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峯
幾乎每一天我就po出這系列隨筆一篇,我知道閱讀的朋友很難「消化」,除非心智經驗久處類似的薰習(但也可能誤解更深),或更恰當地說,我們的心理、心智具有較多的重疊段落或可共鳴。
因此,在此,作一中場休息。至於有無下半場,我現在不知道。
先作個前文歸納:
1.此系列之前各篇都只有在講同一件事,加上歷史、生活遭遇點滴、引導等等,試圖破除「文字障」,直逼核心議題,也就是世界上許多宗教共同的目標:消除或放下不等程度的「自我」!而「自我」即經驗知識系統的不斷累積所建立,也是人類一切文明、文化創發的動力引據,因而形成創造與痛苦二元對立的根本問題。
2.宗教要嘗試提供人心終極的慰藉,更要協助所有因感官識覺、意志、思考探索所帶來的困擾及痛苦,不管是貪、嗔、癡、無明或任何名相,因而隨著族群、文化、時空背景、無窮境遇、個體差異或所有異變,產生數不清的暫時性的「解決方案」,包括告訴你「這是唯一真理」、「不容絲毫置疑的經典」等等,還有天文數字的「胡說八道」。
3.幾乎所有「問題」終究得回到每個人自心去自己承擔、化解。過往我戲謔地宣稱:「自由人99%的煩惱是自找的,剩下的1%通常也不例外!」,蘇格拉底的話一樣管用:認識你自己。至於如何認識,或記載這些解套的方式、案例、歸結、說法……,佔據人類文字史極高的比例,然後不斷傳承、再創造,且隨時空迸發無窮新的問題,似乎從來沒有解決問題,只是延展更龐大精緻的愚蠢與苦痛。能否「自覺」是主要關鍵。
4.我只偏重在台灣傳統禪文化的小部分,而且依據我認為最足以代表傳統台灣文化的,李岳勳前輩的《禪在台灣》一書的前半部進行導讀。只希望台灣的「斷代文化」能夠稍微「止血」一下,台灣人及其禪文化真的很棒!它就是為什麼台灣人「夭壽好」、「社會安定度極高」的根源頭,但也形成台灣人的缺陷,此即台諺:「有一好,嘸二好!」。
5.其他。
而我說必須暫停是因為不想「誤導」,這是我數十年來的「優點」,因為當有人快要或已經「相信」、「迷信」我的「說法」時,我必須將之打回「原點」,否則很可能會形成一般的「他力主義」,或尋常「宗教事業」式的一堆○○?我只在乎每個人獨立自覺的主體,我一個「信徒」也不要,否則,我早「該」去當廟公,而不是在教育界。
系列隨筆再寫下去,可以有幾個主動線:其一,往所謂做學問的方向去,這會造成大多數人望之卻步;其二,循上課問答議題逢機發揮,持續「隨筆」;其三,特定議題講徹底,等等。
無論如何,有項問題或該注意的現象在此提醒。
朋友問我:「你相信唸經超渡的力量?經文本身為何能夠承載這種力量?我第一次唸黃檗的《傳心法要》時,感受到一些清心寡慾的精神力量,我那時曾懷疑是否古文本身的美感讓我如此。但我一方面覺得神奇,一方面也覺得那是一種強大制約的力量。」
這位朋友每次丟問題來,每次我都不假思索,隨口應去:
「虔信(faith,或印度的「巴克蒂」)一直是人類精神力中,最具效應或療效的途徑,它具有龐多的名詞與內涵,在聲音的部分就發展成為所謂的『密語』;在文字的部分是謂『經典』;在特定個案叫『靈驗、奇蹟、神蹟……』,基本上是當事者先前接受過的概念、經驗知識常識在支撐。至於客觀上有沒有超自然的力量,或眾人匯集的某種超自然的能量,沒有人能普世證明(因為都訴諸科學),但也不能完全否定。
我們的心才是決定『有、無』的關鍵或鑰匙。你想到『古文本身的美感』是不是讓你感受到的原因,你這『一想』,正應了我剛的回答。經文只是經文,是人心讓其有力量,經文是象徵的對象或承載的代表之一……」
再加句:「你久處藝術氛圍,你對經文的感覺也會往那方向傾向,解釋當然往那邊傾去,而其實佛法似乎就是要拔除所有的『傾向』,回到不會傾向而能傾向任何角度的那個原點。」
朋友了然地回答:「回到那個原點,生命有無限可能」,然後繼續說:
「有段聖經的話: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我問資深修女,the
Word我們翻譯為『聖言』,意思是最初天主的言語,聖經說起初就有聖言,聖言和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為什麼是Word?這『字』代表什麼?聖言為什麼是天主?
修女回答:不太容易解釋。天主透過耶穌誕生成人,祂也傳達天主的語言,祂是天主的語言,祂是真理、道路和生命。天主的旨意透過耶穌表達。天主是愛,一切愛的根源。」
我回:「一般南傳佛教強調『止息』,就是放下框架、特定傾向,連想都沒想要放下什麼,或也沒有放下的念頭,於是,天主就是我們心的原點,但要講出來,就得找個象徵物,就Word或Whatever,不用懂就『懂』了,一解釋就不懂了!
修女的回答完全沒有人們想要知道的理由,而是以『虔信』代替解釋。而且,就人類溝通的語言而言,很難找出更好的說法啊!」
我加補一句:「我看書或文字,通常不會掉入文字假象的陷阱(聽人家說話、說法也一樣)。」
讀者們,你看懂我們的對話嗎?事實上無論是《心經》、《金剛經》、馬祖道一、石頭希遷、黃檗的《傳法心要》或這類的語言文字,都只是想要傳達無法傳達的心的如實感受,the Word完完全全一樣!然而,你一看那些禪言禪語,你的腦筋就打結,例如「萬法唯心造」、「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心」之類的,狀似相反相背的弔詭,那是因為我們的常識、知識、經驗,大抵係以「合理、合乎邏輯」為標準,用來建立「自我」的一種認知系統,總成阻隔我們和最內在主體的層層障礙。而我在長年來讀書、看文字,很容易跳開講述者自己建構出來的假象或陷阱,更不斷跳開自己試圖「合理化」自己的傾向。所以不太容易陷入一大堆文字障、語言障。
這是一類微妙的「心法」,不被自己的認知系統所綁架。
年輕朋友們,「看不懂」我寫什麼,一點都不必擔心,千萬不要硬要求懂,更別說裝懂。看得下去,其實你已「懂」了,只是常態或現今社會的慣習,阻礙你真實內在的感受罷了,有些時刻、機緣下,你就「啊!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