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果毅後說故事

陳玉峯

果毅後鎮西宮,主奉神農大帝
台南柳營向內山的東界有座尖山(標高223公尺),1960年代初葉之前,人們只要搭台鐵或由台1縱貫路,自新營以下,就可斷續看見尖山尖頂兀立著一群老楓香樹,形成在地人自北部返鄉的地標,也是該地1940、1950年代出生人士的鄉土印記。1960年代,軍方將這群老楓香砍除,但並不影響尖山始終是3、4百年來,在台華人隱性文化大纛的地位,因為1661年鄭成功轄下陳永華參軍,沿著急水溪行船上溯,尖山及其向南延展遞降的稜脈,像極了揮戈北伐的軍旗飄揚,兀立於平原、丘陵之上。因此,鄭氏王朝乃至清代,尖山就是「旗」山。

尖山朝西偏北斜下的一條直線,大致經過佛山(古稱鼓山)、果毅後、柳營及新營的平原區。這條線及其南、北兩側的鄰近地區,潛藏著台灣史詩的礦脈、神話與諸多政教的寓意故事。現今的「果毅後」村,真正命名的源由,來自它位於旗山、鼓山的下方,原名「鼓旗後」,後來以諧音改稱「果毅後」。

2012年10月11日際夜,我在果毅後鎮西宮邂逅了廟主委林文彬先生,他是說故事的能手,而鎮西宮最為燴炙人口的靈異故事,殆如該宮主奉神農大帝的神像,十多年來鬍子增長了15公分;還有廟側,氣根五爪斜竄的大榕樹,正是一條小龍逃竄時,被神農一腳踩住尾巴,而小龍被定住之前,龍爪最後從地中向上一衝所生成。這條龍,迄今依然神氣映然,不時顯靈教化或濟助世人。

林主委算是很有個性的草根素人,初見我時一副「不屑狀」,不料,與我對談之後話閘盡開,還堅持請我在廟口吃碗麵。麵攤上,他述說了許多鄉野傳奇,包括尖山與鼓山的神話。

尖山在古代原本很高,而鼓山則矮而肥壯。兩山經常愛較量橘子跟香蕉的問題。尖山向鼓山挑釁說:我們來比高;鼓山向尖山叫囂說:我們來比重、比大。兩山無聊的較勁,卻禍延人間百姓,於是,玉帝差雷神,在一次雷雨中將尖山打落掉泰半,而鼓山原本渾厚的山頂有個大龍穴,裡面窩著一隻母龍及幾隻小龍。這個大龍穴,被柳營僱請來的方士破掉了,於是群龍分竄各地,母龍向南遁走,隱於赤山龍湖巖;數隻小龍藉著急水溪上游的溪水西竄,最後一隻小龍則在果毅後村的西界,被神農大帝釘住,保留一縷神蹟。

依據多年來我對台灣宗教哲學的瞭解,在台華人的神話故事、稗官野史,以明末及鄭氏王朝三代為母體,且隨清領212年間作蛻變,或說隨著王爺廟、媽祖廟,作時、空的大流變,但許多神話或傳說故事,大抵都孑遺特定的「共構」關係。然而,歷來我之所見,罕有人從政教解讀其奧蘊。

我認為尖山、鼓山之爭,柳營、果毅後之鬥,最大可能就是鄭氏王朝三代,以及亡於施琅前後,鄭氏王室及陳永華、馮錫範等權臣之內鬥或派系分裂的隱寓,有清一代,台灣反清復明意識的能人、志士,編杜神話故事,用來刺激、提醒台灣人,從而留下來的。而且,我敢大膽地宣稱,許多故事的本意,實在是有心有識的台灣古代菁英,目睹「亡台在台」的悲痛下,藉助於說故事,不斷警惕台灣人務必要團結,切勿被外來政權籠絡而分化。

聆聽林主委說故事的那夜晚,40燭光燈泡下的昏黃,廟口特定的氛圍,讓我心我靈,隨著故事的情節,擺渡到台灣史的神髓中樞,教我在當夜的野調日記上寫下:

「幾十年了,我一直在想像,我要拜請319鄉鎮、無數庒頭的耆老們,召開民間故事的聚(大)會,在廟埕、在曬穀場、在榕樹下,講出天南地北、神鬼秘辛,薈聚民族靈魂的深處底蘊,譜寫福爾摩沙的悲歡離合;建構一座座意境寶山,刻劃一條條藝文川流。曾幾何時,我也漸漸步上耆老行列,而我的美夢是否也將遠去?!林主委的聲浪,生似海底揚塵、峰頂掀波,撩撥著台灣與我的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也就是眼前的這碗點心!……」

我也註記:「……台灣成千上萬的大小山頭,微血管般密佈的溪澗,只要有了故事,山川、地文就活了出來!」

林主委感慨地說了句:「做囝仔時,我那問事誌(註:台語文「事誌」讀如ㄉㄞˋ ㄐㄩˋ),大人們常喝斥我:『大Lan Pa囝仔,問嘿幹嗎!你懂什麼!』;大家都不重視什麼文化傳承,因此,沒什麼機會多瞭解……」

在此向台灣人告白,我年歲不夠老、我心更年輕、我的鄉土夢依舊在,任何朋友可否幫忙在鄉野,找出三、五耆老群聚,大家輪流講故事、吟歌詩,將所知所識的鄉土傳說,一一道出,也可互相校正,而我將前往錄音或拍攝,轉成文本或剪輯影帶等,且可以發展後續延展,以及深入探索、研究,更可訓練一批年輕世代,進行長期采風登錄及藝文創作。

雖然將近40年來,我在山林研調的啟發與冥思,較難與都會人分享與共振,但我深信鄉土藝文等面向,很容易引發共鳴與合作,但願有志趣的朋友隨時與我們聯絡!祝福台灣!

(註:有關果毅後的傳奇故事,請考拙作《蘇府王爺》一書)

(左)多年來鬍鬚增長15公分的神農大帝神像,(右)神話傳說小龍向上竄出龍爪所生成的大榕樹。
~本文轉載自《民報》2014-7-24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路邊攤(二)

陳玉峯
1.小時候乃至青年期,因為「憑什麼我可以享受?」,我得
自我安慰:「我會更加努力!」 2.青壯時代,強烈的研究、
調查使命感,教我只要陽光普照野外作調查 3.迄今當我提著
別家的貨品時,很怕撞見老店家,,其實是一種「感情」的
成分。(圖片:民報繪製)

習性之一

身分證上的年歲我已超過耳順。不確定我們那一代究竟與年輕世代,在生活細節的價值觀,或行為上存有多大的差距,但我確定人性在萬年、千年來,並無明顯的改變。

以我為例,舉些小例說明我的微細價值觀:

1.小時候乃至青年期,偶而有機會吃頓較體面的餐館,我很害怕看見乞丐、窮苦人家、邊緣人或勞苦者,因為「憑什麼我可以享受?」,我得自我安慰:「我會更加努力、打拚,這頓奢侈是向未來借來的!」

2.青壯時代,強烈的研究、調查使命感,教我只要陽光普照,而我人不在野外作調查,就有罪惡感。大約55歲以後,我才稍能免除這等「內疚」!

3.迄今,如果我老是在同一家水果攤、麵包店購買,而忍受一段長時程因為太貴、太難吃,改向別家買。當我提著別家的貨品時,很怕撞見老店家,因為會有一種「背叛感」!表面上看來,這是荒謬;底層裡,其實是一種「感情」的成分。

4.吃自助餐時,從來只拿自己可以完全吃光的食材,否則叫「浪費」,即令明明知道,飯店會丟棄絕大部分當天剩餘的菜肴。無論如何,個人只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客觀狀況如何,是別人的事。

……

之所以如此,大概是成長背景、所有環境及際遇,在青年期之前,賦予我的熏習,但事實上,在思想概念的彈性,我大得很;在公眾事務或公共議題,似乎我也大方得很。而所謂的「熏習」,較重要的要素大抵即生物學上童幼期的「印痕」、家庭環境的情愫與記憶、特定印象深刻的遭遇或衝擊。依唯物論觀點,則遺傳物質、性格才是主因。而我傾向於以理對人,以情對己,相信這也是人之常情。

諸如這等微細的價值觀,我將之列為人的習性、慣性,因人、因環境、因時間或世代,在台灣特別快速地流變,卻常是人與人之間衝突的主因之一,一項不值得、沒必要的情緒負面效應,在隔代之間或夫妻生活中,時而特別嚴重。

人與人之間,當「感覺」不對勁的時候,最好不要墮入習性的衝突。太多人瞭解,很少人出離。

最小量「定律」

古代台灣人以條條木板箍緊,加個底,謂之箍桶。圓桶的每片木板通常等長,而裝盛流體的容積,取決於直徑及木板高度。如果有一、二片木板條矮了半截,容量當然只剩下半桶。

一個生態體系的諸多環境因子或因素,可比喻成台灣木桶的木板條。生態系的歧異度或某種豐富度等,往往取決於最匱乏的因素,而無論那一項條件如何充沛、優渥。如此,此道理差可謂之「最小量定律」。

雖然生物學、生命科學根本沒有物化定律的「定律(law)」,更且尚有一大堆或謂因子補償、補位作用、迴饋現象等等,基本上「最小量定律」(最早源自對作物施肥的試驗而來),只是特定因子的現象、傾向、概念、存有漏洞與例外的原則等,卻無妨可以使用在社會、人生的若干提醒、比喻、警告、預防等作用,不是真理,但往往有用或適切。

一個國家總體成就的良窳,時而取決於政治、經濟、教育、交通、自然資源、歷史境遇……,且以其最欠缺的部位為關鍵;一個人努力的成果,或亦操控在他的最大弱點或缺憾之上。

此中,最常形成人的「命運」者,就在「性格」、「人格」,一些明明可以扭轉的因素。往此面向推衍,就形成多如牛毛的格言、箴言、有智慧的話或例證,凡此「美美的」佳句,無庸我贅言。

你、我,察知自己的缺陷「定律」嗎?

親近大自然

無論你多麼「忙」碌,許給自己一道頂級的美味:除了例行運動之外,每個月至少一次踏踏青,走進台灣的自然山林。

~如果我們可以從哲學、文學、科學、藝術,得到先哲的肯定與慰藉,我們更可以從自然生界,得到終極的溫暖與和諧,就像我們的老祖宗,之所以歌、所以頌、所以興,絕不會從蒼白大地所產生~

附帶地,我很不喜歡說「忙」(雖然還是說),因為「忙」這個字代表「心死了!」只要有心想做什麼,「忙」就不盲了。

老幹新枝

再老的樹幹,長出的還是嫩葉、新枝。心靈純淨,永遠萌長清新思惟與希望,無關年歲。地有晝夜、人有睡眠與清醒、年有春夏秋冬,始終在賦予淨化與重生。讓悲傷在日落時終止!

一個古老的故事:

某個國王命令全國最好的金匠,替他打造一個戴著可以免除煩惱、憂愁的戒指,期限一個月,造不出來殺頭。

可憐的金匠手足無措,直到第29天才想到一個辦法,他在普通的戒指上打下一行字:「一切都會過去的啦!」呈上去。

國王在心情不順暢時,看到那行字,果然有效。

這個老梗說法,重點不在金匠有多大的智慧,而在國王放得下。

科幻電影E.T.反過來說:生命自會找到出口!也因之膾炙人口。

人在貪、瞋、痴的欲求支配下,煩惱叢生,不如意、求不得、生老病死、月月難過月月過,於是無聊的人,想出了無窮安慰人的無聊話如是。

其實,自然界、你自身,每天都有一套本生的自淨機制,但看你使不使用。


~本文轉載自《民報》2014-7-21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大肚台地地體特質及防災救治原則

陳玉峯




一、大肚台地地質或地體特性

1. 大肚台地的地層由上往下依序為:沖積層、紅土層、礫石層及砂岩層。

A.沖積層存在於大肚山腳及平原,係大肚台地沖蝕流瀉下來的土沙及礫石,厚度數十公分至數公尺。

B. 紅土層覆蓋在整個大肚台地,其粒徑成分分析為:礫1%、砂28%、粉砂28.5%、粘土42.5%;紅土層乃熱帶、亞熱帶地區高溫多雨、排水迅速的條件下,鈣質等流失嚴重,剩下貧瘠物質的紅()(鐵質)土壤,構成大肚山農業區的主要基質。紅土層厚度介於數公分至十數公尺,平均厚度約4.6公尺。

依據筆者在西屯區非正式調查估計,平均每年流失約2-10公分厚度,依不同立地條件而定,筆者初估,依目前欠缺水土保持措施,大肚台地的農業系統將在50年內潰決,且今後將不斷因應極端氣候而肇災。

C. 礫石層形成於120-190萬年前台灣劇烈造山運動,在古台灣海岸線上下所堆聚,再經55萬年來西部造山運動而隆起,即頭嵙山層的火炎山相;礫石層由礫石、砂及土所組成,礫石佔全重量之70%以上,屬於石英岩,石質堅緻,以圓、橢圓球狀為多,徑數公分至數十公分;礫石之間由土、沙所膠結,但膠結力極弱。礫石層平均厚度約42公尺。筆者於19931994年多次提出生態災難的警告,正是針對此礫石層的肇災而發,近多年已發生多次災變,今後將更加嚴重。

D.砂岩層夾帶有礫岩及泥岩,此地層屬於由火炎山相轉變為香山相的過渡帶。一旦礫石層瓦解後,此砂岩層出露,則災變必將更恐怖。

2. 大肚台地近十年來的紅()土、礫石流災變起源於1980年代以降的砂石開採、搶建及違建(龐多建案及中科等)、農業、年週期火燒或人為縱火、行政區域屬於邊陲交界的三不管地帶等等,歷來欠缺有效、整體的規劃與保護。

3.頭嵙山層的圓滾礫石流有別於台灣山區的土石流,它的土砂膠結礫石的能力極差,雨水侵蝕下,礫石順重力下滾,運搬迅速且相對均勻;其崩蝕以侵蝕溝兩旁最為嚴重,一旦形成侵蝕溝,下切且擴大極為迅速。市政府每年在溪溝清除的礫石及土沙量,應予統計,換算成大肚台地整體蝕解速率(加上山坡面每年龐大土沙流失量的估計)

4.17世紀乃至1940年代之前,頭嵙山層地體如火炎山、鐵砧山、大肚台地、八卦台地等,最主要的崩蝕來自大安溪、大甲溪及大肚溪對台地基腳的攻擊及侵蝕,古人所稱「崩山八社」原住民區即在頭嵙山層分佈區。凡此自然崩蝕的礫石,均勻平攤河川行水區及海岸地帶,且其在海岸的錨定作用,聚積成淤泥濕地,形成全國最具特色的大甲藺草及雲林莞草生態系,再則,亦造就全台151條河川出海口附近,由人造衛星或航照圖顯示,僅只大安、大甲溪入海口泛白呈現。
5.大肚台地等頭嵙山層地質區最忌諱天然林破相之後,侵蝕溝的形成,因為其侵蝕溝的穿切速率大,且形成崩崖面之後,植被難以著床、演替。


二、防災、整治原則

1.  短期
A.中、大豪雨之後,立即以空中照相,收集主要地面涇流排水溝系統,對照航測地圖,並計算降水量,釐析各集水小區。整治原則落在排匯水道,不使之集中,或說採均勻疏導為主。

B. 立即著手農業地區的水土保持措施。

C. 依各聚落區安危程度,進行防災補救工程等(細節不論)

2.  中期
A.市政府先以勘查報告,會同高工局,針對二高可能性地體潰決區,進行大肚台地上坡面、溪溝地基的補強,或設駁坎、排水道等保固,否則,筆者粗估,20年內大肚台地二高特定段落將有崩陷危機出現。

B.大肚台地等頭嵙山層地體區應依上、中、下坡段,設置保護帶(保護帶應配合生態廊道等,同時確保石虎生育地的保全)

3.  長期
A. 各保護區應以復育一、二百年前的原始森林為總依歸。

B. 提出並執行國土規劃利用的終級分區。

~~本文轉載自《民報》2014.7.18.

路邊攤

陳玉峯

猴子來了,一手恰可伸進抓花生,但抽出時,抓滿花生的
猴掌卻卡在甕口,猴急了吱吱叫。(圖片:民報繪製)
我已經盡力了!

依據統計,失敗的人最常講的一句話:「我已經盡力了!」
有些時候真的如此,更多時候並不盡然,偶而,的確「非戰之罪」
折磨、痛苦往往是人生最佳的醫師;失敗更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哭,務必相信,淚後的人生更光明!視障作家海倫凱勒的名言:「有視覺的人,看得很少!」有了失敗,或許可以看得更多。

激進與保守

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1841-1929,法國總理)說:「如果一個人二十歲時不激進,那他心裡有毛病;如果他三十歲仍然激進,那就是腦袋有問題」
邱吉爾說:「四十歲之前不是自由主義者,沒有勇氣;四十歲之後不是保守主義者,沒有智慧」
這些都是茶餘飯後的聊天話,意義貧乏。真實世界的激進與保守非關年歲,激進與保守也無界限,重點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客觀環境時,活體智能的展現,不幸的是,大多數的「智能」都是事後諸葛。
成敗論智能則是最弱智的行為。這裡沒有定論。

一把花生

台灣獼猴常常折損農作。老輩台灣人眾多捕捉獼猴的方法之一:
人們設置一甕,甕中放入香噴噴的花生。所謂的甕,常是開口小而肚大的液體容器。
猴子來了,一手恰可伸進抓花生,但抽出時,抓滿花生的猴掌卻卡在甕口,猴急了吱吱叫。人來了,猴更急,但就是死也不肯放棄那把花生。人掄起棍棒往猴頭一敲……
台灣話說:鳥為食亡,猴子亦然。
人們稱讚猴子聰明,也罵猴笨,寧可要一把要不到的花生而命喪九泉;然而,罵猴的人高明了多少?
每天的社會新聞,猴笨之人前仆後繼,絡繹不絕、永世存在,不只罵猴,罵人也罵自己。

一把沙

不智、不情的「希望」就像手中的一把乾沙,愈想擁有,流失愈多。

得罪了!

網上有人Po出:「從來沒有得罪過人的人,那就注定不能與人深交,過分的平和與寬容,反而是會喪失了做人的準則……」
我回句:「世上有『從來沒有得罪過人的人』嗎」,你看,馬上「得罪」了人;嬰兒一出生「得罪」最大了媽!

把握時機

1988年、2005年我分別詳實調查了南橫公路全線兩度,並未發現某種蔓藤植物數量多。後來有次車行南橫,該蔓藤族群正盛花,這才發覺它的數量大得驚人,只因未得其時,以致欠缺「一鳴驚人」的效應。

地球生命生長有時、開花有時、結果有時、死亡有時。夥同諸多自然現象,教我理解、瞭解、悟解,該你上台、該你表現、該你力爭、該你沉默、該你歡樂、該你悲傷、該你任何的該然,你都該該個透徹,否則再也沒有機會。

此等「該然」是屬於「合時之該」。日治時代的教化讓台灣人強調:做個人,你得有個「La-Si」,也就是「樣子」。小孩有小孩的樣子、父母有父母的樣子、什麼角色就該有該角色的該然或樣子。不合時、不得時、不像樣,往往就是怪里怪氣或不自然。

頭腦體操

誰都知道,人類生來就得運動,更且年歲愈大,適度的運動愈形重要。而頭腦更須要隨時做體操,舉凡數理邏輯、聯想、冥思、觸類旁通、系統沉思、明察秋毫檢驗……,多多益善。要知人類一生開發且善用大腦的使用率,通常不及百分之一,其他百分之九十九都淪為腦渣,暴殄天物。

相信我,天底下沒有真正的「用腦過度」,那通常只是情緒鑽進死胡同的代名詞,絕非用腦。腦筋愈用愈順、愈操愈澄明,而且,更有助於專注或禪修。不過,用腦甚耗能量,遠比體力更耗能,你得適時適量補充。

隨意擺路邊攤僅只建議你,請你在生活任何細節、結構性、大因大果等等面向自由大肆發揮。至於像我以上列舉的小小攤,任何正常人,一生可以創生數萬、數十萬則,往往可以點綴生活情趣,活得有意思些。



~~本文轉載自《民報》2014.7.17.

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今年夏秋得提防土石流—陳玉峯教授剛出爐的《環保神明大進擊》新書預報

1、大肚台地廣大表土祼露區,每逢大雨,水土流失驚人,政府卻長期漠視!
超過4分之1個世紀的後勁反五輕大將之一,一生務農做工,73歲的王信長先生,依據「曬田胚」經驗解釋:(該書94)

「秋冬農作收割後,將田土剷起曬太陽,謂之『曬田胚』,田土一塊塊曬乾後,只要灌溉水流注下去,硬田土吃水吃得『嘩嘩叫』,很快地化做一灘爛泥。同理,欠缺森林庇護的山體,一旦乾旱糾塊,一逢大雨,水土流失必甚嚴重,且很可能引發土石流……」

陳玉峯推衍:今年(20146月上旬梅雨季結束後,梅雨季與颱風期中間的空檔期高溫、酷熱,雖然西南風帶來海上水氣在台灣陸域斷續下雨,但因分佈不均勻,常成逢機局部落雨,台灣諸多山體區域土塊乾旱,因而擔憂一旦颱風來襲,恐將在特定地區造成土石潰流的災難,例如大肚台地廣大頭嵙山層的農業區,歷來並未實施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先前已釀造沙鹿、台灣大道的黃泥、滾石水患,今年恐難逃厄運。


陳教授剛出版的《環保神明大進擊—後勁反五輕世紀終戰前夕(上)》追蹤台灣環運大戲,描繪1987年反五輕迄今的綿長戰役,其中的人物傳記包括王信長先生的生態經驗智慧一覽無遺,王信長先生也是四百年在台華人開拓史上,首度講出華人在台生根立命後,土地倫理金言的第一人,值得國人細細品味。

********************************************************************



《環保神明大進擊》—後勁反五輕世紀終戰前夕(上) 
每冊定價NT$450元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環保神明大進擊》序一、後勁仍存「後勁」?! ~ 黃文龍

                   
黃文龍  0528/2014

從環島廢核接力行腳談起

2013年初,玉峯兄提及,將以有生之年做最後一搏:廢核!

2013年11月30日,他在彰化火車站前反核宣說「全球生界時空正義」,為「廢四核、清核廢」全國接力行腳,進行環島廢核行動。這是繼多年前林義雄先生後的另一波全國廢核行動。不同的是,串連添加了許多各路環運年輕生力軍的策劃與參與。半年以來,台灣社會則歷經了太陽花學運、林義雄先生的廢核禁食,這連串震撼社會的創舉與壯舉,激勵了久蟄人心的悶氣、怨氣與人氣,直接間接的躍升、也回響了玉峯兄的苦心行動與持續前行的社運願景——「廢四核、清核廢」。儘管離終極目標尚遠,「無力者」的社會能量卻能多方彙整而誘生、引發了此番強大社運、公民運動,進而暫時舒緩了環境運動者與台灣社會的核變核災相關憂慮。而,那些參與者,在在都有玉峯兄努力的影子,猶如當初他對高雄柴山生態運動的幕後實際貢獻——「規劃與促成」,玉峯兄都是扮演關鍵觸媒的機能。

視角與眼界

德國詩人、哲學家、自然科學家歌德勸言世人:「用自己的雙眼觀察,人在平地和高山看到的世界截然不同」;人物與事件均然,視角不同即能開闊眼界。玉峯兄兼具有此雙重經驗與眼光;從基層國家公園解說課任職、到教職(在體制內開創全國第一所生態學系所)、行政、以及政壇助選(為林俊義教授競選立委、國代、台中市長),然後又用心擴張觸角,從事訓練「環境佈道師」,更創立了「山林書院」,以非制式的方式盡心培育、宣揚環境生態自然教育,甚至對民間宗教的創新解讀。也因之而著作甚多,並都是一腳步一腳印的紮實功夫、草根行動,也是一種「學思歷程」,而非空泛蒼白的文人呻吟!

更且,所有紀錄不為己有,甘為台灣社會大眾分享。雖然他心中的理想願景還待社會有心人齊加努力,但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為生民安心立命、念念在茲、在意的一件事:「告知下一代,土地上萬萬億億的生命,一直在提供我們地文、生文的訊息,告誡我們居家的本質、故鄉的密碼,而我們一直不肯虛懷認清最最真實的故鄉內涵,以及如何是我們幸福的泉源。」他足跡遍布台灣山林與原野,廣泛田野訪談觸及的實務體驗,委實令人讚嘆、佩服;尤其他一貫的翔實記錄與針對核心議題的本領,實非一般蛋頭學者與社會運動者可以匹敵。

近年,從山林眼光移向人間生界;他轉而究明靈性的宗教領域、進之以探討台灣社會文化的本質。他提出「隱性文化」來觀察台灣文化的演化,盼人們洞悉、明辨台灣政治社會導致人性扭曲的文化銀河與黑洞。他提出、引伸「隱性文化」的概念,認為可以讓被扭曲誤解的台灣精神呈顯出來而正向開展。這從其近作《蘇府王爺》可見其用心與努力;這類苦心,猶如曾自稱“台灣異鄉人"的中研院院士張灝的提出「幽暗意識」、用之以解讀近代中國政治的走上悲劇循環道路的論述,二者略有其異曲同工之妙。

本書的「環保神明」也是其努力的另一新面向;字裡行間流露彰顯了神明對地方所施的是一種印記,沒有所謂真理與否,那是一種活生生的事實!而猶如過去的成功不必在我,神靈與緣分指點了他南下再出發——後勁與五輕,此即是他另一個出發點。

這是他新的視角以擴展的眼界。

「藉藉無名的人、才是我們星球的主體」薩拉馬戈

如果不是這本書的提醒,相信25年的時空推移,後勁與五輕或只是高雄、台灣社會記憶中一個常見抗爭的故事戲碼而已;悲壯雖近在都市邊緣,卻有深沈政經、文化、宗教的幽暗情節。

玉峯兄務實,情願在草根上尋求環保運動的糾結與解方,後勁反五輕草根人物的訪談描寫,是另一個實際角度,也是他一貫努力書寫的素人史一環。葡萄語系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薩拉馬戈曾強調,:「些藉藉無名的人,才是我們星球的主體。」藉藉無名的人,就是我們所稱的素人。

西方研究宗教的學者菁英,從來就都不敢忽略社會層面的因素;缺少社會層面的宗教史,就缺乏了那分深度與廣度;打動人心的不是宗教本身,而是寓於宗教的人文表現,就如同文化生根。光立文字無以成文化,而要有精彩的人物表現才會有社會與宗教、甚致文化的力量,這是互為表裡的!「後勁反五輕」與「環保神明」就如是在玉峯兄的生花妙筆下栩栩如生地躍越在我們眼前;前者其實已有一些紀錄、但角度詮釋不一,後者是作者對環保和民間宗教史的洞見創意連結!

台灣的環運驚奇——許多的後勁第一

後勁有許多第一,其中也曾有引起國際媒體的矚目的議題:
「……後勁反五輕運動第一大階段(1987.6~1990.9.21)締造了一些台灣史上的『第一』,例如頭一次實施地區公投、首度包圍立法院、第一次實踐生態不服從主義(ecosabotage;火燒塔事件)、初次匯聚萬人的大遊行……然而,這些所謂的『第一』,乃是建立在『官逼民反』第一的數十年汙染之上。當我問及『後勁第一』時,劉永鈴開始列舉:第一個對抗國營企業的抗爭、第一次以30人宋江陣逼退數千名鎮暴隊、包圍立院流下環保史上第一滴血、單位面積陸海空總汙染第一、特定時段癌症比例全國第一、騷擾民居噪音量第一、天降油雨第一、地下水抽上來一點即燃第一……換句話說,實乃『悲劇、不幸』第一……」

而點綴在其間的人物,則如同草根文化在貫串;從各個人物的特點來看——
後勁精神王信長如台灣傳統土地倫理的音聲;
地煞李錦瓏的志業——「這世人若無看到中油遷離後勁,我不願死。」
劉永鈴楊朝明將自己銬在燃燒塔的壯烈;劉永鈴曾無意間露一句話:『這世人拚這注,人生沒白走!』

李玉坤先生嘗言:「拜神養神,殆為同義,有後勁的人文精神,才有後勁神明的靈驗。」
大願捐軀護鄉土——燃身供佛鄭懷仁鄭懷仁且欲自焚;
呂欣怡教授口訪之下,劉永鈴說出「那最後一夜」的畫面:「我跟屈文義在深夜裏一直跑、一直跑,後來赫然發現,我們怎麼跑到後勁公墓來了,而且我竟然在哭耶!好笑的是,屈文義這個外省仔記者竟然哭得比我還認真!……」

「每個人一內溯,總是一場場大戲。」

「事實上,反五輕轟轟烈烈的過程,後勁人決定殉身的不在少數,但卻從未加以顯著的伸張,反而淪為『只能做不能說』似的隱形文化!」

這些面孔,可能是我們周圍一向熟悉的人與事,但他們的行止若非經作者田野精確的訪談與描述紀錄,那將只成歷史的荒煙蔓草而已,感人的素人真相終將伊于胡底!

反五輕精神的背景成因與總綱領

他前後穿插分析了後勁反五輕怒吼的背景成因:「1. 長期被歧視為次等公民;2. 受害人已被逼到走頭無路;3. 執政當局長年高壓政策已逼迫後勁人到達無奈、無計可施;4. 神明的力量:如李玉坤先生所言——拜神養神、殆為同義,有後勁的人文精神,才有後勁神明的靈驗;或是有後勁神明的威驗,才有後勁人的團結文化,兩者應該是同一件事吧?!……

「後勁反五輕,它的背後或社會文化底層的結構,存有兩股一體兩面的精神力量:一股是台灣傳統宗教信仰價值觀;另一股是鄭成功、陳永華開台的倫理情操。前者,在後勁固然是以保生大帝為境主的神蹟來彰顯;後者,則以非常隱晦的隱性……」

反五輕精神的起始的總綱領是:「不妥協、不求償、不退縮;只求還我清新空氣、乾淨土地、無汙飲水的健康環境。」所以,其力道的「後勁」是其來有自的!

他因此預估「後勁戰爭」必然超過4分之1個世紀,最後的戰役還未開打,但前賢的智慧與勇氣不能不予以寄望傳承、而且再創造;「有力量的話語,來自沌淨的心,任何人都具備!」這是他跟環運成員與談對話的禪式智慧體驗。

「抗爭的價值或目的,就是抗爭本身!」

眼見行將到來,很難想像2015年底,政府當初的的承諾——五輕遷廠——能否如期兌現,更難想像若政府未兌現承諾,那後勁社會將如何善了。「環保神明」的啟示激勵了人們多年來的投入而義無反顧的行動,只是時空與時推移的政經社會版圖的蛻變、甚至宗教的統戰,行將是是未來對雙方的挑戰。台灣第一羅漢腳劉永鈴則豪邁的出聲:「抗爭價值觀,我就全部都付出就對了!全部付出啦!」作者的知識人詮釋語言則是:「抗爭的價值或目的,就是抗爭本身!」未來對決難免扯上政治角力,而對於政黨的看法,俠骨柔情的生命哲學家劉永鈴淡然說道:「我從來不信這些政黨!百姓啊,你得將力量、智能、熱情、知識、資源用在自覺與自決,自己、地方要自行提出主張、理想或藍圖,要明白自身的主權與目標。政黨的利益跟我們百姓的利益不同啊!他們要的是他們的政治、權勢、資源、利益的永續,我們要的是環境、生靈的基本生存權而已……」

後勁會有「後勁」!?

爾後無論如何發展,本書已為後勁開釋出此一扇窗與視角,向台灣社會清晰展現了後勁不為人詳知的民間宗教人文風貌;2015決戰前夕,本書的出版(上冊),把後勁反五輕人物以溫情血肉的方式,很陽光地揭開了反五輕戰爭的新局面!

玉峯兄的思維與著作,若沒有費心、以生慧心的閱讀和融入,是會猶如山客的匆忙腳步,無緣體會得山的靈氣、英氣與自然生息;閱讀這文本不禁油然而生好奇:何以神明竟然如此投入環保運動?若亮眼讀之思之,則開券必然有益、有趣。我們該學習的,誠如作者所言,作為「無功用行」的行者,如同北港義民廟正殿的一幅對聯:

古民族未可輕視;真英雄大抵無名!

「(當年)後勁反五輕運動火拚32個月,文場、武鬥無一不是精銳盡出……;然而,五輕還是動工了!這些大小戰役,也逼出政府簽署25年遷廠的國家畫押,如今,2015年在即,請全球任何人拭目以待吧!」2015年,除當地的政經社會版圖已然丕變,空氣、水、生活品質的要求,以迄神靈的應現,比諸倚靠現今政經版圖的現實民生計較,後勁仍將有「後勁」乎?

我們嚴肅關心、也拭目以待。我們也倒寧願存持著這份信心:「不管現實有多沈悶嚴峻,過去告訴我們,世事能有所改變、至少能有所不同!」(加拿大歷史學家Natalie Zemon Davis之言,語出《時代的先行者》一書,「獨立作家」出版)


********************************************************************



《環保神明大進擊》—後勁反五輕世紀終戰前夕(上) 
每冊定價NT$450元

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環保神明大進擊》序二、自己的故鄉自己救— 一頁庶民寫下的台灣史~楊博名


楊博名

身為在高雄這塊土地上,安身立命超過一甲子的我來說,後勁20餘年反五輕的血淚史,早已是這塊土地不能抹滅的印記。

早年,父親自菊島飄洋過海移民到臺灣,在高雄落腳打拼,我曾在祭祖時發現祖先牌位旁放著一瓶水與一包土,疑惑不解時,父親說,這是澎湖故鄉的水和土,置於祖先牌位旁,就是時刻提醒後輩子孫不可忘本。這是父親傳承下來的、對故鄉土地的情感。多年來,回原鄉澎湖的次數雖不多,但總能深深感念湛藍廣闊的海天美景對我生命的孕育與影響。也是這樣對土地的感情,才能同理後勁人這20多年來的痛。

五輕計畫完工後,中油煉油總廠的大小工安意外頻頻發生,讓人記憶猶新的20077~20081月,短短幾個月間發生的3次大爆炸,濃烈的大火與隨之而來刺鼻的「油雨」,讓人印象深刻,而這還是因無法掩飾而爆發出來的事件,多年來對土地、水源、空氣造成的深度汙染才是是令痛心疾首的!誰能想像只因在家裡點蚊香或抽菸,就因空氣中飽含汙染的油粒而爆炸?飽受生命威脅的居民決定長期抗爭了!後勁人自主的成立抗爭團體,為自己的生存權和環境權利爭到底,這期間他們受到的漠視、打壓與暴力對待,在在顯露無能政府的欺瞞與壓制。石化工業造就臺灣的經濟奇蹟,卻也任憑其蹂躪後勁的環境,人們對於土地的自覺已醒,所以才能用20多年的時間寫下這永不妥協的血淚史。

長期關心臺灣土地與環境的我,也對於政府不能善待人民感到無比的痛心。尤其,國營事業還帶頭這樣汙染環境、欺壓百姓!每次出國,看到歐美先進國家為人民所營造的生活環境,總是搖頭嘆息,乾淨的空氣、水等生活基本需求、豐沛有厚度的文化與藝術等,莫不是以人為本的建立,而不是樣樣以經濟掛帥,卻無視人民需求。

2014年3月的太陽花學運,造成許多衝擊與省思,讓我們看見臺灣青年學子的熱情與能量。然而後勁人抗爭的歷史經歷20多年,許多人從青壯年到花甲之年,也有許多人已凋零老去,但這都無損他們捍衛土地的決心,這些純樸的台灣庶民百姓,有著最單純無私的信念,令人動容!

陳老師此番記實後勁的抗爭史,以「環保神明大進擊」為題,帶入當地信仰中心聖雲宮的保生大帝支持人民抗爭的神蹟,除了將「人意」和「神意」轉換成對社會公義的訴求外,也彰顯傳統宗教在現代社會的演化與前瞻。連續六個聖杯或許真是不可思議,但這更強化人們順應天理的決心。
    
        文末,借陳老師所書阿占塔石窟的銘文:一個人只要在世間留下清晰生動的記憶,他就會在天堂享受幸福。

     
        致  為臺灣寫下不可抹滅的環境運動史之後勁人。

********************************************************************

《環保神明大進擊》—後勁反五輕世紀終戰前夕(上) 
每冊定價NT$450元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環保神明大進擊》序文三、信仰的力量~蘇振輝

蘇振輝2014.06.08

    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至今皆已進入歷史回憶中但文藝復興至今卻繼續影響著!回顧文藝復興影響的主要因素是人的思考改變宗教改革宗教的因素導致人在過程中產生集體變化,進而影響全世界文明!
  
    猶記得在馬告公園成立運動中為何這些環境運動竟然是南部人發起積極保護?無地緣關係也不是原住民,然而這些南部人為何如此激烈的抗爭歷史中所留下對山林土地燒殺擄掠是刻骨銘心的,狂妄山老鼠橫行盜伐貪婪圖利自己!當然,政府及政客也是始作俑者歷史的悲情與苦難的記憶,不是阻力是激發國人對這塊土地的認同與熱愛!並共同匯聚關注在這塊土地上,生聚教訓,激勵國人與它依存與愛護的原動力!

    當初十大建設化工業鋼鐵業這些高汙染工業完全設廠在南部但是稅金卻歸台北所擁有!工業廢水排放,汙染南部農漁業、嗆鼻刺激的廢氣瀰漫,導致空氣品質惡劣、水土全面汙染,這些對南部土地不友善的舉動,正是導火線,也是發起環保抗爭主因
    
    在台灣的環境運動中後勁反五輕運動長期以來由宗教做後盾,祭祀圈活動讓居民集體行動,凝聚共同的信念,當地神祇保佑,一直陪與當地居民進行長期抗戰在我們這一代人一出生就受到宗教信仰(道教文化)的熏陶接受所有信仰儀式並舉香膜拜!雖然也真的不知在拜什麼神明所開示的或神諭的指示,信眾們一概虔誠地遵守沒人敢違背!它能安定民心團結鄉里、繁榮地方,是人的精神支柱。我所看到台灣各地人民,在在皆堅定遵循民間宗教信仰由此可知宗教影響民間甚鉅在地方是有敬畏的約束與誡命律令的影響力

    1987年開始的反五輕運動背後最大的推動力當然是後勁的保生大帝神明的指示,神旨所凝聚出來後勁民眾的群體力量。這一本《環保神明大進擊:後勁反五輕世紀終戰前夕(上)》,也是台灣第一次提寫宗教與人民開創的一部台灣環保運動史。何以藉著宗教神明啟示,竟能影響改變政府、社會的政策,這也是這本書裡面所探討的主軸。

    前衛生署長李明亮所著《輕舟已過萬重山》,一個知識份子的台灣關懷,在後記裡面提到,有一天你回天國後,會問大老闆一個問題:為何你讓住在台灣的人(不分族群)受苦4百年?請問你還要他們受苦多久?

  信仰不分上帝、佛陀或任何神明,這些並不重要;因為重要是要對自己的土地有愛心,對萬物有一顆善良的心,相信這是我們對宗教信仰的最高準則!住在這片土地的人,是應該好好思考這問題!而且透過此書,更可證明真理是存在的。咱們應該為下代子孫設想,不可寅吃卯糧,繼續破壞台灣土地!大家應該要為未來子孫留下一片淨土,讓台灣子孫可以永續經營!

        天佑台灣!

********************************************************************

《環保神明大進擊》—後勁反五輕世紀終戰前夕(上) 
每冊定價NT$450元

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環保神明大進擊》序文四、無畏施 ~ 葉菊蘭


葉菊蘭

佛教法師説:「佛法有一種佈施叫做無畏施,南榕犠牲他的生命來爭取並捍衛言論自由,是佛法中的慈悲,也是佛法的無畏施,他的靈魂是自由的。」

我曾經為了南榕的自焚,他的靈魂往何處去而心痛,據民間傳說:自殺的人每天會在死亡那時,重新經驗死亡那刻的痛苦!我為此痛苦多年。

每想到南榕不為己私而死得悲壯,死亡之後每日每日都還要再經歷此種痛苦更是不捨!

南榕捨身為眾生,既是無畏施,在佛法中本就是大功德,不僅不用我擔心,他的精神更感染、喚醒台灣諸多的救贖!

拜讀陳玉峯教授的《環保神明大進撃:後勁反五輕世紀終戰前夕(上)》,看見眾多環保鬥士為反後勁五輕,為了捍衛家園而奮戰不已的事蹟,也流露出南榕精神在他們義勇行徑中的若干效應,不禁想起2014年4月下旬,去義光教會探視為了反核而在絕食中的林義雄律師,看著教會高掛的十字架,我心在哭泣,心想愛台灣怎麼那麼痛苦?!是啊!愛台灣是那麼痛苦,但我也想起許多台灣仁人志士的無畏施。

本書是後勁反五輕事件的訪談記錄和人物傳記。陳玉峯教授以至情至性,寫下當年那些素樸真誠的環保健將的故事,是台灣環保運動的重要篇章,是歷史的見證,也是令人心酸的一頁,他們無所畏懼,奮力勇敢前行,對抗公權力只為小小心願:自己的家園自己捍衛,留下淨土給後代子孫。

陳玉峯教授是我非常敬畏的教授,他狂狷傲氣,他不畏權貴,他不奉承阿諛,在他的言談著作或者演說中,你只看到他對人、對土地、對有形或無形的關懷。

他和他的另一半,用足跡踏遍台灣山林,記錄台灣大地山川的創傷,呼籲眾人重視環境生態的保護,將永續台灣留給我們的下一世代。

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良知,也看到他對台灣的深情。

願閱讀此書的朋友,掩卷之後,起身行動和環保鬥士們,加入保護台灣的行列。是為序。

********************************************************************

《環保神明大進擊》—後勁反五輕世紀終戰前夕(上) 
每冊定價NT$450元

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等比級數

陳玉峯



    聰明的臣子為他吝嗇的國王完成一件大事。國王很高興要賞賜他;國王吩咐他要什麼儘管說。

    聰明的臣子拿出一張8X8=64小格的棋盤紙說:「這64格代表我想要的麥粒,第1格放1粒,第2格放2粒,第3格要4粒,第4格8粒,第5格16粒……以此類推,可以嗎?」

    國王看了哈哈大笑,立即爽快地答允他,但附帶條件是,臣子得精準地算出他應得多少粒麥子。臣子一聽臉都綠了,趕緊放棄任何賞賜,為什麼?

    臣子如果敢要,他得每粒計算。假設他1秒算2粒,每天算12小時計,他算10年可算得20立方公尺。他必須花3,900億年才算得完他要的「賞賜」!

    我小學時候,每逢過年期間,家鄉總有小江湖郎中擺賭攤,有6個格子讓人押寶,押對了2倍奉還賭注。表面上勝算是6分之1,假設郎中沒耍詐。以2倍還中賭注者,則賭徒的勝算是3分之1(假設每次都下注同樣金額),郎中還是穩贏不輸。於是我想第1次押1塊錢,第二次押2元,第3次押4元,第4次押8元,以此類推,我若準備4,095元,我可以押12次,我就不相信中不了一次,值得試試。然而,我只有5百多塊錢,至少也可睹個9次。


    不料我下注到第4次,就被眼尖的郎中阻止了。喔,現實世界沒有等比級數?!


    著名的蓮葉問題、馬爾薩斯人口論、許多生物學上的繁殖率計算,在現實上通常不會發生,因為資源有限、複合因素萬萬變,只有人心、慾望中,才有等比級數的想像。


    聽說追求「離苦得樂」是人的天性。人有了1百元,想要1千、1萬,有了1萬想要10萬、百萬,想要千萬、億萬,多多益善、永無止境;財富、權勢、地位……,所有眼、耳、鼻、舌、身、意,能夠享受、擁有的任何事物永遠沒有「無限」,因為世界就是有限的存在,這些世俗的追求,必然以苦來結尾。


    小時候有人盼望兒童節,因為將有所得;1、20年後可以過青年節;再過1、20年就是父親節、母親節;接下來過重陽節,然後呢?假設你有墨守傳統節日的後代,至少還可過清明節?!祭日?!


    日前到半屏山作生態調查,到達120高地有座日治時代的「大碉堡」,曾經駐放一門15公分砲徑的加農砲,如今只剩下地面上鏽蝕的砲座痕跡。牆壁上有山友書寫著:


金也空,銀也空,

死後何曾在手中?
日也空,月也空,
東昇西墮為誰功?
田也空,厝也空,(註:厝宜改作茨)
換了多少主人翁?
妻也空,子也空,
黃泉道上不相逢!

    這類台灣民間常見的廁所文學,算是誤解了「空」,也可能白活了一輩子,然而,全球歷史上太多此類型的感嘆。希臘悲劇精神的一例:人最好的事就是不要出生,次好的事趕快去死;印度有支哲士派也修出了耆那教,最後赤身裸體、絕食而死,聽說精神上無比「快樂」。


    你快樂嗎?那得看看你有無等比級數的迷思,也得看看你對「心靈」的悟解層次而定。


    所謂「等比級數的迷思」大致上相當於人心慾望的放縱,他會無止境地催促人們思考「know how」,而阻止人沉思「know why」。然而kown why、人生的價值或意義,以及最有意思或深層的快樂,經常是同一回事。


~本文轉載自《民報》201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