外來岩塊」,自古形成人文信仰的中心,因而神話、神蹟故事不少,它在我第一次前來瞻仰時,予我的第一印象是雙馬並轡,也就是觀音的原型,印度教《吠陀經》的雙馬童!
馬頭山砂岩外來岩塊的生態系是海岸衝風山稜的有刺灌叢,以及蔓藤(以酸藤為主)的假設會,就植物生態地理而言,全國唯一,也截然異於泥岩生態系,就外來岩塊(例如墾丁國家公園的大尖石山)而言,足以列入「特別景觀區」!
馬頭山下廣大的泥岩層,則是混雜砂岩地層。
泥岩地層的終極生態系,則是刺竹原始林。
馬頭山第二匹馬的耳尖(砂岩塊)。

5. 刺竹是泥岩地層的終極守護神,刺竹林統帥獨特組合的天兵天將,捍衛高雄、台南都會區
刺竹是台灣西南半壁大地的史詩主結構,它配合泥岩地層的流動,以及土壤化學成分、極端的乾溼交替,以合軸叢生的地下莖系統,如同八角章魚般,牢牢捍衛泥岩地層,且隨地體而緩慢走動,它是另類的Johnnie Walker,會走路的樹。
叢叢刺竹形成半開放性的植物社會,在竹叢之間,孕育西南半壁獨特的物種組合,例如珍稀的大葉捕魚木、澤蟹蕨、羞禮花、岩生秋海棠等等,更涵養梅花鹿、獐(已滅絕的山地羌)、穿山甲、食蟹獴等等野動。
刺竹是高雄地名的由來,刺竹數萬年來,以它染色體六倍體的特異功能,因應極端乾旱與潮溼,演化出冬葉與夏葉的不同適應型。
馬頭山的刺竹林是最具代表性的天然林,捍衛高雄、台南都會區。
刺竹文化有待復興!
岩生秋海棠。
馬頭山的梅花鹿有可能是野生最後孑遺的族群,極需研究,這是全球等級的保育大事!

6. 泥岩地理區是全國保育系統最大的死角,也是台灣生態研究史、台灣自然史失落的環節
由於南台沿海地區是最早建立外來政權統治之所在,且泥岩地理區的生態系截然異於全國各地,在陰錯陽差的忽略之下,導致台灣生態研究史(植被生態正式發表史,以本多靜六1896年登玉山的報告為嚆矢)122年,被遺誤最為嚴重的大死角。而24萬公頃左右的刺竹林,是全球刺竹曾經最繁盛的獨特生態系,光是這項特徵,已足以列入世界保育的行列。
個人研究台灣植被、台灣自然史42年,寫了18大冊的台灣植被誌,就是忽略了刺竹原始林區!
而且,就全國保育系統而論,在文化資產保存法、國家公園法、國土計畫法等等法制下,唯一最被漠視,完全遺忘的保護區,就是泥岩惡地形!
奉台灣、全球之名,懇請當局立即暫時凍結泥岩地理區的重大開發案,在國土計畫、區域計畫、各項法規及永續發展的前瞻之下,盡速全面調查、合理規劃百年大計。

7. 泥岩地理區是最不應該重度開發的高敏感地帶,否則很可能創造「豆腐渣工程」,遺誤世代
(略,見《決戰馬頭山──台灣山海經》,216220頁。)
一個月內發生六十餘處崩塌災難的泥岩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