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峯
有了年歲,許多事情看得清與明,既不是有了什麼智慧或經驗,而是如同身處自然生界,較容易沉澱、止息,不會生起龐雜欲念、心念罷了。
年輕、正在成長,心智當然蓬勃使勁、荷爾蒙旺盛,企圖心很強,太多積極生機爆射,因而教育、環境、接觸的外緣很容易發生決定性或習性的影響,否則,就是一般的生物性而已。
大抵工業革命之前,經驗往往可以代替智慧,所以「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之類的,但是,同時也可能是「家有一老,如有一賊」,農業時代的人老早累聚足夠的普世人性的瞭解,年歲大了,反應遲鈍,常只依習性而活,各方面腦力衰退,一旦落入頑固、怪癖、自以為是、彆扭……自是形成周遭人等的麻煩製造者,然而,經驗對常態人性、生活細節、待人接物多少還是有參考價值,只是經驗絕非智慧。
近代、現代以來,常見的是老年人(或權勢者)往往拖累「進展」,更不用說21世紀3C產品恐怖的爆炸,直把一般經驗、環境因素稀釋到微乎其微,然而,人性智能的演化,並沒有顯著的變化,工具性、思辨性的電腦化卻劇烈到不可思議地,將「負面人性」傾巢而出,如今,「老年人」也成「絕對弱勢」,而更加「戒之在得」,又,表面上的「經驗智慧」(被誤解的智慧)也不值半文錢。
我一輩子強調的智慧是:時、空、萬物的長遠性;公私比例的正面性;地球生界的永續性;個人身心、信仰的健康性;活體心智的當下創發性;看得見既存的惡與非,力行尚未存在的善與慈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