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1日 星期五

【孟加蚜蠅】

 陳玉峯

  太多人類的字眼充滿特定感官識覺或心理的正、負面神經連動的聯結或啟發,這是造字者時代或知識背景等偏見或誤解,唯因傳承而慣用,有時候會誤導;有時見怪不怪。昆蟲類的食蚜蠅就是一例。

  「食蚜蠅」或「食蚜虻」是雙翅目下的一科物種,不是蒼蠅,也不是吸血的虻(馬蠅),牠們的幼蟲多以蚜蟲為食,故名之;成蟲的主食是花粉及花蜜,可以代替蜜蜂傳粉。牠們的外型有點像蜜蜂,也有點兒像蒼蠅;可是牠們是單翅,蜜蜂是雙翅。蜜蜂具長長的觸角,牠們則是短短的觸角。還有後肢牠們較細長,也沒有螫針。

  暑假期間院子裡的九芎盛花,不時傳來嗡嗡喧囂的聲浪,像是蜂群大合唱,卻看不見特定的蜂種。我循聲瞧見了一隻像蜂又像蠅的條紋昆蟲,拍下後傳請王豫煌博士鑑定,他回傳說是孟加蚜蠅(Mesembrius bengalensis)。


孟加蚜蠅在搓搓牠的手!


孟加蚜蠅是常見的花虻(2020.7.12)。

  牠的飛行動作甚為俐落、快速。牠停在九芎花上,我想起小林一茶(17631828年)的俳句:

  「不要打啊!蒼蠅在搓搓牠的手,蒼蠅在搓搓牠的腳!」

  這隻孟加蚜蠅真的在搓牠的手!

  人們頻常見及蒼蠅在搓上下腳。

  人的視覺從眼睛視覺的視網膜,傳到心裡的距離或時程,有時得要花上好幾光年;有時電光石火,同時發生。

  1980年代我在楠溪林道原始林下撐著傘等著雨停,腦海也閃出蒼蠅在搓搓牠的腳的影像,而雨滴劃線,也破碎斜插時空。我心穿梭多次元時空而空靈。

  龐多的自然影像,可以將心念頓時止息。

  人們明明知道一切無自性,偏偏字眼多顏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