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

【木麻黃】

 Casuarina spp.

陳玉峯

  我不能說正、反相剋相生,也不能以意識之正、負相抵銷來形容,因果關係雖然可以解釋人們認知的習慣,卻對何謂真實、真相、真理留下殘壘或一無所知、一無所助。

  一個最簡單的現象或事實:

  百年來台灣海岸防風林一直以木麻黃為造林的最大宗,然而,它的物種多,也多雜交,以致於鑑定疑問多。一般,我們多以木賊葉木麻黃代表之。

  在海岸種植木麻黃的確成活率高,生長速率也算快,成林成就看得見,而且符合溫帶文化的秩序觀,然而,木麻黃不能天然更新,林下也常見類似毒他作用,其他樹種的苗木大多長不出來,所以老木死後,造林得重新來。如今,台灣以暖化作用效應,海岸線不斷向內陸收縮,地下水鹽鹼化愈趨嚴重,木麻黃也不斷死亡。

  即使化學分析木麻黃葉累聚至一定程度,必然可找出毒害苗木的化學物質,然而,加上陽光穿透度、地下水pH值及離子濃度分析等等,我也無法確定事實之必然,如同人類死亡診斷書上的死因,依據日本人的研究,九成以上是「錯誤的」,更慘的是,真實的答案是「不知道」。不幸的是,世人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

  因為自然界變動性因子龐多,同時進行龐多變數的聯鎖更替暨回饋循環修飾,目前研究探索的方法等極其有限,何況還有更麻煩的,因果關係只是從現象邏輯的推演,因果是連鎖交互內外推衍,終究得面對第一因的究竟大議題。

  因為理性,我們不斷地進步,想要逼近事實、真相、真理;因為理性,我們無法或不願意承認理性只是真相等的一小部分。但是,如果連理性都拒絕承認,那就什麼都不必說了。我只是必須不斷強調科學、智能、理性,奠定在更大的謙虛、包容、擴張,以及心識無限的更大的一部分。

  探索自然不是要讓人成為無所不知的專家,成為專家的必要條件是深切瞭解自己的有限性,且必須是永恆的探索者;科學家、專家的本質是哲學家,生命及宇宙終極的探索者。







急水溪出海口附近的木麻黃造林,在20061016日我調查時,
已因海水入灌地下水而死亡多時,如今已完全消失。


竹北拔子窟附近的木麻黃人造林下,幾乎完全沒有植物生長,
經口訪在地人,似乎並無人為除草的跡象(2018.6.8)。





我調查竹北海岸林木麻黃林的樣區,
林下植物稀少或幾近沒有其他植物可生長(2018.6.8)。



所謂的「竹北原生林保護區」的林間道路上,
木麻黃落葉、落果鋪陳(
2018.6.8),可以檢驗其化學毒他作用。

  木麻黃據說原產於澳洲,從惡劣的環境條件下演化而出,日治時代日本人引進台灣作為海岸植栽,百年來算是很「成功」的人造林,台灣低海拔山坡地、公園綠地也常栽植。它是先鋒樹種,耐旱、順風化風(並非抗風),自行固氮製造養分。就植栽而言,屬於修長高大型的景觀樹種,雖然我認為它是台灣海岸無法形成天然海岸林的「元凶」或「幫凶」之一,但我不排斥它一樣可以在相對乾旱的立地設計為行列植栽,只是必須考慮其對其他植物的影響,不宜單種造林。畢竟,百年來它已適應台灣的低地環境,而且未曾有效地馴化,應不致於成為入侵種。

  它的通直幹造形,夥同其長線假葉的獨特性,早已成為台灣人的鄉土印象之一,而台灣本土物種幾乎找不到任何相類似的植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