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9日 星期日

【東山飄雨西山晴】

陳玉峯

去年東進山區一、二次,在國6國姓一號隧道前後,立即感受山地跟平地氣候的重大分水嶺在此;附生植物、大氣溼度的保持,就由隧道上的這條數百、近千公尺的低山稜縱走所圈圍。

之後,我頻常往來山海不同的國境,交織冷暖、晴雨或模糊地帶的漸層。

台灣從海邊朝玉山頂的海拔遞變,靠藉有限的氣象測站我們宣稱,從平地往內山,隨著海拔升高而降雨量增加,至中海拔的阿里山區,年降雨破四千一百,而再挺升則漸降,終之於玉山的三千出頭,還有南北兩大異端的坪林及浸水營,咸破八千。

然而,我一生調查植群及山林經驗,了知降雨量取決於地形、坡向、氣流等,遠遠超越海拔。海拔直接的效應甚至可忽略或連帶性的現象而已。

1984年我對海岸的生態特徵下定義,台灣西部宜以面海第一道主稜以下、以西為「海岸(氣候)地帶」,有點類似台鐵的山線與海線之別;幾年前我去綠島施放煙霧觀看氣流怎麼走,去年更想檢測國姓一號隧道上方的主稜,如何左右氣流與降雨等。

想歸想,在沒有特定儀器及工具之前,我只能依賴感官識覺,與其說觀察,不如說是享受造化的布局,以及內觀自己如何對應?

2020年迄今,21日第一株樟樹開花,10天後台灣楓香跟進,青蛙開始打鼓;2月中旬茄苳及芒果花開,一週天後白粉蝶飛舞;312日我採集了第一批樹葡萄,落羽杉的新葉出,而前二天春雨愛落不落地,灑落一地。

3月下旬,第一批油桐花落,落羽杉新葉如同生氣的火雞。清明,南瓜第一朵雄花張傘,10天後,第一朵雌花開放,然而,有效的著瓜果還得等到5月底,在南瓜藤延展2丈長度後。而5月中旬號稱入梅,螢火蟲則已完成旺季。


至少今年,梅雨之前,大地稍微讓我感受了些許真正的台灣春天。我思索著什麼是雨季的生態特色?

直到6月,才讓我等到了隧道東西,東山飄雨西山晴;海岸落水、山區豔陽。

611日,海岸陰雲天;山區晴朗。

大肚台地的盾柱木(2020.7.1116:03)。

613日,隧道東下雨;隧道西放晴。

反正看了幾次東西分治、內外晴雨。

711日,我拍攝了大肚台地豔陽下的盾柱木盛花果,傍晚,驅車向山,國道6號在海岸氣候的西段酷熱,即便時刻已是向晚,然而,望向山區卻是一頃烏雲蓋天,而晴、雨分界,不用質疑,就是隧道上那道縱稜。

再稍細分些,大肚台地、八卦台地或鐵砧山等連線以西,是典型的海岸氣候;國道1號、國道3號接國6東進,在國姓一號隧道之前,是台中盆地(從豐原到彰化約40公里縱長)氣候區。

海岸地區及台中盆地是晴時偶雲遮。

國姓一號長隧道以東則是山區烏雲區。


放晴的台中盆地望向隧道後方的烏雲天。

傍晚5:29行車陽光中。

一過國姓一號隧道即浸泡在雨中。

一出一號隧道的降雨。

國姓二號隧道前當然也是下雨。

國姓二號隧道後也是山區降雨。

其實台灣西部如果存在像國姓一號隧道山稜,固然是直截了當地劃分氣候的楚河漢界;如果沒有,而是漸進式的山稜,則分界線將形成如同大小階梯般,一階一階地遞變。

這類山區降雨,很大的一部分水氣,是來自水文的再三循環,也就是山地本身具有反覆多重的水循環,靠藉著大熱天太陽賦予的動力,造成急速的熱對流,上升遇冷復歸水滴降雨。因而山區通常在午後雷陣雨,是一大類在地型的水文現象。

711日埔里盆地及低山邊緣,傍晚降雨停止後,夕陽復出,下午6:30左右,西天通紅,殘陽迴光,端視有無雲霧折射。



淡雲氣則色調淡(2020.7.1118:51)。

左通紅;右藍天(2020.7.1118:48)。



台灣的主體、本質及特徵是山,山是大地的褶皺,也就是大地的大腦化、思考化、生命化、進化化,應現出主體性、生命性,滋養多樣的生態系,而整體台灣正是個巨靈體。

我經常享受山的萬象,而植物是一根根吐納的毛髮,也是數不清的小宇宙。有知識的現代人動不動就談巨大抽象的聖嬰、反聖嬰(註:2020年殆屬於反聖嬰),不妨也可享受微細的天天大變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