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二葉松係2003年才被命名、發表的新種,圖為台20-175.5K旁的植株樹形。該樹種詳細資料請參考《植被誌(第九卷):物種生態誌(一)》22-33頁。 |
台20-182.5K,也就是利稻橋旁,天龍二葉松。 |
天龍二葉松毬果。 |
天龍二葉松毬果。 |
天龍二葉松老樹樹皮。 |
台20-178.2K之利稻2號隧道。 |
台20-179.2K公路大右彎點下瞰馬里蘭溪,溪上有新舊2條「霧鹿橋」,橋頭右建物即碧山溫泉休閒農莊,為原民所經營。台20-179.2K處即伊巴諾,為天龍古道與南橫的連接點。 |
1988年4月28日所拍攝的舊霧鹿橋。 |
伊巴諾之後,公路漸漸逼近天龍「峽谷」。 |
台20-179.9K下看天龍飯店及吊橋。 |
台20-179.9K下看天龍飯店及吊橋。 |
1988年4月27日拍攝,利稻橋之前所見之天龍峽谷。 |
台20-181.8K所見之新的碧山隧道。 |
台20-182.4K之峽谷景觀,18年(註,2006年)來已被毀容,而今又是另番風味?! |
台20-182.4K所見的利稻橋與碧山隧道。(2005.9.13) |
台20-182.4K往東之南橫公路。 |
新利稻橋(台20-182.5K),其上方尚可見舊橋墩。(2005.9.13) |
1988年7月25日所拍攝之舊利稻橋,今已消失。 |
台20-182.5K的利稻橋與碧山隧道。(2005.9.13) |
碧山隧道。(2005.9.13) |
台20-182.5K附近,公路已瀕臨溪谷。(2005.9.14) |
台20-184.7K所見新武呂溪西南大支流的峽谷景觀。(2005.9.14) |
1988年4月28日,由天龍望向碧山溫泉休閒農莊,可以提供比較18年來變遷。 |
天龍飯店自1988年秋開始為遊客服務。 |
天龍吊橋即日治時代「霧鹿‧霧鹿鐵線橋」。(2005.11.11) |
日治時代在今之天龍吊橋橋頭前設有「霧鹿‧霧鹿溪見張所」,此照片在現場展示,係毛利之俊1933年(昭和8年)所攝。 |
1988年4月28日所攝之天龍吊橋。 |
由天龍吊橋回望天龍飯店。(2005.11.11) |
1988年4月28日,天龍吊橋回望南橫公路,當時未建天龍飯店,吊橋頭左右各有一涼亭。 |
1988年4月28日,天龍飯店位置之前的公路下坡,工人正除草整地。 |
天龍吊橋上,下看峽谷,高度有74.3公尺。 |
天龍吊橋至溪流水面或河床深度示意。 |
天龍吊橋日人遺蹟;當年建築吊橋的主事人之一,城戶八十八及其家人。 |
天龍吊橋盡頭左轉,上登天龍古道,中間樹林即太魯閣櫟。 |
東台岩生植群指標種─太魯閣櫟,其資料詳見《物種生態誌》99-106頁。 |
台東白匏子。見於台20-178K或海拔1,030公尺以下地區,量多。 |
台東白匏子。見於台20-178K或海拔1,030公尺以下地區,量多。 |
台東白匏子小樹(2012.7.7)。 |
台東白匏子新葉(2012.7.7)。 |
台東白匏子新葉成長(2012.7.7)。 |
台東白匏子成熟葉(2012.7.7)。 |
台東火刺木。原生於南橫東段台20-180K或海拔910公尺以下地區,量不多(被盜採)。 |
天龍古道段落示意圖。 |
天龍古道皮尺丈量斜坡長度及段落方位數據。 |
天龍古道沿線木本植物流水編號分布圖。 |
天龍古道沿線木本植物流水編號分布圖。 |
天龍古道沿線木本植物流水編號分布圖。 |
天龍古道沿線木本植物流水編號分布圖。 |
天龍古道沿線木本植物流水編號分布圖中各植株資料。 |
天龍古道兩側木本植物「物種編號」分布圖。 |
天龍古道兩側木本植物「物種編號」分布圖。 |
天龍古道兩側木本植物「物種編號」分布圖。 |
天龍古道兩側木本植物「物種編號」分布圖。 |
天龍古道兩側木本植物主要物種胸徑級統計。 |
天龍古道步道,步道兩側526株木本植物當中,最多者即青剛櫟,達71株,佔13.5%。 |
天龍古道步道,步道兩側526株木本植物當中,最多者即青剛櫟,達71株,佔13.5%。 |
天龍古道步道,步道兩側526株木本植物當中,最多者即青剛櫟,達71株,佔13.5%。 |
青剛櫟。資料詳見植被誌第九卷:物種生態誌(一),64-70頁。 |
青剛櫟。資料詳見植被誌第九卷:物種生態誌(一),64-70頁。 |
青剛櫟。資料詳見植被誌第九卷:物種生態誌(一),64-70頁。 |
青剛櫟。資料詳見植被誌第九卷:物種生態誌(一),64-70頁。 |
青剛櫟。資料詳見植被誌第九卷:物種生態誌(一),64-70頁。 |
以天龍古道15種樹木為例,379株當中,有181株(48%)具有多幹現象,謂之「千手觀音」或「駢幹理論」。請參考《展讀大坑天書》。 |
以天龍古道15種樹木為例,379株當中,有181株(48%)具有多幹現象,謂之「千手觀音」或「駢幹理論」。請參考《展讀大坑天書》。 |
化香樹(羽狀複葉);天龍峽谷的樹木,一半以上是落葉樹,且落葉樹約半數屬於羽狀複葉。 |
化香樹(羽狀複葉);天龍峽谷的樹木,一半以上是落葉樹,且落葉樹約半數屬於羽狀複葉。 |
化香樹(羽狀複葉);天龍峽谷的樹木,一半以上是落葉樹,且落葉樹約半數屬於羽狀複葉。 |
岩生林的另一特徵即「轉位作用」,也就是一般森林中的附生(挺空)植物下降,成為地面物種,或諸多因子補償綜合作用下,脫離「常態」的現象。 |
轉位的崖薑蕨。其物種詳細,請參考《物種生態誌》465-467頁。 |
轉位的台灣山蘇花。 |
林床上的石葦、崖薑蕨等。 |
岩生林剖面圖(太魯閣櫟社會)。 |
黃杞(請參考《物種生態誌》34-37頁);岩生植被許多物種的種子傳播與山風、谷風有關。 |
黃杞(請參考《物種生態誌》34-37頁);岩生植被許多物種的種子傳播與山風、谷風有關。 |
黃杞(請參考《物種生態誌》34-37頁);岩生植被許多物種的種子傳播與山風、谷風有關。 |
無患子;3月冒新葉,4月葉成熟,4月底萌花苞,5~6月開花,10月果漸熟。11~12月果黃熟;12月至隔年1月葉變黃、掉落,12月開始落葉,元月葉落盡。無患子的完整資料詳見《物種生態誌》320-326頁。由於氣候變遷,以上數據以現場、各株為準。
無患子四季。 |
無患子四季。 |
無患子四季。 |
無患子四季。 |
落葉樹上的半寄生植物李棟山桑寄生。 |
落葉樹上的半寄生植物李棟山桑寄生。 |
落葉樹上的半寄生植物李棟山桑寄生。 |
稀有蕨類俄氏鐵角蕨。 |
稀有蕨類俄氏鐵角蕨。 |
稀有蕨類俄氏鐵角蕨。 |
稀有蕨類俄氏鐵角蕨。 |
|
台20-187.75K,霧鹿新村(日人實施集團移住之後所形成的新社區,而非傳統部落)入口的新標誌。 |
1988年4月28日所攝,位於台20-188~189K之間的下馬檢查哨(分局),今已廢。 |
新武橋之前,台20-198K的新武呂溪,此地即1988年成立的「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2005.9.15) |
新武橋之前,台20-198K的新武呂溪,此地即1988年成立的「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2005.9.15) |
新武橋之前,台20-198K的新武呂溪,此地即1988年成立的「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2005.9.15) |
台20-198K之新武橋。 |
新武橋即跨越大崙溪,也是日治時代大崙溪吊橋遺址地,過橋後的山丘,滿滿是黃連木等岩生植被,亦開始出現栓皮櫟。(2005.9.18;台20-198.2K) |
新武橋即跨越大崙溪,也是日治時代大崙溪吊橋遺址地,過橋後的山丘,滿滿是黃連木等岩生植被,亦開始出現栓皮櫟。(2005.9.18;台20-198.2K) |
台20-198.2K,即過新武橋之後立即銜接的小山洞。 |
初來橋(1988年4月28日攝)橫跨新武呂溪下游。 |
海端鄉初來的大雀榕。「初來」的布農語即Su-lai-ya,是依據該地有大雀榕而來;布農語的雀榕叫做Su-lai-iath。 |
海端鄉初來的大雀榕。「初來」的布農語即Su-lai-ya,是依據該地有大雀榕而來;布農語的雀榕叫做Su-lai-iath。 |
公路兩側常態或例行除草,不僅靠山側盡力清除,駁坎下亦悉數割除,另有以殺草劑機動車輛定期噴灑化學藥劑……。一條南橫或關山越天路,是鮮血與汗漬(以及金銀)鋪陳而出者;我以超過18年的觀察、調查與感受,體證了台灣山林老得比我還要快,也有些天然崩塌地正迅速癒合與重生。此間心情或許可以「南橫十帖」一文略加表述(請參見陳玉峯,2011,《山、海與千風之歌》,前衛出版社,34-67頁。
~沒有任何一片落葉,是經過刻意安排~ |
狹義岩生植被的特徵,依據陳玉峯(1983;1995)的界定及歸納,摘要如下:
(1) 中、低海拔溪谷地,母岩基質為主要的立地。
(2) 該等立地所發展出的地文盛相即岩生林,裸地至岩生林的系列植物社會及植物皆歸岩生植被。
(3) 岩生植被的社會結構或組織鬆散,環境因子及植物組成,多時、空的異質鑲嵌。
(4) 種組成偏向不耐陰但耐旱的性質。
(5) 岩生植被具有諸多分化指標物種,例如太魯閣櫟等。
(6) 生態系具有明顯的年度乾濕期週期更替。
(7) 具有較高比例的落葉樹種,或說台灣長期演化過程中,峽谷地形或岩生環境提供落葉樹的避難地(台灣近世演化趨勢不利於落葉樹);又,形成單種或混合的落葉林,例如黃連木、栓皮櫟、台灣櫸木等。
(8) 半寄生植物比例及數量較大,且常寄生於落葉樹上。
(9) 植物社會為簡化型,例如岩生林比對該等地區的原始林,層次往往減少一至二層。
(10)相對應於陽旱、陰旱、乾濕季節週期變化,岩生植物多具備特殊適應機制的能力,例如落葉、捲葉、高永久枯萎點等,防制水分散失的策略。
(11)考量較大尺度,常見上一植被帶的物種,下降至一植被帶的岩生生態系,是謂「下降型」。
(12)生活型表面上的改變,例如崖薑蕨、台灣山蘇花等,原本或一般常態係屬挺空的附生植物,其在岩生植被(岩生林)則下降為地生,殆因「因子補償」作用,而作「轉位現象」。
(13)岩生植被(以及乾旱、石質土立地)的樹木具有「駢幹現象」傾向(陳玉峯,1996;2001),或說一般立地的同種喬木,在乾旱或岩生環境中,具有產生連體多幹,或樹幹基部(接土或土中)多側芽萌長為新樹幹的現象。
(14)在上述「下降型」、異質鑲嵌的迷你棲(立)地上,呈現物種小族群或島嶼隔離化效應,就演化而言,乃變異及新物種形成的溫床。
(15)推論岩生植被物種的傳播機制必然有其獨特性,此為天擇之必然,值得探討。
百餘年來,原住民族以及外來政權血淚斑駁史的活動舞台的南橫低山地區,其生態體系的大宗,乃台灣植被原型之一的岩生植被,經由本段落的簡單解析,繼陳玉峯(1983;1995)的岩生植被界說,及其內涵十五項之說明之後,在此補充若干特徵。
(1) 岩生植被不僅擁有高比例的落葉樹種,且羽狀複葉的比例甚高,值得探討成因機制。
(2) 岩生植被是台灣植被的「原型」,提供多面向發育的種源及最小單位的群落。
(3) 岩生植被或可提供台灣形態方面趨同演化的諸多題材之一。
(4) 岩生植被殆為台灣植群時空演化的起始階段,提供未來生態模式研究不可或缺的實證內容或材料。
基於生態保育、全台維生生態系的復育,建請政府針對全台諸多岩生植被,選訂若干生態保護區,維繫台灣生機於不墜,而南橫東段絕對是最佳候選區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