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文章-公民行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文章-公民行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簽書】


陳玉峯

簽書演講會(2018.3.25;旗山國小禮堂)。

      20183月下旬我不算忙碌,卻是沉浮人間世,直到325日深夜告一段落。
325日我在月世界觀看眾生相,拍攝一段不怎麼攝心的僧尼誦經,幾張春天的樟、楝花景,然後趨車在28號公路上。
馬頭山登山口附近,我從外車道想要迴轉,瞬間一部朋馳車,從後方快速撞上我的左車頭側,我瞬間念頭「是我想迴轉」,所以是我不對。下車後我道歉,對方司機一臉怒氣過來,但很快地消除。然後一位女士下車,就是那類「善盡維護自身權益」的人,抱怨一大堆,包括她的保險只有六千多塊云云。
我一開始即先拿一萬塊錢及名片給司機跟他說:「你們保險能付即付,不能或有任何不足,不用收據,告知一聲,我立即支付。」,那位女士還是囉哩叭唆一簍筐,從各種角度拍攝,我擺個pose微笑讓她拍照。我有點同情加上一絲厭惡,反而是司機男士在勸慰她:「人家都說全部賠給妳了,好了啦!」。
不論後車撞前車的是非對錯,不管明明我有打方向燈,只因為我念頭是要迴轉,而在斜彎山路上我完全沒看到死角來車的竄出,真是意外啊,我沒有一絲絲要去計較的想法。我只是對於那位女士還會生出厭惡感感到愧疚,畢竟她之所以那樣,有其習氣養成的,我所不知的,反正大概不會是愉快的際遇,我為何還會「厭惡」呢?!
她的車體堅硬,沒啥大損傷;我的老車不堪被撞,凹陷一片,方向盤歪斜,打滑燈及剎車燈都紅起。他們大致滿意地離開,我也開進黃惠敏家吃中餐。心想,原先預感我會出車禍,在馬頭山神的護持下,應已化解此厄吧!
車送修,搭吳明憲君的車前往旗山國小禮堂準備演講。
我一一向鄉親握手致意。
一位阿伯緊緊握著我的雙手不放,嘴裡嚷嚷著:「不讓你走!不讓你走!……」,活像個撒嬌的小男孩;一個阿嬤握著我的手,眼淚就掉下來;一位女士趕去買小籠湯包及酸梅湯,生怕我演講中肚子餓;一位望重的銀髮族直說要來拜訪……
禮堂老舊空蕩,很容易吸收人的能量。自己不滿意我的演講,因為惦記著長者的腰幹撐不了那麼久。老輩人大概很久很久沒有如此漫長的靜坐,他們努力不讓自己打瞌睡,我得不斷鼓舞他們。
我知道我講的內容對多數的他們太過生疏,但他們硬撐著,且不時報以掌聲。他們的臉龐,流露著台灣歷史最後、最純樸的容顏,無須考據,他們就是馬卡道歐時空尾音的印記。
泥岩地理區是深海滄桑與幽怨?
演講三個半鐘頭,接著我簽名在義賣書上。
我簽書的速率算是迅速的,卻簽出了生平僅見的漫長。竟然有人有耐心地錄影下來,好像簽了36分鐘。再累,腰幹也得挺直。
我也「義賣」了幾瓶最後的「鐵板沙」及急水溪入海口的黃砂。義買者買下自己許給馬頭山的志氣。一位高中生(?)接下鐵板沙,在這保守的偏鄉很不簡單;第一位勇於「買」砂的,是壯年漢子,我感受他的血脈噴張,還有幾位女士……
面對赤誠,我還是靦腆。
我去牽那部老破車。修車師傅還幫我清了垃圾,置物箱多出了一些硬幣,還有2個好像是公文袋之類的。我問誰人的忘記拿走?師傅說:沒啥東西送你,就紀念包!
我想到DPP如何靠藉這批廣大偏鄉的素民贏得政權,如今竟然這樣殘忍地要把情義拋棄?我不相信人心如此淪落,偏鄉還是滿山春芽。
這幾天內,我關掉了臉書;「面試」了碩專班入學生,也「審查」了某國立大學兩件應聘的,厚厚的科學論文,還有私校的一件,我真的很「害怕」要「審查」別人!龐多因素左右著人的偏見,無論我如何自我要求持平、寬厚、前瞻,是人就不具備上主、神明的天平,況且,數十年來我透徹看穿統治強權設計出來的結構之惡,凌遲且操控負面人性。
我演講了三場次;前往廣播電台連續錄音一次8小時、一次7小時;在民視錄影了一次;學校上課,也同日本訪問學者聚餐會談。幾次類似的經驗,我實在不忍苛責台灣學界;家隔壁砍掉我後院幾株樹,我付了兩萬元工資,理由:長在我家範圍!左鄰右舍都「恨」透了我們喜愛的樹木,千方百計要砍掉;金錢物質留不住在我身邊,日昨得知:女兒宣稱我要什麼可以買給我,但錢絕不給,因為我都會「給別人」;這幾天,也寫了6篇長短不一的雜文。
家後院的樹木被砍光了!
上電視節目為馬頭山請命(2018.3.22)。
左起胡忠信、筆者、柯一正導演、蔣耀賢。
十天之間,一樣陽光之下沒有新鮮事。凝視接觸的人、事、物,想像著全球舞台人性翻騰的噪音。有時,我可以出離得透徹;有時,不得不承認沮喪立槁,我只是自我要求,高過60歲的人,沒資格對人表現。我反而祈願,不再有那麼多人對我好,接下來還得面對拿回來的一堆香蕉跟甘藷「煩惱」呢!

山蕉與蕃薯。
襌門是台灣史上最隱密的轉型正義!


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台灣自然史暨文化史的轉型正義 ──綜論馬頭山、龍崎泥岩地理區】

陳玉峯
2018年元旦,日出馬頭山。

馬頭山尚待公義降臨!

全民加持馬頭山!


~每一個台灣人一生當中可能講了幾萬次的一個西拉雅語,但大家好像都不知道,那個字就叫「台灣」(大員)!~
★~每一個台灣人一生也許講了千、百次或上萬次的「高雄」,很可能沒幾人知道「高雄」就是「刺竹」!~
★~台灣生態研究史122年來徹底失落的環節,台灣自然史最受忽略漠視的,就是大約24萬公頃,2個半玉山國家公園大的青灰岩(泥岩)生態系,它們在調整台灣250萬年來的氣候變遷的奧秘迄今無人瞭解,卻要被當作有毒垃圾的掩埋場!~
~台灣曾經祭拜的石頭公,最可能就是西拉雅人從湄公河三角洲崑崙山島所帶來的印度教濕婆神(林枷Linga)及雪山神女(約尼Yoni),後來,與陳永華布局的反清志士軍民大融合,創造出台灣的隱性草根文化,形成傳統的台灣價值,試問誰人瞭解從未在文字史上記載的「台灣價值」?而它,正是台灣之所以最美的風景是人的根本原因:
1. 鄭氏王朝的皇權倫理
2. 禪門無功用行
3. 原住民的自然倫理與宗教
(參看〈台灣價值註〉一文)~
~台灣被鄭氏王朝小區域統治只不過20年出頭,被清國大區域統治長達212年,為什麼現今廟宇二萬餘間,數百上千萬尊神像的衣服,幾近全數都穿著明帝國暨之前的形制,而清服僅只12件?~
~為什麼較具歷史的大廟,前殿無論祭拜何等神明,後主殿通常是觀音佛祖(不是觀世音菩薩),而且,有沒有人發現:傳統台灣人客廳神桌的擺設方式,正是台灣廟宇的簡化版?!你可瞭解這套「本體與應現」的「心法」,就是台灣歷經六、七個政權,依然可以保有主體意識、台灣價值的根本法理?~
~馬頭山區的自然與人文涵蓋上述四、五百年不為人知的,台灣文化史的結構性最大的祕密,「白馬將軍」代表的是傳統台灣價值的「觀音」原型,也產生許多流傳各地的神話內涵。台灣華人開拓史上,之所以發生150餘次反外來政權的革命或運動,民進黨之所以今天可以完全執政,文化根源的活水源頭正是來自馬頭山區等西南半壁。
馬頭山運動恰可代表台灣文化史的文藝復興運動;馬頭山的永續發展,相當於台灣自然史暨文化史的轉型正義!~

一、從全國保育系統談馬頭山、龍崎泥岩地理區
1.來自深海的滄海桑田
2.惡地不惡,它的存在是為榮耀上主的恩寵,照顧全面大地
3.泥岩地理區是台灣在極端氣候變遷中,乾旱物種基因庫的調節中樞
4.那頂戴在泥岩地層頭頂的桂冠──馬頭山
5.刺竹是泥岩地層的終極守護神,刺竹林統帥獨特組合的天兵天將,捍衛高雄、台南都會區
6.泥岩地理區是全國保育系統最大的死角,台灣生態研究史、台灣自然史從來失落的環節
7.泥岩地理區是最不應該重度開發的高敏感地帶,否則很可能創造「豆腐渣工程」
(詳見拙作《決戰馬頭山──台灣山海經》,2018216220頁。)
以上,詳見〈無以倫比的泥岩地景〉

二、馬頭山區對台灣文化史的價值與意義
1.田寮、馬頭山區的石頭公崇拜,最可能是西拉雅人從湄公河三角洲康道爾島帶來的印度教濕婆神及雪山神女(林枷及約尼)載體,結合華人山神、土地公的蛻變,可以探索台灣與南亞文化的相關
(請參考《決戰馬頭山》,176185頁)
2.台灣文化、台灣價值的三大源頭:
A. 鄭氏王朝的倫理觀
B. 禪門的觀音法理(無功用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最重要的是保存且締造台灣的主體意識)
C. 原住民的自然文化及其南亞、東南亞的淵源
(詳見拙文〈台灣價值註〉)
(《決戰馬頭山》,186201頁,馬雲宮)
3.陳永華布局的反清遺民轉進山區,與原住民族徹底融合,利用宗教為掩護,且為逃避清國追緝,流竄台灣,創造各地鄭成功的神話(鐵砧山、國姓井、鶯歌石、劍潭、蟾蜍山……),更重要的是,台灣史上主體意識的傳承,並發動150餘次大大小小的革命運動,等等
4.馬頭山區(含內門觀音佛祖等)正是三、四百年來,近乎完全沒有文字記載的反清遺民與原住民合體的大本營,探討馬頭山區的文化史,正是台灣文化史轉型正義的範例
馬頭山區的山神土地公是結合印度濕婆神、西拉雅及華人宗教信仰的歷史合體。

馬雲宮祭拜的,是文化大合體的石頭公。


三、馬頭山爭議的解決之道

1.環保是最先進的政治;生態(ecology)與經濟(economy)本來就是同一個「家」;環保是資本家、特權賺多、賺少的問題,世界上從來沒有聽過哪一家工廠因為做環保而倒閉;環保是這代人與世代子孫權益分配或公義的問題;環保是慾望與良心比例原則的問題
2.馬頭山案業者的出發點是好的,長年的投資不該遭受損失,因此我不斷呼籲,可以由政府及全國產經企業集資,買下馬頭山區,規劃為自然暨人文生態保護區,同時創設馬頭山生態村,發展環境教育、生態旅遊,以及在地刺竹、宗教文化或生態的文創永續產業。而我即將退休,我願意以一生從國家公園的調查、規劃,42年的生態調查,宗教暨文化探索的些微心得,以及對台灣的終身之愛,免費為業者、在地人民奉獻心力,並創設「馬頭山學院」,招募各領域專業,做為保護區及生態村的研發單位。而業主必將締造全球及台灣保育史上的範例,萬世流芳!
3. 全民認股、全國集資的義舉
(請參看拙文〈「我」能否「要」上帝口中的一句話?〉)
~程小姐、學生、各地朋友感人肺腑的事例~
我願以一生經驗智能,義助開創馬頭山學院。
我們也發起全民募股買下馬頭山保育。
馬頭山大砂岩塊是外來岩塊,其生態系截然異於泥岩,足以列為特別景觀區。


四、結語
1. 馬頭山案不是地區的議題,而是台灣自然、土地暨人文或文化溯源,繼往開來的轉型正義大命題
2. 台南、高雄都會世代的保全中心在泥岩地理區,在全球暖化、海面上升、氣候劇變的今後,馬頭山區的永續保全,是西南半壁的首要關鍵
3.我的好朋友,最具本土特色的陳來興畫家已畫出靈山聖地馬頭山,想要送給蔡總統,希望行政院、總統府以足夠的高度,審慎圓滿處理馬頭山、龍崎等泥岩地理區的世代大計
~我們是台灣人的好子孫嗎?
我們是台灣人的好祖先嗎?
「我」可不可以「要」上帝口中的一句話?奉眾生之名,為台灣祈福!
祝福馬頭山!~
馬頭山案絕非地區問題,而是台灣自然史及文化史最重大的轉型正義歷史命題!
最具台灣主體意識的國際級畫家陳來興先生,積極投入畫出靈山聖地馬頭山,他要送給蔡總統,呼籲世代之計!

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生命價值、人性良知的映照 ──柯金源導演三十年巨著新書發表會】

陳玉峯
柯金源導演最新巨著《台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
柯金源導演(左)在馬頭山(2018.1.3)。


台灣新書發表史上,《我們的島──台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一書可能破紀錄,從201815月,預計在全國各地舉辦十場,各場各依與談人的特徵,作者及主講人的柯金源導演還會另訂主題暢談。而我認為十場還不夠,最好是全民導讀,因為台灣土地生界所承受開發的壓力,以及災難的頻度及強度,雙雙逼近地球的臨界值,偏偏台灣人早已麻木不仁,甚至有人已然喊出:環保?生態?台灣已經不流行了!
俗話說不見棺材不掉淚,但棺材見多了就全然無淚,這叫做「習得性的無助感」,因為已經超過感官識覺的能感範圍,也是人類悲劇史上的大弔詭:「死了二、三個人叫悲劇;死了幾萬、幾十萬人叫統計數字!」,畢竟現代人接受廉價、膚淺、誇張、扭曲的報導太過龐雜,這是人類文化史、思想史上,前所未有的「新腦性麻痺大瘟疫」,具備免疫功能的人,必將崛起於前瞻的未來,而關於台灣環境的議題,我期待就由這本平實、真實的巨著開始。
說來有趣,在台中的發表會,出版社訂出(?)的主題是:「生命價值、人性良知,反映了環境優先的普世價值之具體實踐的力度」!
如果是因為在「哲學星期五」舉辦,才訂出這議題,則「情有可原」;如果是因為我是與談人,從而想出這句語詞不清、文法不通、文意模糊且不符事實,則是自討苦吃、自曝其短,何況,新書發表的主角及重點應該是作者,而我是「與談人」,基本任務是突出主角當襯底。
因此,我將些微想法書寫在此,會場似乎不宜講述。
人類史上近二、三百年來,「環境優先」是句屁話,從來違反事實,更非「普世價值」;「生命價值」光從「價值」的定義開始,就充滿龐大的困惑,我實在看不出現今台灣有多少人講得出自己真實內在的「生命價值」為何,更別說我這個一輩子大困惑的人!
不談哲學思考,因為所謂「哲學」,就是不會有答案的困惑之學,我在年輕時代(約1995年)將哲學界定為永遠的學習:「我不可能告訴你什麼是真理、什麼是生命的意義,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都想知道、都要追尋什麼是真理、什麼是活著的意義。透過不斷的辨證、體悟、挫折與隨時的驚喜,我們始終在接近真理、親炙真理。這種感覺叫做學習」。除非我停止思維活動,或南傳佛教強調的「止息」,否則哲學便是永遠沒有答案的探索之旅,而科學定律、公式的「答案」,是唯物世界的機械論,「答案」之後,尚有更恐怖的質疑。
何謂「意義」?什麼是「價值」?兩者都是人類抽象的精神概念,也是人種演化出的人性內涵之一大部分。「意義」大抵指人類對萬事、萬物、萬象之與「自我」聯結的一種關係,從認知出發,賦予對象的內涵,且在心理上呈現目的的、喜好或排斥的,不等程度的認同傾向。
而「價值」與「意義」存有很大部分的重疊,但「價值」受到群體性的影響更為強大,因為許多人性的特徵是從群體合作的生存策略而來,太多群性的特色都已形成基因密碼的宿存且遺傳。我曾經由猴子及人類小孩的行為,歸納為「價值原理」:「價值是由個人賦予的;價值透過群性而感染或傳染;價值是創造的抽象產物,且經常變成具象或物質性的呈現」。
「環境價值」是晚近年代的產物,是失卻合宜環境條件之後,經由感受體會、理性思維檢討後的衍生性概念,迄今尚未被普遍化,現今人類社會從來沒有「環境優先」的「普世價值」!
20世紀下半葉興起的所謂「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註:現在好像不再流行或強調了,並不是因為已經普遍實踐了,而是因為世代之間的環境背景差異使然;成長在土石流頻繁年代的小孩,一生中最可能認為土石流是本來如此的自然現象,而土石流也本來就是自然現象,卻是因為台灣人破壞相對穩定生態系之後的自然現象,但土石流小孩已不再具備此項認知;19801990年代農業社會念舊的假「自然文學」,如今也近乎全然銷聲匿跡了,因為那個世代的人已進入老年或死亡凋殘,3C新生兒世代大抵不具備如是情感的記憶,1980年代之前的農業文化,殆只成為電動玩具上,少有意義或偶然的布景。)
深層生態學的代表性人物內斯(Arne Næss19122009,挪威哲學家),以倒三角形的層級,說明人類對環境倫理(或價值)的演進:

從其所謂的「前倫理時期」,乃至未來的生態倫理前瞻,作了言之成理或理想式的期待,然而,檢證一下全球環境,依然是沒有綠色植物、空間布滿奇奇怪怪的飛行器的科幻片「優先」,因為人種的智能、良知、遠見、決心,或所謂的價值、意義觀,充其量轉往形而上的宗教信仰發揮,罕有得以在地球實際上的生態系中落實!

只要目前資本主義、形式民主制度繼續下去,價值、意義的改造遙遙無期。而改造的最佳途徑,在高中之前的一切教育。雖然「印痕」說法在理論上站不住腳,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形塑一生內在價值最顯著的時期,的確是在童年。
我何其盼望柯金源導演的這部「全紀錄」,可以擴充他原本撰述或存儲資訊的內涵(註:印出的書雖然厚達500頁,但其文字內容卻已大幅刪減),成為各地區更完整的「全紀錄」,且加以學理上的論述,作為制式教育或社教的教科書,更且,各地區在踵繼柯導的紀錄之後,持續追蹤、研究調查,留下真實世界的經驗與前瞻,取代國家在冷氣室中虛擬實境的「國土計畫」之規劃!
簡單的說,我認為台灣目前為止,關於環境、生態的描繪、論述太偏向「失真」,認知的內涵太多扭曲變態與不實,相關從事探討者也多昧於體制現實「不得不」的「造假」,或虛無談論,事實反映出來的殘酷真相正是:環境或生態價值觀在台灣人的生命價值、良知範疇,「法水稀薄」,少有深度的聯結!
恭喜柯導巨著的問世,柯導也將進入壯老世代,這本書絕不能只成為一本書,它應如同聖言,一粒麥子落地死了,就結出好多粒來!是為與談側記。
柯金源導演追溯台灣檜木的原鄉(20172月;日本木曾)。

2018年2月16日 星期五

【馬頭山學院】


陳玉峯
201813日,於馬頭山向象徵性抽象的馬神參拜。
馬頭山區的耆老說,台28公路(原184縣道;旗六公路)闢建時,切斷了馬頭山的龍脈,馬頭山地靈受挫,之後崩塌頻繁,傳說或神話故事中那匹神馬再也無法越界夜間外出飲水云云。
我說今年起,我來銜接地脈,不但可以貫串四百年文化史,更打通250萬年天演脈絡,馬神馳向全球、飛天宇宙,請開創馬頭山學院!
不談風水地理說,由於馬頭山聳立的大砂岩塊,截然異於所在地廣泛的泥岩或青灰岩地體,屬於所謂的「外來岩塊」,因而一般開路時切斷基腳,導致山體的自然塌陷,在馬頭山而言不能說沒有影響,但應相對地小。工程大小當然也是重點因素之一,最早期人力開鑿的古道,傷害很小;後期的機械力破壞效應龐大,傷害當然大,但依我評估,台28公路尚不至於毀掉馬頭山的立基,而是在自然生界動物的隔離效應,以及所謂的「路殺」影響較大,不過,尚可在特定路橋通道的補救中,獲致些微的改善。真正大問題是人為全面毀滅性的工程才是永遠的迫害。
340年從事台灣生界的救贖經驗中,誠如台灣文明史上兩大政治家之一的後藤新平的名言:所有公共事務的關鍵,「第一是人;第二是人;第三也是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善在人,惡也在人。任何運動要有意義,精神、價值、文化的傳承與開創,才是核心議題之所在。
「因緣」是種最籠統、模糊、思維怠惰、不負責任的搪塞之辭,遠比土壤中的pH值誇張萬億倍,因為複方動態因果太綿長、迂迴、變數龐大,以致於無論如何解析都釐不清,字詞言語也無能負載,於是就以一個空洞但可以塞滿每個人的困惑的抽象名詞「因緣」作代表。
我與馬頭山的「因緣」必然涵括前世、今生與來世。
馬頭山應了「山不在高」的旨意,而且充分具足草根傳統的台灣價值的完整內涵,而我說的「因緣」如同生態相關中,特定時空場域條件下,有些因子會呈現決定性的關鍵,是謂「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s)」,當然限制因子也隨種種狀況,不斷在改變。而讓我決定到馬頭山設置學院的關鍵,便是此地自然暨文化的實質載體。

28公路截斷馬頭山的龍脈不僅可補救,更能轉型創發!
因為馬頭山區的民風保有三、四百年來,免於受到現代文明強烈侵蝕的傳統主體,且山川自然地體示現雙馬童(觀音原型)的法身、應身與報身。老朋友、老頑童陳來興畫家,無意識地畫出了我初睹馬頭山的「觀音」意象,他在畫到一定程度時脫口而出:「兩匹馬」,與我第一眼不謀而合。
老頑童來興仔(左畫出了我對馬頭山的第一意象(吳明憲 提供)。

而以馬頭山為圓心,方圓十餘公里內的人民,保有自鄭氏王朝以來,同西拉雅文化完全融合的原民土地倫理,以及華人禪門內蘊(觀音佛祖所彰顯的觀音法理)、鄭氏或陳永華布局的價值系統等,台灣最最深層的文化結構。如果我沒有前往印度參悟,登上靈鳩山頂,且在菩提伽倻跟佛祖耍賴;如果我沒有長年同傳道法師、心淳法師的抬槓;如果我欠缺四十餘年一步一腳印的生態調查,我不可能在勘旅馬頭山兩次,短短8個時辰內,領悟了台灣自然史暨台灣文化史失落了至少120餘年的環節!
更且,最重要的是馬頭山區住民的氣質,讓我在201813日自覺表象任務結束後,萌生開創馬頭山學院的願力。
我在撰寫《興隆淨寺》、《玉峯觀止》、《台灣素人》及《蘇府王爺》的過程中,體悟了禪門文化之所以在台灣傳承,且實踐成為「無功用行」在全球唯一的示現,根本關鍵在於原住民的淳樸、自然血脈的結合,如同廣東原住民的六祖惠能,才可能通透《金剛經》真諦一般!因而有段時間裡,我把台灣的希望,很大的一部分「妄想」,放在新住民的台灣新生代呢!
當然,這是個人無害的天真罷了!但我會傾全力襄贊此一台灣文化復興的基地漸次成形,個人更誠懇地希望馬頭山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規劃的業主(們),可以成為「馬頭山學院」的創院董事或院長之類的開創者。
我相信「願」有多大,「力」就會百、千、萬倍的加成,因為以公義、以眾生為出發,可以世代永續茁壯而開花結果。而我於2012年創設的「山林書院」,正可以落地生根暨轉型。
馬頭山文化復興運動正式締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