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

【迷漾山林(3) ──仙人洞的背景】

陳玉峯

仙人洞全景(陳月霞 攝)。



§ 天狼星
我從岩山巨人大左眼的瞳孔內,看見的第一顆恆星,竟然是全空最亮的,獵戶那條大狗的天狼星。
巨人仰躺,大左眼(仙人洞)、小右眼(臥船洞)微張;仙人洞溪的溪谷恰好刻畫出下巴;一線雙唇緊閉,臉上褶皺像極了台灣滄桑,而隆準早已磨平,然而,他還是讓我從他的瞳珠中,窺見從地球上,看見最亮的天狼星。
有趣的是,我在早上353分,手機拍不出的暗夜照,獨現天狼星。
仙人洞山地壘,如同仰躺的巨人(Google Earth)。

仙人洞外天狼星(2018.10.8,凌晨353分)。

§ 仙人地壘

2018107日傍晚525分,我們抵達仙人洞。
無論過往台灣人前輩如何詮釋仙人洞,我首度來此,即刻了然,日本前輩為何命名為「仙人洞」,是旁人訛傳、望風捕影、閉室幻想,才會變成「千人洞」?
事實上是「一人洞」,巨岩地壘仰躺望天的大左眼,眼角淚水終年不斷!
甫一抵達仙人洞,直覺以為,仙人洞基腳的岩盤,稍稍傾斜地,直舖至臥船洞。巨人這雙眼盤,位在同一岩盤面上。因此,最精準的地層傾斜角度,正可由兩洞海拔落差(90公尺),以及直線距離(?公尺)計算得出。
仙人洞座落於北緯23.57575度、東經120.79041度;海拔約1,772公尺。
數十年來每逢我上草嶺,或是由梅山東進,朝向阿里山脈大塔山至烏松坑山的,阿里山脈主稜以西的內山前進時,我全身毛孔總會鼓起莫名的緊張感。其實不只此區,還有草嶺北方的竹山加走寮溪地域,因為1986525日太極峽谷發生溪谷大崩石,巨大落石群自320公尺高的「千層瀑布」頂滾落,在峽谷內百餘名登山客無法閃避,造成28死、28傷的慘劇,倖存者受困。
許是這種歷史陰影的作祟,最主要的,還是大小侵蝕而切割地體劇烈,到處幼齡期的溪谷縱橫斜插歪走,沿著節理切割,不定時、不定點,無從捉摸的岩塊隨時可能崩落,彷彿沸騰臨界的悶山,也就是說,我感受到地體內在的壓力,如同萬萬千千的岩人想要掙脫、奔放。
地勢更不用說。
我只能想像,老天爺早在數千萬年前布局海底,先以堅硬的大小方矩岩塊樹立,再填潑細碎砂土,形成異質鑲嵌的地層。而板塊擠壓,冒出海面後的造山運動,將之抬舉成兩千公尺以上的阿里山脈山區,百多萬年來,一面造山、一面侵蝕,於是,原本細碎的砂土逐次蝕解,岩塊也會裂解,獨留最堅硬的岩塊,呈現數千萬年前的地壘八卦陣,也就是上述山區。
當然這只是我的比喻,並非地體史的演義。而仙人洞東西兩側,以及洞口直下的溪谷地,就是如此布局的預覽場。
仙人洞的正洞口朝南,坐北朝南(2018.10.8)。


仙人洞基腳岩盤,我推測跟臥船洞的基腳岩盤是同一平面(2018.10.8)。


§ 台灣擁有不成比例的,中、下游壯闊溪谷及行水區
我的解讀不是要寫教科書,不是要合理化的自圓其說,而是,在盡可能逼近客觀所謂科學的邏輯思維之外,我毋寧更在乎探索每個毛孔與仙人洞的每個石穴之間、每株植物與天地環境之間、我與萬象或宇宙之間,這份短暫性的分割中,我明明就是本體的一部分,何以還要多出一份「自我」來解讀?
我只是由中部乃至台灣151條溪流,相關的長年調查研究中,對於中、下游壯闊的溪谷及行水區,在意識馳騁250萬年的遨遊中,了悟台灣如「88災變」、草嶺多次堰塞湖、水漾森林等,大大小小山崩形成的暫時性溪谷積水,乃至夾帶著巨量土石流下潰,沖蝕出河川中、下游不成比例的浩大,解答了關鍵。
舉實例:濁水溪的沖積扇北起鹿港、南抵北港,南北縱跨40公里,而表面上濁水溪最長的支流或「主流」(註:依我看沒有什麼主不主流)源自合歡東峯的佐久間鞍部,長達186公里,事實上,從玉山主峯直線至海岸線不過是87公里,也就是說,以格子河系而言,濁水溪長方格的長寬比例,約是21,全世界能找到幾條河流如此的「短胖」?這正是台灣「山高谷深、河流短促」,而河谷及出海口卻形成超大的「不成比例」的特徵,堰塞湖及其大潰決正是機制!
§ 造山運動有兩種
一般說的造山運動,差不多指的是板塊擠壓,斷層抬舉的從下往上,將沉積長久,不等變質程度的地層,隆起搶空。
然而,台灣存有許多反其道而行的「假山」,也就是成山造陸之後的地層,在大崩塌時,從上往下崩瀉的土石,再度堆聚成山,而我稱之為「假山」。這類「假山」形成原始森林之後,由於山與林一齊演替,林愈完整,發揮水土捍衛的效果愈佳,而山卻愈趨陡峭,也潛伏愈大不安定的勢能,一旦伐木之後,很可能造成連鎖崩塌。台灣土石流的形成,最大的一部分即此機制(詳見陳玉峯、張豐年,2002,《21世紀台灣主流的土石亂流》,前衛出版社),不同於甲仙區(小林村)的結構性災變,或草嶺潭等,或形成先前台灣三大檜木林場的,二、三千年一次的超級大地震,以致於形成檜木純林的大週期。
而構成現世中部山區,我之所謂「不祥地域」,讓我毛孔緊張的山區,正是最容易崩塌與最堅固地壘鑲嵌的阿里山脈兩側地理區,集結兩極對立、最大反差的地體並存。
其中,最高最堅固的,即塔山地壘,其次,如石鼓盤溪流域的「石夢谷」,而仙人洞、臥船洞所在的「仙人洞山」(標高1,834公尺),殆為介於此間的,正在形成「地壘」的山塊。
§ 總之,我來到了巨人之眼
塔山地壘的地層近乎平行於地平線,形成如同千層派的聳天堆疊。
仙人洞山略為傾斜,命運或被命運的格與局自是有別。
仙人洞東側的「妻戀瀑布」不停地流淚,正是切割地壘最上端的部位。
我來此,海底揚塵,峯頂掀波。
妻戀瀑布終年流淚(2018.10.8)。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