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活在」一株台灣楓香的日子】

陳玉峯

 

202412月至20253月,普遍讓台灣人感受到過往「冬天」連續冷天的樣子,事實上卻無寒流等級的低溫,只是持續的冷天,報導說,225日之前,來了14波冷潮。

我書房前左榕樹、右楓香,一常綠、一落葉,然而,以低溫程度不足,落葉多枯褐黃,缺乏鮮紅的樣貌,而開始稍大量落葉時,已是2025年元月上旬。及至元月15日,可謂大量落葉期的登場。而元月12日,我端坐、凝視左右這兩株莊嚴,於是,我開始定點拍攝,想看看東北落葉對西南常綠各半天的造化流變。說定點,只是持手機在座椅上目視判斷而已。

 

2025112日,右上楓香的上半部葉片略變色,且最上段林冠葉片已凋落大半。
 

12日這天,一隻黑冠麻鷺在榕樹大枝幹上晝寢了一整個白天,東北季風不時翻動牠的羽毛,一副蕭瑟。

 

晝寢的阿鷺(2025.1.12)。
 

元月14日,上半部的黃紅葉片,對映著下半部的綠葉,而新年度的芽苞業已就位,但去年的果實尚未開裂。

元月15日,樹下堆積大量的落葉。天然的落葉分外有韻味,掃成堆後,靈性就不見了。

 

落葉的況味(2025.1.15)。
 

元月16日,樹上的色調對比,肉眼似乎難以察覺有異,落葉也無法感受破空度的增加。識覺與理性認知是有大不同。元月17日亦然。

 

2025116日。

2025117日。

 

元月19日,視覺上破空度稍微增加,上部落葉的顏色似也轉紅些,之後,在此臚列影像的微變遷:

 

2025年元月19日紅葉破空度稍增。
 

2025年元月23日下段綠意仍存在。

2025年元月26日紅色素微增。

 

2025年元月27日落葉明顯;一隻孤立的阿鷺在打盹。
 

2025年元月29日殆已進入最高落葉破空期。

2025年元月30日殆已進入最高落葉破空期。

 

202521日上段所剩殘葉不多。

 

202522日下段葉片漸次變色或褐枯化。

202525日年度破空期。

 

202526日下段葉片變色達一特定程度。
 

人的感官識覺極其幻變流轉,即令客觀上存有一定的質與量的比對,上引照片中的漸層變化,在視覺上因為拍攝的時刻及光影的背景,有其無法全然對比的情形,我不宜逕下自己的判斷。

202526日是個平凡調中的特殊狀況,很可能存有肉眼無法辨識的現象出現,例如台灣楓香可能釋出了某些化學訊息之類的,榕樹的新生無花果也可能進入傳粉期。先是,紅嘴黑鵯前來榕樹上喧囂,牠們頂著銜火濟世的光環,聖化的神話受人歌頌。幾乎同時繼隨後,麻雀群嘰嘰喳喳也聚集在楓香樹上,隻隻勤奮地啄食楓香果實中的種子。

說來奇特,麻雀在古老年代以降,老早已演化成為農田的共生物種,一般少見在自然生態系中出現,而楓香殆自1980年代我們鼓吹種植本土樹種成為風潮之後,始告大量被植為行道或綠美化的行列,都會中的麻雀族群不知從何時開始,在冬春之交大吃特吃楓香種實一段時程,或許也是「度小月」的行為之一,就我記錄的26日,麻雀群從早上約10點到下午3點半期間,多批、多次來來去去楓香樹間。

隔天27日,地面上滿佈著楓香的種子粒,但不知如何證明是麻雀啄食所造成?許多「很明顯或「顯然就是的現象還是充滿太多不確定性。自然,從來如此。

26日這天,另有隻紅鳩停留在榕樹上許久,我不解其意,直到222日早晨,我看見牠出現在隔壁的那株楓香樹上,已經築成了一個巢。

 

火種聖鳥」的紅嘴黑鵯(2025.2.6)。

 

麻雀啄食台灣楓香果實中的種子(2025.2.6)。

 

麻雀群大啖楓香種子(2025.2.611:44)。
 

麻雀群大啖楓香種子(2025.2.615:08)。
 

麻雀群啄食的隔天(2025.2.7),地上滿滿是楓香的落子。

 

停佇在榕樹大枝幹上的紅鳩(2025.2.615:31)。
 

紅鳩的行為我猜不透(2025.2.615:52)。

 

紅鳩築巢在隔壁株的楓香枝幹上(2025.2.22)。

 

2614日期間,落葉、落果(含種子)陸續,也是年度破空度最高的時程,而214日,可謂新春生長季的序幕,新芽苞開展而膨脹、生長。

 

202527日,楓香下部的葉片半變色且已掉落了近半。

202528日,下半部的葉片持續紅化、掉落。

 

202529日,如上。

2025210日,持續進行式。

 

2025211日,全樹葉片更少了。

2025212日,下部葉片僅剩殘綠。

 

2025213日,殘綠更稀釋。

2025214日,紅葉為主流。

 

2025214日的落葉及首度出現的芽苞片。

 

台灣楓香單株內,由受最早、最大量的風寒、霜凍的部位開始變色及落葉,通常由樹冠往下,由在外枝條往內進行,但由上往下顯著於由外往內,故推測尚有第二、第三等等因素交互作用。新年度的生長,大致上依先落先長的原則依時推演。

暫不考慮個體差異,則由山頂往溪谷,一樣呈現由上往下、由受環境壓力較大往較小的順序發生。以20242025年大肚台地由上坡段到中坡段平均的速率,大致上相差2天。

以家門口我所登錄的這一株為例,2025216日夜間,台灣楓香的小枝芽苞迅速生長、膨大,張破且掉落防止霜害的苞片。最先掉落者,當然是芽苞下方最大的幾片金黃色的苞片。

 

初落的大苞片(2025.2.16)。
 

217日小枝苞大伸展,大量較大的苞片墜落,新枝葉及花序開展。然而,最早落苞片,是發生在21314日夜間。

 

大量大苞片落地(2025.2.17)。

 

218日,大量雄花序伸出,但花藥室尚未開展。

 

新葉、花序大量吐放(2025.2.18)。
 

219日,少量花藥室開始開裂,正式開花,特定時段(早上)蜜蜂前來採粉,但2021日轉陰,蜂群不見。222日晴,地面已少見大苞片,花序上的黑色小苞片則正在飄落,而雄花盛開,少數花粉已落光,但整體而言,是雄花盛放期,蜂群量多。

 

蜂群採花粉(2025.2.19)。

 

就單株全數枝芽苞的大苞片(中、下部者)因芽、新葉、花序生長或膨脹的脫落期即21721日等5天,到第6天只剩黑色的、花序上的小型苞片。

 

最早掉落的,芽苞下方的大且金黃色的苞片(2025.2.16)。

花序上的,黑色的小苞片(2025.2.19)。

 

小型的(雄)花序黑苞片的掉落,代表開展及開花,約從218日~37日,而222日起,黃色的花粉紛飛,但肉眼難以察覺,以225日為例,我停車在樹下,2分鐘頃,車頂及玻璃上即蒙上一層顯著的花粉粒。

 

2分鐘內掉落車頂的花粉(2025.2.25)。
 

楓香的頭(球)狀花參夾在57根雄花序中,而總成一個花序穗,然而,大部分的花序穗(夥同枝葉,皆從一個芽苞伸展出來)都只有雄花序穗,當然也有許多只是新枝葉苞。雌花通常長在多雄花序的下方,我只檢視幾個花序枝葉苞,不敢確定有無防止近親交配的機制。然而後來,3月份的連續觀察,確定一般而言,雌花晚出,杜絕了同株樹的(近親)交配。

225日,雄花序一、二掉落;226日,雄花序揭開掉落期的序幕。殘遺的枯紅黃葉還是斷續飄零。

 

一片枯黃葉不偏不倚,掉落在我眼前欄杆上,而生死連體。
 

此間,我在215日前往大肚山稜的台中都會公園,順便看看台灣楓香的植株。由於立地位於相對山稜及開闊衝風地,植栽族群近乎全面落光樹葉,且較早出芽苞、抽新枝葉及花序。

 

台中都會公園草坪旁的台灣楓香年度落葉期末(2025.2.15)。

 

年度新展的枝芽苞(2025.2.15)。

 

如果選定大肚台地東西南北四坡向,加上上中下三坡段的特定植株的族群,施以連續登錄,詳實物候的變化及比較,約可得出整體或全面性,包括對其他物種,其傾向與相關運用。台灣近80年來就是欠缺腳踏實地的在地如實觀察、研調、長期登錄資料庫,且從中探討龐多有意義的議題!

再回破空度連續畫面。

 

年度最大破空度的尾端(2025.2.15)。

 

年度生長季悄悄揭開,但此系列變遷,肉眼尚無法感受(2025.2.16),得近看始知。

 

雖然217日已進入大苞片大掉落,但本系列似仍難以察覺。

稍微拉近即可看見大芽苞的開展(2025.2.17)。

 

2025218日已經進入年度生長季。

2025220日。

 

2025221日。

 

2025222日,隨著新葉的伸展,漸次填補破空;每片單葉一開始葉柄長度大於葉片主軸長,隨著生長,葉片主軸與葉柄長度相伯仲。今日,盛花中蜂群採花粉頻繁。

 


蜂隻腰際兩個花粉囊愈來愈大(2025.2.2210:08)。

 

2025225日繁多新生小葉片盡出,破空度已減少。

2025226日相對較難察覺一天的破空度變化。

 

2025227日眾多新葉成長中。

2025228日眾多新葉成長中。

 

202531日新綠舖滿全株,但新葉平均大小不及舊葉面積的一半。
 

202532日。
 

202533日。
 

202534日。

202535日。

 

202536日。

202537日。

 

202538日。

202539日。

 

2025310日。

2025311日。

 

2025312日。

2025314日。

 

2025315日。

2025316日。

 

2025317日。

2025318日。

 

2025319日。

2025320日。

 

2025321日。
 

2025322日。

2025323日。

 

我的拍攝紀錄如同日曆,一天增加一頁?我大可不必一一記錄或敘述,只要將顯著轉變的日期,以4或少張並陳且化約歸納,簡潔交代而摘要重點足矣,何必以如此流水帳擾人耳目?

真實生活狀似重覆乏味,卻是分秒差異;習以為常,便常不知不覺,而知覺更常不知覺知。我以冗長的記錄,列舉說明我一生在田野調查中,一貫的忠實記錄,在此只不過是一株台灣楓香的短時程的變化,試著思考我「同時」要記錄龐多物種的個別及整體,我的分別意識必須大操特操,然後,化約、歸納出人們習以為常的顯著差異的「結論」,而以偏概全。

人們習慣了「科學」、量化、顯著差異、感官識覺的切割比較,久之,也就忘了自身的連續體,只活著而無法活在著。眾生、非眾生、時、空的一整體,則是我心智的連續體。

此時,我觀察且記錄的是一株,從連續變化釐出常態分佈的曲線,依統計說法,在9成或95 %的可信間距去下達一般的敘述,然而,外在環境壓力的不確定性,可以輕易地打破或擾亂「常態」;不同株或族群則另衍展出稍大範圍的「常態分佈與變異」;更大的時空範疇或地理區,當然存在更龐大的變數或例外,籠統的名詞叫做「不確定性」。

我們老早被認知習慣所馴化,拚命排除不確定性,生命好像儘量被馴服在可量化、可預測性的節奏中,於是,誤以為的「意外」叫命運或造化弄人,等等。

這株台灣楓香的年度更替大致如前述,20251月是大落葉季,261415日的約9天期間是大破空期,但14日展開了年度芽苞的生長,16日進入生長季,而整個新枝芽苞因為撐開了保護作用的苞片,因而大苞片從117日開始大落,此一大苞片的大落期落在1721日等5天,然而連續重疊緊跟著花序上的小黑苞片,則開始從218日掉落,代表花序的開展。

花序(雄花序)及開雄花的218日至37日期間,也完成絕大部分枝葉的生長,或說進入3月上旬,殆已將「大破空」填補完成。

真正雄花的開放期,可以花粉的釋出作代表。222日呈現人眼可觀察的花粉釋放,且從222日至34日期間是為「大落粉期」,314日為最大落粉量。

而雄花始落於226日,隔天進入該株樹在2025年春季的落花期,28日至32日為全面大落花期,57日鮮少落花,大約39日不復見有落花。

就在33日的落花期結束時,全樹去年的殘葉剩下3片,39日完全落光,也在此期間,年度新葉到位。

另一方面,進入3月以降,雌花受孕後的新果進入緩慢的生長期。

以成、住、壞、空相看待一株台灣楓香的一年,似乎可以說,「壞期」綿延大約3個月;「空期」僅止一旬日;「生期」約是半個月至不到一個月;「住期」長達9個月或以上。

以人的一生而論,「生期」約1520年;「住期」最綿長;「壞期」不一而足;「空期」則是永恆,只能靠世世代代邅遞。

其實楓香的「住期」尚可依葉色劃分為多期,彷彿所謂酸甜苦辣人生的娑婆世界。

此間,226日早上,一隊剪樹工程隊無由分說地來到家門口,在一位老頭的指揮下,以長竿鋸,鋸掉家門左側榕樹的8個粗枝幹,他們總有奇奇怪怪的理由,禁止二層樓高度以下的橫生枝幹。我不再阻擾什麼,在這裡住了第35個年頭,我已養成「習得性的無助感」,對這個「世界」某些面向冷漠。我還是拍攝下整個過程,靜態像與動畫。

 

鋸枝幹(2025.2.26)。

 

樹隊從鋸斷、分解、載運到滅跡,手法熟練。

 

227日,一隻大鳥阿鷺飛來榕樹大幹上,停佇許久,幾乎一整個白天,到了下午,出現第二隻,牠們相互理毛,也交互咬著樹枝,狀似求偶期的行為,直到傍晚才離去。28日上午,又恢復僅只一隻在牠們先前談戀愛的老地方,後來似乎苦候不見伊人來,遂離去。從此,這場沒有結果的戀情,到3月底都不再出現大鳥的形影。

 

單隻黑冠麻鷺的早上(2025.2.27)。

 

戀愛時分的雙大鳥(2025.2.27)。

 

228日復單的阿鷺。

 

228日這天正是大落雄花(序)日,在未察覺或未經心的一段時程,地面上即散落大大小小的花序穗,從鮮黃到暗褐,等到堆積成山,或三兩墜落在心頭的重量,生到死的撞擊。

 

從生撞死的陳跡(2025.2.28),溫柔的入滅。

每年,龐大的能量資源投注在花穗、花粉,一株樹在7天之內掉落的花序穗總量驚人。雖然我沒有進行全面收集、稱秤重量,光是每天掃地集成小丘的份量可以推知或假設,楓香應當可歸屬於r-K-Selectionr-策略者。另一方面,從絕大部分雄花(穗)都已凋落之後,才觀測到顯著的、大量的雌花(應已授粉了)逐漸、緩慢地生長。我可以很人本化地推測,去年光合作用儲存的能源,很大的一部分使用在雄花穗及新枝葉的開展,而今年的雌花、受孕後胚珠的發育,得等待新枝葉、新生產的供應,因而果實的發育遲緩,從雌花到種子大釋放,歷經大約1112個月。

 

花粉大釋放的前一天(2025.2.21),朵朵雄花開展,先前包在花序上的小黑苞片隨之脫落。

 

很可能蜂群的採粉,也是造成2025222日大落粉的機制之一(2025.2.22)。

 

花粉已掉落大半(2025.2.25)。

雌花伸展時,同株雄花花粉殆已失效(2025.2.25)。

 

雄花已變色,雌花授粉的來源可能是異株而來(2025.2.26)。

 

去年的果實,以及正長出的雌花(2025.2.26)。從226日起,我開始拍攝2025年新長出的台灣楝樹枝葉。

 

2025227日已褐黑的雄花、新葉與雌花。

 

2025228日的雌花。

 

]202531日。

202532日。

 

202533日的雌花與遲開的雄花。
 

202534日。

202536日。

 

202537日。

202537日。

 

202538日。

202538日。

 

202539日。

 

2025310日。

2025310日。

 

2025312日。

 2025312日。

 

2025315日。

2025315日。

 

2025319日。

2025319日。

 

2025322日。

2025322日。

 

當楓香雌花盛展的日子裡,台灣楝樹年度的新枝葉接手萌長,我從31日開始拍攝新枝葉,一枝有花序、一枝純營養枝。34日,花序算是顯著開展;37日~12日花苞生長期;313日所記錄的花序枝率先開出2朵花;14日已開花5朵,此後日增;321日起,進入盛花季,並發散著幽香;23日全盛;2728日開始飄落花瓣;329日展開大落花。

再則,321日榕實發出邀請氣味,只有飛羽聞得出大量榕小蜂的轟趴,鳥族開始有別於尋常日的造訪,多種、多時段輪流或同時聚集。2025322日榕實春祭典開張,同時湧來綠繡眼、白頭翁、樹鵲、五色鳥、紅嘴黑鵯、亞洲椋鳥,還有我疏忽的物種。不只榕實鳥食舖開張,鄰近木棉花也開始怒放,鳥族吸取花蜜者眾。樟樹、酪梨的花季也到來。

榕實春祭典從322日狂熱上演,329日結束。2025年的春祭舉行了8天。

過往我會登錄任何物種的物候現象,即使只是逢機。而對外界數不清事物(務)及萬象的觀察、記錄,種種人、事、時、地、物的動態萬變,人的起心動念一天超過3萬次,則心智的專注能否一心多用,且妥善或完滿應付自如?有沒有如同肌肉記憶的思維運作?或專心而不分心同時多心,且可面面俱到而不會顧此失彼?在我一生多數時候,是先減少或降低生活雜事、日常起居用具的繁雜內涵,且將物品歸於一定的秩序,盡量減少無謂時間的浪費;而在思維、思考面向,與其說「一心多用」,毋寧是專注而立即可替換不同的專注,並非分心。這是在身心能量充分的情況下,方可運作自如、快速轉換,一旦進入身心疲憊、機能老化,效能、效率顯然衰退,而常淪為習慣性,或形式而失神。

另種可能性,藉著記錄,讓自己「分心」、「分神」,「逃避」某種困難的情境。

 

202531日台灣楝樹的花序枝及營養枝。

 

32日的花序枝。

34日的花序枝。

 

36日的花序枝。

37日的花序。

 

38日的花序枝。

39日的花序枝。

 

313日最初的第一朵花及花序。

 

315日的5朵花。

312日。

 

323日的盛花景。

 

花、果並存期。

2025322日榕實春祭典開張。

 


白頭翁組隊參與春祭盛會(2025.3.22)。

 

五色鳥(2025.3.22)。
 

紅嘴黑鵯(2025.3.22)。
 

飛到欖仁樹上的亞洲椋鳥(2025.3.22)。

 

樹雀(2025.3.19)。

 

不定時巡迴的松鼠也會光臨(2025.3.19)。

 

酪梨盛花(2025.3.22)。

 

盛花與初果的台灣三角楓(2025.3.23)。

 

撇開冗長的連續變化,隨意列舉幾組對比:

A組:

 

2025112日。

2025127日。

 

202527日。

2025217日。

 

2025220日。

2025227日。

 

2025228日。

202534日。

 

202538日。

2025317日。

 

2025323日。

 

B組:

 

202526日。

2025218日。

 

2025222日。

2025227日。

 

202531日。

202533日。

 

202536日。

202539日。

 

C組:

 

2025218日。

2025222日。

 

2025225日。

2025227日。

 

202532日。

202536日。

 

2025310日。

2025315日。

 

2025319日。

2025323日。

 

還有多組不同角度、範圍,以及隔壁株的連續比對,我不想再列舉。

就在家門口右側這株台灣楓香2024年殘存最後的3片枯葉,在202539日掉落的這天,與我生活第45個年頭的伴侶,嚥下最後一口氣化作千風。她在大年初二(2025130日)因黃疸嚴重,掛急診住院,歷經多次手術,住院27天,然後回來居家安寧37日急劇變化,9日早上9時往生;14日火化;16日假東海慶生、告別;21日骨灰海葬。她從2023年底察覺惡疾異狀以來,歷經化療、細胞治療、重大手術,乃至最後的39天,我拿回醫院的停車發票大約60張,各種各類的記錄如同楓香的每一片落葉,我年來包括每餐食譜、司空見慣的醫療記錄,恰似楓香的落花,我眼睜睜地目睹一切經歷,卻只能錐心的無能為力,我參了一年三個月的生、死連體。

我的筆記簿沾滿各類化學品,折折皺皺、歪歪斜斜的字句、水漬,是什麼樣的記錄我茫然。

既然一切有為法如夢似幻,既然所有言說盡為虛妄,慈悲如何?救度眾生又如何?我還是觀入一切,記錄一切,不談意義,無須章法,老、病、死、生各演其義,活在的一株台灣楓香,既有風雨,也有晴陰,更有一切的美麗與哀愁。

 

 

再回苦苓仔(台灣楝樹)。我所記錄的單株的單一個花序,227日即出現明確的花序,歷經15天後開出第一朵花(313日),32127日是該枝條的盛花期,28日則花瓣始落,29日起大落花,但是,直到413日該枝條的花才落盡,也就是說,如果以這枝條而言,從第一朵花開到花全數落盡,歷經32天;如果以這枝條所屬的這株樹而言,最一朵花落是420日,則此株樹的花期長達39天,等同於我伴侶從掛急診到逝世的時程!

以大肚台地的楝樹族群而言,從最早任何一株樹的第一朵花,到任何一株樹的最後一朵花落,我估計可以長達50天或以上。

事實上,台灣有史迄今,沒有人明確」記錄清楚任何一種植物的實際花期或物候,從個別植株、在地族群、不同地理區,乃至其相關於氣候變遷等,變異及演化的內、外在連結。

大肚台地的諸多物種,我所不完整記錄的種種數據,相思樹在近30年間,殆已轉變為全年連接開花暨結實;樟樹的花期約從1月至5月,等等,過往的老掉牙、大家抄的舊粗略的記錄早已不管用。地球上自從人心趨向唯物化以降,整體生界的不確定性及反天演的趨勢,老早已進入極速的終結期。

2024年我處在親人生滅的煎熬中,20251月以降則天寒地凍。我形之於外者,陽陽如平常。49日,我那89個月大的孫女,因為照顧她約半年的保姆離職了,912日日夜哭鬧,時而若有所失的眼神,怔怔地黯然。雖然他尚無語言能力,我直覺即可感受到何謂生離的本能性哀傷,她也多次嘔吐,即令想盡方式逗她玩,轉瞬從微笑到苦痛。她才89個月大。39日,我則「死別」。

  分分秒秒生生死死,苦與痛是淺淺的形容詞。花開與殞落是同一回事。分別意識愈是敏銳,生命只能是夢中之幻。因為無人真切詳實地了悟,有史迄今,只有「虔信」才是二元意識的「真理」;一旦理性思維,生命即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